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古文献语料库设计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耀 段慧明 +3 位作者 王惠临 周扬 王振国 李宏展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0,共7页
专业领域语料库是对专业领域文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对专业文本内容与意图进行深层把握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进一步明析了专业文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必要性,并在对专业文献语料库的研究特点进行... 专业领域语料库是对专业领域文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对专业文本内容与意图进行深层把握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进一步明析了专业文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必要性,并在对专业文献语料库的研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专业语料库的设计思想及原理,同时,对语料库词类的标注信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地开发了针对专业领域语料库的辅助加工系统,为专业领域语料库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 语料库 中医药古文献 知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敏捷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学博 宋咏梅 +1 位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中国高血压人数逐年增加,中医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丰富的高血压相关中医药文献资源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基于敏捷构建思想和MVC架构,以数据需求驱动系统功能需求,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中医药治... 中国高血压人数逐年增加,中医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丰富的高血压相关中医药文献资源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基于敏捷构建思想和MVC架构,以数据需求驱动系统功能需求,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所提供的高血压相关文献信息服务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科研和临床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文献 信息系统 敏捷构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耀 穗志方 +2 位作者 周扬 章成志 王振国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中医药领域中已有的公认领域知识进行了重构与利用,在成功实现了中医药学知识描述体系的自动构建与获取的基础上,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实现了受限文本的Ontology自学习机制,并对领域本体的进化进行...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中医药领域中已有的公认领域知识进行了重构与利用,在成功实现了中医药学知识描述体系的自动构建与获取的基础上,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实现了受限文本的Ontology自学习机制,并对领域本体的进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地解决了Ontology研究的瓶颈问题,从而为中医药知识的挖掘与利用奠定了数据基础。从目前看来,这是一种较为理想、实用的方法,为专业领域Ontology的自动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本体 数据共享 知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案数据库数据完备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瑞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39-1940,共2页
在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数据的完备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是保证医案数据库客观性的基础。文章借鉴了粗集理论中不完备数据的填充方法,结合中医特点,提出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缺失数据填充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可以为中医药相关数据... 在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数据的完备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是保证医案数据库客观性的基础。文章借鉴了粗集理论中不完备数据的填充方法,结合中医特点,提出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缺失数据填充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可以为中医药相关数据库建立过程中缺失数据的填充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数据库 完备性 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郜峦 王振国 张丰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hadoop技术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规律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聪 宋咏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血瘀型失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教科书及失眠中医诊疗规范中均未有提及,故以近现代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临床医案为依据,深入分析临床上血瘀型失眠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规律,构建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方法:运用频数统计学方法对... 目的:血瘀型失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教科书及失眠中医诊疗规范中均未有提及,故以近现代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临床医案为依据,深入分析临床上血瘀型失眠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规律,构建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方法:运用频数统计学方法对血瘀型失眠患者的病程、病因、症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望诊在辨证血瘀型失眠的过程中起首要作用,包括望面色、舌质、双目等;血瘀型失眠的病因主要有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慢性病、外伤;治疗上多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化裁。结论:通过系统地梳理名中医临床诊治血瘀型失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拓展了失眠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名中医 医案 血瘀型失眠 辨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区系视野下的中医“艾灸”疗法起源新探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婷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1997-2001,共5页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记载的中医起源五方论的真实性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以"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为新视角,从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入手,分析北方民族的用火习俗、灸焫疗法、冰雪文...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记载的中医起源五方论的真实性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以"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为新视角,从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入手,分析北方民族的用火习俗、灸焫疗法、冰雪文化和萨满巫术来揭示"艾灸"起源于北方草原民族萨满教的巫术和医疗实践这一历史谜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起源 萨满 文化区系 异法方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医的历史发展看中医现代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瑞祥 周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1-1272,共2页
医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医学却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介绍了中西医的历史发展道路,阐明了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医理论 现代化 公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效霞 王振国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0,共2页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 文献整理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儒之门户分于宋与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简论理学对中医学之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步瑞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0,共2页
从医儒结合入手,剖析了理学对中医治学思想、中医理论方面的影响,诠释了“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与“儒之门户分于宋”的关系。
