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娜 时光喜 +2 位作者 杜晓红 刘晓菲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23-26,共4页
中医药治疗从乳腺癌患者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在减轻患者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为探索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发现中医药对患者出... 中医药治疗从乳腺癌患者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在减轻患者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为探索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发现中医药对患者出现的潮热、骨质疏松、子宫内膜增厚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确,且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医药辅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其独特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不良反应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吉哲 孙小慧 孙贻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11-414,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现代医学多采用局部手术、常规化疗、精确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单克隆抗体等实施对症治疗,尽管这些手段的应用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显...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现代医学多采用局部手术、常规化疗、精确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单克隆抗体等实施对症治疗,尽管这些手段的应用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益处,但仍有很多患者面临复发和死亡的威胁。乳腺癌的预后与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与病变组织的分子特征有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乳腺肿瘤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宋爱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许继升 宋爱莉 +4 位作者 浦冬青 王静 张靖誉 时光喜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31-134,14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中药处方145首,共涉及中药16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6味的是补骨脂、三七、枸杞子、黄芪、党参、莪术,药物类别以补肾、活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发现补骨脂、枸杞子、三七、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党参、甘草、茯苓、当归10味药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核心处方,基于熵聚类药物核心组合挖掘出潜在新方3个。结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以“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辅以化痰祛湿、理气、解毒抗癌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名老中医 宋爱莉 数据挖掘 用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二仙汤“异病同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迟皓南 孙小慧 杨毅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异病同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二仙汤中...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异病同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二仙汤中6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平台检索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疾病靶点,借助Venn在线工具构建药物与两种疾病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按Dgree值大于等于平均值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同时实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和药物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筛选得到二仙汤有效活性成分104个,预测潜在作用靶点147个;通过筛选得到乳腺增生靶点4153个,围绝经期综合征靶点155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29个,其中IL-6、VEGFA、TNF、TP53、ESR1、CAT、IL-1β等可能是二仙汤治疗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键靶点。活性成分及靶点主要参与DNA模板转录正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胞外间隙、胞外区、类固醇结合、酶结合等;靶基因主要富集在TNF、NOD样体、HIF-1、癌症、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二仙汤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达到防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围绝经期综合征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二仙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的乳腺多形性癌1例
5
作者 许继升 梁鸿艺 +2 位作者 王博 张梦棣 李静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727-727,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因“右乳肿块红肿疼痛半月余”入院,查体:右乳9点钟方向距乳晕2 cm处扪及5.0 cm×3.0 cm肿块,质韧,轻度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差,肿块表面皮肤红肿,局部皮温略高;左乳腺未发现明显异常,双乳头未见溢液,双腋窝及锁骨... 1病例介绍患者女,因“右乳肿块红肿疼痛半月余”入院,查体:右乳9点钟方向距乳晕2 cm处扪及5.0 cm×3.0 cm肿块,质韧,轻度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差,肿块表面皮肤红肿,局部皮温略高;左乳腺未发现明显异常,双乳头未见溢液,双腋窝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淋巴结 轻度压痛 皮温 右乳肿块 多形性癌 锁骨上 溢液 乳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6
