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监测妊娠期宫颈多参数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马培 张玉倩 +5 位作者 赵伟 刘玲 李响 张海燕 张莉丝 梁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监测妊娠期宫颈多参数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行宫颈多参数检查,评估早产发生情况。结果:136例孕妇中发生早产25例,占18.38%,未发生早产... 目的:分析超声监测妊娠期宫颈多参数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行宫颈多参数检查,评估早产发生情况。结果:136例孕妇中发生早产25例,占18.38%,未发生早产111例,占81.62%。两组新生儿性别、孕妇年龄、检查时孕周、孕妇体质量指数、孕产史、早产史、宫颈手术史、贫血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早产组比较,早产组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占比较高(P<0.05)。与未早产组比较,早产组宫颈角(Uterocervical angle,UCA)、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 contrast index,ECI)、宫颈内口弹性平均值(Internal cervical os,IOS)、宫颈外口弹性平均值(External cervical os,EOS)、IOS/EOS较高(P<0.05),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水平、ROI内硬度比(Hardness ratio,HR)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前置胎盘、CL、UCA、ECI、HR、IOS、EOS、IOS/EOS为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CL、HR与早产呈负相关,UCA、ECI、IOS、EOS、IOS/EOS与早产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L、UCA、ECI、HR、IOS、EOS、IOS/EOS联合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性、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P<0.05)。结论:CL、UCA、ECI、HR、IOS、EOS、IOS/EOS为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均与早产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预测早产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子宫颈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与面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圣洋 孟令秋 +2 位作者 姚咏芳 逯长平 杨志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面神经损伤 肿瘤手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位置关系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心电筛查助力分级诊疗的管理难点及瓶颈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澄 余新艳 +4 位作者 王红宇 薛涛 廖晓阳 范咏梅 张青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1,540,共8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且近几年农村地区CVD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远程心电筛查有益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VD筛查,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难点。本文就如何提高远程心电筛查的知晓度、可信度以及居民的获得感?如何... 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且近几年农村地区CVD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远程心电筛查有益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VD筛查,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难点。本文就如何提高远程心电筛查的知晓度、可信度以及居民的获得感?如何调动基层医生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筛查的工作中?如何解决基层医生管理能力与管理经验不足,只能提供单一的筛查、沟通的服务?如何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中各级医院之间缺乏协同机制,没有持续运行的筛查团队+诊断团队+评估团队+治疗团队+随访管理团队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合理高效利用各方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加强团队分工协作;充分发挥护理和公共卫生团队的能力,制订不同筛查方案;加强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对基层医生的技术支持,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效益;在工作中进行人才培养,提升基层人员的专业水平;“互联网+基层医疗”赋能双向转诊;构建病例的大数据库;构建医疗健康集团,分工协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远程医学 心电描记术 全科医生 心电筛查 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与严重临床事件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方 贾卫滨 +1 位作者 姚反修 刘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44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的变化,探讨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与心肌损伤以及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ST段压低组(23例)和非ST段压低组(21例)。同... 目的:通过观察44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的变化,探讨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与心肌损伤以及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ST段压低组(23例)和非ST段压低组(21例)。同时均于24 h内相隔8~12 h两次采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TnI),两次都出现阳性结果,即为TnI阳性。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严重临床事件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结果:44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见于Ⅱ、Ⅲ、aVF、V_(1~4)导联。两组中共有12例TnI阳性,其中ST段压低组11例,非ST段压低组1例,两组相比P=0.0014;共有13例次发生严重临床事件,其中ST段压低组11例次,非ST段压低组2例次,两组相比P=0.0054;死亡病例6例,ST段压低组5例,非ST段压低组1例,两组相比P=0.0209。结论: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提示心肌受损及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心电图描记术 心肌损伤 临床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
5
作者 李万湖 陶荣杰 +1 位作者 李海燕 徐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82-882,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 室管膜 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第五、六脑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西睦 于子风 王如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临床意义 第六脑室 第五脑室 透明隔腔 韦尔加氏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兆钢教授芒针深刺秩边穴验案二则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砚辉 王承山 杨兆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77-377,共1页
杨兆钢教授以秩边为主穴,针法独特。治疗多种疾病,均有卓著疗效。笔者有幸跟随杨教授临床学习,受益颇深,现择所见二例报道如下。1阳萎案孙某,男,32岁。主诉:阴茎不能勃起5个月。伴少腹不适,睾丸胀痛,口干口苦,小便短赤,... 杨兆钢教授以秩边为主穴,针法独特。治疗多种疾病,均有卓著疗效。笔者有幸跟随杨教授临床学习,受益颇深,现择所见二例报道如下。1阳萎案孙某,男,32岁。主诉:阴茎不能勃起5个月。伴少腹不适,睾丸胀痛,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下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芒针 秩边穴 杨兆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剂联合应用于肠粘连预防的动物试验研究
8
作者 周剑 张明生 +7 位作者 赵际起 金耀华 李博 李英华 肖帮同 安海英 杜振海 马青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4-125,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剂联合应用于预防动物肠粘连。方法将家兔腹部造成五种不同的损伤,在不同的时期,观察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的表现及病理变化。结果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联合应用组与非用药组相比能显著减少炎症反应和...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剂联合应用于预防动物肠粘连。方法将家兔腹部造成五种不同的损伤,在不同的时期,观察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的表现及病理变化。结果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联合应用组与非用药组相比能显著减少炎症反应和渗出,能有效降低腹膜粘连和肠粘连的发生。结论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联合应用预防动物肠粘连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预防和控制 曲安奈德/治疗应用 尿激酶/治疗应用 脂肪乳剂 静脉注射用/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钟波 唐丙俭 柳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3例。留取入院时的肘静脉血5 m L,测量血浆hs-CRP,根据其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3例。留取入院时的肘静脉血5 m L,测量血浆hs-CRP,根据其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即Q1组(hs-CRP≤0.50 mg/L)、Q2组(0.50<hs-CRP≤1.25 mg/L)、Q3组(1.25<hs-CRP≤4.70 mg/L)和Q4组(hs-CRP>4.70 mg/L)。住院时密切观察记录相关指标,随访至出院后3个月。分析基线血浆hs-CRP水平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恶化及神经功能预后不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和基线NIHSS评分、脑卒中亚型、传统危险因素、血管内血栓和血管内治疗后分析,hs-CRP水平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恶化及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均P<0.05)。当排除脑卒中后发生急性感染疾病的患者后,这种显著关联仍然存在(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基线血浆hs-CRP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从而指导临床医生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兰华 李树勇 吴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2015年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输血依赖的NSAA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对照组单...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2015年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输血依赖的NSAA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孢素治疗。治疗前检测两组患者血常规,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0个月,仅对照组有1例患者进展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余患者维持原疗效状态,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环孢素联合雄性激素治疗NSAA比单用环孢素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雄激素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白芨煎剂治疗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光霞 岳宗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47-847,共1页
