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三阴交 丰隆等对脑血栓患者TXA_2 PGF_(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少宗 王黎明 郭珊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索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楚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45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电针,辰时、巳时、申时各治疗15例。主穴取患侧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曲池、内关、合谷。进针得气后接G680... 目的:探索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楚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45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电针,辰时、巳时、申时各治疗15例。主穴取患侧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曲池、内关、合谷。进针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3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在针刺前1天8∶00~8∶10、针刺3个疗程后次日8∶00~8∶10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分离血清并超低温冷冻保存备检TXB2、PGF1α。结果: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患者的TXB2、PGF1α、TXB2/PGF1α都能够获得十分明显的改善,而且电针疗法对TXB2、PGF1α、TXB2/PGF1α的改善程度均与针刺之前TXB2、PGF1α、TXB2/PGF1α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14>r0.01(43)、P<0.01,r=-0.717>r0.01(43)、P<0.01,r=0.918>r0.01(43)、P<0.01。结论:再次表明,在一定范围之内,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越明显,针刺调节效应也就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血栓 电针疗法 TXB2 PGF1Α 针灸效应 数量关系 机能状态 直线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改善脑缺血“血行不畅、壅遏经脉”血瘀证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海军 王媛 +2 位作者 卢岩 韩冰冰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87-259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MCAO大鼠模型病理及软脑膜血流量的影响,并观察针刺对其神经功能重建的作用,分析探讨针刺改善脑缺血"血行不畅、壅遏经脉"血瘀证候的微观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配伍分组分为模... 目的:观察针刺对MCAO大鼠模型病理及软脑膜血流量的影响,并观察针刺对其神经功能重建的作用,分析探讨针刺改善脑缺血"血行不畅、壅遏经脉"血瘀证候的微观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配伍分组分为模型组、曲池组、内关组及地机组,并复制假手术组,设置正常组,每组8只。针刺14天,观察大鼠走横木实验(beam walking test,BWT)评分的变化,并检测其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取材,HE染色。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相比,BWT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组及曲池组与模型组及地机组相比,评分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针刺有助于脑缺血"血行不畅、壅遏经脉"血瘀证证候的缓解,从微观病理变化与宏观外在表现两个方面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瘀证 针刺 软脑膜血流量 宏观和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世军 卢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8-1638,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电针对局灶性脑...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段神经元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模型大鼠 保护作用 神经元 针刺 基因BCL-2 免疫组织化学法 缺血大鼠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漆汤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雪 姜懿洋 +3 位作者 李彬彬 张静涛 徐飞 周胜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肺癌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尽管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中医学遵循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因人制宜、随证调方,在改善症状、延缓耐药等方面作用显著,对于复杂恶... 肺癌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尽管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中医学遵循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因人制宜、随证调方,在改善症状、延缓耐药等方面作用显著,对于复杂恶性疾病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泽漆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清热涤痰之功,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基础实验表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多通路靶点发挥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侵袭迁移、抑制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活性、增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杀伤力等作用。此外,泽漆汤单味药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β-谷甾醇、熊果酸、黄芩素、黄芩苷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炎症调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泽漆汤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和基础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泽漆汤临床防治肺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也为泽漆汤抗肺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漆汤 肺癌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心得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永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针药结合疗法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针刺要在“随应而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346-1347,共2页
"随应而动"一词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应根据针下穴中经气的变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内经》对此十分重视,"随应而动"贯穿于针刺的各个环节,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所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灵... "随应而动"一词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应根据针下穴中经气的变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内经》对此十分重视,"随应而动"贯穿于针刺的各个环节,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所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随应而动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卢岩 王世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5-1635,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方... 目的:研究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应用栓线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的促恢复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血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自由基代谢 模型大鼠 电针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荧光分光光度法 内皮素(ET) 放射免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强 曾庆云 王国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8-708,共1页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临床观察 手法整复 伏案工作者 原因不明 病变节段 外伤史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89,共3页
回顾与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经络研究的失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这一失败的反思可获得五点启示:研究目标背离针灸学的核心、研究思路错误、研究方向迷失、对学术本质认识不清、民族情感干扰理性判断。但遗憾的是... 回顾与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经络研究的失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这一失败的反思可获得五点启示:研究目标背离针灸学的核心、研究思路错误、研究方向迷失、对学术本质认识不清、民族情感干扰理性判断。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经络本质的探索应当准确辨识古人的相关认识。经络本质的研究并不等同于现代针灸学研究。现代针灸学研究应立足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及针灸治病规律、治病机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针灸临床 现代针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神不使”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712-1714,共3页
"神不使"一词首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指人神如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则针刺难以取效。"神不使"中的"神"包含了精神与人身之神两个层次的含义。分析了"神不使"的原因,其中人身之神"不... "神不使"一词首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指人神如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则针刺难以取效。"神不使"中的"神"包含了精神与人身之神两个层次的含义。分析了"神不使"的原因,其中人身之神"不使"源于病人正气虚极、邪气盛极或脉症相逆;精神"不使"则包括了医患两方面的原因。文末提出了"神不使"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不使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奇闻》论治中风经验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永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68-69,共2页
《辨证奇闻》一书又名《辨证录》,是清初陈士铎的力作之一。本书以辨证详明为最大特点,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阐发有独到之处,多言人所未言,人所不敢言者,最能启发读者心智。其所处之方临床用之屡有效验,因而本书深得后人推崇。中风乃临床常... 《辨证奇闻》一书又名《辨证录》,是清初陈士铎的力作之一。本书以辨证详明为最大特点,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阐发有独到之处,多言人所未言,人所不敢言者,最能启发读者心智。其所处之方临床用之屡有效验,因而本书深得后人推崇。中风乃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书中对此病论述甚详,且多有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辨证奇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自序》考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佃会 刘一凡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69-1469,共1页
对《伤寒论》仲景自序 ,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 :多数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 ,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 ,全盘否定 ,还有一种即认为 ,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历史源流入手 ,... 对《伤寒论》仲景自序 ,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 :多数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 ,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 ,全盘否定 ,还有一种即认为 ,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历史源流入手 ,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 ,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 ,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 ,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 :①解释书名 ,交待卷数 ;②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 ;③介绍学术源流 ,评论得失 ;④介绍版本情况。当然 ,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 ,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 ,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张仲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