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戊二酸合成方法及催化剂设计
1
作者 张全兴 康曹影 +4 位作者 张东培 俞伟 杨朝合 金鑫 史会兵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21,共5页
总结了环戊酮氧化、L-谷氨酸脱氨和木糖氧化-加氢脱氧3条生物基戊二酸化学法合成路径,通过分析3条路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生物基戊二酸 环戊酮 L-谷氨酸 木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b-轴多级孔ZSM-5无Na^(+)合成及催化正庚烷裂解性能
2
作者 钟少聪 赵德明 +4 位作者 史会兵 姜海英 王龙 刘纪昌 朱卡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ZSM-5分子筛存在各向异性扩散传质,缩短b-轴长度和构筑多级孔是提升扩散性能的有效途径。发展了将共模板(四丙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与致孔剂(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在无Na^(+)体系中一步合成了短b-轴多级孔道... ZSM-5分子筛存在各向异性扩散传质,缩短b-轴长度和构筑多级孔是提升扩散性能的有效途径。发展了将共模板(四丙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与致孔剂(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在无Na^(+)体系中一步合成了短b-轴多级孔道ZSM-5分子筛。结合分子筛结构表征分析,探讨了短b-轴多级孔道ZSM-5分子筛制备过程中,铝源、致孔剂含量和硅/铝摩尔比对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经过P、La改性后,以正庚烷作为探针分子对其催化裂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短b-轴多级结构可以促进Haag-Dessau机理裂解反应,抑制双分子裂解和氢转移副反应。因此,短b-轴多级孔道ZSM-5分子筛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轻烯烃收率和选择性,以及更低的芳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短b-轴 无Na^(+)体系 轻烯烃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氢装置酸性水净化工艺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翔宇 张凤岐 +2 位作者 王耀伟 邹雄 董宏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以Aspen Plus为基础,优化了水分离器的数量、汽提塔的温度和操作参数,分析了氨氮、醇醚等杂质对操作参数的影响。基于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于制氢装置酸性水净化工段进行建模,优化了分水罐的个数、温度以及汽提塔的操作参数,有效降低能耗... 以Aspen Plus为基础,优化了水分离器的数量、汽提塔的温度和操作参数,分析了氨氮、醇醚等杂质对操作参数的影响。基于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于制氢装置酸性水净化工段进行建模,优化了分水罐的个数、温度以及汽提塔的操作参数,有效降低能耗,同时分析了原料夹带氨氮时及副反应生成醇醚类杂质对于操作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汽提 ASPEN PLUS 操作调优 杂质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原料对柴油加氢裂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凤岐 黄舜尧 +2 位作者 王耀伟 李香琴 董宏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78,共5页
为了全面评价加工高氯原料对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影响,加氢裂化的模型不仅可以反映系统能耗、物耗情况,同时应可以响应不同氯质量分数原料对系统的影响。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模拟计算,使用温焓图评价系统加... 为了全面评价加工高氯原料对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影响,加氢裂化的模型不仅可以反映系统能耗、物耗情况,同时应可以响应不同氯质量分数原料对系统的影响。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模拟计算,使用温焓图评价系统加热炉负荷,对不同产物氯化氢质量分数工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加氢产物中氯化氢质量分数增加,NH4Cl结盐温度随之上升,热高压分离器温度上升,连续注水量增加,并且随氯质量分数增加,系统最小热公用工程负荷增加;同时,热高分器温度上升,热高分气氢摩尔分数下降,冷高分气氢摩尔分数上升,高分气外甩及新氢外补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加氢裂化 铵盐结晶 加热炉负荷 新氢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焦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雷雳光 盖朋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5,38,共6页
石油焦是炼厂延迟焦化装置产生的固体产品,由于其"一稳、二低、三高"的特性,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工业作为电极或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2017年,国内延迟焦化装置产能12 880×10~4 t/a,石油焦产量2 721.7×10~4 t(累计... 石油焦是炼厂延迟焦化装置产生的固体产品,由于其"一稳、二低、三高"的特性,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工业作为电极或生产化工产品的原料。2017年,国内延迟焦化装置产能12 880×10~4 t/a,石油焦产量2 721.7×10~4 t(累计增长3.5%)。对国内石油焦的产量、产地分布及下游用途进行了概述。结合石油焦市场因环保升级而面临的挑战,从原料控制、工艺改进、下游市场开发3个方面对高硫石油焦的出路问题进行思考,重点论述了锅炉燃料、电极材料、制备活性炭材料、石油焦制气、灰渣利用等下游利用方向的研究进展,对石油焦的利用和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综合利用 锅炉燃料 电极材料 活性炭 石油焦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扬可 常印龙 +3 位作者 李平 王文俊 李伯耿 刘平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4-1413,共20页
