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量玻璃纤维增强PA66/PA6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田国锋 王朝进 +3 位作者 王召青 刘建伟 毕燕 张全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含量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 (PA66)/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复合材料,对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性能、成型收缩率、吸水率、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A6I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表面...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含量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 (PA66)/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复合材料,对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性能、成型收缩率、吸水率、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A6I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当PA6I含量大于10%时,复合材料表面浮纤消失;复合材料的成型收缩率、吸水率、热变形温度均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PA6I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缺口冲击性能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 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 玻璃纤维增强 表面性能 吸水率 成型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GPEA-高灵敏仿生光子晶体薄膜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金志浩 郑金直 +1 位作者 武嘉 闫洋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9-1957,共9页
采用乳液聚合结合改良的Stӧber方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SiO2核壳纳米微球,然后将其分散在聚(乙二醇)苯基醚丙烯酸酯(PEGPEA)中,形成非密集颗粒阵列后快速光聚合捕获规则阵列,制备了一种机械变色的光子晶体薄膜。采用SEM、光纤耦... 采用乳液聚合结合改良的Stӧber方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SiO2核壳纳米微球,然后将其分散在聚(乙二醇)苯基醚丙烯酸酯(PEGPEA)中,形成非密集颗粒阵列后快速光聚合捕获规则阵列,制备了一种机械变色的光子晶体薄膜。采用SEM、光纤耦合光谱仪对光子晶体薄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S@SiO2核壳纳米微球体积分数和粒径对光子晶体薄膜结构色的影响,并对光子晶体薄膜的力致变色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热处理改善了PS@SiO2核壳纳米微球的微观秩序,加快形成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光子晶体薄膜结构色随着PS@SiO2核壳纳米微球体积分数的增加或粒径的减小由红色向蓝色渐变;光子晶体薄膜具有的结构色反射率>60%、拉伸应变至少可达70%、灵敏度2.16 nm/%、响应速度1.9 nm/ms,反射波长调谐范围为151 nm;在100次拉伸/释放循环实验和25℃下维持拉伸状态3 d,恢复后光子晶体薄膜结构色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光子晶体 机械变色 视觉传感 防伪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耐高温聚酰胺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武嘉 田国锋 +2 位作者 罗金华 张岳 李迎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5,共5页
为满足电子电器、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等对聚酰胺(PA)耐高温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开发了一种能够获得各种黏度的耐高温聚酰胺(PA6T/66)树脂的工艺,该工艺简单,耗能低,环保安全。首先,利用熔融法和固相增黏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不同黏度的P... 为满足电子电器、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等对聚酰胺(PA)耐高温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开发了一种能够获得各种黏度的耐高温聚酰胺(PA6T/66)树脂的工艺,该工艺简单,耗能低,环保安全。首先,利用熔融法和固相增黏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不同黏度的PA6T/66,此时树脂黏度较高。其次,PA6T/66树脂在一定温度和真空度下增黏至所要求的黏度。探究了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对苯二甲酸己二胺(6T)盐的形貌与颜色;研究了不同pH下制备的6T盐与己二酸己二胺(66)盐、聚合压力、聚合时间、封端剂用量、树脂增黏时间等对PA6T/66树脂相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pH条件下制备的无水6T盐为白色结晶状粉末;当6T盐与66盐质量比为55∶45时,PA6T/66树脂的熔点为307℃;聚合压力为2.35 MPa,聚合时间为3 h,封端剂占总盐质量0.1%,增黏时间为6 h时,制备的PA6T/66树脂达到玻纤增强、电子电器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耐高温 黏度 封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尼龙612/尼龙6合金的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建伟 王召青 +3 位作者 田国锋 王朝进 张全福 毕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尼龙612 (PA612)及PA612/尼龙6 (PA6)合金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增韧剂类型、添加量对PA612以及PA6添加量对增韧PA612/PA6合金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维卡软化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尼龙612 (PA612)及PA612/尼龙6 (PA6)合金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增韧剂类型、添加量对PA612以及PA6添加量对增韧PA612/PA6合金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维卡软化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三种增韧剂对PA612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韧效果,其中EPDM-g-MAH效果最明显;当EPDM-gMAH的添加量由0份增至20份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逐步提高,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熔体流动速率、维卡软化点温度逐步降低,EPDM-g-MAH添加量变化对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影响最大,而对维卡软化点温度影响最小。