作者 高尚 陈廷婵 +3 位作者 时光喜 刘婷 李静蔚 孙贻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64-665,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查体发现左侧乳腺结节2月”于2021年10月7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于当地查体发现左侧乳腺结节。我院门诊复查乳腺彩超示:左侧乳腺7~8点位10.1 mm×23.9 mm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查体发现左侧乳腺结节2月”于2021年10月7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于当地查体发现左侧乳腺结节。我院门诊复查乳腺彩超示:左侧乳腺7~8点位10.1 mm×23.9 mm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查体:双乳大致对称,腺体质软,左乳内下扪及2 cm×3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双乳头无凹陷、无溢液;双腋窝及锁骨上下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血常规等未见异常。CEA、CA15-3、CA19-9均在正常范围。乳腺X射线摄影:左侧乳腺腺体呈不均匀致密型,内下象限见团块状高密度影,长径约2.4 cm,提示左乳结节BI RADS 3类(图2)。胸部CT示:左侧乳腺内软组织结节影,大小约2.1 cm×1.2 cm(图3)。临床诊断:左乳占位性病变,左乳腺纤维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颗粒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梭形细胞癌1例
7
作者 王艺涵 高尚 +2 位作者 时光喜 陈翰翰 朱建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35-336,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月余”于2022年5月26日入院。患者3月前自扪及右乳约拳头大小肿块,未行相关治疗。1月前肿块溃破,伴红肿热痛。专科检查:右乳偏大,双乳腺体厚韧,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大小约15 cm×12 cm肿块... 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月余”于2022年5月26日入院。患者3月前自扪及右乳约拳头大小肿块,未行相关治疗。1月前肿块溃破,伴红肿热痛。专科检查:右乳偏大,双乳腺体厚韧,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大小约15 cm×12 cm肿块,质硬,界欠清,动度差,与皮肤及胸壁粘连,压痛(+),皮温高,皮色红;双乳头无凹陷、无溢液;双腋下及锁骨上下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梭形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乳腺佩吉特病1例
8
作者 孟晓凡 徐圣洁 刘晓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83-584,共2页
乳腺佩吉特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MPD)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乳腺疾病,最初由James Paget在1874年提出为“潜在浸润性乳腺癌之前的乳头湿疹性变化”[1],又称乳腺湿疹样癌。MPD可出现红色、鳞状、发痒的乳头,并延伸至乳晕和乳房周... 乳腺佩吉特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MPD)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乳腺疾病,最初由James Paget在1874年提出为“潜在浸润性乳腺癌之前的乳头湿疹性变化”[1],又称乳腺湿疹样癌。MPD可出现红色、鳞状、发痒的乳头,并延伸至乳晕和乳房周围的皮肤[2]。通常看起来无害,故经常与其他良性皮肤病(如乳头湿疹)混淆,临床医师易误诊或延误诊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MPD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疾病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治疗思路及优化治疗方案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爱莉 刘晓菲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46-248,共3页
乳腺增生病以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病机,在辨证论治中应强调散瘀化痰和脏腑调理。目前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缺乏统一性,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相对滞后,缺少较为成熟的客观化量化技术指标。建立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确切的可供推广应用的中... 乳腺增生病以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病机,在辨证论治中应强调散瘀化痰和脏腑调理。目前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缺乏统一性,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相对滞后,缺少较为成熟的客观化量化技术指标。建立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确切的可供推广应用的中医辨证治疗规范,确定简洁、可操作性强和可推广的乳腺增生病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进行规范化研究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辨证论治 中医 治疗规范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乳房恶性肿瘤的因果关系: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0
作者 梁爽 连文静 +1 位作者 梁鸿艺 李静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物与乳房恶性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确定特定因果微生物分类群。方法:对有关肠道微生物群和乳房恶性肿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MiBioGen研究GWAS(N=18473)作为暴露样本,IEU O...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物与乳房恶性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确定特定因果微生物分类群。方法:对有关肠道微生物群和乳房恶性肿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MiBioGen研究GWAS(N=18473)作为暴露样本,IEU Open GWAS数据库中乳房恶性肿瘤的GWAS(N=123579)作为结果样本。采用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和MR-Egger方法分析MR统计结果。结果:巴斯德菌目(Pasteurellales)丰度的升高会增加乳房恶性肿瘤患病风险(IVW PFDR<0.05,OR=1.21,95%CI:1.07~1.36),水平基因多效性和异质性检测验证不会对因果关系产生影响,留一法敏感性分析表明,已确定的因果关联不是由任何单个工具变量驱动的,因果关系为正向。结论:肠道中巴斯德菌目丰度升高可能会增加乳房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 肠道菌群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晓宇 李静蔚 +1 位作者 刘晓菲 孙贻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57-362,共6页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抗肿瘤方面有着明确的疗效。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论述,整理了中医介...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抗肿瘤方面有着明确的疗效。