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基鱼塘”中诞生的丝绸染色技艺——香云纱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光辉 廖雪林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3,53,共5页
"桑基鱼塘"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香云纱生产技术就是从这个生态系统中逐渐催生演化出来的独特染色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随着"桑基鱼塘"式的生产方式在佛山地区日渐消失,香云纱的生产... "桑基鱼塘"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香云纱生产技术就是从这个生态系统中逐渐催生演化出来的独特染色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随着"桑基鱼塘"式的生产方式在佛山地区日渐消失,香云纱的生产和销售举步维艰,这种独特丝绸染色工艺的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探讨香云纱的染色技艺,发掘其内在价值,使其重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 香云纱 丝绸染色技艺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纺织品损伤分析方法(上) 被引量:1
2
作者 顾乐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6,共4页
纺织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服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损伤,诸如机械损伤、热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一般的损伤可以用肉眼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鉴别和分析,但损伤往往是复杂的,在使用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纺织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服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损伤,诸如机械损伤、热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一般的损伤可以用肉眼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鉴别和分析,但损伤往往是复杂的,在使用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才能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其中显微镜法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薄层色谱法适合染料、荧光增白剂、可溶性纤维助剂、纤维整理剂的鉴别;红外光谱法用于分析不溶性或大分子物质,而通过热分析可清楚的获知纺织品在受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损伤 显微镜 薄层色谱 红外光谱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纺织品损伤分析方法(下)
3
作者 顾乐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6,共5页
纺织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服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损伤,诸如机械损伤、热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一般的损伤可以用肉眼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鉴别和分析,但损伤往往是复杂的,在使用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纺织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服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损伤,诸如机械损伤、热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一般的损伤可以用肉眼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鉴别和分析,但损伤往往是复杂的,在使用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才能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其中显微镜法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薄层色谱法适合染料、荧光增白剂、可溶性纤维助剂、纤维整理剂的鉴别;红外光谱法用于分析不溶性或大分子物质,而通过热分析可清楚的获知纺织品在受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损伤 显微镜 薄层色谱 红外光谱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文化与汉代诗歌的交融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解晓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汉代丝绸业的发展和贸易空前繁盛,从而形成了深厚独特的汉代丝绸文化,并扩展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汉代丝绸文化在两汉诗歌中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就是有力的证明。文章以融合了丝绸文化意象的两汉诗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丝绸文化与两汉诗歌... 汉代丝绸业的发展和贸易空前繁盛,从而形成了深厚独特的汉代丝绸文化,并扩展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汉代丝绸文化在两汉诗歌中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就是有力的证明。文章以融合了丝绸文化意象的两汉诗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丝绸文化与两汉诗歌的交融渗透,并剖析此现象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为深入研究汉代的丝绸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佐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文化 两汉诗歌 乐府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与丝绸文化
5
作者 解晓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7,61,共3页
丝绸文化意象在晋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不时出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丝绸发展状况。通过对《搜神记》中丝绸文化的剖析,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期丝绸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丝绸品种的丰富,同时还能感受到丝绸文化对文学等其他文化的交融... 丝绸文化意象在晋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不时出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丝绸发展状况。通过对《搜神记》中丝绸文化的剖析,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期丝绸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丝绸品种的丰富,同时还能感受到丝绸文化对文学等其他文化的交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丝绸文化 干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预处理对花毛茛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其刚 柴卫淑 +1 位作者 王继华 吴学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以花毛茛杂交种子为材料,研究在(–1±0.2)、(2±0.2)、(5±0.2)℃条件下分别冷贮15、30、45d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对花毛茛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T1t2预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显著(P<0.0... 以花毛茛杂交种子为材料,研究在(–1±0.2)、(2±0.2)、(5±0.2)℃条件下分别冷贮15、30、45d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对花毛茛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T1t2预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显著(P<0.01),萌芽势提高了37.70%,萌芽率提高了21.60%,种子活力指数增强了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预处理 花毛茛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与其他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南 裔洪根 +1 位作者 孙琳霞 李娜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彩色蚕丝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了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天然黄色家蚕茧丝的外观形态和截面结构特征,并与普通白色家蚕丝、柞蚕丝和来自柬埔寨的多化性黄茧家蚕丝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主要... 