关键词 理学 中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七日”周期与中医疾病转归说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臧守虎 王振国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2期248-249,共2页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中常以“Χ日”、“ΧΧ日”描述、预测病邪的传变和疾病的转归,其理论依据是肇始于《易经》中以“七日”为周期数所象征的阴...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中常以“Χ日”、“ΧΧ日”描述、预测病邪的传变和疾病的转归,其理论依据是肇始于《易经》中以“七日”为周期数所象征的阴阳变化规律。对于《内经》、《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转归、预测日期的描述,应把握其象征意义,结合天时地理、人的体质强弱、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分别具体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疾病 转归 《易经》 七日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看中医理论公理化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祥 周扬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2期2279-2280,共2页
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个性化色彩非常浓厚,不同的医家处于不同的医疗环境,对于中医理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医毕竟有着公认的理论基础,文章借鉴循证医学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立中医理论公理化体系的思想。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公理体系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杨波 王振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利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种类及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探寻中药寒热药性的无机物质基础,为科学表征中药药性理论提供可行性途径。方法利用现有文献提供的信息资料,运用秩和检验、Fisher判别分析、Bayes判别... 目的利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种类及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探寻中药寒热药性的无机物质基础,为科学表征中药药性理论提供可行性途径。方法利用现有文献提供的信息资料,运用秩和检验、Fisher判别分析、Bayes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等多种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方法分析数据,研究中药寒热药性与无机元素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密切相关。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和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药物寒热药性进行判别,正确率分别为60.00%和78.75%;利用支持向量机判别药物寒热药性,正确率为95.00%。结论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无机元素密切相关,提示以无机元素表征中药寒热药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 文献研究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珊 付先军 +2 位作者 张玲 彭霄 王振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I0020,I0021,共7页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两类有效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两类有效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此外,测定提取样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67%乙醇,提取2次,每次48 min。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应用此工艺提取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其清除能力优于Vc。结论响应面法用于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优化,预测性良好,此工艺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集成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植物2个新记录属 被引量:11
15
作者 辛晓伟 步瑞兰 高德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11-2113,共3页
报道了山东植物2个新记录属:荚果蕨属(Matteuccia Todaro)及其新记录种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innaeus)Todaro),觿茅属(Dimeria Robert Brown)及其新记录种觿茅(Dimeria ornithopoda Trinius)。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山东中医药... 报道了山东植物2个新记录属:荚果蕨属(Matteuccia Todaro)及其新记录种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innaeus)Todaro),觿茅属(Dimeria Robert Brown)及其新记录种觿茅(Dimeria ornithopoda Trinius)。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标本室(S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植物 新记录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聚类算法的方剂剂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瑞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共2页
方剂是中药组成和剂量的统一。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数据挖掘方法,双聚类算法可以找到不同方剂中的相同药物组合和对应剂量。该研究在收集了159首经典中医方剂的基础上,运用双聚类算法,形成了20个局部方剂剂量模式,可以为方剂的理论研究、... 方剂是中药组成和剂量的统一。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数据挖掘方法,双聚类算法可以找到不同方剂中的相同药物组合和对应剂量。该研究在收集了159首经典中医方剂的基础上,运用双聚类算法,形成了20个局部方剂剂量模式,可以为方剂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和实验设计提供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剂量 模式 双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学医院急救中心的康复医疗状况与急性期康复的作用分析
17
作者 徐春波 安藤德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日本 康复医学 急性期康复 康复医疗程序 康复计划 急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远辨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附验案四则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琳琳 王润春 +4 位作者 孙辉 战璇 周婧 孙召青 刘桂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90-2392,共3页
张志远先生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业医七十余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人称"活字典",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对于不孕症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先生认为不孕症的发生多由肾虚、肝郁、饮食不节等原因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肾... 张志远先生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业医七十余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人称"活字典",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对于不孕症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先生认为不孕症的发生多由肾虚、肝郁、饮食不节等原因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肾气不足导致冲任虚衰,无法摄精成孕;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从而使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而不孕;或饮食不节,过食肥腻、辛凉食物,使水湿内停成痰或阳虚瘀血内生,痰与瘀阻冲任、胞宫,从而导致不孕。治疗上应以补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化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张志远 中医药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济总录·诸风门》的头痛病机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婷 张成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头痛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头痛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头痛用药规律。结果:诸风门头痛病机涉及风伤卫表,卫气郁滞;...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头痛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头痛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头痛用药规律。结果:诸风门头痛病机涉及风伤卫表,卫气郁滞;风中经脉,脉络绌急;风中经脉,清阳不升,脑髓失养三个方面。内服方剂中,高频药物前十位为川芎、石膏、炙甘草、防风、菊花、细辛、荆芥穗、羌活、白附子、天南星、天麻;常用药对组合有:川芎配防风、川芎配羌活、石膏配菊花、川芎配细辛、川芎配石膏菊花,核心药物网络显示为:川芎、防风、细辛、菊花、石膏、炙甘草。结论:川芎乃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首选药物,因风邪兼夹他邪不同,分别配伍防风、羌活、石膏菊花等,亦常配伍开窍药通窍开闭,配伍安神药安神止痛,配伍理气药调气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济总录·诸风门》 头痛 病机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圣济总录》“符禁门”产生的深层根源 被引量:5
20
作者 路明静 王振国 杨金萍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圣济总录》"符禁门"的出现有其深层根源,唐代巫风及医学教育制度中"书禁科"的遗存,宋代巫医巫技存在的客观现状,巫术特殊的效用及巫术中裹挟医疗内容,即合理的药物、针灸及外治疗法都是其产生的重要根源,长期锢... 《圣济总录》"符禁门"的出现有其深层根源,唐代巫风及医学教育制度中"书禁科"的遗存,宋代巫医巫技存在的客观现状,巫术特殊的效用及巫术中裹挟医疗内容,即合理的药物、针灸及外治疗法都是其产生的重要根源,长期锢结于人们心中的巫术思维观念,亦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济总录 符禁门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