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固废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时尚 孙文涛 +5 位作者 唐晶 王道永 周勇汉 袁延华 方宝良 刘鹏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2-67,共6页
我国的有机固废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现有技术成本较高、工艺及设备较复杂、评价手段单一,目前仍是我国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系统总结了有机固废好氧发酵堆肥技术优势,综述了传统堆肥工艺、机械化堆肥工艺和反应... 我国的有机固废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现有技术成本较高、工艺及设备较复杂、评价手段单一,目前仍是我国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系统总结了有机固废好氧发酵堆肥技术优势,综述了传统堆肥工艺、机械化堆肥工艺和反应器堆肥工艺进展,着重介绍了在减污固碳方面不同堆肥工艺的特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发酵 堆肥技术 有机固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系统中水肥一体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强 明照岳 徐效建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6期66-68,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肥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成为现代农业亟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肥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成为现代农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农田灌溉系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量。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是固定的时间和水量,缺乏对土壤水分和作物实际需求的评估,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影响了作物的生长效率和品质。因此,探索和应用更为先进、高效的农田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控制技术 农田灌溉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 最终产量 环境污染 生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一洲 单欣可 张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86,共10页
随着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政策越来越成为规范和驱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优化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环境,综合现有产业政策量化评价的相关研究,运用政策文本挖掘对9项安全应急产业政策样本进行词频分析及可视化处... 随着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政策越来越成为规范和驱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优化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政策环境,综合现有产业政策量化评价的相关研究,运用政策文本挖掘对9项安全应急产业政策样本进行词频分析及可视化处理,构建政策样本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政策一致性(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PMC)指数模型对9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探析政策样本的优劣。结果表明:样本PMC指数平均值为8.383,平均等级为良好,其中2项为优秀样本,6项为良好样本,1项为合格样本;一级变量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客体、政策评价、政策重点、政策功能、激励保障及政策公开的均值得分较高,分别为0.889、0.963、0.87、1、0.944、0.822、0.811及1;在政策领域及效力级别得分较低,分别为0.528和0.556。提出安全应急产业政策应扩大政策领域、建立专项激励政策、加强机构协同及政策效力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安全应急产业 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 文本挖掘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信息的压缩感知重建温度场技术
4
作者 黄俊瑜 李文昌 +2 位作者 刘剑 张天一 朱旻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5,80,共6页
针对利用压缩感知方法重建微处理器芯片温度场存在错失真实热点、从而影响重建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压缩感知重建温度场方法。通过对温度场先验信息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模拟退火算法有针对性地设计观测矩阵,优化温... 针对利用压缩感知方法重建微处理器芯片温度场存在错失真实热点、从而影响重建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压缩感知重建温度场方法。通过对温度场先验信息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模拟退火算法有针对性地设计观测矩阵,优化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提高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特征图的重建方法、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布置传感器的方法和基于随机采样的压缩感知重建温度场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平均温度误差、最大温度误差和均方误差方面至少分别提升了29.9%、46.6%和53.7%,有更优越的温度场重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重建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温度传感器 先验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区块链技术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廷磊 邓松 +3 位作者 张姿 韩啸宇 蒋建辉 宗云兵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推进,其中数据隐私泄露、数据安全和数据追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据共享。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中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在金融、虚拟货币领域被广泛应用。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 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推进,其中数据隐私泄露、数据安全和数据追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据共享。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中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在金融、虚拟货币领域被广泛应用。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难题。本文详细介绍工业区块链的内涵和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工业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工业应用面临的难题,并对国内外在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工业区块链 交易性能 跨链交互 分布式账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员疏散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一洲 张洪 单欣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5-1732,共8页