聚烯烃类弹性体是由乙烯与丙烯或其他高碳α-烯烃共聚而成的高端聚烯烃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电缆等领域。通过动态化学交联可在保证其加工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 聚烯烃类弹性体是由乙烯与丙烯或其他高碳α-烯烃共聚而成的高端聚烯烃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电缆等领域。通过动态化学交联可在保证其加工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拓展应用范围。综述了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弹性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一步法直接交联和功能化后再交联(多步法)。详细介绍了后功能化、乙烯与功能化单体共聚等功能化方法。讨论了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表征手段及其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展望了动态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未来发展。为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可控制备、构效关系研究以及高值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动高端聚烯烃材料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反应工程 高端聚烯烃 聚烯烃类弹性体 动态化学交联 功能化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脱氢加热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协同烟压控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穆连波 王随林 +5 位作者 鲁军辉 刘贵昌 赵立秋 刘锦程 郝安峰 张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29-3041,共13页
炼化装置加热炉为石油炼化生产工艺中高能耗、高碳排放设备之一,但低温下烟气冷凝水会腐蚀换热设备,增设排烟余热回收换热设备还会增加烟气系统阻力,对生产工艺造成影响,降低加热炉燃烧效率。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防腐、高效、低阻力... 炼化装置加热炉为石油炼化生产工艺中高能耗、高碳排放设备之一,但低温下烟气冷凝水会腐蚀换热设备,增设排烟余热回收换热设备还会增加烟气系统阻力,对生产工艺造成影响,降低加热炉燃烧效率。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防腐、高效、低阻力及烟压控制是余热回收系统能效最大化技术难题。本文以炼化装置加热炉为对象,以烷烃脱氢加热炉为例,提出加热炉低温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协同炉膛烟压控制系统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力排烟余热回收设备,建立加热炉低温排烟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并跟踪实测,将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将炉膛烟压控制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范围内,控制精度达(-35±6.4)Pa;排烟温度由178.3~178.7℃降至54.3~78.7℃,系统节能率达4.75%~6.9%,烟气余热回收率达28.1%~40.4%,其中梯级换热比单级换热性能提高43.8%,(火用)效率可达52.8%~63.7%,并减少CO_(2)排放2884.5~4197.9t/a,且降低NO_(x)和SO_(2)等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污、降碳效果显著。为炼化装置加热炉的排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排烟余热 余热回收 梯级换热 烟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烷、蒽和对二丁基环己烷在氧化钙中的吸附和扩散特性
8
作者 孙立鹏 鲁家荣 +8 位作者 姜海英 赵德明 李国梁 岳远宁 李金明 辛德兴 闫昊 陈小博 刘熠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0,共9页
在823.15~923.15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十烷(C_(20)H_(42))、蒽(C_(14)H_(10))和对二丁基环己烷(C_(14)H_(28))在氧化钙5 nm的孔道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分析了3种分子在氧化钙孔道中的吸附等温线、分... 在823.15~923.15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十烷(C_(20)H_(42))、蒽(C_(14)H_(10))和对二丁基环己烷(C_(14)H_(28))在氧化钙5 nm的孔道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分析了3种分子在氧化钙孔道中的吸附等温线、分子扩散动力学、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吸附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氧化钙孔道内的吸附量最大,923.15 K时C_(14)H_(28)吸附量最小,823.15 K时C_(20)H_(42)吸附量最小;C_(20)H_(42)和C_(14)H_(10)为多层吸附,C_(14)H_(28)为单层吸附。分子扩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_(20)H_(42)的扩散系数最大,C_(14)H_(28)次之,C_(14)H_(10)最小;扩散性能主要受温度和分子构型影响,根据扩散活化能可知,C_(14)H_(10)的扩散受温度影响最大,C_(14)H_(28)次之,C_(20)H_(42)最小。