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嘉培 王小婵 +2 位作者 李浩然 王永森 曹志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42-1446,共5页
目的:对中医药复方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进行统计并进行规律分析。方法:基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平台,挖掘并筛选相关中药复... 目的:对中医药复方辅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进行统计并进行规律分析。方法:基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平台,挖掘并筛选相关中药复方,运用Excel进行高频药物统计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间关联规则构建,并联合Cytoscape软件实现共现网络可视化展示。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新方聚类并绘制谱系统,预测药物配伍。结果:经筛选后纳入处方80首,涉及中药112味,用药总频次833次。其中用药频次≥15次的核心药物18味,以补气药所用最广,性味归经以甘、温、脾经为最。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配伍4类共12组。聚类分析以欧式平方距离23为标准,得到具有潜在配伍关系的新方3个。结论:中药复方用药以健脾益气固其本,行气活血治其标,清热燥湿以解毒祛邪,配合收敛止血之药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出血。用药寒热平调,甘苦合用,辛散酸收,肝肺同治,补泻兼顾,开合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配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嘉培 王小平 +1 位作者 曹志群 王永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576-2581,共6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夏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提取FD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夏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提取FD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上传关键靶点至STRING平台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ClueGO插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半夏泻心汤有效活性成分共211种;关键靶点共70个,包括ALB、CASP3、VEGFA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相关作用通路15类,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调节炎症、胃动力、胃肠高敏性以及雌激素含量等途径是半夏泻心汤治疗FD的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为FD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炎症 胃动力 内脏高敏性 雌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损伤模型中银杏内酯A保护机制及对Nrf2-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璐 向楠 +1 位作者 姜侠 王伟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发的HepG2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控的抗氧化酶的作用。方法采用CCl_4诱发HepG2细胞损伤,并予以不同剂量的银杏内酯A对其进行干预治疗,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A对四氯化碳(CCl_4)诱发的HepG2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控的抗氧化酶的作用。方法采用CCl_4诱发HepG2细胞损伤,并予以不同剂量的银杏内酯A对其进行干预治疗,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浓度,并观察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丙二醛(MDA)、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GSH)水平。进而采用PI3K/Akt、MAPK通路拮抗剂干预,探索介导银杏内酯A发挥作用的上游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l_4组HepG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培养液AST、ALT浓度增加,细胞8-OHd G、MDA水平升高(P<0.05)。而与CCl_4组比较,银杏内酯A可剂量依赖性的升高HepG2细胞活性,降低AST、ALT浓度,降低8-OHd G、MDA水平,同时显著升高Nrf2、HO-1、GSH水平(P<0.05)。此外,PI3K/Akt拮抗剂LY294002与p38拮抗剂SB203580显著减弱了银杏内酯A对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抑制了银杏内酯A对Nrf2、HO-1、GSH表达的上调作用(P<0.05)。结论银杏内酯A对CCl_4诱发的HepG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通过PI3K/Akt、p38通路上调Nrf2、HO-1、GSH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A HEP G2细胞 四氯化碳 氧化应激 NRF2 HO-1 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4
4
作者 赵玉洁 曹志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评介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BS-D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匹维... 目的:评介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BS-D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脑肠肽指标及直肠敏感性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评分及总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P物质(S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腹痛阈值、排便阈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8%,1.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IBS-D可有效缓解患者腹胀、腹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脑肠肽水平,改善其直肠功能,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参苓白术散 匹维溴铵片 安全性 脑肠肽 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