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计量学视角的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研究现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雅丽 付先军 +2 位作者 张丰聪 李学博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度变化、基金资助、载文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此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获基金支持力度大、层次高,主要的刊载期刊有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十年研究者主要围绕数据挖掘、中医证候、用药规律、文献研究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学术论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古籍文献研究基础薄弱、方法和技术尚不成熟;文献信息资源的评价和服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学科交叉领域的方法学探索及评价研究对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发展完善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文献 信息化 文献计量学 关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计量与关联网络的海洋中药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韩雅丽 张丰聪 +2 位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李学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25-1431,共7页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源,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用Cytoscape 3.1.1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关联网络分析。结果:582篇文献纳入分析,2010-2014年5年间发表量达260篇,年均52篇,受各类基金资助的期刊文献266篇,载文最多的杂志是《中国海洋药物》,有278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是最高产机构,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12人,海洋药物、化学成分、海洋天然产物、指纹图谱、抗肿瘤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结论:近几年海洋中药研究逐渐成为中药科研领域的热点,研究的主体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但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天然产物和药理作用等方面,传统中药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阻碍了海洋中药应拓展的临床应用。应拓展中医古籍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建立海洋中药组方数据库,挖掘海洋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构建符合海洋中药性效特点的用药经验模式,为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信息计量学 关联网络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网络的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技术挖掘海洋中药用药经验模式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1 位作者 李学博 王长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65-1469,共5页
海洋中药用药经验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不同时期的名医名家,应用海洋中药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挖掘这些经验模式对指导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经验多散见于海量古籍文献中,难以直接利用。本... 海洋中药用药经验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不同时期的名医名家,应用海洋中药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挖掘这些经验模式对指导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经验多散见于海量古籍文献中,难以直接利用。本文以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的整理技术、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关联网络构建技术,结合专家评价法,通过挖掘海洋中药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临床用药经验,构建海洋中药用药经验模式,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用药经验模式 关联网络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技术 牡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药“性-构关系”探索构建寒热药性成分要素表征体系的研究构想 被引量:27
4
作者 付先军 王鹏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919-924,共6页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也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在中药药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药药性及其成分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也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在中药药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药药性及其成分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中药"性-构关系"研究的构想,讨论在分子结构层次利用系统论的思想与信息论的科学方法从宏观角度解析中药药性,以期从中药"性-构关系"研究中探索寒热药性成分要素表征体系的构建,并对其研究方法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Gibbs Free Energy等结构参数与中药寒热药性间存在非常强的关联关系,提示中药药性与相关成分的结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从中药"性-构关系"探索构建寒热药性成分要素表征体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为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和科学诠释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性-构关系 成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记载的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家蔚 杨凯晶 +5 位作者 崔赛赛 刘晓彤 陈娇健 李佼阳 于华芸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含海洋中药方剂 中医文献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骨牡蛎不同剂量配比的适用性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博弈论模型构建的海洋中药药对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慧美 王安娜 +2 位作者 韩雅丽 王振国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27-1335,共9页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构建药对博弈模型-研究固定剂量配比的药对功用"的研究构想,探索结合博弈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的新思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提取,获得应用龙骨牡蛎药对的病案458例,构建了合伙人博弈模型,采用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迭代剔除次优策略,假设龙牡等量使用且剂量30 g时为最佳策略,趋近纳什均衡。结果显示,30、25、24、20、18、15 g龙牡等量的剂量为可理性化的策略;30 g等量使用次数为数理统计频次之最;30 g龙牡等量使用时多取其重镇潜敛之功,对眠差、纳少、畏寒、耳鸣、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关联规则分析、数理统计、博弈模型三方结果互为验证和补充,说明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博弈论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思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海洋中药 药对 龙骨牡蛎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药性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复方研究思路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9-494,共6页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如何加快海洋中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中药"性-效-物质"三元理论指导下,基于"经验挖掘-临床验证-作用机...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如何加快海洋中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中药"性-效-物质"三元理论指导下,基于"经验挖掘-临床验证-作用机制(靶标筛选)-组分筛选-组分配伍"的原则,探讨海洋中药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挖掘海洋中药名优验方,筛选海洋中药有效组分;根据药性寒热配伍原则进行配比,开发疗效确切、组分清楚的新型海洋中药复方。昆海姜辛汤是在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下,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历代医家经验中挖掘的海洋中药复方,临床研究发现昆海姜辛汤可明显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改善痰湿蕴肺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应用化学相似性计算、分子对接及受体-配体结合实验,对昆海姜辛汤中有效组分进行筛选,观察不同配比方案改善的药效作用,阐明昆海姜辛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物质基础,为其分子机制和配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海洋中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效-物质”三元理论 海洋中药复方 昆海姜辛汤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寒热药性海洋中药在海洋生物系统发育树的分布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3 位作者 王长云 李学博 王慧美 赵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189-2196,共8页
目的:海洋中药是我国中药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为海洋中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快速客观评价海洋中药新资源的药性已成为制约海洋中药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方法:本文以613味海洋中药涉及的1 091种... 目的:海洋中药是我国中药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为海洋中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快速客观评价海洋中药新资源的药性已成为制约海洋中药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方法:本文以613味海洋中药涉及的1 091种海洋中药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ion Rules Mining)和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构建方法,分析不同寒热药性海洋中药在海洋生物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关联关系。结果:不同药性的海洋中药在发育树上的分布具有很高的聚集性,来源于相同科物种的海洋中药,其药性基本也一样,很多与同一药性关联程度高的规则分布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中,或者在发育树上的距离非常近,如与寒性关联程度比较高的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褐藻纲(Phaeohpyceae)等海洋植物,与热性关联程度较高的十足目(Deca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等海洋动物,和平性海洋中药相关程度较高的有鳞目(Squamata)海洋鱼类。结论:以上结果提示药性和海洋生物的门纲科属等亲缘关系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来源于亲缘关系相同或相近海洋生物物种的海洋中药可能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中药药性,这为海洋中药新资源的药性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寒热药性 系统发育树 关联规则挖掘 药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四性的中药新药研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厚伟 秦林 +1 位作者 田景振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197-2201,共5页
中药四性理论是指导中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现大量药性未明的中药有效物质,亟待构筑以中药四性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新药研发体系。本文从"中药药性必有其物质基础"的认识出发,在已知的中药四性认识的... 中药四性理论是指导中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现大量药性未明的中药有效物质,亟待构筑以中药四性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新药研发体系。本文从"中药药性必有其物质基础"的认识出发,在已知的中药四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标准平性中药模型"的中药偏性组分的克隆与新药研究策略: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平性中药进行系统分离,以各分离组分的含量与比例关系为参照,建立"标准平性中药模型";以此为准,凡是中药分离组分的含量与比例关系偏离"标准模型"者,即为该中药偏寒或偏热的偏性组分;并从克隆寒热药之偏性组分出发,研究中药偏性组分的质量标准,探讨其纠偏作用与机制,期望形成以中药四性理论指导的以药效组分为主要组成的中药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性 标准平性模型 药效组分偏性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