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关节镜下与切开重建外侧副韧带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荆立忠 赵霞 +2 位作者 于乐 王少山 杨久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7,共7页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及切开行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和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7月我科收治的51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及切开行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和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7月我科收治的51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行全关节镜下ATFL及CFL重建,27例行常规切开ATFL及CFL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CT检查评估骨道位置。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2年随访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Karlsso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抽屉试验及内翻试验结果,统计各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节镜组切口总长度及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均显著少于切开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显示,关节镜组1例距骨骨道位置欠佳,切开组1例跟骨骨道及1例距骨骨道位置欠佳,余骨道位置均位于相应足印区内。所有患者均获24~33个月随访。两组术后随访的AOFAS、Karlsson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抽屉试验、内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时,关节镜组AOFAS、Karlsson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切开组(P<0.05)。术后6个月时,关节镜组AOFAS评分及Karlsson评分均优于切开组(P<0.05)。术后1年及2年时,两组AOFAS、Karlsson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全关节镜下重建ATFL及CFL与切开重建治疗CLAI疗效相当,但全关节镜下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外侧副韧带 重建 关节镜 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对高速泳动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思婷 张玥 +5 位作者 程志新 刘效敏 张玉冬 刘明 刘政 范国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04-2412,共9页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LPS组、LPS+抵当汤组、LPS+植物药组、LPS+动物药组;抑制Toll样受体4(TLR4)后分为TAK-24...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LPS组、LPS+抵当汤组、LPS+植物药组、LPS+动物药组;抑制Toll样受体4(TLR4)后分为TAK-242组、抵当汤TAK-242组、植物药TAK-242组、动物药TAK-242组,给予相应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s中HMGB1、TLR4和核因子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HMGB1、TLR4和核因子κB p65的基因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HMGB1、TLR4和核因子κBp65的荧光强度。结果:与A组比较,LPS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 p65表达均增强(均P<0.01)。与LPS组比较,LPS+抵当汤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的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p65的表达均减弱(P<0.05,P<0.01)。与LPS+抵当汤组比较,LPS+植物药组和LPS+动物药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的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p65表达显著增强(P<0.05,P<0.01)。LPS+植物药组中的HMGB1、IL-6和TNF-α表达低于LPS+动物药组(P<0.05,P<0.01),TLR4和核因子κBp65表达高于LPS+动物药组(P<0.05)。抑制TLR4后,与LPS组比较,TAK-242组的HMGB1、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减弱(P<0.05,P<0.01)。与TAK-242组比较,抵当汤TAK-242组各指标表达低于TAK-242组(P<0.05,P<0.01)。与抵当汤TAK-242组比较,植物药TAK-242组和动物药TAK-242组各指标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可通过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对HUVECs发挥保护和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高速泳动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玥 亓雪 +2 位作者 刘湘 刘效敏 张筱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6-911,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的DVT患者6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非DVT查体者20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的DVT患者6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非DVT查体者20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及Fib、D-二聚体水平等,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PLT、MPV、PDW、PCT、P-LCR、Fib和D-二聚体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对DVT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VT组MPV、PDW、P-LCR降低,Fib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二聚体既是DVT的危险因素(OR=1.493、28.154,P<0.05),也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9、4.837,P<0.01);P-LCR是DVT的保护因素(OR=0.914,P<0.05)。PLT与MPV、PDW、P-LCR呈负相关(r=–0.269、–0.233、–0.120,P<0.01),与PCT呈正相关(r=0.062,P<0.01);MPV与PDW、P-LCR呈正相关(r=0.945、0.597,P<0.01);PDW与P-LCR呈正相关(r=0.582,P<0.01),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551,P<0.01)。MPV、PDW、P-LCR、Fib对DVT具有较低程度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8、0.606、0.588和0.699,P<0.01],D-二聚体具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AUC为0.882,P<0.01)。MPV、PDW、P-LCR分别与Fib联合能够提高Fib单独诊断的敏感度(53.3%~54.7%vs.49.6%),分别与D-二聚体联合能够提高D-二聚体单独诊断的特异度(88.1%~89.0%vs.81.4%)。结论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Fib及D-二聚体对DVT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参数 凝血功能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湘 张玥 +2 位作者 公茂旺 刘效敏 赵亚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55-860,867,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四妙勇安汤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各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CTD数据库获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靶点,并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四妙勇安汤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各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CTD数据库获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靶点,并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Clue GO插件进行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四妙勇安汤121个有效成分,137个潜在靶点,深静脉血栓形成1172个靶点,GO Biological Process分析得到214条生物过程,KEGG分析得到72条通路。结论:四妙勇安汤可能通过作用于ESR1、AR、PTGS2等关键靶点以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RLX信号通路等达到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妙勇安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