有效疏散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疏散是一个具有多因素耦合的复杂过程,所涉及学科、领域广,文献种类多。为了揭示国内外疏散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资料进行... 有效疏散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疏散是一个具有多因素耦合的复杂过程,所涉及学科、领域广,文献种类多。为了揭示国内外疏散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资料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年度发文量、发文国家、文献作者及合作情况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疏散领域正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12年1月—2022年6月,该领域全球发文量占比中国最高,美国其次;国内外交流合作尚不频繁,还未形成研究主力军和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在火灾以及模拟方面,特别是对于火灾疏散方面的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疏散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齿结构深刻蚀工艺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广森 张富强 徐锡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1,56,共4页
梳齿型谐振式传感器对谐振器梳齿的形貌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梳齿侧壁很好的垂直度、粗糙度以及片间均匀性等。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深硅刻蚀工艺对具有深宽比较大的梳齿结构进行深刻蚀研究。影响深硅刻蚀的主要因素包括SF_(6)和C_(4)... 梳齿型谐振式传感器对谐振器梳齿的形貌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梳齿侧壁很好的垂直度、粗糙度以及片间均匀性等。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深硅刻蚀工艺对具有深宽比较大的梳齿结构进行深刻蚀研究。影响深硅刻蚀的主要因素包括SF_(6)和C_(4)F_(8)气体流量、腔室压力、刻蚀与钝化保护时间、下基板功率等工艺参数,着重研究了片间均匀性、垂直度、粗糙度等影响结构性能的几个方面,得到了宽4.5μm、深70μm的梳齿结构,垂直度为89.7°,侧壁粗糙度46 nm,均匀性1.2%的优化工艺,为高精度MEMS梳齿型传感器的制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刻蚀 刻蚀速率 均匀性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叶蜡石对磷酸镁水泥作用机理分析
8
作者 冯学忠 刘巧玲 +2 位作者 张静 徐庆东 窦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0-12216,共7页
磷酸镁水泥(MPC)作为无机胶粘剂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修复,其耐高温性能成为研究热门。制备了一种叶蜡石复合磷酸镁水泥(P-MPC),通过力学性能、质量损失率、微观观测、物相分析等分析该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MPC的抗... 磷酸镁水泥(MPC)作为无机胶粘剂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修复,其耐高温性能成为研究热门。制备了一种叶蜡石复合磷酸镁水泥(P-MPC),通过力学性能、质量损失率、微观观测、物相分析等分析该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MPC的抗压强度保留率随叶蜡石掺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800℃下,叶蜡石掺量为12%的MPC强度保留率为20%,超过空白对照组6%。通过物相组成分析发现水化产物鸟粪石的分解是导致MPC抗压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热重曲线表明随叶蜡石掺量的增加,MPC的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通过背散射电子能谱仪分析200℃和800℃下空白对照组和叶蜡石掺量为12%的试验组的微观形貌和元素比例,发现叶蜡石在高温下与MPC的结合仍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说明此硅酸盐材料能够与MPC进行较好的融合继而改善MPC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磷酸镁水泥 耐高温性 背散射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土壤含沙率反演的黑土区土壤退化监测——以兴安盟为例
9
作者 孟琦 马成龙 管玮乔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土壤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对黑土区土壤退化程度的动态监测可以为科学治理提供可靠依据。从可量化、简洁性和准确性的角度出发,基于退化土壤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一种快速反演土壤表层含沙率的方法...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土壤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对黑土区土壤退化程度的动态监测可以为科学治理提供可靠依据。从可量化、简洁性和准确性的角度出发,基于退化土壤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一种快速反演土壤表层含沙率的方法,进而通过含沙率指标建立土壤退化分级评价标准,并以兴安盟地区为例进行了土壤退化分级制图。由红、绿波段反射率组合建立的土壤亮度指数B I对土壤0~5 cm含沙率敏感,决定系数R 2达到0.849,均方根误差R MSE为3.8%,表明土壤亮度指数对黑土区土壤退化程度评估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遥感监测 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伦贝尔大河湾地区的智能病虫害识别决策系统
10
作者 陈海华 胡兆民 +4 位作者 张景尧 马成龙 郭欣宇 刘子辰 曲臻凯 《农业工程》 2023年第7期17-24,共8页