添加15份EPDM-g-MAH增韧不同配比的PA612/PA6合金,当PA6的用量由0份增至85份时,增韧PA612/PA6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维卡软化点温度、吸水率逐步提高,而断裂伸长率、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逐步降低,PA6添加量变化对材料的吸水率影响最大,而对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12 尼龙6 增韧 接枝马来酸酐 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A6I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田国锋 王朝进 +3 位作者 王召青 毕燕 刘建伟 张全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27,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酰胺6 (PA6)/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共混物,对不同配比的PA6/PA6I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成型收缩率、吸水率、透光率、耐车用尿素溶液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PA6/PA6I共混物的拉伸强度...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酰胺6 (PA6)/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共混物,对不同配比的PA6/PA6I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成型收缩率、吸水率、透光率、耐车用尿素溶液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PA6/PA6I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逐步增大,而断裂伸长率、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在PA6I含量为15%时,二者均出现最小值;共混物的成型收缩率、吸水率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逐步降低,在PA6I含量为45%时,成型收缩率降低了46.0%、吸水率降低了51.2%;共混物的透光率、耐尿素溶液的能力随着PA6I含量的增加逐步增大,在PA6I含量为45%时,透光率达到70%,在车用尿素溶液中浸泡72h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弯曲强度保持率分别达到84.1%,77.4%,比纯PA6的相应性能分别提高了16.5%,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吸水率 成型收缩率 透光率 车用尿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金的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伟 田国锋 +2 位作者 王朝进 张全福 毕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以尼龙6 (PA6)为第一主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为第二主份,利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了PA6/PE-UHMW合金,研究了增容剂类型、添加量以及PE-UHMW含量变化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弹性体(POE-g-MAH)、聚乙烯接枝... 以尼龙6 (PA6)为第一主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为第二主份,利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了PA6/PE-UHMW合金,研究了增容剂类型、添加量以及PE-UHMW含量变化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弹性体(POE-g-MAH)、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均可对PA6/PE-UHMW合金起到一定的增容效果,其中,添加PE-g-MAH的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添加POE-g-MAH的合金;当PA6添加70份,PE-g-MAH的添加量由5份增至15份时,PA6/PE-UHMW合金的韧性逐步提高,而强度先降低后提高,流动性、耐热性先提高后降低;添加10份的PE-g-MAH增容不同配比PA6/PE-UHMW合金,当PE-UHMW的添加量由0份增至40份时,PA6/PE-UHMW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维卡软化点、吸水率大体上呈下降趋势,而缺口冲击强度呈现上升趋势,断裂伸长率变化较为复杂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最后基本平稳的趋势,且当PE-UHMW与PE-g-MAH的添加量均为10份时,PA6/PE-UHMW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型配位复合弹性体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雅晴 田国锋 +1 位作者 武嘉 孟迎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8,共5页
以Mg^(2+)配位交联聚丙烯酸(PAA)为配位交联组分,以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为共价交联组分,尿素为催化剂,配位交联组分与共价交联组分原位复合制备了含羧基的配位交联复合弹性体。随着Mg^(2+... 以Mg^(2+)配位交联聚丙烯酸(PAA)为配位交联组分,以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为共价交联组分,尿素为催化剂,配位交联组分与共价交联组分原位复合制备了含羧基的配位交联复合弹性体。随着Mg^(2+)与PAA中羧基的物质的量之比由0.2∶1增加到0.4∶1,复合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增大。复合弹性体经过拉伸、机械疲劳、自恢复性等机械性能测试,Mg^(2+)与PAA中羧基最优物质的量之比为0.4∶1时,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为558%,拉伸强度达3.07 MPa;压缩应变为78%,压缩强度达6.9 MPa;其应变能为1.35 MJ/m^(3),100%模量为2.21 MPa;此复合弹性体连续弯曲800次后,破裂强度为1.9 MPa;此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为20%时,单次拉伸和500次拉伸循环后,自恢复性最优;在压缩应变为38%时,单次压缩和连续压缩150次后,自恢复性最优。此复合弹性体在压缩应变为38%时,单次压缩和连续压缩150次后,自恢复性最优。展现了高强度、高韧性、优异的耐疲劳性和自恢复性,在增韧弹性体、抗疲劳弹性体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 弹性体 原位复合 自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