为了进一步促进彩色蚕丝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了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天然黄色家蚕茧丝的外观形态和截面结构特征,并与普通白色家蚕丝、柞蚕丝和来自柬埔寨的多化性黄茧家蚕丝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的横截面形态主要呈三角形,与普通白色家蚕丝、多化性黄茧家蚕丝纤维的横截面形态相似,而柞蚕丝的横截面形态呈长椭圆形。天然黄色家蚕丝的颜色鲜艳,光泽感优于普通白色家蚕丝和柞蚕丝。离子刻蚀显示,天然黄色家蚕丝纤维内部的原纤表面组织结构比普通白色家蚕丝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丝 天然黄色 横截面结构 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锆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春芳 董云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锆制备方法。传统方法包括金属热还原法、氢化脱氢法和电解法,但均存在成本高、污染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指出了直接电脱氧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单质和合金的新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工艺简单的特点,最有希望... 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锆制备方法。传统方法包括金属热还原法、氢化脱氢法和电解法,但均存在成本高、污染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指出了直接电脱氧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单质和合金的新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工艺简单的特点,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金属锆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锆 制备方法 直接电脱氧法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水甘油硝酸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庆法 石飞 +2 位作者 张香文 王莅 米镇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6,共3页
研究了一种五氧化二氮为硝化剂,选择性硝化缩水甘油合成缩水甘油硝酸酯的温和、高效方法。考察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五氧化二氮与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1∶1,在-15℃下反应6m in,缩水甘油硝... 研究了一种五氧化二氮为硝化剂,选择性硝化缩水甘油合成缩水甘油硝酸酯的温和、高效方法。考察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五氧化二氮与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1∶1,在-15℃下反应6m in,缩水甘油硝酸酯的选择性为100%,收率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缩水甘油硝酸酯 五氧化二氮 绿色硝化 缩水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O5在硝化甘油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庆法 石飞 +2 位作者 张香文 王莅 米镇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06,共3页
以N2O5为硝化剂,缩水甘油为原料,通过考察工艺条件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硝化甘油的绿色合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适宜的催化剂浓度为15g.L-1,N2O5/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5℃,在此条件下... 以N2O5为硝化剂,缩水甘油为原料,通过考察工艺条件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硝化甘油的绿色合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适宜的催化剂浓度为15g.L-1,N2O5/缩水甘油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5℃,在此条件下反应4h,硝化甘油的选择性达100%,收率达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硝化甘油 五氧化二氮(N2O5) 绿色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驾驶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1 位作者 王晓辉 刘智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230-233,共4页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 利用仿生学原理、D-S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知识和产生式规则,研究了一种决策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经仿真验证,此算法实时性好,能表示驾驶员的不确定性经验知识,克服其认知局限性,模拟其驾驶行为决策,快速、准确地确定车辆的运行模式,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同时,该研究也为智能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及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多源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产生式规则 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成型工艺中亚麻纤维增强体树脂流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道顺 胡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18,7,共5页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是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表面处理已成为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TM)中亚麻纤维增强体结构及表面处理对树脂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体相同方向的试样,沿试样相反方向测试...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是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表面处理已成为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TM)中亚麻纤维增强体结构及表面处理对树脂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体相同方向的试样,沿试样相反方向测试的渗透率值不同;渗透率随真空压力及增强体层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回潮率的增大,树脂流动性能降低,流动各向异性增大;氢氧化钠处理可提高树脂流动性能,但对树脂流动各向异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纺织品 热固性树脂 表面处理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纳米微球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春芳 张淑芬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2-1505,共4页
以Zn(Ac)2·2H2O和二苷醇(DEG)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晶核形成和生长分开,合成了由纳米晶粒聚集的类球形微球碱式醋酸锌前驱体。然后在400℃下焙烧2 h得到ZnO样品。采用XRD、FT-IR、SEM、EDS和UV-v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六... 以Zn(Ac)2·2H2O和二苷醇(DEG)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晶核形成和生长分开,合成了由纳米晶粒聚集的类球形微球碱式醋酸锌前驱体。然后在400℃下焙烧2 h得到ZnO样品。采用XRD、FT-IR、SEM、EDS和UV-v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六方纤锌矿ZnO,表面呈多孔结构。分别以ZnO纳米微球和商用ZnO纳米颗粒为光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纳米微球在紫外条件下处理0.01 g·L-1的甲基橙溶液,20 min时脱色率为89%,而商用ZnO纳米颗粒处理60 min时才达到82%,前者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微球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能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生树脂中柠檬烯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莹莹 郭常青 +2 位作者 周海平 高翠玲 王微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建立了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树脂中柠檬烯的测定方法。实验选择VF-5ms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吹扫捕集的方法对PET再生树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显示,柠檬烯在0~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 建立了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树脂中柠檬烯的测定方法。实验选择VF-5ms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吹扫捕集的方法对PET再生树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显示,柠檬烯在0~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S/N=3)为0.006μg。对样品加标测定6次,加入回收率为91.7%~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5.3%。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等优点,适合于PET再生树脂中柠檬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柠檬烯 再生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志刚 朱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22-18025,共4页
