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BP模型的省域交通运输碳排放多情景预测
1
作者 李雨 王君 +1 位作者 张萌萌 付建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以山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为例,利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结合岭回归方法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人口、人均GDP等7类变量为输入层的PSO-BP神经网络组合预... 以山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为例,利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结合岭回归方法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人口、人均GDP等7类变量为输入层的PSO-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2023—2035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在3种情景下的CO_(2)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结构、交通能源强度、货运周转量、民用车保有量是山东省交通运输碳排放的促进因素,交通运输强度是抑制因素;PSO-BP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的拟合效果,预测结果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STIRPAT模型对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5.78%、2.00%和3.78%,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357×10^(6)、1.539×10^(6)、1.953×10^(6) t,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2.651×10^(6)、1.128×10^(6)、1.756×10^(6) t;预测期内,山东省交通运输CO_(2)排放量在低碳情景下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5.535×107 t,在基准情景和高碳情景下将保持增长趋势。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山东省应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广低碳出行方式,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比重,以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化、低碳化及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预测 STIRPAT模型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交通流环境下无信号T形交叉口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悦晶 吴耀 +2 位作者 张萌萌 张宏 张志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5,共9页
针对无信号控制T形交叉口,提出一种异质交通流环境下交叉口的分级限速控制模型.根据异质交通流的车辆运行特性提出分级限速的概念,并建立交叉口的车辆信息矩阵.构建以车流通过冲突区域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保证冲突车辆安全行驶的时间... 针对无信号控制T形交叉口,提出一种异质交通流环境下交叉口的分级限速控制模型.根据异质交通流的车辆运行特性提出分级限速的概念,并建立交叉口的车辆信息矩阵.构建以车流通过冲突区域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以保证冲突车辆安全行驶的时间间隔为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模型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混合行驶的交通环境下,当车辆到达率为0.30~0.50时,本研究所提模型可以在传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约20%;分级限速控制模型下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达到0.90时,最多可以增加交叉口约17%的通行能力;所提模型能有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主路运行通畅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支路车辆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控制策略 线性规划 异质交通流 智能网联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aSch模型的网联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萌萌 宋家恕 解树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为研究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演变规律,设计典型场景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传统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CV)驾驶行为特征指标,对异质交通流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标定;构建考虑HDV与CV驾驶行为差... 为研究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演变规律,设计典型场景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传统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CV)驾驶行为特征指标,对异质交通流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标定;构建考虑HDV与CV驾驶行为差异的异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基于改进的NaSch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解析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基本图,分析异质交通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于HDV,CV驾驶员捕捉道路信息和反应时间提升约11.4%;自由流状态下,CV车速比HDV车速提升了7.4%,且同一车速下安全跟驰距离缩短了18.2%;随着CV所占比例由20%增至80%,交通流基本图显示交通流平均车速显著提升,交通流率增加,时空轨迹图显示局部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 异质交通流 NaSch模型 元胞自动机 驾驶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4
作者 石亚琦 魏田正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为深入分析国内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领域的中外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CiteSpace工具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662篇中文及516篇外文文献进行可视... 为深入分析国内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领域的中外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CiteSpace工具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662篇中文及516篇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主要立足于实践应用需求,国际研究更强调理论框架的系统性建构。尽管存在差异,但中外学者在系统优化、质量管控和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具有共同关注点。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续目标、跨学科融合、国际合作驱动等,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配送路径优化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空地协同物流配送研究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刘川 亓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以空地协同物流配送为研究领域,筛选Web of Science的540条英文文献与中国知网CNKI的456条中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从科研合作现状、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维度对国内外关于空地协同物流配送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 以空地协同物流配送为研究领域,筛选Web of Science的540条英文文献与中国知网CNKI的456条中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从科研合作现状、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维度对国内外关于空地协同物流配送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美、韩、德等国家更加注重与国外的合作,我国的科研合作集中于国内高校与机构,且我国高校、机构之间的合作的紧密程度弱于国外高校、机构之间的紧密程度;研究热点包括无人机、物流配送、空地协同、路径优化、最优化模型算法等方面;近几年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算法模型的改进,国内外物流配送的发展都朝着智慧物流、空地一体的趋势发展。