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棉所38两系杂交制种花粉的贮藏方法与授粉时间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双领 杨晓东 +2 位作者 张玉花 陈永新 王月琴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棉花 中棉所38品种 两系杂交制种 花粉 贮藏方法 授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38制种田双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双领 孟清芹 +1 位作者 李根源 苗艾霜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中棉所38 制种田 双行种植模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38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黄双领 李根源 +3 位作者 马德辉 孟清芹 刘富林 吕良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中棉所38棉花 种植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为依托,推进抗虫杂交棉产业化进程
4
作者 李根源 韩长胜 +3 位作者 侯志勇 黄双领 李泽田 马德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产业化 科技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3 位作者 李泽田 刘继永 林华 张玉花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28-31,共4页
生产实践表明,原'促棉早发、三桃满挂'的技术路线,不适应棉花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1984年以来的研究表明,与地膜覆盖、双膜覆盖等促棉早发技术相适应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是促棉早发、防棉早衰、塑造立体采光群体结构,创... 生产实践表明,原'促棉早发、三桃满挂'的技术路线,不适应棉花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1984年以来的研究表明,与地膜覆盖、双膜覆盖等促棉早发技术相适应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是促棉早发、防棉早衰、塑造立体采光群体结构,创建高光效群体模式;摘早蕾控制伏前桃,去晚蕾控制晚秋桃,加强花铃期管理促进多结伏桃和早秋桃,创建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1995~2002年,按此技术路线制定的'杂交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连续8年创皮棉单产2244.0~2350.8kg/hm2的高产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优质 高产 栽培 群体模式 结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套作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4 位作者 李泽田 朱兴胜 李营 翟学友 王振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37-38,共2页
选用早熟西瓜品种和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套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瓜棉套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2002~2004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套作春播双膜覆盖西瓜栽培措施的优化方案为:每公顷16 500... 选用早熟西瓜品种和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套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瓜棉套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2002~2004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套作春播双膜覆盖西瓜栽培措施的优化方案为:每公顷16 500株,追施尿素150kg;坐瓜后有1~2次降水的年份,浇水1次即可.瓜棉套作新技术生产的西瓜上市早,符合安全食品标准,单产、单价高;棉花发育早,单产高,品质好,单价高,瓜棉总产值高达65 94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棉花 套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4 位作者 李泽田 李根源 马德辉 张玉花 陈永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棉花 栽培技术 套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新品种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4 位作者 孙立民 李泽田 朱兴胜 吴丙娟 刘继永 《中国种业》 2009年第11期56-58,共3页
2004-2007年开展了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W822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为:每hm2密度为42000株,追施尿素300kg、磷酸二铵375kg、硫酸钾225kg,单株摘早蕾8个。密度和摘早蕾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最大,在棉花栽培中应高... 2004-2007年开展了W8225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W822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为:每hm2密度为42000株,追施尿素300kg、磷酸二铵375kg、硫酸钾225kg,单株摘早蕾8个。密度和摘早蕾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最大,在棉花栽培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密植问题,早发棉花应适度摘早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技术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不同种植模式栽培要点
9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3 位作者 李泽田 朱合民 张玉花 刘继永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5-42,共8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杂种优势 抗虫杂交棉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W8225留叶枝栽培技术研究
10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4 位作者 李泽田 朱兴胜 马德辉 吴丙娟 刘继永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5,共2页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W8225已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适应留叶枝栽培棉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我们于2005-2006年开展了W8225留叶枝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W8225留叶枝栽培措施的最...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W8225已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适应留叶枝栽培棉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我们于2005-2006年开展了W8225留叶枝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W8225留叶枝栽培措施的最优组合方案为:每hm2栽培密度27000株,施尿素525kg、磷酸二铵375kg、硫酸钾225kg,摘早蕾8个/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W8225 留叶枝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栽培试验
11
作者 刘圣田 韩长胜 +4 位作者 李泽田 朱兴胜 李营 翟学友 王振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68-69,共2页
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棉瓜间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试验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栽培的优化方案为:每666.7m2种植棉花1 600株,追施尿素30 kg,采... 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棉瓜间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试验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栽培的优化方案为:每666.7m2种植棉花1 600株,追施尿素30 kg,采用留叶枝整枝方法。西瓜每666.7m2间作1 10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早熟西瓜 间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圣田 张国祥 +3 位作者 李磊 孙雪梅 韩红 李长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60-61,64,共3页
2011~2013年进行了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密度16665株/hm^2、追施... 2011~2013年进行了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密度16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该技术组合西瓜单产最高,成熟上市最早,单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继续推广应用;次优组合方案为:地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末苗床播种,4月下旬初定植)、密度16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这种栽培方式生产投资大幅度下降、用工大幅度减少,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新形势,并能高产高效,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西瓜 套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棉烂铃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雪梅 巩成河 张国祥 《中国棉花》 2013年第7期36-37,共2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省工粗放式管理的地膜棉田逐年增加。由于地膜棉早发,伏前桃比重大,8—9月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易导致烂铃较重,平均损失率在209/6以上,严重者在309/6以上。根据笔者近5年对黄河三角洲地膜棉花生产的调...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省工粗放式管理的地膜棉田逐年增加。由于地膜棉早发,伏前桃比重大,8—9月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易导致烂铃较重,平均损失率在209/6以上,严重者在309/6以上。根据笔者近5年对黄河三角洲地膜棉花生产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地膜棉烂铃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棉田 烂铃 防治 成因 农村劳动力 黄河三角洲 棉花生产 粗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棉早衰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雪梅 张国祥 +5 位作者 陈海涛 李磊 李营 巩成河 朱登波 张伟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期75-76,共2页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棉花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日趋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其关键技术没配套应用好。...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棉花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日趋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其关键技术没配套应用好。通过对地膜棉早衰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止对策,以延缓棉株衰老,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衰现象 地膜棉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棉花产量 防治 配套应用 早衰原因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W8225
15
作者 吴夫安 李磊 孙雪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有限责任公司 高产优质 中国农科院 杂交一代种 山东省 生物技术 抗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棉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16
作者 孙雪梅 巩成河 刘合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4,35,共2页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易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有所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主要是关键配套技术没有应用...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易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有所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主要是关键配套技术没有应用好。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棉花生产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衰原因 地膜棉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防治 棉花产量 早衰现象 品种特性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病虫双抗杂交棉新品种“W8225”
17
作者 吴夫安 韩长胜 +5 位作者 李泽田 朱和民 孙雪梅 李磊 陈永新 韩春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病虫双抗杂交棉 转BT基因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抗虫杂交棉 安全性评价 杂交抗虫棉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抗虫双隐性核不育系中抗58A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双领 张玉花 +3 位作者 孟清芹 杨晓东 陈永新 叶玉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隐性核不育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加代繁殖 基因鉴定 组合种植 棉花研究所 中棉所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