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惠煜 董立 +1 位作者 郭腾徽 周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3-1999,共7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中药活性成分及中医经方有抗RSV作用。中医药可通过“病毒—宿主—免疫”多维防治RSV感染,具有直接抗病毒与恢复机体稳态优势。目前研究在阐明复方有效成分、药物协同作用靶点及增效机制等方面尚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中药活性成分 中医经方 炎症反应 病毒复制 免疫功能 代谢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溃疡性结肠炎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彤 李家立 +3 位作者 曹志群 康楠 孔维枝 由智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867,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肠道上皮细胞的持续性损伤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这被认为是导致肠道上皮细胞死亡的重要因素。铁死亡的发生往往与细胞内铁代...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肠道上皮细胞的持续性损伤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这被认为是导致肠道上皮细胞死亡的重要因素。铁死亡的发生往往与细胞内铁代谢异常、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活性降低、脂质代谢异常、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激活以及Nrf2基因过度表达等因素相关。铁死亡能够导致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加和嵴数量减少,与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不同,其并不表现出特定的现象。相关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通过降低细胞内铁含量、抑制脂质活性氧产生、调节Nrf2基因表达等途径来缓解肠上皮细胞的铁死亡,从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可能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细胞铁死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衰弱相关中医理论辨析与临床实践
4
作者 许丽 司尚坤 +2 位作者 王福磊 俞登江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术前衰弱是渐进性、几乎不可逆的病理过程,随年龄而逐渐加重,会导致患者应激与抗伤害能力的下降,明显影响手术结局。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衰弱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西医多从营养、神经认知和运动能力方面去评估衰弱,且临床针对性干... 术前衰弱是渐进性、几乎不可逆的病理过程,随年龄而逐渐加重,会导致患者应激与抗伤害能力的下降,明显影响手术结局。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衰弱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西医多从营养、神经认知和运动能力方面去评估衰弱,且临床针对性干预很少。本文尝试从病症溯源、中医病因病机辨析、五脏相关证候与发展及相应中医药诊疗等多方面阐述中医对术前衰弱的理论认知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防治策略,以求为临床有效干预提供新的依据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衰弱 老年 五脏皆虚 应激 抗伤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介导IBS-D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贺昌辉 潘海迪 +3 位作者 窦鑫 梅笑 邓华亮 王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发病率居高不下,microRNA(miRNA)介导的肠屏障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低度炎症、菌群失调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靶向miRNA...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发病率居高不下,microRNA(miRNA)介导的肠屏障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低度炎症、菌群失调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靶向miRNA调控多通路、多靶点协同治疗IBS-D。该文系统回顾梳理了microRNA参与IBS-D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传统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与中医“肾”“脾”先后天相互资生的关系,为深入发掘中医藏象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为中医药有效治疗IBS-D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MICRORNA 作用机制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免疫炎症交互作用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冬静 潘文超 +3 位作者 王思嘉 毛前程 张洪秀 马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7-177,共11页
抑郁症作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逐年攀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界应激和炎症共同损害血管和脑区功能,诱发免疫失调,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加,炎症反应持续发... 抑郁症作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逐年攀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界应激和炎症共同损害血管和脑区功能,诱发免疫失调,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加,炎症反应持续发生,影响神经递质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分子通路的正常运行,导致脑细胞和神经异变,进一步形成的免疫-炎症-神经循环路径成为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恢复神经免疫炎症稳态改善抑郁症状,本文从神经免疫炎症角度出发,阐述其与抑郁症及其发病机制的密切联系,并对多种中医疗法通过调节神经免疫炎症改善和治疗抑郁症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精准治疗以及中医药免疫靶向药物研发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免疫炎症 中医药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3 位作者 孙传睿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13-301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试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数据,并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最终纳入87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包括78项干预性研究和9项观察性研究。国内注册地区涉及17个省级行政区,注册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经费来源以地方财政为主。干预措施多为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结局指标以疗效性指标为主,安全性指标较少。