围绕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水的景观特性以及人的亲水性,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阐述了水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强调水体能够活化、界定... 围绕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水的景观特性以及人的亲水性,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阐述了水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强调水体能够活化、界定空间;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可塑性效果;水景能够调节小气候。结合实例,从水景的空间设计、尺度设计、文化性、生态性,以及滨水空间的设计、水景与其他校园环境要素的结合的角度,对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展开探讨,并就水面环境维护、水系管理、利用水景的生态效益论述了校园水景的维护和管理要点,进而探讨了生态型校园水景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提升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校园 水景设计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的合成及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春芳 张淑芬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6,21,共4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纳米ZnO催化剂,通过XRD、EDX、SEM和FT-IR等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0.4 g/L,pH值9.0,反应时间6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太阳光照下,纳米ZnO催化臭氧氧化对印染废水处理具有较...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纳米ZnO催化剂,通过XRD、EDX、SEM和FT-IR等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0.4 g/L,pH值9.0,反应时间6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太阳光照下,纳米ZnO催化臭氧氧化对印染废水处理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废水COD去除率能从42.98%提高到90.51%,达到印染废水回用和环保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纳米氧化锌 催化剂 臭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对直接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莉莉 陈国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柠檬酸改性后的甘蔗渣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染料直接大红4BS和直接蓝2B进行吸附研究,分析了温度、时间、盐浓度、吸附剂用量、染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改性甘蔗渣对两种染料的吸附... 以柠檬酸改性后的甘蔗渣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染料直接大红4BS和直接蓝2B进行吸附研究,分析了温度、时间、盐浓度、吸附剂用量、染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改性甘蔗渣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规律和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50 mg/L,吸附剂加入量1.2 g,pH值为2,吸附温度90℃,吸附时间直接大红4BS为180 min、直接蓝2B为240 min的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对直接大红4BS和直接蓝2B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染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有显著影响,吸附率随着染液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下降;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能更好地说明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改性 直接染料 吸附性能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棉织物耐汗光复合色牢度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英华 唐人成 钟明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25,共5页
选择ATTS法人工汗液和改进的AATCC 125—2004测试标准,测试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棉针织物的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发现元青染料及中、浅色品种的汗光牢度较差。通过改进后处理方法和合理选用各类染料,选出部分汗光牢度较好的活性染料品种。试验... 选择ATTS法人工汗液和改进的AATCC 125—2004测试标准,测试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棉针织物的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发现元青染料及中、浅色品种的汗光牢度较差。通过改进后处理方法和合理选用各类染料,选出部分汗光牢度较好的活性染料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染料耐汗光牢度优良,是部分活性染料的最佳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还原染料 耐汗渍色牢度 耐日晒色牢度 棉纤维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石墨粉对直接电脱氧法制备ZrNi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春芳 董云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原料中添加石墨粉制备了ZrO2-Ni2O3烧结片,并将其作为阴极片进行直接电脱氧制备ZrNi合金。研究了添加石墨粉对烧结片形貌和组成、阴极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石墨粉的情况相比,添加石墨粉制备的烧结片颗粒尺寸更均匀,孔... 在原料中添加石墨粉制备了ZrO2-Ni2O3烧结片,并将其作为阴极片进行直接电脱氧制备ZrNi合金。研究了添加石墨粉对烧结片形貌和组成、阴极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石墨粉的情况相比,添加石墨粉制备的烧结片颗粒尺寸更均匀,孔隙度更高;阴极电解电流更高,电脱氧反应更快;电解产物中ZrNi合金相的含量也更高,其质量分数达82%(氧化-称重法测定)甚至94.6%(微区EDS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Ni2O3 烧结片 石墨粉 阴极电解 直接电脱氧 ZrN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臭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春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46,共4页
采用自制MnO2基催化剂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考察了O3输出量、催化剂用量、废水pH、反应时间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O3输出体积分数为40%,催化剂的投加质量为4.9 g,废水pH=6.4,... 采用自制MnO2基催化剂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考察了O3输出量、催化剂用量、废水pH、反应时间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O3输出体积分数为40%,催化剂的投加质量为4.9 g,废水pH=6.4,反应时间为50 min;使用MnO2基催化剂后,COD的去除率能从单独臭氧氧化时的40.17%提高到74.87%,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印染废水环保排放和回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基催化剂 臭氧氧化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