最后,总结了空地协同物流配送体系由基础设施层、信息管理层、运营控制层、战略决定层四层构成,在我国城市、农村、高校、景区、应急救援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但同时与面临着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空地协同 物流配送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车辆超速行驶交通事故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姜华平 许洪国 +1 位作者 李浩 李祥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3期49-51,共3页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车辆能够适应快速运输的要求,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可忽视,由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车辆能够适应快速运输的要求,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可忽视,由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阐述了超速行驶对驾驶员交通特性、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既确保较高的运输效率,又不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驾驶员依据不同车型在良好道路上用经济车速行驶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车辆超速行驶 交通事故分析 交通安全 车辆使用性能 交通特性 驾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交通溢流识别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立东 贾磊 朱文兴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78-2380,2384,共4页
交通溢流是交通拥堵的一种极端现象,会导致交通系统的严重紊乱。为实现对交通溢流的控制,必须先对其进行识别。以智能模糊推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交通溢流模糊识别算法。该算法推理器以车辆排队比率和路段平均速度为输入语言变量,以道路交... 交通溢流是交通拥堵的一种极端现象,会导致交通系统的严重紊乱。为实现对交通溢流的控制,必须先对其进行识别。以智能模糊推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交通溢流模糊识别算法。该算法推理器以车辆排队比率和路段平均速度为输入语言变量,以道路交通溢流严重程度为输出语言变量,采取Mamdani推理法为蕴含规则,在确定基本论域和离散论域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规则查询表,实现了交通溢流状态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正确率达到98%,证明了模糊算法可以较好地实现交通溢流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溢流 模糊推理理论 语言变量 隶属度函数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通道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红 韦凌翔 +2 位作者 李高峰 蔡志理 邵海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利用行人交通流参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人行通道处交通状态识别的方法。采用FCM算法实现了4种行人交通状态的聚类分析与定义;建立SVM多类分类器模型。并分别采用线性可分和非线性两种SVM分类器以及多项式、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利用行人交通流参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人行通道处交通状态识别的方法。采用FCM算法实现了4种行人交通状态的聚类分析与定义;建立SVM多类分类器模型。并分别采用线性可分和非线性两种SVM分类器以及多项式、高斯径向基、sigmoid等3种核函数,应用于行人通道交通状态识别中,进而通过实际采集数据集合,对其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设计的算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RBF核函数SVM模型的总体识别效果相比最好,正确率均在85%以上,说明行人交通参数在该核函数转化的高维空间具备良好的线性可分;线性可分对畅通状态识别效果相对最好,正确率为98%;多项式核函数对稳定状态识别效果相对最好,正确率为93%;sigmoid核函数的总体识别效果相比最稳定,正确率均在8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轨道交通 状态识别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萌萌 贾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79-1684,共6页
城市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模型是交通预测、仿真、信号配时的前提和基础.论文通过改进开放性边界条件,利用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状况.该模型采用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车辆动态行为.解除了信号灯等间距布设的限制,... 城市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模型是交通预测、仿真、信号配时的前提和基础.论文通过改进开放性边界条件,利用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状况.该模型采用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车辆动态行为.解除了信号灯等间距布设的限制,每个路口的信号灯可以根据交通流变化选择绿信比,相邻交叉口采用绿波控制方式调整相位差.论文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驶入主干路流量以及干、支路的转弯流量对于主干路平均速度、平均密度和平均流量的影响.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改善主干路交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 主干路 协调控制 开放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模型交通流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立东 张远 +1 位作者 张萌萌 朱文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9-215,共7页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度跟驰模型,以控制理论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流系统在欠阻尼和过阻尼两种情况下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并以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正确性.过阻尼较欠阻尼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好,但调节时间更长,若将交通事件抽象为阶跃响应,通过分析交通流系统调节时间、超调量等参数,可为计算交通事件持续时间作参考,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阻尼特性 控制理论 交通流系统 最优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华平 刘希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6-30,共5页
