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计量学视角的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研究现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雅丽 付先军 +2 位作者 张丰聪 李学博 王振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度变化、基金资助、载文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此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获基金支持力度大、层次高,主要的刊载期刊有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十年研究者主要围绕数据挖掘、中医证候、用药规律、文献研究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学术论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古籍文献研究基础薄弱、方法和技术尚不成熟;文献信息资源的评价和服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学科交叉领域的方法学探索及评价研究对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发展完善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文献 信息化 文献计量学 关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规律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聪 宋咏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血瘀型失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教科书及失眠中医诊疗规范中均未有提及,故以近现代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临床医案为依据,深入分析临床上血瘀型失眠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规律,构建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方法:运用频数统计学方法对... 目的:血瘀型失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教科书及失眠中医诊疗规范中均未有提及,故以近现代名中医辨治血瘀型失眠的临床医案为依据,深入分析临床上血瘀型失眠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规律,构建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方法:运用频数统计学方法对血瘀型失眠患者的病程、病因、症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望诊在辨证血瘀型失眠的过程中起首要作用,包括望面色、舌质、双目等;血瘀型失眠的病因主要有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慢性病、外伤;治疗上多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化裁。结论:通过系统地梳理名中医临床诊治血瘀型失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拓展了失眠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名中医 医案 血瘀型失眠 辨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记载的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家蔚 杨凯晶 +5 位作者 崔赛赛 刘晓彤 陈娇健 李佼阳 于华芸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含海洋中药方剂 中医文献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计量与关联网络的海洋中药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韩雅丽 张丰聪 +2 位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李学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25-1431,共7页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源,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用Cytoscape 3.1.1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关联网络分析。结果:582篇文献纳入分析,2010-2014年5年间发表量达260篇,年均52篇,受各类基金资助的期刊文献266篇,载文最多的杂志是《中国海洋药物》,有278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是最高产机构,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12人,海洋药物、化学成分、海洋天然产物、指纹图谱、抗肿瘤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结论:近几年海洋中药研究逐渐成为中药科研领域的热点,研究的主体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但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天然产物和药理作用等方面,传统中药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阻碍了海洋中药应拓展的临床应用。应拓展中医古籍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建立海洋中药组方数据库,挖掘海洋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构建符合海洋中药性效特点的用药经验模式,为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信息计量学 关联网络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剂数据分析的中药用量历史变迁规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安妮 于晓 +5 位作者 张瑜 朱琳 王晓菲 李学博 王振国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换算,采用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用量的演变规律。结果:筛选有中药组成的方剂8万4千余首,涉及用量单位375个,体积单位包括升、合等149种;数量单位86种;重量单位有两、钱等63种;长度单位包括寸、尺等7种,面积单位3种;历代使用频数最多的用量单位是"两",达一半以上,其次是钱,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探究中药每日内服用量的规律,我们筛选了13,834首能代表每日服用剂量的内服方剂,有确切用量记载的药物频次81 830次,其中以长度为单位的中药平均长度为10.19 cm;以体积为单位的中药平均体积为753.24 mL;以重量为单位的中药频次是80 135次,平均重量为21.46 g。不同朝代内服方剂单味药一日平均用量唐朝最大,达到82.53 g,其后用量减少,至明以后用量与现代相差不大,多为10 g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大样本量的方剂数据,采用剂量换算和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用量的概貌和演变规律,发现了历代中药用量差异很大,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临床的中药用量,不应局限于古代文献记载,而应根据当前药物的特点,药材性效毒性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体质等灵活运用,方能达到药到病除,发挥中药的原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中药 用量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则医案数据探析劳疟的治疗
6
作者 祝远远 孟玺 +1 位作者 陈聪 刘更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814-2816,共3页
目的:探析劳疟的治疗规律,为临床中治疗疟疾提供治疗思路,以取得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案类聚》所辑书目中的疟疾类医案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医案从症状,用药等方面进行标引,运用统计学的频次计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疟临床表现... 目的:探析劳疟的治疗规律,为临床中治疗疟疾提供治疗思路,以取得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案类聚》所辑书目中的疟疾类医案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医案从症状,用药等方面进行标引,运用统计学的频次计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疟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汗出为主的疟证与以形瘦、神疲、脉细弱为主的虚证并见。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人参、当归与陈皮。大量使用补益药物,然而截疟药用之较少。28则医案中,有5则明确提出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劳疟。结论:治疗劳疟应以益气养血为主,祛邪截疟为辅。补中益气汤在治疗劳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类聚》 劳疟 频次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骨牡蛎不同剂量配比的适用性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博弈论模型构建的海洋中药药对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慧美 王安娜 +2 位作者 韩雅丽 王振国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27-1335,共9页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构建药对博弈模型-研究固定剂量配比的药对功用"的研究构想,探索结合博弈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的新思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提取,获得应用龙骨牡蛎药对的病案458例,构建了合伙人博弈模型,采用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迭代剔除次优策略,假设龙牡等量使用且剂量30 g时为最佳策略,趋近纳什均衡。结果显示,30、25、24、20、18、15 g龙牡等量的剂量为可理性化的策略;30 g等量使用次数为数理统计频次之最;30 g龙牡等量使用时多取其重镇潜敛之功,对眠差、纳少、畏寒、耳鸣、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关联规则分析、数理统计、博弈模型三方结果互为验证和补充,说明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博弈论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思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海洋中药 药对 龙骨牡蛎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