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质工艺对山东低次烟叶感观品质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李洪涛 管仕栓 +5 位作者 于存峰 郑力文 程春梅 程传玲 杨淑萌 张新龙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7-133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处理后山东低次烟叶品质的差异。【方法】对不同工艺处理的山东B3F烟叶进行感官评价,并结合电子鼻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8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烟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气味雷达图等方法分析电子鼻响...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处理后山东低次烟叶品质的差异。【方法】对不同工艺处理的山东B3F烟叶进行感官评价,并结合电子鼻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8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烟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气味雷达图等方法分析电子鼻响应信号,同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在其他处理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以烘焙三区温度为130、125、120℃的烘焙条件和9%里料施加比例所制的B4卷烟感官质量得分最高,在相同里料施加比例下,高强度烘焙的样品感官品质优于低强度烘焙。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艺处理的烟叶气味差异主要存在于萜烯类、芳烃化合物、醇类、醛酮类中,里料施加比例对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大于烘焙强度。GC-MS鉴定出6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筛选出18种差异香气成分,通过绘制差异挥发性香气成分聚类热图,聚类结果与电子鼻PCA结果一致。对差异挥发性香气成分与感官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感官质量指标呈正相关的香气成分糠醛、苯乙醛、5-甲基糠醛、5-甲基-2-呋喃甲醇、β-紫罗兰酮等在B4中含量较高。【结论】电子鼻结合GC-MS技术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工艺处理的烟叶香气成分,为不同工艺处理的低次烟叶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焙 电子鼻 感官质量评价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花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2
作者 魏玉磊 许明磊 +6 位作者 崔宏伟 田雷 张忠锋 杜咏梅 周静 赵昆 侯小东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探究烤烟烟花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掌握烟花发育过程的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检测了山东诸城和四川凉山的中烟特香301、中川208和云烟87烟花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分析了烟花发育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烤烟烟花含... 为探究烤烟烟花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掌握烟花发育过程的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检测了山东诸城和四川凉山的中烟特香301、中川208和云烟87烟花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分析了烟花发育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烤烟烟花含有19种游离氨基酸,天冬酰胺含量最高,脯氨酸次之,两者占烟花总游离氨基酸50%以上,为烟花中主要游离氨基酸。(2)产于诸城的烟花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凉山;中烟特香301烟花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3)各游离氨基酸随着烟花发育呈现5种变化趋势,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和色氨酸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4)除色氨酸外,其他游离氨基酸均在在蕾苞或花蕾中含量最高,天冬酰胺和脯氨酸在花蕾中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种植于诸城的中烟特香301在盛花前打顶收集烟花游离氨基酸最丰富,适合作为卷烟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花 游离氨基酸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的促生和生防作用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玉芹 周永 +10 位作者 邱询学 郭学昌 崔丙慧 薛仁喜 范增博 马强 薛博 刘洋 王新雨 朱承广 曹长代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具有促进生长和生防效应的微生物,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等方式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PGPR通过直...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具有促进生长和生防效应的微生物,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等方式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PGPR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机制,分析了根际促生菌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合成生长素及缓解非生物胁迫等多种机制在促进烟草生长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并分类探讨了在烤烟营养促生、抗病防害等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PGPR在烟草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最后,对根际促生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烟草生产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植物根际促生菌 促生机制 生物防治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程传玲 杨艳勤 +3 位作者 刘仕民 宋辉 李瑞丽 杨若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综述了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卷烟加香、烟草薄片、烟草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应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质量,开发出色泽与烟叶颜色相近,香味与天然烟香接近,而且在抽吸时能裂解成与烟香谐调的香味物质,既能掩盖杂气,又能使人抽吸时感到... 综述了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卷烟加香、烟草薄片、烟草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应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质量,开发出色泽与烟叶颜色相近,香味与天然烟香接近,而且在抽吸时能裂解成与烟香谐调的香味物质,既能掩盖杂气,又能使人抽吸时感到愉快的、能替代尼古丁的、无害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产物 卷烟加香 烟草薄片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明铭 刘宏 +7 位作者 许嘉欣 卢彦华 孙强 张广喜 张新龙 李洪涛 李军 杨明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65-169,共5页
