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印度尼西亚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困境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璨 靳际宇 +1 位作者 陈诗韵 陈战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067,共7页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医疗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这不仅使中医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更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中医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印度尼西亚...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医疗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这不仅使中医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更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中医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为中心,梳理中医药在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现状,发现中医药在印尼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中医药相关政策不完善,其他医学体系竞争压力大以及中医药教育层次较低等困境。在此基础上,运用“5W”传播模式,提出加强中印尼两国中医药教育院校合作,提高中医药与印尼传统医药的融合度,建设印尼中医药中心,完善印尼中医药法律法规,注重印尼民众需求以及开展中医药印尼本土化研究等建议,切实提高传播效果,促进中医药在印尼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跨文化传播 现状 困境 “5W”传播模式 策略 海外交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欣桐 马素芬 +3 位作者 张丰聪 周扬 李小童 生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3-1403,共11页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中医药领域大语言模型,推动了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背景,阐述了中医药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过程,包括收集中医药领域数据信息、输入指令数据微...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中医药领域大语言模型,推动了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背景,阐述了中医药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过程,包括收集中医药领域数据信息、输入指令数据微调模型及选择不同评估方法评测模型性能三个关键任务。总结了中医药大语言模型的前沿技术,如提示工程、检索增强生成、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等理论应用,有效提升了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各种应用场景中的适应能力。分析了中医药大语言模型仍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在数据隐私、伦理偏见、模型解释、技术难题、评估标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展望了未来中医药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前景,将其与深度学习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并融合中医四诊信息、中药图像数据等多模态信息,可为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医辨证诊断、中药处方推荐、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中医药教育等各种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凌金忠 郜峦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
目的 探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脉络与现状,为学者快速了解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概述,并迅速把握其研究内涵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派中医、浙派中医、新安医派、齐鲁医派、岭南医派、龙江医派、川派中... 目的 探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脉络与现状,为学者快速了解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概述,并迅速把握其研究内涵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派中医、浙派中医、新安医派、齐鲁医派、岭南医派、龙江医派、川派中医、苏派中医(吴门医派、龙砂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八派所发表的相关文献为探析基础,从大数据角度结合历史地理学视野对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广东、黑龙江、四川、江苏等地的中医流派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结果 发现当代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研究受时代影响较大,文献发文量呈现阶段性变化趋势,但整体上呈现为增长姿态。各流派发文机构主要为所在省份的中医药大学及具有相关合作的研究机构,在相应的地方学术流派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名医经验传承、历史代表医家研究、信息挖掘、流派传承梳理等方面,并已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当下新安医派、浙派中医、苏派中医(吴门医派、龙砂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的相关研究开展较为充分。结论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探究、名医经验传承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并将保持较长时间的研究热度,对各流派内部进行深入分析、整合各流派信息将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薛晓燕 迟显苏 +6 位作者 潘瑾 王墉 高志礼 逯艳婷 潘文超 马柯 马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17-2824,共8页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多。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疗法,恰契合因机体复杂性而引发疾病本质,在BD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总结归纳了BD的中医学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BD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应用,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配伍,总结了情志护理、针灸疗法、八段锦、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发现中医药治疗BD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同时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BD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促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多样化,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中药方剂 中医外治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KI中医药数据挖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丽 付先军 +1 位作者 李学博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87-3893,共7页