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距离孔道表面0.4,0.7,1.1 nm附近存在3个吸附层;C_(20)H_(42)和C_(14)H_(28)的吸附层在距离孔道表面0.5 nm附近的空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烷 对二丁基环己烷 氧化钙 吸附 扩散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聚丙烯的结构及结晶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其维 韩晓倩 +4 位作者 李海艳 袁文博 王倩 刘永欣 赵治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0,共5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L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京博聚烯烃公司生产的透明聚丙烯产品RP340R及市场上进口的同类产品RP344RK的结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结...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L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京博聚烯烃公司生产的透明聚丙烯产品RP340R及市场上进口的同类产品RP344RK的结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RP340R和RP344RK的序列结构接近,均为共聚单体为少量乙烯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晶型均为α晶型,球晶尺寸细化程度明显;随着冷却速率的升高,起始结晶温度、峰值结晶温度均降低,而结晶速率加快。与RP340R相比,RP344RK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非等温冷结晶活化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聚丙烯 结构 结晶形态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制备聚丁烯泡沫材料及性能
10
作者 栾波 刘思彤 +4 位作者 赖雄峰 冷栋梁 燕庆玲 李海艳 袁文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178,共5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作为发泡剂,研究聚丁烯(PB)为发泡树脂的挤出发泡行为,考察发泡剂用量、口模温度及成核剂种类对发泡体系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实验拉力机、电子密度计对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作为发泡剂,研究聚丁烯(PB)为发泡树脂的挤出发泡行为,考察发泡剂用量、口模温度及成核剂种类对发泡体系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实验拉力机、电子密度计对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泡孔尺寸、拉伸强度、密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当发泡剂用量由0.5 phr增加至4 phr时,样品密度先减小后增加,拉伸强度、泡孔密度逐渐减小,平均泡孔直径逐渐增大;当发泡剂用量为3 phr时,发泡倍率最大;当口模温度由130℃升高至140℃时,样品密度先减小后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减小,泡孔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平均泡孔直径逐渐增大,当口模温度为135℃时,发泡倍率及泡孔密度最高;分别采用滑石粉、碳酸钙、蒙脱土作为成核剂,当以滑石粉为成核剂时,聚丁烯发泡制品的泡孔尺寸均匀,泡孔密度可以达到1.37×10^(7)个/cm^(3)以上,发泡效果优于碳酸钙、蒙脱土两种成核剂。综上所述,聚丁烯发泡制品在口模温度为135℃、发泡剂用量为3 phr、成核剂为滑石粉时发泡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烯 挤出发泡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口模温度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场破乳技术及其原油电脱盐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家庆 黄松涛 +1 位作者 王姬革 习进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9,共8页
劣质原油的电脱盐预处理是当前炼油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通过系统介绍世界范围内原油乳化液电场破乳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场应该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实验室内可行性实验和工业侧线试验结果均表明,高频/高压... 劣质原油的电脱盐预处理是当前炼油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通过系统介绍世界范围内原油乳化液电场破乳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场应该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实验室内可行性实验和工业侧线试验结果均表明,高频/高压脉冲方波交流电场的破乳效果优于常规工频/高压交流电场,获得最佳破乳效果的电场频率应该依据原油乳化液的具体理化特性(如水含量、乳化程度、破乳温度等)筛选确定,且一般在1 500 Hz以上。BIPTHFAC-Ⅲ型高频/高压脉冲方波交流电源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电场频率区间内的电脱盐率均高于同期参照对象的平均电脱盐率,同时还能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及节省加热成本。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场破乳技术为炼油企业应对复杂劣质原油的脱盐难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业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化液 静电破乳 电脱盐 高频脉冲交流电场 脱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萃取脱芳烃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晓东 杨谨 +2 位作者 仝保田 李晶晶 雷小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8,共7页