在呼伦贝尔市大河湾地区大面积规模化的农作物种植形势下,基于传统人工经验或单一传感器进行病虫害采集、识别的方法会导致采集效率低、识别范围局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总体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提出了一... 在呼伦贝尔市大河湾地区大面积规模化的农作物种植形势下,基于传统人工经验或单一传感器进行病虫害采集、识别的方法会导致采集效率低、识别范围局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总体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病虫害数据采集体系;其次,在数据识别阶段,根据作物不同器官对应的病虫害类型不同,提出了一种智能作物病虫害精细化识别体系;最后,在数据决策、执行阶段,将大河湾地区的农机作业装备进行智能OODA(观察-判断-决策-执行)联动,及时针对异常地块做出响应。试验证明,提出的智能病虫害识别决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高效率作业,为智慧农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病虫害数据采集 病虫害识别 智能OODA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F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臭氧氧化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宝亮 于志浩 +4 位作者 彭倩 李东升 徐会君 杜庆洋 张博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以钛酸丁酯、氢氟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 OF_(2)臭氧氧化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XP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苯胺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催化性能测试。成功制备了球花状Ti OF_(2)纳米催化剂,其粒径为180~200 nm,比表面... 以钛酸丁酯、氢氟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 OF_(2)臭氧氧化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XP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苯胺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催化性能测试。成功制备了球花状Ti OF_(2)纳米催化剂,其粒径为180~200 nm,比表面积为105.38 m^(2)/g。碱性环境可以促进反应进行,OH-可以使反应正向进行促进污染物降解,过量的催化剂不利于反应进行,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高于0.6 g/L时会因团聚导致降解率下降。在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0.6 g/L,初始COD为250 mg/L,臭氧流量为0.1 L/min,pH=10时,反应80 min后,降解率达到了98.83%。球花状TiOF_(2)由纳米片拼插形成,这种结构为催化剂提供了复杂的表面,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为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场所。F-使催化剂中生成氧空位和Ti^(3+),更利于吸附H_(2)O形成表面—OH基团,便于吸附解离水分子从而提供更多的·OH,促进了反应进行,提高了O_(3)的COD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纳米催化剂 氧空位 臭氧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概念内涵、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孙静林 穆荣平 张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行为模式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Transformer网络的手语动画拼接模型
13
作者 黄涵强 邢云冰 +1 位作者 沈建飞 范非易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4-191,共8页
手语动画拼接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手语动画拼接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将手语单词拼接成句子时,相应的动画也需要拼接。传统的算法在拼接动画时采取距离损失的方式寻找最佳... 手语动画拼接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手语动画拼接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将手语单词拼接成句子时,相应的动画也需要拼接。传统的算法在拼接动画时采取距离损失的方式寻找最佳拼接点,使用线性或球面插值的方式生成过渡帧,这种拼接算法不仅在效率和灵活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且生成的过渡帧也不自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LpTransformer模型来预测拼接位置和生成过渡帧。实验表明,LpTransformer的过渡帧预测精度达到99%,优于ConvS2S,LSTM和Transformer模型,且其拼接速度较Transformer快5倍。因此,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实时性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语动画拼接 深度学习 LpTransformer 拼接位置 过渡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n electrospun carbon-based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capacitors
14
作者 ZHANG Qian YAO Shu-yu +5 位作者 LI Chen AN Ya-bin SUN Xian-zhong WANG Kai ZHANG Xiong MA Yan-wei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2025年第4期782-821,共40页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energy solutions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Lithium-ion capacitors(LICs),which integrate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energy solutions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Lithium-ion capacitors(LICs),which integrate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the high power density of supercapacitors,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However,challenges such as poor capacity matching and limited energy density still hinder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Carbon nanofibers(CNFs),with their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mechanical flexibility,and strong compatibility with active materials,are regarded as ideal electrode frameworks for LICs.This review summarizes key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NF-based LICs,includ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heteroatom doping,and hybridization with transition metal oxides.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each approach are discussed in detail,with a focus on their roles in improving capacitance,energy density,and cycling stability.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material design and guide future research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ICs for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capacitors Carbon nanofibers Electrospinning Energy density Power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