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6
1
作者 孙鹏 彭军 宋和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例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支架定位准确 ,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 ,3例患者狭窄程度减少 90 %以上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 目的 探讨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例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支架定位准确 ,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 ,3例患者狭窄程度减少 90 %以上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随访 3~ 2 3个月 ,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外科高危的复杂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外科手术 颈动脉狭窄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连祖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观察 糖尿病 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肉芽肿性炎性假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功 徐志秀 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脑膜肉芽肿性炎性假瘤 病理诊断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新生儿海马区锥体细胞的定量研究
4
作者 李新功 崔秀珍 +3 位作者 李爱英 朱建红 姜辉 丁洪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损害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39例缺血缺氧新生儿尸体解剖检查病例的大脑海马区锥体细胞进行定量观察,使用LeitzTAS-Plus图像分析仪测量海马h1和h3段锥体细胞的数密度(Nv...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损害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39例缺血缺氧新生儿尸体解剖检查病例的大脑海马区锥体细胞进行定量观察,使用LeitzTAS-Plus图像分析仪测量海马h1和h3段锥体细胞的数密度(Nv)和形状因子(F)。结果:测量值分别为0.97×105±0.847mm-3(h1段锥体细胞Nv),1.07×105±0.791mm-3(h3段锥体细胞Nv),0.511±0.097(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缺氧新生儿海马区锥体细胞的数密度低于对照组,而形状因子大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海马区 锥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用于芬太尼全麻后催醒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海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1-41,共1页
纳洛酮(NAL)能有效地对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但也往往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气管内插管全麻择期手术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手术包括胸外、普... 纳洛酮(NAL)能有效地对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但也往往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气管内插管全麻择期手术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手术包括胸外、普外、骨科、颅脑及五官科手术,手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芬太尼 催理 纳洛酮 循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溶栓
6
作者 李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2期808-809,共2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溶栓山东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急诊科(257034)李臻早在1912年日本大阪心脏病中心就提出由冠脉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AMI),并进行了大量的冠脉内投入链激酶(SK)的试验研究[1],研究...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溶栓山东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急诊科(257034)李臻早在1912年日本大阪心脏病中心就提出由冠脉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AMI),并进行了大量的冠脉内投入链激酶(SK)的试验研究[1],研究表明,治疗效果多有不同,当时对冠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溶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