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抗感染的临床研究概况与启示——主流医学飞速发展下的针灸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碧玮 潘卫星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8期71-76,共6页
主流医学虽已高度发达,但与病原微生物的战斗强度并未减低。细菌耐药问题无解,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研究艰难。针灸疗法从未脱离过与感染性疾病斗争的阵地,并在这种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包括部分急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部分急慢... 主流医学虽已高度发达,但与病原微生物的战斗强度并未减低。细菌耐药问题无解,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研究艰难。针灸疗法从未脱离过与感染性疾病斗争的阵地,并在这种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包括部分急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部分急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感染造成的危重症(脓毒症)的针灸治疗,都展现了一定的治疗价值。基于这种经验的积累,面对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问题,针灸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疗法应当给予积极关注。另外,在缺乏疫苗或特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针灸在病毒性感染(包括传染)的综合性治疗中的作用也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抗感染 细菌性炎症 病毒性炎症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学》教材的改革应当紧跟临床需要——建立现代针灸学临床诊疗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少宗 潘卫星 景向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2期68-71,共4页
以“辨证治疗”为主体的针灸教材,与针灸临床实践需要相脱节。主要的针灸专业杂志的文献多数采用“辨病治疗”模式。脱离临床的针灸学课本知识制造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状态。虽然新版针灸教材仍然以“辨证诊疗”为主体,但和... 以“辨证治疗”为主体的针灸教材,与针灸临床实践需要相脱节。主要的针灸专业杂志的文献多数采用“辨病治疗”模式。脱离临床的针灸学课本知识制造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状态。虽然新版针灸教材仍然以“辨证诊疗”为主体,但和旧版教材比较仍然展现了针灸临床“辨病治疗”模式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针灸临床的实践需要,《针灸治疗学》教材应当进行更为务实的改革。建立现代针灸学临床诊疗体系既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数据和事实,从学术发展的历史角度,论述了针灸临床的辨证施治模式向辨病治疗模式转化的客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辨病治疗 现代针灸学 现代针灸诊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文化现象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涉及文化的继承、弘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梳理中医学积极的价值体系应是中医的人文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探索治病规律、治病原理的特质决定了其自然科学属性。对于... 文化现象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涉及文化的继承、弘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梳理中医学积极的价值体系应是中医的人文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探索治病规律、治病原理的特质决定了其自然科学属性。对于中医学无论进行怎样的人文文化研究,都不应当排斥对中医的科学文化的追求。对于中医学进行人文文化研究应当避免各种科学名义的干扰,同时也要避免用人文文化的研究方法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应当与其积极的价值体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针灸学 中医文化 现代中医学 现代针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及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1期90-93,共4页
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既不利于对传统体系的继承,也不利于创新。为了平息各种对立情绪,试图培养一种各方都满意的"理想通才"是不现实的。务实、可行的做法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构建不同... 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既不利于对传统体系的继承,也不利于创新。为了平息各种对立情绪,试图培养一种各方都满意的"理想通才"是不现实的。务实、可行的做法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构建不同目的、不同需要、不同方向的培养体系,彻底打破目前单一的折衷培养模式。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应当为此做出改革,并努力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努力培养不同认知、不同研究方向的群体彼此善待对方的豁达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材体系 教育改革 培养模式 传统中医学 现代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医学视域下现代针灸学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0期87-89,共3页
整合医学的发展为克服医学专业的过度精细化所造成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大量工作,在一个侧面奠定了我国整合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基础。探索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的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由针灸疗法的优点和特点所决... 整合医学的发展为克服医学专业的过度精细化所造成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大量工作,在一个侧面奠定了我国整合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基础。探索整合医学视域下针灸医学的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由针灸疗法的优点和特点所决定的。针灸疗法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没有药物那样的副作用,二是适应症比较广泛。典型的作用特征有三个方面,即双向良性调节、多靶点调节、饱和调节。但整合医学视域下要充分发挥针灸医学优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观念的改变及政策、机制方面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系统医学 现代针灸学 双向良性调节 多靶点调节 饱和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研究何时走出困境——“七五”攻关以来的学术回顾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碧玮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0期71-74,共4页
“经络研究”一直是国家科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连续多次纳入了国家科研规划的顶层设计中,包括“七五”攻关计划、“八五”攀登计划、“九五”攀登计划、“973”计划等。连续性的科研资助计划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在所有研究成果当... “经络研究”一直是国家科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连续多次纳入了国家科研规划的顶层设计中,包括“七五”攻关计划、“八五”攀登计划、“九五”攀登计划、“973”计划等。连续性的科研资助计划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在所有研究成果当中,经脉-脏腑相关是最为丰富、可靠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一方向的主要研究结果支持神经的节段性联系决定经脉-脏腑相关规律的结论。但在总体上,所获取的研究成果与预设的部分研究目标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尴尬的“成果”,对此应当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经络实质 顶层设计 现代针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