传统的芳烃抽提工艺,需要使用1.0~3.5 MPa的高温(180~240℃)蒸汽,存在能耗高和高温导致溶剂性能加速恶化的弊端。采用常压低温液-液萃取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脱除多环芳烃试验,对萃取脱芳烃[萃取溶剂为环丁砜(A剂)]、芳烃回收(回收溶剂... 传统的芳烃抽提工艺,需要使用1.0~3.5 MPa的高温(180~240℃)蒸汽,存在能耗高和高温导致溶剂性能加速恶化的弊端。采用常压低温液-液萃取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脱除多环芳烃试验,对萃取脱芳烃[萃取溶剂为环丁砜(A剂)]、芳烃回收(回收溶剂为B剂)、反萃取(反萃取溶剂为C剂)和溶剂再生等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条件评选,结果表明:在评选出的最佳萃取脱芳烃条件(A剂/催化裂化柴油体积比1.5、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 min、相分离时间5 min)和芳烃回收条件[B剂/(A剂+芳烃)体积比0.2、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 min、相分离时间3 min]下,混合芳烃产品收率为29.29%,芳烃质量分数为93.71%;在最佳反萃取条件[C剂/(A剂+B剂)体积比0.2、反萃取温度40℃、反萃取时间3 min、相分离时间3 min]和78℃减压蒸馏条件下,对溶剂进行再生,再生溶剂与新鲜溶剂的萃取效果基本保持不变。最后提出了催化裂化柴油液-液萃取脱芳烃的原则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多环芳烃 萃取脱芳烃 原则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脱水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文岐 李艳芳 +3 位作者 李丹东 韩冬云 高艳娜 李福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3-1265,1269,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浮渣底泥进行了特性分析及萃取工艺优化实验。对不同含水率的含油污泥进行萃取实验,分析含油污泥中水分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确定适宜含油污泥萃取的含水率区间为20.0%~30.0%。适宜的萃取条件为:剂泥比(质量)为2∶1,萃取温度50... 针对辽河油田浮渣底泥进行了特性分析及萃取工艺优化实验。对不同含水率的含油污泥进行萃取实验,分析含油污泥中水分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确定适宜含油污泥萃取的含水率区间为20.0%~30.0%。适宜的萃取条件为:剂泥比(质量)为2∶1,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含油污泥油分萃取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溶剂萃取 油泥含水率 石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s的混合基质膜在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成帅 舒震 +3 位作者 史德青 刘博文 石会龙 姚媛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66,共4页
综述了基于MOFs的混合基质膜在CO_(2)/N2、CO_(2)/CH_(4)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气体在混合基质膜中的传质机理。最后指出现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MOFS 气体分离 模型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减压蒸馏制备针状焦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孔远 吴建民 +2 位作者 李永浩 郭振莲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7,共5页
采用6 L实沸点蒸馏装置对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宽馏分和窄馏分切割,发现随着馏分收率增加,硫、氮含量增加,芳香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馏分收率为60%时,芳香分含量最高;每10%窄馏分切割中,随着馏分变重,三环芳烃含量降... 采用6 L实沸点蒸馏装置对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宽馏分和窄馏分切割,发现随着馏分收率增加,硫、氮含量增加,芳香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馏分收率为60%时,芳香分含量最高;每10%窄馏分切割中,随着馏分变重,三环芳烃含量降低,四环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50%~60%馏程后,四环芳烃含量下降明显。满足针状焦原料要求的适宜馏分为初馏点~60%馏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油浆 组成分析 针状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不锈钢网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锐 王立达 +3 位作者 孙文 舒向泉 贺永鹏 刘贵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97,共6页
通过在不锈钢网上包覆沸石涂层并用氟硅烷改性制备出稳固的超疏水网格,并考察其雾水收集性能。水热反应时间为24 h时,水滴在改性后的不锈钢网上的接触角最大为155°,达到超疏水效果,且对水滴的粘附力低。雾水收集实验结果表明,与未... 通过在不锈钢网上包覆沸石涂层并用氟硅烷改性制备出稳固的超疏水网格,并考察其雾水收集性能。水热反应时间为24 h时,水滴在改性后的不锈钢网上的接触角最大为155°,达到超疏水效果,且对水滴的粘附力低。雾水收集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不锈钢网相比,超疏水网格的收集速率最大提升93%。此外超疏水网格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别在1 mol/L HCl、1 mol/L Na OH和3.5%Na Cl溶液中浸泡48 h后,网格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疏水与雾水收集效果;在2 000目砂纸上经60个磨损循环后,接触角仍能达到145°,雾水收集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沸石 雾收集 收集速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麻岩风化程度及其声发射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传孝 刘星辉 +2 位作者 董小花 李茂桐 周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0,共4页