道路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从交通安全角度将道路交通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根据人—车—路三者关系协调程度的变化 ,又可将第一次交通现代化阶段分为起步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 道路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从交通安全角度将道路交通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根据人—车—路三者关系协调程度的变化 ,又可将第一次交通现代化阶段分为起步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 5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交替可根据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来划分。笔者通过对日本 4 0多年来和我国 10多年来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我国道路交通现在处于第一次交通现代化阶段的发展前期 ,今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度上升。为此 ,应该加大对传统交通手段的改造和交通现代化的投入 ,以防出现道路交通事故极其严重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现代化进程 人-车-路 交通事故 日本 中国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放交通流条件下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翰 张康宇 +2 位作者 王修光 燕翔 冯启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0,共9页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是城市治堵的基础条件,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合放交通流,首先结合其各方向交通流特性,明确了其具有介于信控与非信控间的合放基本属性;其次应用交通实体冲突规律,提出了合放下交通冲突复杂系数概念及其通行能力折...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是城市治堵的基础条件,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合放交通流,首先结合其各方向交通流特性,明确了其具有介于信控与非信控间的合放基本属性;其次应用交通实体冲突规律,提出了合放下交通冲突复杂系数概念及其通行能力折减方法,并通过类比分析传统通行能力原理,得到直行、右转方向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借鉴可穿越间隙理论,引入左转车补偿效益,得到左转方向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建立常见车道布局的基本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最后,应用VISSIM获取数据并标定折减系数,从而构建了合放交叉口通行能力综合计算模型。验证表明:模型测算通行能力与实际通行能力基本一致,平均误差为4.9%,较好反映了我国合放交叉口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通行能力 交通流 混合放行 交通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CART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萌萌 李泽文 +1 位作者 徐云帆 刘永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98,共6页
为深入剖析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实现交通事故主动预防、精准防控,选择车、路、环境等属性中显著性较高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事故严重程度作为二分类输出变量,构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CART决策树模型,并选择CCP算法对模型进... 为深入剖析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实现交通事故主动预防、精准防控,选择车、路、环境等属性中显著性较高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事故严重程度作为二分类输出变量,构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CART决策树模型,并选择CCP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选择相对误差值、ROC曲线和AUC等作为评价指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相对误差值仅为6.08%,AUC值为0.93。研究结果表明:在道路及交通环境方面,恶劣天气、塌陷路面、道路存在隐患、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等因素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较大;在车辆方面,大型货车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概率是其他车辆的4倍,上述因素应作为交通事故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安全 优化CART 交通事故严重程度 CC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对机动车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冯海霞 王兴渝 +3 位作者 咸化彩 刘新华 李健 宁二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75,共9页
为定量分析不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对机动车碳排放的影响,利用高德平台提供的拥堵延时指数(Congestion Delay Index,CDI)数据,在分析我国交通拥堵城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CDI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速度的CO_(2)排放因子,利用VISSIM模拟... 为定量分析不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对机动车碳排放的影响,利用高德平台提供的拥堵延时指数(Congestion Delay Index,CDI)数据,在分析我国交通拥堵城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CDI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速度的CO_(2)排放因子,利用VISSIM模拟不同交通运行状况时的交通量,实现不同交通运行状况下机动车碳排放的估算。结果显示:交通拥堵城市分布具有空间依赖性和聚集性,在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两个高聚集中心;CDI具有明显的周期性(7 d)波动规律,且受天气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较大,疫情打破了此规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CDI)对机动车CO_(2)排放有较大的影响,当交通处于轻度拥堵时(CDI为1.582),交通高峰期我国城市机动车年排放的CO_(2)总量约为0.77亿t,是畅通状态下的4.51倍;当交通保持基本畅通时(CDI为1.35),交通高峰期我国城市机动车CO_(2)年排放总量可减少0.29亿t;当交通达到中度拥堵时(CDI为1.909),交通高峰期我国城市机动车CO_(2)的年排放增加0.22亿t;当处于交通严重拥堵时(CDI达2.394),交通高峰期我国城市机动车CO_(2)的年排放总量可达1.33亿t。改善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可大幅度降低机动车的CO_(2)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机动车碳排放 拥堵延时指数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 VISSIM模拟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尺度Logit模型的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泽文 张萌萌 李虹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4,共6页
为剖析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在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法诊断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共线性的基础上,筛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t交通事故致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选择100个交通事故样本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该模型相对误差仅为4.... 为剖析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在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法诊断交通事故形态致因共线性的基础上,筛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t交通事故致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选择100个交通事故样本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该模型相对误差仅为4.0%,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致因。研究结果表明:路侧及中央隔离设施、照明是事故的保护性因子,可有效降低事故率;路侧行道树设置不合理或未及时修剪,使车辆不能有效识别道路信息,是正面碰撞的重要影响因素;机非混合道是事故的危险因子,增大了侧面碰撞事故发生概率。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隐患精准识别、交通事故主动预防以及交通设施科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尺度 LOGIT模型 交通事故形态 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俊 江凡 +1 位作者 彭德猛 寇子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为降低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利用元胞自动机(CA)中的NaSch模型,构建交通仿真环境,研究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限速策略;其次,通过分析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雨天... 