目的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 目的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中医"和"中药"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限定时间范围为2005-2019年,使用Python的pandas数据分析包,对文献数据从发表年度趋势、研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文献共计1894篇,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4篇及以上的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使用关联规则针对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结论近年来,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合科研需求,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立体化、多维度研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发展与明代中医膏方物理防腐方式概述
6
作者 丁慧霞 范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1,共5页
古代虽无真空包装技术和冷藏设备,但古人仍然采取多种物理防腐手段用于存贮膏方。本文以明代膏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膏方的制备工艺发现,明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膏方制备提供多样的物理防腐方式。明代制瓷技术、造纸技术、养蜂取... 古代虽无真空包装技术和冷藏设备,但古人仍然采取多种物理防腐手段用于存贮膏方。本文以明代膏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膏方的制备工艺发现,明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膏方制备提供多样的物理防腐方式。明代制瓷技术、造纸技术、养蜂取蜡技术的发展为膏方提供存放的器具并起到直接隔离保护的作用,与此同时,纺织技术的发展则间接地抑制微生物滋生,方便膏方存放。此外,纸张与蜂蜡在膏方制备中的多种应用途径表明外用膏剂的制备工艺能直接影响内服膏方的防腐方式。明代膏方的物理防腐方式不仅体现出医学的发展与社会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还体现出中医内服膏方制备工艺受外用膏剂制备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膏方 物理防腐 明代 技术与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激素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梦梦 赵燕 +3 位作者 张艳新 邵欣欣 陈聪 郝文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雄激素过多、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生殖内分泌疾病[1]。根据全国临床大数据流行病调查显示,该病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为5.6%,其中无排卵性不孕的女性占7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雄激素过多、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生殖内分泌疾病[1]。根据全国临床大数据流行病调查显示,该病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为5.6%,其中无排卵性不孕的女性占75%,是引起育龄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时空观下“左阳右阴”在中医学的化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寰宇 宋咏梅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左阳右阴”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政治、科技、思想运动、地理环境等社会与自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鉴于传统时空观对中医学生命观存在指导意义,以时空观为出发点,窥探“左阳右阴”思想形成的自然缘... “左阳右阴”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政治、科技、思想运动、地理环境等社会与自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鉴于传统时空观对中医学生命观存在指导意义,以时空观为出发点,窥探“左阳右阴”思想形成的自然缘由。这一思想化用于中医领域,演变为中医学认识人体、辨治疾病的重要理论,在脏腑、气血、病证等方面均有体现。关于“左血右气”与“左阳右阴”的矛盾现象,认为原因在于阐述的角度差异,两种理论具体应用时彼此支持,这是中医学立足于整体,论述气血阴阳浑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左阳右阴 时空观 气机 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颐理气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以《圣济经》、朱丹溪、黄元御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焦健洋 孙竹青 刘更生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0期75-77,共3页
程颐作为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其理气思想对中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程颐认为,《素问》有关天之气运的理论是符合圣人常道之意。程颐提出的“阳常盈阴常亏”观点,直接促进了朱丹溪滋阴学派的创立。程颐的理气观成为黄元御道论及中气思想... 程颐作为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其理气思想对中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程颐认为,《素问》有关天之气运的理论是符合圣人常道之意。程颐提出的“阳常盈阴常亏”观点,直接促进了朱丹溪滋阴学派的创立。程颐的理气观成为黄元御道论及中气思想的理论来源。程颐理气视域下体用一源的思想所派生的药物法象思想被《圣济经》所吸收,从而使《圣济经》能够在医学之中率先提出药物法象的理论。尽管程颐对医学的影响很大,但医家对程颐思想的吸收基本是碎片化的,他们并没有以程颐的理气观为逻辑起点,对程颐的话语体系进行接着讲,从而开出一套医学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理学 朱丹溪 黄元御 《圣济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思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奇鑫 臧守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2030-2033,共4页
意象思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理论中,中医学也毫无例外地承袭了这一经典思维方法。深刻理解中医理论思想离不开对中医主导思维方式——意象思维的把握,因此剖析意象思维的内涵、形成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可以使人更... 意象思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理论中,中医学也毫无例外地承袭了这一经典思维方法。深刻理解中医理论思想离不开对中医主导思维方式——意象思维的把握,因此剖析意象思维的内涵、形成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可以使人更好地明确中医的意象思维方式,深入的领会中医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理论 意象思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及其药对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母伟林 邵欣欣 +3 位作者 弭志成 张匣 胡亚洁 陈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3,共6页