[目的]明确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中支卷烟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提供借鉴。[方法]以物理指标、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和感官质量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激光打孔数量与中支... [目的]明确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中支卷烟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提供借鉴。[方法]以物理指标、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和感官质量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激光打孔数量与中支卷烟吸阻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与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与TPM、水分、焦油释放量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激光脉冲时间与中支卷烟吸阻、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但其对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无显著影响。激光打孔数量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激光脉冲时间,在线激光打孔参数主要影响中支卷烟的香气量、刺激性和协调性。[结论]得到一套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和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关系的数学模型,可应用于中支卷烟开发和产品维护中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支卷烟 在线激光打孔参数 激光打孔数量 激光脉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美拉德反应物的制备及其在卷烟增香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倩 李军 +7 位作者 王译婧 韩颂彦 刘志广 陈帅伟 杜文杰 张新富 曲凤凤 于国锋 《中国茶叶》 2024年第9期60-67,共8页
以绿茶、红茶浸提物为原料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具有烘烤香、焦甜香的香料用于卷烟增香。对原料品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美拉德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绿茶浸提物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红茶浸提物,更适宜... 以绿茶、红茶浸提物为原料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具有烘烤香、焦甜香的香料用于卷烟增香。对原料品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美拉德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绿茶浸提物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红茶浸提物,更适宜作为底料进行美拉德反应;绿茶浸提物的最适美拉德反应条件为茶水比1∶10,pH为8,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此条件下制得的反应物可明显降低卷烟刺激性并增加其烘烤香、焦香;红茶浸提物的最适美拉德反应条件为茶水比1∶10,pH为7,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h,此条件下制得的反应物可赋予卷烟焦甜香与烘烤香,并使其口感柔和。茶叶美拉德反应物可显著提升卷烟的感官品质,本研究可为卷烟美拉德风味香料配方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浸提物 品质成分 美拉德反应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及卷烟纸组合对包灰性能匹配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倪和朋 马立 +9 位作者 李洪涛 胡明辉 舒云波 马俊 程传玲 周耕耘 王建民 朱绍胤 谭淞彦 王晓斌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探究烟丝及卷烟纸间的配合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方法】以49种不同烟丝/卷烟纸组合的卷烟为样品,以卷烟包灰性能指标匹配度为变量,采用模糊判别法研究烟丝、卷烟纸及其参数对包灰性能的影响。【结果】①两因子的共同影响及... 【目的】探究烟丝及卷烟纸间的配合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方法】以49种不同烟丝/卷烟纸组合的卷烟为样品,以卷烟包灰性能指标匹配度为变量,采用模糊判别法研究烟丝、卷烟纸及其参数对包灰性能的影响。【结果】①两因子的共同影响及相对重要性均因指标不同而异。共同影响依次是灰度值>包灰值>持灰能力;卷烟纸是影响包灰值、灰度值的主要因子,烟丝则是影响持灰能力的主要因子。综合包灰性能主要取决于卷烟纸。②卷烟纸透气度、定量、灰分含量、钾钠比、阴燃速率对综合包灰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75.2%,占卷烟纸、烟丝共同解释度的85.6%。③烟丝组成及钾、烟碱、钠、锰、锌等化学成分含量对综合包灰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低于卷烟纸。【结论】在烟丝/卷烟纸共变体系中卷烟纸是影响卷烟包灰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卷烟纸 包灰性能 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及判别分析
8
作者 许明磊 侯小东 +5 位作者 张忠锋 田雷 魏玉磊 韩晓 谭效磊 杜咏梅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82,共7页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花干燥方式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干燥方式烟花挥发酸为具有特征香气的苯甲酸、苯乙酸、3-甲基戊酸,总量为116~181μg/g;非挥发酸总量为59.7~77.0 mg/g,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之和占92.5%~97.8%;高级脂肪酸总量为22.4~65.2 mg/g,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占58.7%~76.6%。(2)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影响显著:烟花挥发酸总量以晾干最高,其次是程序升温干燥和晒干,冷冻干燥最低;非挥发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恒温65℃干燥最低;高级脂肪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晾干最低。(3)应用PLS-DA可将7种干燥方式分为5类:冷冻干燥、程序升温干燥、恒温干燥、晒干、晾干,并基于PLS-DA模型VIP值,筛选出不同干燥方式的7种关键差异有机酸(戊二酸、油酸、硬脂酸、草酸、柠檬酸、肉豆蔻酸、苯乙酸),由此建立了5类烟花干燥方式的Fisher判别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6.7%、100%。综上,晾干、晒干或程序升温(至59℃)干燥的烟花有机酸组成更适用于烟用香料,有机酸可作为烟花资源干燥方式有效判别的特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 干燥方式 有机酸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FISHER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源烟水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屈旭 鲁雪莉 +4 位作者 王仁汉 朱海 李荣生 徐宗昌 胡海洲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为提高烟草种子萌发质量和培育壮苗,开发新型烟草种子活力增效剂,本文以烤烟主栽品种中烟100种子为试验材料,以水为对照,比较赤霉素、微生物菌剂“海益农”、不同浓度的秸秆源烟水对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00浓度烟水... 为提高烟草种子萌发质量和培育壮苗,开发新型烟草种子活力增效剂,本文以烤烟主栽品种中烟100种子为试验材料,以水为对照,比较赤霉素、微生物菌剂“海益农”、不同浓度的秸秆源烟水对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00浓度烟水处理的烟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4.30%,3.93%和5.62%,且其发芽指数显著优于“海益农”。种子萌发期间各处理抗氧化酶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1∶800浓度的烟水处理的烟苗根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赤霉素处理,分别提高35.32%,53.19%,43.92%,但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赤霉素处理。1∶800浓度的烟水进行种子引发和苗期喷施双重处理下,烟苗株高、根长、地上部与根系干、鲜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隶属函数值高于“海益农”和赤霉素处理,这表明该浓度烟水处理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具有产业应用潜力。烟水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性,可作为新型绿色植物生长助剂应用于烟草种子引发和烟草育苗生产。本研究也可为其他农作物种子引发和育苗过程中应用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秸秆源烟水 种子萌发 烟苗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测定烟草中18种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24