作为建筑地基使用的泰山片麻岩,埋藏浅、区域特征明显,其风化特性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发现,5组片麻岩试件的A、B、C-D和E组分别隶属于未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4种风化程度。力学性质试验时同... 作为建筑地基使用的泰山片麻岩,埋藏浅、区域特征明显,其风化特性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发现,5组片麻岩试件的A、B、C-D和E组分别隶属于未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4种风化程度。力学性质试验时同步检测不同风化程度片麻岩的声发射信号,发现随片麻岩风化程度的提高,振铃计数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未风化及中等风化片麻岩的振铃计数率最高可达2 500次/s,具有能量累积并集中释放的特点,岩石脆性特征较明显;强风化片麻岩的振铃计数率平均约200次/s,声发射信号密集,岩石具有典型的延性特征;全风化片麻岩的平均振铃计数率仅约15次/s,声发射信号离散、无规律,岩石已等同于散体介质;得到了部分片麻岩风化程度与声发射之间的量化规律。建立的片麻岩风化程度与声发射关系,可应用于指导风化片麻岩地基的处理,寻求匹配的地基置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岩土工程 风化片麻岩 试验 声发射 振铃计数率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烯烃歧化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博 刘继霞 +5 位作者 梁威 闫昊 王耀伟 郭振莲 刘熠斌 杨朝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以过剩C4烯烃和富含稀乙烯的催化裂化干气为原料,通过烯烃歧化工艺增产丙烯。以Al-MCM-41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热分散法,制备钨负载量为10%的W/Al-MCM-41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1-丁烯与乙烯的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浸... 以过剩C4烯烃和富含稀乙烯的催化裂化干气为原料,通过烯烃歧化工艺增产丙烯。以Al-MCM-41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热分散法,制备钨负载量为10%的W/Al-MCM-41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1-丁烯与乙烯的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浸渍法和热分散法,采用溶胶-凝胶法能够有效促进W物种与Al-MCM-41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活性前驱体W-O-Si/Al物种数量,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2-丁烯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稳定性;当反应温度为350℃、压力为0.1 MPa、1-丁烯与乙烯进料物质的量比为1∶1时,1-丁烯的转化率达到94%,丙烯的选择性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制备 烯烃 歧化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处理对SAPO-34分子筛在MTO反应中的影响
19
作者 王宝杰 赵红娟 +3 位作者 李志庆 王久江 滕秋霞 杨周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0,57,共7页
对SAPO-34分子筛在800℃、质量分数为100%水蒸气下进行0~100h水热老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总比表面积下降了59.6m^2/g,微孔比表面积下降了95.0m^2/g。NH_3-TPD酸性测试表明,老化后SAPO-34的酸量大幅下... 对SAPO-34分子筛在800℃、质量分数为100%水蒸气下进行0~100h水热老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总比表面积下降了59.6m^2/g,微孔比表面积下降了95.0m^2/g。NH_3-TPD酸性测试表明,老化后SAPO-34的酸量大幅下降,尤其是强酸量下降幅度更大。在水热处理0~45h内,酸性的变化尤为明显,而水热处理45h以后,酸量变化幅度明显减少。固定床评价结果显示,在水热处理45h之内,MTO反应中SAPO-34分子筛的寿命明显增加,但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未有改变,水热处理45h以后,寿命几乎不变,但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变好,乙烯和丙烯收率最高可提高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 SAPO-34 低碳烯烃 水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流化催化裂化贫氧再生烟气的高效脱硫剂
20
作者 张强 杨文慧 +1 位作者 金萍 刘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0-176,共7页
为改善硫转移剂在贫氧条件下的脱硫效果,采用硝酸铝、柠檬酸、活性炭等添加剂对氧化铈进行改性,通过XRD、热重和微反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氧化铈结构和脱硫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种添加剂的引入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氧化铈的晶粒... 为改善硫转移剂在贫氧条件下的脱硫效果,采用硝酸铝、柠檬酸、活性炭等添加剂对氧化铈进行改性,通过XRD、热重和微反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氧化铈结构和脱硫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种添加剂的引入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氧化铈的晶粒粒径,经多种添加剂复合改性后,氧化铈的晶粒从28 nm降到6.5 nm;调节硝酸铝添加剂用量,随着铝含量的增加,氧化铈的颗粒粒径不断降低,当铈铝比为3/7时,颗粒粒径为4.3 nm,而储氧量则先增加后降低;硫转移剂的脱硫活性与氧化铈的含量、储氧量、颗粒粒径密切相关;改性后硫转移剂的贫氧脱硫活性明显高于未改性样品,在铈铝比为7/3时,硫转移剂的贫氧脱硫活性达到最优,饱和硫容时间是未改性样品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移剂 贫氧脱硫 流化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