丹参为我国传统中药,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用药历史久远,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良药,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调节女性生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常与川芎、红花、葛根、黄芪、大黄、当归等组成药对使用,可增强或... 丹参为我国传统中药,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用药历史久远,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良药,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调节女性生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常与川芎、红花、葛根、黄芪、大黄、当归等组成药对使用,可增强或扩大疗效。重点对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常用丹参药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对丹参药对使用规律、配伍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为丹参及其药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对 药理作用 配伍理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评《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东芳 崔瑞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历史印记,其不仅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面临土地资源压力、现代建筑与古城风貌冲突,以及文... 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历史印记,其不仅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面临土地资源压力、现代建筑与古城风貌冲突,以及文化遗产商业化等诸多风险,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洪流中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纯粹,成为了全球急需解答的问题。由周岚编著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一书,便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内涵 古城风貌 文化交融 文化遗产 整体创造 现代城市发展 历史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鞭草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聪聪 张诗敏 +6 位作者 王亚男 徐刚 郭程程 牛晓园 马英 赵红 李玉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26-3340,共15页
马鞭草为我国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黄、截疟等功效。马鞭草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捣”法的记载,其后出现了酒制、炒制、盐制、蜜制等多种炮制方法,现代马鞭草炮制较之古时简... 马鞭草为我国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黄、截疟等功效。马鞭草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捣”法的记载,其后出现了酒制、炒制、盐制、蜜制等多种炮制方法,现代马鞭草炮制较之古时简化。马鞭草炮制加工后可减弱药物不良反应,增强药物功效,使之药性专一,利于临床应用。现代研究表明,马鞭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糖苷类、苯丙素糖苷类、甾醇类等,具有抗肿瘤、抗早孕、抗炎镇痛、神经保护、调节免疫、抗真菌、抗氧化、镇咳以及防治尿石症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以及相关文献资料,从马鞭草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马鞭草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 炮制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挥发油 黄酮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知识图谱构建及推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宇 刘川 周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52,共17页
知识图谱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种结构化知识表示形式,能够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常被应用于信息检索、数据管理等领域。深度学习因其具有自动学习多元数据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的特性,可用于大规模、高质量知识图谱的精准... 知识图谱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种结构化知识表示形式,能够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常被应用于信息检索、数据管理等领域。深度学习因其具有自动学习多元数据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的特性,可用于大规模、高质量知识图谱的精准构建及有效推理,已逐渐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为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技术融合,以知识图谱构建及推理过程为主线,全面介绍深度学习在知识表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领域的相关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趋势,重点归纳与总结了适用于图数据特征推理的图深度学习与知识推理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融合发展做了概要总结和技术展望,为未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构建 知识推理 图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肾”考——兼谈道家对“外肾”的发挥
15
作者 张馨月 张树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肾”指男性阴囊(睾丸)的用法渊源久远,后为了与体内肾脏区分而产生“外肾”一词,其作为固定身体术语连缀出现至迟不晚于中唐,或出自佛道宗教文献,或最早可上溯至南齐医家文献《褚氏遗书》。医家等领域中“外肾”含义略有出入但大致不... “肾”指男性阴囊(睾丸)的用法渊源久远,后为了与体内肾脏区分而产生“外肾”一词,其作为固定身体术语连缀出现至迟不晚于中唐,或出自佛道宗教文献,或最早可上溯至南齐医家文献《褚氏遗书》。医家等领域中“外肾”含义略有出入但大致不出男性外生殖器官,而例外情形几乎独见于道家文献,除与医家相同的用法外,道家还阐发了外肾与膀胱的联系,另外偶作与“内肾”对应的体表区域使用;且在医家强调外肾“水”属性基础上更建构了“火”的认知,突出了对生理功能动力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肾 道家 医家 身体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潜阳”视域下肿瘤相关性失眠的针灸多靶点效应
16
作者 葛晓蕾 王文军 +3 位作者 赵雅倩 杜佳 陈晓 翟煦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肿瘤相关性失眠(CRI)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指出,CRI涉及免疫神经物质失调和昼夜节律紊乱等多种因素。自主神经系统及其调控的免疫神经物质在合成过程或效应上具有类似中医理论中阴阳二分法的调控属性。针灸基于中医理论,通过滋阴潜阳... 肿瘤相关性失眠(CRI)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指出,CRI涉及免疫神经物质失调和昼夜节律紊乱等多种因素。自主神经系统及其调控的免疫神经物质在合成过程或效应上具有类似中医理论中阴阳二分法的调控属性。针灸基于中医理论,通过滋阴潜阳穴位配伍,发挥多靶点效应,整体调控阳性和阴性中枢免疫神经物质的合成和释放,维持昼夜节律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因阳盛阴虚所致的失眠问题。同时,针灸可以缓解癌因性症状及CRI治疗不良反应,减少药物叠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潜阳 肿瘤相关性失眠 针灸 多靶点 神经递质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肽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旴江医家易大艮“脉时相参”思想探析