关键词 大黄白芨煎剂 治疗 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观察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椎管内刺激松解治疗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月林 任旭飞 +3 位作者 孔维宽 李树勇 段颖 尹秀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7期-,共2页
根性腰突症采用针刀作用于椎管内刺激,可直达病所.1996~2002年我院镇痛科在住院患者中筛选根性腰突症随访2年以上的病例,共300例.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针刀 椎管 椎间盘 刺激 条件反射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叹息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精神心理障碍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峨岭 梁桂芝 +1 位作者 刘文艳 金玉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5-305,共1页
自1997年以来,我科门诊诊治以叹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心理障碍患儿,对其中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9例进行分析如下.
关键词 精神心理障碍 叹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调整电生理线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月林 任旭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4期107-109,115,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共治疗观察36例3岁- 16岁患者,与19例针灸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经2个月治疗,针刀治疗组有效率为88.9%,而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47.4%,结果表明,针刀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有极显...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共治疗观察36例3岁- 16岁患者,与19例针灸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经2个月治疗,针刀治疗组有效率为88.9%,而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47.4%,结果表明,针刀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刀治疗使得人体电生理线路功能恢复,从而抑制了高位运动中枢的异常兴奋,针刀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痉挛型脑瘫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春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临清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部收治的74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入医院治疗的54例普通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临清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部收治的74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入医院治疗的54例普通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患者积极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低蛋白症、肝肾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经临床诊断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工流产或助产,均可得到较好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病毒性肝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霉素和注射用炎琥宁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新 池永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配伍禁忌 白霉素 药物应用 临床实践 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医学研究之方向浅识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月林 任旭飞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816-817,共2页
针刀疗法广泛地进行临床应用和治病经验总结,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开展了针刀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发表针刀医学方面的学术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一万余篇,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就.是全国3万医务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实践探讨努力的结果.针刀医学必竟是... 针刀疗法广泛地进行临床应用和治病经验总结,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开展了针刀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发表针刀医学方面的学术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一万余篇,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就.是全国3万医务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实践探讨努力的结果.针刀医学必竟是近20余年来新崛起的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方面仍较临床治病经验总结滞后和不协调.从事针刀医学前的西医专家学者,和从事针刀医学前的中医专家学者,均在从事针刀医学后,站在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思维模式上,对针刀医学疗法去实践,去探讨研究.并提出了种种假说.对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针刀医学的基础和临床去研究,首先应弄明白:1.什么是针刀医学;2.针刀医学是以西医为基础还是以中医为基础,还是以中西结合为基础;3.以中西结合为基础是"中"结合"西",还是"西"结合"中",结合什么内容;4.针刀医学是中西结合的新产物,其实质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惑点,才能更好的、深入的、扎实的对针刀医学去探讨,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医学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简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月林 任旭飞 +1 位作者 孔维宽 曲秀荣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948-1948,1973,共2页
关键词 针刀 中西药 治疗 2型糖尿病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德然 李艳君 +1 位作者 任旭飞 孔维宽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205-1205,共1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症状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4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症状复发的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结果 :治愈 2 6例占 6 3.4 % ,显效 8例占 19.5 % ,好转 5例占 12 .2 % ,无效 2例占 4 .8%。结论 ...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症状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4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症状复发的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结果 :治愈 2 6例占 6 3.4 % ,显效 8例占 19.5 % ,好转 5例占 12 .2 % ,无效 2例占 4 .8%。结论 :针刀闭合松解术能有效的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原症状复发 针刀闭合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
20
作者 李西睦 丁风玲 于子风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1期711-712,共2页
目的 :观察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腹泻 5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用法均为每次 1 3包 ,tid ,po ;对照组 2 8例 ,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 目的 :观察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腹泻 5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用法均为每次 1 3包 ,tid ,po ;对照组 2 8例 ,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 ,每次 1 3包 ,tid ,po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 80 .0 % ,有效率 2 0 .0 % ,总有效率10 0 .0 % ;对照组显效 5 7.2 % ,有效率 2 1.4% ,总有效率 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联合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治疗新生儿腹泻明显优于单纯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面体蒙脱石 酪酸梭状芽胞杆菌 治疗 新生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