为降低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利用元胞自动机(CA)中的NaSch模型,构建交通仿真环境,研究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限速策略;其次,通过分析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雨天环境下驾驶人心理特性的NaSch模型,进而建立雨天环境下的道路交通流模型;最后,在4种不同降雨强度下,选取平均密度、平均车间距、累积排队长度等作为道路交通运行水平评价指标,通过模拟仿真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道路交通运行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而确定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限速策略。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高,道路的适应性下降速度越快,交通运行状况的恶化速度越快;随着降雨强度降低,道路对高限速的适应性显著好转,而对低限速的适应性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在高降雨强度水平下,根据限速值可以将道路情况分为适宜限速区、低限速区,而在中、低降雨强度水平下,可以将道路情况分为高限速区、适宜限速区、低限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降雨强度 能见度 最佳限速 元胞自动机(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济南市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海霞 宁二伟 +1 位作者 王琦 李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对交通事故多发区域进行鉴别并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是减少事故的关键。以济南市为研究区,以2018年济南市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分析、事故当量结合缓冲区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对交通事故多发区域进行鉴别并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是减少事故的关键。以济南市为研究区,以2018年济南市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分析、事故当量结合缓冲区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济南市交通事故的空间特性、成因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聚集性,鉴别出了济南市6个事故多发区域,无道路物理隔离和无路侧防护设施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车辆数、公路通车里程、GDP、人口等均对区域交通事故数有较大影响,且均与交通事故数呈正相关的关系,其中车辆数的影响最大;构建的基于车辆数和公路通车里程的GWR模型的相关性回归系数高达0.75,可根据模型对各区县的事故多发区域进行及时预警和完善相应的交通设施。研究结果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事故 核密度分析 缓冲区分析 当量事故数法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要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宝义 张萌萌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2,共14页
低空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本质逻辑看,低空经济本质体现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三个方面,其中低空要素化是基础,要素场景化是路径,场景经济化是目标,三者有效协同实现低空空域经济价值... 低空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本质逻辑看,低空经济本质体现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三个方面,其中低空要素化是基础,要素场景化是路径,场景经济化是目标,三者有效协同实现低空空域经济价值;从驱动逻辑看,低空经济发展依赖技术、需求、政策三要素互动支撑,但三要素在低空经济发展各阶段的作用存在差异;从产业逻辑看,低空经济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大产业构成,四者分属基础产业、核心产业、先导产业、拓展产业范畴,在低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发挥差异性作用;从价值逻辑看,低空经济彰显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需求满足、经济动能、绿色发展等多维度价值。本质逻辑、驱动逻辑、产业逻辑、价值逻辑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举。为推动我国低空经济更好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构建有序、协调、安全、健康的全国“一盘棋”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完善低空空域价值挖掘条件,二是筑牢低空技术创新和人才基础,三是构建完善低空经济制度体系,四是建立健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五是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六是有效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七是加强低空经济理论体系建构与应用引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要素化 要素场景化 场景经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横向干扰路段实际通行能力模型研究
19
作者 董昌乐 王修光 王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0期161-168,共8页
为明确横向干扰因素对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实现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本地化,针对山东省公路交通现状,以山东省横向干扰路段为研究对象,从交通流因素、道路基础设施因素、土地利用类型3个方面对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横向干扰影响因素进... 为明确横向干扰因素对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实现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本地化,针对山东省公路交通现状,以山东省横向干扰路段为研究对象,从交通流因素、道路基础设施因素、土地利用类型3个方面对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横向干扰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横向干扰影响因素与影响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建模自变量,分别通过SPSS、MATLAB分析软件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横向干扰影响机理本地化模型。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横向干扰路段通行能力本地化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干扰影响因素 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发展现实与推进策略
20
作者 王宝义 来逢波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86,共21页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全球竞逐的重要方向。在梳理低空经济内涵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逻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对照要素驱动作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全球竞逐的重要方向。在梳理低空经济内涵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逻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对照要素驱动作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研究认为:低空经济遵从技术—经济范式,低空技术创新、空域价值开发、市场需求牵引、政策体系助推构成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四要素既以单环节驱动低空经济发展,又彼此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低空经济提升;我国低空经济正向快速发展阶段迈进,但较之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面临顶层设计不足、体制机制约束、技术创新不够、场景拓展不快等问题。研究提出:加强政策规划引领,优化体制机制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保障体系支撑;增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低空服务拓展,促进产业扩容提质;加强系统推进,促进因地制宜发展等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产业 新质生产力 技术—经济范式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