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裸花紫珠(Callicarpae Nudiflorae Folium,CNF)的水提取物(CNF water extract,WCNF)和醇提取物(CNF ethanol extract,ECNF)作用于HepG2.2.15细胞,体外评价CNF提取物对HBV的抑制作用,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CNF抗HBV的潜在作用...本研究以裸花紫珠(Callicarpae Nudiflorae Folium,CNF)的水提取物(CNF water extract,WCNF)和醇提取物(CNF ethanol extract,ECNF)作用于HepG2.2.15细胞,体外评价CNF提取物对HBV的抑制作用,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CNF抗HBV的潜在作用机制。体外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CNF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测定HBV DNA及关键靶点基因表达量。通过文献调研、TCMSP数据库检索CNF化学成分、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HBV相关靶点开展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可视化并进行拓扑学分析,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CNF抗HBV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分析,并通过RT-PCR实验对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NF水醇提取物均可抑制HbeAg和HBsAg的分泌量,抑制HBV DNA的复制水平,并且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地强于醇提物。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熊果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咖啡酸等化合物为CNF抗HBV的关键活性成分,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热休克蛋白90Alpha家族A类成员1(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HSP90AA1)为核心靶点,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此外,实验结果显示CNF提取物可抑制HBV关键基因IL-6、TNF及HSP90AA1表达并提高T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上研究揭示了CNF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HBV的作用。后续将以本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CNF抗HBV的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疾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在临床中占比最多且诊断困难。当前无先兆偏头痛辅助诊断算法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此类方法多依赖于预定义的脑图谱模板,受模...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疾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在临床中占比最多且诊断困难。当前无先兆偏头痛辅助诊断算法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此类方法多依赖于预定义的脑图谱模板,受模板选择主观因素及分类器性能影响,现有方法的智能化程度和准确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及研究需求。基于设计的新型3D-CNN技术,提出了一种无先兆偏头痛智能辅助诊断算法MwoA3D-Net(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diagnosis of migraine without aura)。该算法采用组信息指导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生成被试的静息态脑网络,并以此作为输入训练MwoA3D-Net,实现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自动诊断,可避免因先验模板不同导致的结果差异。在算法设计中引入3D数据增强、L1和L2正则化等一系列优化策略,可有效防止过拟合现象的发生。在60名无先兆偏头痛和65名健康被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woA3DNet的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40%,鲁棒性较高,且所选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均具有较强的辨识性,可作为无先兆偏头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个体化诊断。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以裸花紫珠(Callicarpae Nudiflorae Folium,CNF)的水提取物(CNF water extract,WCNF)和醇提取物(CNF ethanol extract,ECNF)作用于HepG2.2.15细胞,体外评价CNF提取物对HBV的抑制作用,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CNF抗HBV的潜在作用机制。体外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CNF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测定HBV DNA及关键靶点基因表达量。通过文献调研、TCMSP数据库检索CNF化学成分、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HBV相关靶点开展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可视化并进行拓扑学分析,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CNF抗HBV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分析,并通过RT-PCR实验对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NF水醇提取物均可抑制HbeAg和HBsAg的分泌量,抑制HBV DNA的复制水平,并且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地强于醇提物。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熊果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咖啡酸等化合物为CNF抗HBV的关键活性成分,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热休克蛋白90Alpha家族A类成员1(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HSP90AA1)为核心靶点,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此外,实验结果显示CNF提取物可抑制HBV关键基因IL-6、TNF及HSP90AA1表达并提高T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上研究揭示了CNF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HBV的作用。后续将以本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CNF抗HBV的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文摘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疾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在临床中占比最多且诊断困难。当前无先兆偏头痛辅助诊断算法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此类方法多依赖于预定义的脑图谱模板,受模板选择主观因素及分类器性能影响,现有方法的智能化程度和准确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及研究需求。基于设计的新型3D-CNN技术,提出了一种无先兆偏头痛智能辅助诊断算法MwoA3D-Net(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diagnosis of migraine without aura)。该算法采用组信息指导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生成被试的静息态脑网络,并以此作为输入训练MwoA3D-Net,实现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自动诊断,可避免因先验模板不同导致的结果差异。在算法设计中引入3D数据增强、L1和L2正则化等一系列优化策略,可有效防止过拟合现象的发生。在60名无先兆偏头痛和65名健康被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woA3DNet的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40%,鲁棒性较高,且所选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均具有较强的辨识性,可作为无先兆偏头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个体化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