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研究者应重视注册细节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注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 临床试验 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向磊 卢立伟 +2 位作者 刘阳 魏小雪 李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19篇,收集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253条方剂记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挖掘出新处方共14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乙肝肝硬化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复杂的用药规律清晰简明有序,对研究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乙肝肝硬化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瑶 季加富 +1 位作者 张维亮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5-867,共3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围术期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患者的脑健康以及快速康复进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中医对于认知功能疾病的理论研究,为POCD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着力点,其临床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围术期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患者的脑健康以及快速康复进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中医对于认知功能疾病的理论研究,为POCD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着力点,其临床实践以“神”为要点,术前养神,术后调神,心、肝、肾多脏腑共同调控,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POCD的防治手段,并开拓了广阔的治疗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POCD的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POCD的预防与治疗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理论 神机失用 养神 调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证据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天笑 王旭 +4 位作者 卜寒梅 秦晓宽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21-4028,共8页
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 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科 中医骨伤科学 优势病种 证据图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航 师伟 +5 位作者 王怡斐 赵晓晓 徐丽 李伟 张润顺 李思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使用频次>2000的中药35味,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中的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醋延胡索、醋香附、蒲黄、炙甘草、党参,得到3层核心药物加减配伍子网络图。结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真实世界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治疗AM应在活血化瘀的总前提下,佐以理气止痛,益气补血。寒凝血瘀者温经散寒,热灼血瘀者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正气虚弱者补肾益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分析 用药规律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晓靖 孙长岗 +1 位作者 李有杰 马家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方剂治疗肝癌的相关文献,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肝癌的处方进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方剂治疗肝癌的相关文献,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肝癌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99个治疗肝癌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以及药物间的关联结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以用于方剂组方规律的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管慧 戴国华 +4 位作者 高武霖 孙聪 侯晓铭 任丽丽 刘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553-3556,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暴露定义为使用中药注射剂≥7 d,或使用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8 d。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9例,其中院内死亡51例,完成随访92例。住院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28.16%对比39.29%,P<0.05)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18.75%对比28.57%,P<0.05)、急性心力衰竭(14.06%对比21.43%,P<0.05)和心血管再住院(28.13%对比42.86%,P<0.05)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真实世界条件下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终点事件 队列研究 多元LOGISTIC回归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瑶 李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7-2140,共4页
高血压肾损害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肾内小动脉及细小动脉病变,导致肾脏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已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第三位病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血压肾损害与肠道菌群紊乱、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有密切的关... 高血压肾损害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肾内小动脉及细小动脉病变,导致肾脏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已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第三位病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血压肾损害与肠道菌群紊乱、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中医'脾'的运化、御邪等功能与肠道菌群对机体的营养、代谢、免疫等作用不谋而合,因此,从肠道微生态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着手,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机制,并对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新思路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高血压肾损害 发病机制 中医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机制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琳 徐云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8期1435-1440,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多重因素、多个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炎症是DR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白细胞聚集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胶质细胞激活和其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多重因素、多个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炎症是DR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白细胞聚集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胶质细胞激活和其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均与DR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炎成为治疗DR的重要切入点。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靶向DR的炎症机制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故对与DR密切相关的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及相关中医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DR的早期预防以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学派的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冬琳 姜川 管忠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11-4426,共16页