17
作者 孙跃乘 吴玲玉 宋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7-1332,共6页
易大艮是明代旴江学派著名医家。易大艮辨证论治过程中首重脉诊,并注重时间因素的影响,其理论以《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有时,与脉为期”为基础,强调“脉时相参”,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根本原则。“脉时相参”思想主要体... 易大艮是明代旴江学派著名医家。易大艮辨证论治过程中首重脉诊,并注重时间因素的影响,其理论以《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有时,与脉为期”为基础,强调“脉时相参”,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根本原则。“脉时相参”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指导辨证,可归纳为参子午流注以辨病位、参四时五脏脉法以辨病因、参南北政以辨病性以及择时诊脉以辨病势;二是脉时辨证、因时施治的辨证论治全过程。“脉时相参”思想对当前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未来可结合可穿戴式脉诊设备和智能监测技术,构建动态脉象分析系统,实现“脉时相参”理论的实时化、精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学派 《易氏医按》 脉时相参 天人相应 四时五脏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以来的儒学岭南化与岭南医学的建构
18
作者 何建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医学儒学化成为宋元以降医学发展的主流。地域视角的考察,却揭示出与主流医学脉络不同的儒、医互动过程。程朱理学于两宋之际传入岭南,受其影响,岭南医界开始走出道医和巫医所主导的蒙昧时...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医学儒学化成为宋元以降医学发展的主流。地域视角的考察,却揭示出与主流医学脉络不同的儒、医互动过程。程朱理学于两宋之际传入岭南,受其影响,岭南医界开始走出道医和巫医所主导的蒙昧时代,向主流医学趋近。15世纪晚期陈献章开创的白沙心学在认识论上与程朱理学背道而驰,导致明代中后期岭南的知识精英沉湎于神秘主义的自修大道,而无暇关注有裨于世俗生活的医学小道,从而延缓了岭南医学儒学化进程。从惠士奇到阮元对岭南学术长达百年的朴学化改造,最终使岭南在清代后期摆脱心学迷思,转向实学轨道,融入主流医学,步入发展高峰。岭南医学的独特发展进程,显示了儒学地域化对地域医学的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化 程朱理学 岭南医学 白沙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丹参-黄芪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母伟林 邵欣欣 +5 位作者 刘青芝 张匣 宋田禹 高鹏飞 陈聪 胡亚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6-1366,共1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中药药对丹参-黄芪(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Astragali Radix,SMR-AR)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TCMSP、HERB、PubChem、GeneCard...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中药药对丹参-黄芪(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Astragali Radix,SMR-AR)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TCMSP、HERB、PubChe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SMR-AR的活性成分,预测该药对的作用靶点,筛选PCOS疾病靶点,然后利用微生信平台、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拓扑分析查看SMR-AR治疗PCOS的潜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建立PCOS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SMR-AR共检索到109个活性成分,共预测作用靶点850个,通过与2169个PCOS疾病靶点进行交集映射,获得SMR-AR治疗PCOS的潜在靶点287个,主要涉及癌症、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MicroRNAs、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焦点粘附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MR-AR可显著下调PCOS大鼠血清中睾酮、黄体生成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使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的数值明显降低,显著上调卵泡刺激素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卵巢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p-AKT/AKT、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的蛋白表达。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SMR-AR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途径治疗PCOS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从而促进PCOS大鼠卵泡发育和成熟,改善性激素失衡及调节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黄芪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5-LOX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及其作用方式和共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欣欣 陈聪 +1 位作者 王振国 付先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06-1514,共9页
筛选靶向结合炎症相关蛋白5-LOX(5-lipoxygenase,5-脂氧合酶)的中药黄酮类天然产物,分析与5-LOX结合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来源中药的共性规律。本研究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7 R2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构建模块,结合SPR分子筛选实验,以及关联... 筛选靶向结合炎症相关蛋白5-LOX(5-lipoxygenase,5-脂氧合酶)的中药黄酮类天然产物,分析与5-LOX结合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来源中药的共性规律。本研究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7 R2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构建模块,结合SPR分子筛选实验,以及关联网络构建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17种中药的18个黄酮类小分子中有11个能够与5-LOX结合,并从分子对接以及药效团构建研究中发现其作用的3种方式和共性特征:(1)部分中药黄酮成分(如木犀草素等)通过结构中的B环与5-LOX在活性位点ASP243形成静电中心相结合;(2)部分中药黄酮成分(如芹菜素等)是通过结构中的A环与活性位点VAL520形成疏水键、与活性位点ASP243形成氢键与5-LOX结合;(3)杨梅苷等黄酮类成分由于极性较强,在没有形成疏水键的情况下,也是通过形成静电中心与5-LOX在活性位点ASP243产生相互作用。此外还发现靶向5-LOX的活性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来源于具有利湿、退黄等功效,性味甘苦寒的景天科中药中。本研究发现了部分靶向5-LOX的中药黄酮类成分及其作用方式和共性规律,为开发靶向5-LOX抗肿瘤新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LOX 中药 黄酮类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