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
1
作者
冯晓飞
谢诚
+4 位作者
张秀振
董仕奎
陈军胜
叶舒
钟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94,共10页
针对预制梁场位置偏远、场景复杂、光线不足,导致数据采集困难、背景干扰、画质受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上建立互学习框架,分别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样本干扰的能...
针对预制梁场位置偏远、场景复杂、光线不足,导致数据采集困难、背景干扰、画质受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上建立互学习框架,分别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样本干扰的能力,构造动静结合的双分支子网络,在网络中引入基于归一化的注意力通道子模块动态地调整通道权重,以适应真实场景下的环境光照复杂性和噪声干扰随机性。为充分发挥两支子网络各自的优势,利用目标检测模型真实值的预测边界框不唯一的特性,提出正样本对齐策略,实现边界框数量及表征分布的双重对齐。构建一个基于真实场景的预制梁工序数据集,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确率和均值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7.2%和97.7%,推理速度达到了78帧/s,在满足工业落地应用需求的同时,为预制梁工序检测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结合
候选框互学习
正样本对齐
工序检测识别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打印的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俊艇
冯健鹏
+1 位作者
周慧颖
刘殿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16,共8页
为了研究柱状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各向异性,采用聚乙烯醇作为耗材,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具有不同节理倾角的柱状节理网络,并采用石膏净浆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技术制备柱状节理岩体类岩石试样,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所制得试样的各向...
为了研究柱状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各向异性,采用聚乙烯醇作为耗材,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具有不同节理倾角的柱状节理网络,并采用石膏净浆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技术制备柱状节理岩体类岩石试样,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所制得试样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后减再急剧增大的趋势,并在节理倾角为0°、60°时取得极小值,而弹性模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比分别为37.65、314;节理倾角为15°、90°时的试样脆性破坏特征显著,节理倾角为75°时的试样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试样在节理倾角小于45°时主要发生垂直于柱体轴向的剪切破坏,在节理倾角为45°~75°时主要发生沿柱体轴向的剪切破坏,在节理倾角为90°时主要发生柱体破坏与节理面张拉破坏;节理面的刚度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有显著影响,在采用类岩石材料研究柱状节理岩体的力学性能时,应考虑节理面制备方法对柱状节理岩体类岩石试样各向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各向异性
三维打印
柱状节理岩体
能量演化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与单轴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周慧颖
李树忱
+3 位作者
王曼灵
袁超
张俊艇
冯健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1232,共19页
为了研究初始孔隙对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计算孔隙率、体积参数、形状参数、角度参数和构造参数的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建立的随机模型开展了五因素五水平的单轴压缩正交数值模拟,...
为了研究初始孔隙对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计算孔隙率、体积参数、形状参数、角度参数和构造参数的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建立的随机模型开展了五因素五水平的单轴压缩正交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模式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计算孔隙率、角度参数和构造参数对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计算孔隙率、角度参数呈负相关,与构造参数呈正相关,与其余因素相关性较弱;随着模型孔隙率的增加,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应力-应变曲线中塑性应变占比随之增加,破坏模式由单剪切破坏面、多剪切破坏面转为局部粉碎状破坏,岩石由脆性破坏逐渐转为延性破坏,5%和12.5%可近似作为强脆性―脆性―延性转换的临界孔隙率;建立的损伤统计本构方程能够根据初始孔隙特征较好地预测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的力学行为,对于玄武岩地层中多孔岩石力学性质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多孔岩石
随机建模
数值模拟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
1
作者
冯晓飞
谢诚
张秀振
董仕奎
陈军胜
叶舒
钟忺
机构
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中心
山东
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
有限公司
科技研发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71361)
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2022B45)。
文摘
针对预制梁场位置偏远、场景复杂、光线不足,导致数据采集困难、背景干扰、画质受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上建立互学习框架,分别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样本干扰的能力,构造动静结合的双分支子网络,在网络中引入基于归一化的注意力通道子模块动态地调整通道权重,以适应真实场景下的环境光照复杂性和噪声干扰随机性。为充分发挥两支子网络各自的优势,利用目标检测模型真实值的预测边界框不唯一的特性,提出正样本对齐策略,实现边界框数量及表征分布的双重对齐。构建一个基于真实场景的预制梁工序数据集,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确率和均值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7.2%和97.7%,推理速度达到了78帧/s,在满足工业落地应用需求的同时,为预制梁工序检测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动静结合
候选框互学习
正样本对齐
工序检测识别
目标检测
Keywords
dynamic-static fusion
candidate box mutual learning
positive sample alignment
process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bject detect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打印的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俊艇
冯健鹏
周慧颖
刘殿鹏
机构
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大学齐鲁交通学院
临朐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1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9021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ZD36)。
文摘
为了研究柱状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各向异性,采用聚乙烯醇作为耗材,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具有不同节理倾角的柱状节理网络,并采用石膏净浆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技术制备柱状节理岩体类岩石试样,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所制得试样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后减再急剧增大的趋势,并在节理倾角为0°、60°时取得极小值,而弹性模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比分别为37.65、314;节理倾角为15°、90°时的试样脆性破坏特征显著,节理倾角为75°时的试样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试样在节理倾角小于45°时主要发生垂直于柱体轴向的剪切破坏,在节理倾角为45°~75°时主要发生沿柱体轴向的剪切破坏,在节理倾角为90°时主要发生柱体破坏与节理面张拉破坏;节理面的刚度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有显著影响,在采用类岩石材料研究柱状节理岩体的力学性能时,应考虑节理面制备方法对柱状节理岩体类岩石试样各向异性的影响。
关键词
岩体力学
各向异性
三维打印
柱状节理岩体
能量演化
破坏模式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anisotrop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energy evolution
damage mode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与单轴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周慧颖
李树忱
王曼灵
袁超
张俊艇
冯健鹏
机构
山东
大学齐鲁交通学院
山东
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
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1232,共1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1YFC2902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831278,No.5210837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21ZD36)。
文摘
为了研究初始孔隙对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计算孔隙率、体积参数、形状参数、角度参数和构造参数的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建立的随机模型开展了五因素五水平的单轴压缩正交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模式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计算孔隙率、角度参数和构造参数对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计算孔隙率、角度参数呈负相关,与构造参数呈正相关,与其余因素相关性较弱;随着模型孔隙率的增加,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应力-应变曲线中塑性应变占比随之增加,破坏模式由单剪切破坏面、多剪切破坏面转为局部粉碎状破坏,岩石由脆性破坏逐渐转为延性破坏,5%和12.5%可近似作为强脆性―脆性―延性转换的临界孔隙率;建立的损伤统计本构方程能够根据初始孔隙特征较好地预测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的力学行为,对于玄武岩地层中多孔岩石力学性质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玄武岩
多孔岩石
随机建模
数值模拟
损伤模型
Keywords
basalt
porous rock
stochastic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damage model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动静结合互学习的预制梁工序检测方法
冯晓飞
谢诚
张秀振
董仕奎
陈军胜
叶舒
钟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三维打印的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张俊艇
冯健鹏
周慧颖
刘殿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随机三维模型构建与单轴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周慧颖
李树忱
王曼灵
袁超
张俊艇
冯健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