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论述,整理了中医介入乳腺癌新辅助时期治疗的理论来源与发展,认为此时期的主导思想是“攻邪兼顾扶正”。与乳腺癌术后治疗时期的中药应用不同,新辅助化疗时期“攻邪”为主、“扶正”为辅,消瘤是其主要目标,并将中药的作用归纳为3类:(1)降低肿瘤负荷,抑制肿瘤增殖与转移;(2)调节免疫功能;(3)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评述,以期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时期的治疗及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炳蔚 时光喜 +1 位作者 刘晓菲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名老中医宋爱莉教授经验丰富,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类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发病特点为肾虚为本,痰毒为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五脏关系,宋爱莉教授将该病辨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不交3个证型。总的治疗原则... 名老中医宋爱莉教授经验丰富,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类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发病特点为肾虚为本,痰毒为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五脏关系,宋爱莉教授将该病辨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不交3个证型。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滋肾补肾治其本,以祛湿化痰、清热解毒治其标,在补虚的同时不忘祛邪以抑制癌症的发展。根据各证型的不同,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清心除烦等法。宋爱莉教授重视脾胃的作用,提出中病即止,不要损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肾亦要补脾。临床上常采用二仙汤、二至丸、补中益气汤等方药,临床疗效显著。故总结宋爱莉教授的临床辨证思维,以期能够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类更年期综合征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期类更年期综合征 宋爱莉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肾虚 痰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哺乳期乳腺炎用药规律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继升 刘苗苗 +5 位作者 时光喜 梁鸿艺 王博 张梦棣 陈翰翰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3期18-21,31,共5页
目的探讨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哺乳期乳腺炎(LM)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筛选自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计... 目的探讨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哺乳期乳腺炎(LM)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筛选自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脓肿期GLM、LM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方剂中,前10位高频次药物有7味相同,3味不同。两者四气、五味、归经比较,脓肿期GLM、LM的用药均寒温并用,以苦、甘味药为主。脓肿期GLM的温性、甘味用药占比高于脓肿期LM;两者用药归经均以肝、胃、肺经为主;用药分类中均以清热、补虚、化痰、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脓肿期GLM的补虚、化痰、活血化瘀类药物用药占比高于脓肿期LM。进一步分析得到脓肿期GLM潜在药对6个,脓肿期LM潜在药对7个,并各得到一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脓肿期GLM和LM均以清热解毒、托里排脓为治疗原则,脓肿期LM需加强扶正补虚之功,并佐以化痰、活血之品;脓肿期LM则需加强清热凉血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 脓肿期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抗HER-2治疗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尚 陈翰翰 +1 位作者 李静蔚 孙贻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25-630,共6页
根据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抗HER-2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耐药。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技术的重要检测对象,... 根据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抗HER-2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耐药。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技术的重要检测对象,具有实时、动态、无创等特点,在乳腺癌病情诊断、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及耐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抗HER-2治疗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明清古代文献论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润佳 王星宇 +2 位作者 徐茜茜 孙雪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中医外科学在明清时期走向发展和成熟,对乳腺疾病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发现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而现代医学也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症有关。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及其著作的分析,探讨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病名、... 中医外科学在明清时期走向发展和成熟,对乳腺疾病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发现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而现代医学也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症有关。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及其著作的分析,探讨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治法的关系。