10
作者 于宏晓 徐海涛 +5 位作者 马强 吕健 张晋 岳勇 赵曰利 肖协忠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同时测定了烟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烟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5%,最低检出限为0.03~0.75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0~0.9992。该方法成功对比分析测定了... 采用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同时测定了烟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烟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5%,最低检出限为0.03~0.75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0~0.9992。该方法成功对比分析测定了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3种不同类型单料烟以及国内外不同风格卷烟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积分脉冲安培法 游离氨基酸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CO_2膨胀烟丝内在质量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伟 李洪涛 +2 位作者 王海滨 蒋光伟 杨晓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6-219,共4页
为了提高CO2膨胀烟丝的内在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分析膨胀热端工艺(气体温度、气体风速、蒸汽流量)对膨胀烟丝内在质量的影响;根据热端优化结果,分析来料烟丝水分、浸渍时间对膨胀烟丝内在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来料烟丝... 为了提高CO2膨胀烟丝的内在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分析膨胀热端工艺(气体温度、气体风速、蒸汽流量)对膨胀烟丝内在质量的影响;根据热端优化结果,分析来料烟丝水分、浸渍时间对膨胀烟丝内在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来料烟丝水分22.0%、浸渍时间80s、工艺气体温度240℃时,膨胀烟丝内在质量最佳,应用到配方中,感官质量明显提高。因此,较低的工艺气体温度,较低的来料烟丝水分、较短的浸渍时间对膨胀烟丝的内在质量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膨胀烟丝 膨胀率 蒸汽流量 烟气 降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壳聚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苯酚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苏林 周仕禄 +5 位作者 巩文萍 王晓婷 刘丽丽 丁丽华 刘坤 潘明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111,117,共4页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考察范围内,酸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添加量以及乳酸对苯并[a]芘和苯酚的释放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壳聚糖 主流烟气 苯酚 苯并[A]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和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巩文萍 盛志艺 +2 位作者 陈玉新 周仕禄 齐祥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4-106,11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沸石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和苯酚的同时去除效果,将3种沸石NaA、NaY、NaX按照不同剂量分别均匀添加到烟丝中制成卷烟,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HPLC)分别检测主流烟气中的B[a]P和苯酚。结果表明:3... 为了研究不同沸石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和苯酚的同时去除效果,将3种沸石NaA、NaY、NaX按照不同剂量分别均匀添加到烟丝中制成卷烟,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HPLC)分别检测主流烟气中的B[a]P和苯酚。结果表明:3种沸石对主流烟气B[a]P和苯酚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受添加量的影响;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3种沸石对B[a]P的去除效果为NaX≈NaY>NaA;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为NaX>NaY≈NaA。NaX沸石添加量为烟丝重量的3%~4%时对主流烟气中B[a]P和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二者均可降低24%~26%。沸石分子筛对主流烟气中极性物质苯酚的去除机理与对非极性物质B[a]P的去除机理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主流烟气 B[a]P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砷、铅、镉、铬、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雯 许锴霖 +3 位作者 岳勇 徐海涛 周仕禄 汪东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2-566,共5页
通过优化微波消解体系、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以及原子化温度,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检出限为6.29~8.29 ng... 通过优化微波消解体系、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以及原子化温度,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检出限为6.29~8.29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0.93%~4.8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44%~115.53%,所测5种卷烟样品的主流烟气中,铬含量最高,铅、镉含量居中,镍与砷含量接近,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主流烟气 重金属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空心材料降低主流烟气中酚类有害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宏晓 赵砚棠 +7 位作者 董永智 赵华民 王正峰 王青海 马强 徐海涛 米强 赵国庆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为了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酚类有害成分,以乙醇、环己醇、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不同醇类为原料与草酸亚铁反应制备了不同碳空心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分别考... 