目的 运用网状Meta方法分析评价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各项观察指标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网(Wangfang)、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Em... 目的 运用网状Meta方法分析评价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各项观察指标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网(Wangfang)、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Embase等数据库,检索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Winbugs及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结果 最终纳入10项RCT,总样本量725例,共涉及11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止痛如神汤口服+外用>当归芍药散口服;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止痛如神汤口服结合外用>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中药坐浴联合针刺;在改善肛管静息压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电针八髎穴>中药坐浴联合针刺>穴位注射下髎穴;在改善肛管收缩压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穴位注射下髎穴>电针八髎穴>中药坐浴联合针刺;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电针八髎穴>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止痛如神汤口服+外用。结论 本研究所纳入的RCT中,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对于各项观察指标的疗效均优于西医疗法,但此结论尚需进一步深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贝叶斯网状Meta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元气-阴火”失衡探析肿瘤免疫微环境失稳态及中医调控策略
17
作者 王墉 孙颖 +1 位作者 邹毅 刘寨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7-1036,共10页
肿瘤是一种复杂性疾病,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失稳态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医学阴火理论,认为“元气-阴火”失衡与TIME失稳态和肿瘤免疫分型转变存在潜在关联。脾胃内伤、元气不足致使阴火内生是TIME失稳态的始动因素;脾胃... 肿瘤是一种复杂性疾病,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失稳态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医学阴火理论,认为“元气-阴火”失衡与TIME失稳态和肿瘤免疫分型转变存在潜在关联。脾胃内伤、元气不足致使阴火内生是TIME失稳态的始动因素;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是促使阴火上冲,加剧TIME组分紊乱的核心病机;阴火及其病理产物最终介导肿瘤免疫分型转化。并提出了“履端于始”“承而制之”“生而化之”的治疗策略,为肿瘤相关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微环境 阴火理论 元气 李东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量参数及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诊断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3分临床显著前列腺癌
18
作者 刘泽文 李芹 +3 位作者 姜小梅 陈永升 陈莹 牛庆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772,共5页
目的观察MRI定量参数及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诊断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3分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7例PI-RADS 3分前列腺病变患者,包括18例前列腺癌(PCa)[PCa组,含12例csPCa、6例... 目的观察MRI定量参数及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诊断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3分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7例PI-RADS 3分前列腺病变患者,包括18例前列腺癌(PCa)[PCa组,含12例csPCa、6例临床不显著PCa(ciPCa)]及39例良性增生伴慢性前列腺炎(非PCa组)。将非PCa及ciPCa归为非csPCa组(n=45),对比PCa与非PCa组、csPCa与非csPCa组实验室及MR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T1、T2、质子密度(PD)值];采用logistic回归,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建立联合模型,评估实验室、MRI模型及联合模型鉴别PCa与非PCa及csPCa与非csPCa的效能。结果PCa组ADC、T1、T2及PD值均低于非PCa组(P均<0.05),csPCa组f/tPSA、ADC、T1、T2及PD值均低于非csPCa组(P均<0.05)。以ADC、T1、T2及PD值鉴别PCa与非PCa的AUC分别为0.662、0.755、0.793及0.729,ADC-T1-T2-PD联合模型的AUC为0.839,高于ADC值(P<0.05)而与单一T1、T2及P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f/tPSA及ADC、T1、T2、PD值鉴别csPCa与非csPCa的AUC分别为0.692、0.759、0.741、0.805及0.737,ADC-T1-T2-PD联合模型的AUC为0.889,高于单一f/tPSA、ADC及T1值(P均<0.05)而与单一T2及P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tPSA-ADC-T1-T2-PD联合模型的AUC为0.898,高于单一f/tPSA、ADC、T1及PD值(P均<0.05)而与单一T2值及ADC-T1-T2-PD联合模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定量参数联合f/tPSA可有效诊断PI-RADS 3分cs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则润 杨继国 刘源香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29,共5页
失眠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既能单独出现,又常见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失眠症的临床表现,可将之归于中医学“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范畴。失眠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肺;病理性质主要分为虚... 失眠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既能单独出现,又常见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失眠症的临床表现,可将之归于中医学“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范畴。失眠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肺;病理性质主要分为虚实两端,实者可见痰热内扰、肝郁化火等,虚者可见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近年来,从中医体质角度对失眠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体质会影响个体对失眠症的易感性及转归、预后,与平和质相比,偏颇体质人群患有失眠症的可能性更高。研究显示,体质与失眠症患者症状、证型均有相关性。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失眠症的中医药疗法主要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以服用中药为代表,外治法常见的有针刺、艾灸、耳穴、足浴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偏颇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中医体质 体质辨识 体质分布 症状 证型 内治法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黎明 李丽华 +3 位作者 徐刚 李卡 李超 吕尤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658,共3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模式和人们的健康观念转变,以及社会对残疾观念的认识使得社会和患者对康复的期望持续提高.康复医学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我国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6年《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模式和人们的健康观念转变,以及社会对残疾观念的认识使得社会和患者对康复的期望持续提高.康复医学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我国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6年《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康复 学科建设 山东省 康复医学科 医学科学 社会进步 健康观念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