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中和背景下的赤泥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
9
1
作者
胡明慧
郄志鹏
+4 位作者
张新翰
刘忠宝
胡庆银
孙晔
邹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作为氧化铝工业过程伴生的固体废弃物,赤泥的规模化消纳与高值化利用一直以来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有必要对赤泥的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重新归纳与审视。首先从赤泥的基本理化性质出发,面向不...
作为氧化铝工业过程伴生的固体废弃物,赤泥的规模化消纳与高值化利用一直以来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有必要对赤泥的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重新归纳与审视。首先从赤泥的基本理化性质出发,面向不同CO_(2)浓度的应用场合,分析了赤泥直接在CO_(2)捕集中的利用现状,对捕集装置、技术及赤泥组分的转化进行了综述。其次,基于赤泥自身丰富的多孔结构与碱金属类的化学组分,论述了以赤泥为原料的高值固体多孔材料(如沸石分子筛)合成与应用的相关研究,涉及材料制备工艺、CO_(2)捕集效果等。最后,从赤泥基固体催化剂的角度,论述了其在CO_(2)加氢、化学链燃烧等领域的催化效果。为赤泥在CO_(2)捕集转化领域的应用现状提供了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吸收法
碳中和
二氧化碳捕集
固体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植酸制备球形碳酸钡微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梦旭
崔万顺
+2 位作者
闫平科
高玉娟
姜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06-2512,共7页
本文使用氯化钡(BaCl_(2))和碳酸钠(NaCO_(3))为原料,采用植酸作为添加剂制备纳米碳酸钡晶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制得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植酸能够有效的阻隔碳...
本文使用氯化钡(BaCl_(2))和碳酸钠(NaCO_(3))为原料,采用植酸作为添加剂制备纳米碳酸钡晶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制得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植酸能够有效的阻隔碳酸钡晶体的径向生长,形貌由微米级短棒状向鱼卵状碳酸钡聚集体转变,对碳酸钡晶体形貌的合成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为碳酸钡微晶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方法,对特殊形貌碳酸钡形貌调控合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钡
形貌调控
晶体合成
植酸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恩霞
钟国万
+3 位作者
蒋曼
崔石岩
杨培根
闫平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验证了以高炉灰为还原剂时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磁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高炉灰中碳资源的还原性,实...
验证了以高炉灰为还原剂时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磁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高炉灰中碳资源的还原性,实现硫酸渣与高炉灰中铁资源的回收,且不同种类高炉灰对共还原-磁选所得还原铁指标影响不同,以G4高炉灰为还原剂时还原铁中铁品位和铁回收率较好,在G4用量50%、还原温度1 200℃、还原时间60 min、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47.93%、磁场强度0.10 T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91.96%、铁回收率91.62%的直接还原铁,该工艺可为硫酸渣和高炉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渣
高炉灰
共还原
磁选
直接还原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恩霞
姜涛
+3 位作者
崔石岩
文伟翔
李悦鹏
王发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可以协同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和高炉灰,但不同种类高炉灰所得还原铁指标差异大,针对某高炉灰为还原剂时所得还原铁的铁品位低问题,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升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后所得还原...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可以协同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和高炉灰,但不同种类高炉灰所得还原铁指标差异大,针对某高炉灰为还原剂时所得还原铁的铁品位低问题,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升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后所得还原铁的铁品位仍较低(<76%),未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试验对比了共还原体系中加入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钠和氟化钙对还原铁的铁品位和铁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氟化钙为添加剂时可以在保证铁回收率的同时提高铁品位;在高炉灰用量50%、氟化钙用量15%、还原温度1250℃、还原时间60 min、粒度-74μm含量59.17%、磁场强度80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91.08%的还原铁,铁回收率为92.55%,优化效果好。试验结果可为铜渣和高炉灰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共还原-磁选工艺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高炉灰
共还原-磁选
添加剂
氟化钙
铁回收
资源综合利用
固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背景下的赤泥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
9
1
作者
胡明慧
郄志鹏
张新翰
刘忠宝
胡庆银
孙晔
邹润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基金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40005014202305)
北京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经费资助项目(2023-zz-56)。
文摘