为了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酚类有害成分,以乙醇、环己醇、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不同醇类为原料与草酸亚铁反应制备了不同碳空心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分别考察了添加不同碳空心材料的复合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酚类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空心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对主流烟气中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酚类有害成分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尤其乙醇制备的碳空心材料吸附酚类有害成分的能力最高,其吸附能力比活性炭材料高,对主流烟气中主要酚类有害成分吸附率达到50%以上,能够明显降低主流烟气中酚类有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空心材料 主流烟气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E L~*a~*b~*颜色模型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于国锋 冯媛 +2 位作者 郑宏伟 苏海建 乔治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烟草颜色特征指标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获取,主观性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CIE L~*a~*b~*颜色模型色域宽阔、色彩分布均匀,常用于烟草(含烟草制品和卷烟材料)颜色参数等的测定与分析。对CIE L~*a~*b~*颜色模型在烟叶产地、烟叶品种、烟叶... 烟草颜色特征指标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获取,主观性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CIE L~*a~*b~*颜色模型色域宽阔、色彩分布均匀,常用于烟草(含烟草制品和卷烟材料)颜色参数等的测定与分析。对CIE L~*a~*b~*颜色模型在烟叶产地、烟叶品种、烟叶分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烟草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烟草分级、采购、原料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CIEL^*a^*b^* 颜色参数 颜色模型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海建 姚二民 +5 位作者 刘利锋 王京林 吴克志 崔伟 杨晓东 李玉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4-658,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的交...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的交互作用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影响极显著;萃取压力的影响显著。优化得到超临界CO2法提取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为萃取压力23.53MPa、萃取时间1.72 h、萃取温度50.00℃、CO2流速8.05 L/h,此条件下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285.1μ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类胡萝卜素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法预测原烟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烟碱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秋娟 王晓婷 +4 位作者 葛炯 张怀宝 杜咏梅 侯小东 刘丽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为实现烟叶原料焦油和烟碱的快速检测,分别用烟丝(111个)和烟末(204个)样品建立了原烟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近红外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样品状态均能建立其近红外速测模型,且烟气烟碱的校正模型较好。用烟末建立的焦油和烟碱的校正... 为实现烟叶原料焦油和烟碱的快速检测,分别用烟丝(111个)和烟末(204个)样品建立了原烟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近红外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样品状态均能建立其近红外速测模型,且烟气烟碱的校正模型较好。用烟末建立的焦油和烟碱的校正模型略好于用烟丝建立的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211和1.90,烟丝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257和2.04。并对样品量较大的烟末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2个模型预测值与标准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13和5.93,t-检验表明预测值和标准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且系统精密度良好,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焦油 烟气烟碱 近红外速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宏伟 苏海建 +3 位作者 张帅 李玉辉 杜文杰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获得高出油率且原有生物活性物质最大限度保留的沙棘油,开发出新型天然烟用添加剂。[方法]以沙棘果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分离压力等因... [目的]获得高出油率且原有生物活性物质最大限度保留的沙棘油,开发出新型天然烟用添加剂。[方法]以沙棘果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分离压力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沙棘果油进行卷烟加香试验探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选择为26 MPa、萃取温度47℃、萃取时间4 h、CO2流速7 kg/h、分离压力6.0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油萃取率为5.82%。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得到的沙棘油从酸价、碘价、皂化价、过氧化值等8项检测值符合国家标准,此提取工艺不会影响沙棘籽油的品质。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卷烟叶组中加入沙棘油后,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丰富性,同时,还能减轻刺激性,去除杂气和改善余味。[结论]研究可为沙棘果油的萃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卷烟增香保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超临界CO2萃取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海建 张帅 +1 位作者 李玉辉 刘利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198-4202,4209,共6页
以党参精油提取率为量化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_2萃取党参精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时间、压力对党参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是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90 min、萃取压力24 MPa,党参精油的提取率达1.4... 以党参精油提取率为量化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_2萃取党参精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时间、压力对党参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是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90 min、萃取压力24 MPa,党参精油的提取率达1.409%。利用GC/MS对党参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3.51%,其主要成分为维生素E、棕榈酸、环酰草胺、肉桂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肉豆蔻酸、别香橙烯以及柠檬酸三乙酯等,这些物质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物质。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卷烟叶组中加入党参精油后,其能与烟香谐调,提高香气质、增大香气量。同时还能起到提高烟气细腻度、增强回甜感、减轻杂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性成分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