疾病命名与症状体征关系密切,情志因素是两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肝脾两伤、冲任失调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上乳房结核是共同的症状,随疾病进一步进展逐渐显示出差异,疏肝理气、补益气血、重视情志调摄是治疗乳癖与乳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乳腺癌 乳癖 乳岩 相关性 明清时期 古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帅 崔中豪(综述) 杨毅(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5%为HER2+乳腺癌,该型中约34%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HER2+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脑转移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或放疗为主,然而手术仅适用于局限性脑转移,放疗导致认...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5%为HER2+乳腺癌,该型中约34%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HER2+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脑转移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或放疗为主,然而手术仅适用于局限性脑转移,放疗导致认知障碍等晚期不良反应明显,因此,研发针对脑转移灶有效的靶向药物或新型给药方式尤为重要。文章对目前可用或未来有望用于HER2+乳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乳腺癌 脑转移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基祥 齐璐瑶 +2 位作者 杨毅 袁月松 孙小慧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导出乳移平有效成分,并对应其靶点。借助Genecard数据库搜索TNBC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得到乳移平作用于TNB...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导出乳移平有效成分,并对应其靶点。借助Genecard数据库搜索TNBC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得到乳移平作用于TNBC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乳移平-成分-靶点-TNBC”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Pub Chem、Chem3D、PDB等网址和软件,对核心靶点及主要化合物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乳移平共得到14个有效化学成分,72个中药靶点,三阴性乳腺癌有效靶点4423个,取交集靶点共55个,关键靶点为NOS3、PTGS2、JUN等。KEGG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等。生物学过程涉及到信号转导等;分子功能中较为突出的是蛋白质结合;细胞组成中质膜和细胞核为关键。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主要成分有较高结合性。结论: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能与β-谷甾醇、豆甾醇、常春藤皂苷等活性成分有关,NOS3、JUN、PTGS2等关键靶点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钙信号通路、血清素突触等通路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三阴性乳腺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18
作者 闫美娟 杨毅 +1 位作者 孙小慧 陈翰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698-698,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未婚未育。2022年3月因右乳肿块溃破2周入院。患者先天右侧乳头内陷,5年前出现右乳红肿疼痛,抗生素治疗后缓解,后反复溃破流脓。既往史:精神分裂症13年,服用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4年前始出现双乳肥大。查体:... 1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未婚未育。2022年3月因右乳肿块溃破2周入院。患者先天右侧乳头内陷,5年前出现右乳红肿疼痛,抗生素治疗后缓解,后反复溃破流脓。既往史:精神分裂症13年,服用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4年前始出现双乳肥大。查体:右乳晕3点位可见一直径约8 mm暗红色溃口,覆盖黑色痂皮,周围组织轻度水肿,皮色温尚可。检验结果:雌二醇46.54 pg/mL(正常范围:7.63~42.6 pg/mL),余正常。B超:(1)双侧男性乳房发育;(2)右乳低回声区(图1)。临床诊断:(1)(右乳)浆细胞性乳腺炎;(2)男性乳房发育。术中探针探查见右乳晕部溃口与乳头相通,即行右乳瘘管切除+乳头矫形术,病理:乳腺组织呈急慢性炎伴脓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房发育 浆细胞性乳腺炎 抗精神病药物 低回声区 乳头内陷 精神分裂症 流脓 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19
作者 乔雪 牟思霖 +2 位作者 陈翰翰 陈宏志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75-78,共4页
目的 运用CiteSpace分析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 以“甲状腺”“组学”为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23年7月中国知网收录的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合作情况及关键词共... 目的 运用CiteSpace分析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 以“甲状腺”“组学”为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23年7月中国知网收录的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合作情况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96篇,刘树民发文量为6篇,是发文最多的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各4篇。关键词共现聚类共8个,突现14个。研究热点主要涉及甲状腺癌、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影像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中医中药。结论 甲状腺疾病组学研究领域作者与研究机构合作不密切,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影像组学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组学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乳腺囊性分叶状肿瘤1例
20
作者 王博 杨毅 +2 位作者 王蕾 肖凡 李静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834-835,共2页
2022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巨大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发现左乳肿块3个月”于2022年1月5日收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月前自行扪及左乳外侧约“小枣”大小肿块,服用乳癖... 2022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巨大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发现左乳肿块3个月”于2022年1月5日收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月前自行扪及左乳外侧约“小枣”大小肿块,服用乳癖消及逍遥丸,效果不佳,肿块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叶状 巨大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