作为氧化铝工业过程伴生的固体废弃物,赤泥的规模化消纳与高值化利用一直以来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有必要对赤泥的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重新归纳与审视。首先从赤泥的基本理化性质出发,面向不同CO_(2)浓度的应用场合,分析了赤泥直接在CO_(2)捕集中的利用现状,对捕集装置、技术及赤泥组分的转化进行了综述。其次,基于赤泥自身丰富的多孔结构与碱金属类的化学组分,论述了以赤泥为原料的高值固体多孔材料(如沸石分子筛)合成与应用的相关研究,涉及材料制备工艺、CO_(2)捕集效果等。最后,从赤泥基固体催化剂的角度,论述了其在CO_(2)加氢、化学链燃烧等领域的催化效果。为赤泥在CO_(2)捕集转化领域的应用现状提供了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赤泥
吸收法
碳中和
二氧化碳捕集
固体催化剂
Keywords
red mud
absorption method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dioxide capture
solid catalyst
分类号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植酸制备球形碳酸钡微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梦旭
崔万顺
闫平科
高玉娟
姜旭
机构
山东
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06-25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137)资助
河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E2019508097)资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2ME013)资助。
文摘
本文使用氯化钡(BaCl_(2))和碳酸钠(NaCO_(3))为原料,采用植酸作为添加剂制备纳米碳酸钡晶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制得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植酸能够有效的阻隔碳酸钡晶体的径向生长,形貌由微米级短棒状向鱼卵状碳酸钡聚集体转变,对碳酸钡晶体形貌的合成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为碳酸钡微晶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方法,对特殊形貌碳酸钡形貌调控合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碳酸钡
形貌调控
晶体合成
植酸
纳米材料
Keywords
barium carbonate
morphology regulation
crystal synthesis
phytate
nanomaterials
分类号
O614.2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恩霞
钟国万
蒋曼
崔石岩
杨培根
闫平科
机构
山东
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
招金
科技
有限公司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招金矿业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425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QB192)。
文摘
验证了以高炉灰为还原剂时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磁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高炉灰中碳资源的还原性,实现硫酸渣与高炉灰中铁资源的回收,且不同种类高炉灰对共还原-磁选所得还原铁指标影响不同,以G4高炉灰为还原剂时还原铁中铁品位和铁回收率较好,在G4用量50%、还原温度1 200℃、还原时间60 min、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47.93%、磁场强度0.10 T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91.96%、铁回收率91.62%的直接还原铁,该工艺可为硫酸渣和高炉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硫酸渣
高炉灰
共还原
磁选
直接还原铁
Keywords
sulfuric acid residue(SAR)
blast-furnace ash(BFA)
co-redu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direct reduced iron(DRI)
分类号
TD92 [矿业工程—选矿]
TF55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恩霞
姜涛
崔石岩
文伟翔
李悦鹏
王发刚
机构
山东
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
有限公司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425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B192)。
文摘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可以协同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和高炉灰,但不同种类高炉灰所得还原铁指标差异大,针对某高炉灰为还原剂时所得还原铁的铁品位低问题,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升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后所得还原铁的铁品位仍较低(<76%),未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试验对比了共还原体系中加入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钠和氟化钙对还原铁的铁品位和铁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氟化钙为添加剂时可以在保证铁回收率的同时提高铁品位;在高炉灰用量50%、氟化钙用量15%、还原温度1250℃、还原时间60 min、粒度-74μm含量59.17%、磁场强度80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91.08%的还原铁,铁回收率为92.55%,优化效果好。试验结果可为铜渣和高炉灰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共还原-磁选工艺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铜渣
高炉灰
共还原-磁选
添加剂
氟化钙
铁回收
资源综合利用
固废处理
Keywords
copper slag
blast furnace dust
co-reduction fol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additive
CaF_(2)
iron recover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olid waste treatment
分类号
TD95 [矿业工程—选矿]
TF55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中和背景下的赤泥综合利用现状
胡明慧
郄志鹏
张新翰
刘忠宝
胡庆银
孙晔
邹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植酸制备球形碳酸钡微晶
徐梦旭
崔万顺
闫平科
高玉娟
姜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硫酸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回收铁试验研究
高恩霞
钟国万
蒋曼
崔石岩
杨培根
闫平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铜渣与高炉灰共还原-磁选工艺回收铁试验研究
高恩霞
姜涛
崔石岩
文伟翔
李悦鹏
王发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