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导水度探讨——以屏东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研究主要是以Guelph渗透计于野外不同土地利用及不同深度下的水力传导度加以探讨,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物理性质,结果发现土壤总体密度以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而竹林地为最低;p H值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竹林地最低;试验孔深... 本研究主要是以Guelph渗透计于野外不同土地利用及不同深度下的水力传导度加以探讨,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物理性质,结果发现土壤总体密度以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而竹林地为最低;p H值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竹林地最低;试验孔深度30cm及深度60cm的水力传导度皆为裸露地最大,最小为竹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力传导度 裸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工程对水生萤火虫(黄缘萤)之影响
2
作者 李明熹 赵于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1-283,共3页
以台湾南部屏东地区的黄缘萤栖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栖地水质环境并探讨水土保持工程(景观护岸)对黄缘萤之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水质环境相当适合黄缘萤的生存,黄缘萤繁殖的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1月与6月,且黄缘萤求偶的高峰期约在日落... 以台湾南部屏东地区的黄缘萤栖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栖地水质环境并探讨水土保持工程(景观护岸)对黄缘萤之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水质环境相当适合黄缘萤的生存,黄缘萤繁殖的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1月与6月,且黄缘萤求偶的高峰期约在日落后1h。土堤护岸黄缘萤数量为景观护岸的三倍以上,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主要为景观护岸的设计并未考虑黄缘萤的成长及繁衍过程,所以造成影响。因此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作,必须考虑当地生物习性才能降低对生物栖地的破坏,以免影响生态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 黄缘萤 水质 景观护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态工程治理台湾屏东县高树乡浊口溪之探讨
3
作者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1期1-6,15,共7页
台湾特殊地理条件,于具有灾害潜在的河段,常须整治野溪、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却忽略栖息于当地的原生物种;所幸近十几年来,生态工程在台湾日益盛行,许多水利建设也逐渐开始考量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然而,由于对河川欠缺完整性的规划管... 台湾特殊地理条件,于具有灾害潜在的河段,常须整治野溪、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却忽略栖息于当地的原生物种;所幸近十几年来,生态工程在台湾日益盛行,许多水利建设也逐渐开始考量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然而,由于对河川欠缺完整性的规划管理概念,常导致部分施工成效仍待验证。本研究初步建立一规划设计的方法论,从利用简易的粒径量测方法及以HEC-RAS模拟河川水位开始,至如何应用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进行河溪整治,作一详尽说明,期能为日后工程界进行规划设计时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HEC—RAS 粒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灾害防治——以台湾屏东县来义村为例
4
作者 黄孟伟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使用科罗拉多落石仿真程序(CRSP),判断来义村遭受到落石冲撞的危险性,并依据2005~2010年来义村集水区所发生的天然灾害事件,探讨日雨量与降雨强度等水文资料与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现场土壤采样,使用统一土壤分类法判断当... 本文使用科罗拉多落石仿真程序(CRSP),判断来义村遭受到落石冲撞的危险性,并依据2005~2010年来义村集水区所发生的天然灾害事件,探讨日雨量与降雨强度等水文资料与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现场土壤采样,使用统一土壤分类法判断当地土砂是否适宜用于工程建造;从落石仿真程序的仿真结果,可以得知来义村上边坡处落石的发生机率相当高,需在边坡设置防护设施保护村落安全;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义村的周遭河床底质属于优良级配的含砂砾石,可就地取材,配合防灾工程的实施,由水文分析得知,降雨强度为诱发来义村集水区发生灾害与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SP 土壤采样 降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花东纵谷河床新兴地果园内之风向与风速变化
5
作者 唐琦 陈奕诚 郑衣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8-261,共4页
研究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月于台湾东部花东纵谷区域之台东县鹿野乡河床新兴地番荔枝栽植区,择定一面积32 000m2之番荔枝果园为试区(22°56′56.4″N,121°8′56.4″E),果树平均高度为2.2m,树龄5a以上。先利用观测铁塔于距离地... 研究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月于台湾东部花东纵谷区域之台东县鹿野乡河床新兴地番荔枝栽植区,择定一面积32 000m2之番荔枝果园为试区(22°56′56.4″N,121°8′56.4″E),果树平均高度为2.2m,树龄5a以上。先利用观测铁塔于距离地面2.5m及6m处来测定风向及风速,再藉分析以探讨该果园内之气流行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花东纵谷南部区域河床新兴地于每日出现逐时平均风速趋近静风状态时,可作为区分昼夜间风场特性之依据,而昼夜间之时段分别为7:00—19:00及20:00至翌日6:00。当强盛偏北气流行进至花东纵谷区域河床新兴地之风场内,区域内风速会在1.0h内激增,且于果园试区内果树冠层上0.3m高度之风速达3.8m/s,对于果树之枝干将产生摇曳不止的情形,将造成果实易受磨损及不利果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纵谷 河床新兴地 风向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东太麻里集水区崩塌因子探讨
6
作者 谢依霖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1-6,39,共7页
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东部地质较为破碎且地震频繁,加上地理位置关系,台风经常侵袭台湾且携带极大雨量,易使山区发生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坡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挟带高强度降雨,在东部地区造... 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东部地质较为破碎且地震频繁,加上地理位置关系,台风经常侵袭台湾且携带极大雨量,易使山区发生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坡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挟带高强度降雨,在东部地区造成严重崩塌灾害,太麻里流域总崩塌面积高达2501hm2。本研究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地文因子及水文因子与崩塌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地文因子方面,有77.2%崩塌皆小于1hm2,且崩塌高程多落于500~1500m之间;水文因子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太麻里集水区流域上游与下游雨量观测值相差约1000mm,显示太麻里集水区上游雨量充沛,致使该地区崩塌地多位于中、上游;综合各因子对崩塌地的影响,认为致使本研究区崩塌地发生的因子为坡度与高程,其次为降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崩 降雨 地文因子 莫拉克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特性的模糊理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锦育 余新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3,共4页
台湾雨量站的密度高居全世界前3名,然而雨量站往往由于设站时间不一致,或因天灾人祸而导致数据遗失;因此各水文观测站之降雨数据具模糊特性。降雨事件的特性,大致可区分为3个重要因子;降雨量、降雨时间及形状因子。常用之统计值为总降... 台湾雨量站的密度高居全世界前3名,然而雨量站往往由于设站时间不一致,或因天灾人祸而导致数据遗失;因此各水文观测站之降雨数据具模糊特性。降雨事件的特性,大致可区分为3个重要因子;降雨量、降雨时间及形状因子。常用之统计值为总降雨量、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最小降雨量、中值降雨量、降雨延时、尖峰达到时间、偏态指标及峰态指标等9个物理量。研究以统计量及模糊理论为基础,分析屏东县气象局1992-2007年31个雨量站之总降雨量大于100mm,降雨延时3h以上之降雨事件(1177场)。研究结果显示:屏东县大于100mm之降雨,具长延时、高狭峰之特性;就气象站而言,气象站C0R38之暴雨事件,最接近整体降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降雨量 雨量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降雨模型试验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类型之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天健 蔡和伦 +2 位作者 黄彦荣 颜宏益 张佑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4-257,共4页
台湾属海岛型气候,因而年雨量丰沛,降雨时间与空间的不均匀,对台湾大量的山坡地造成威胁。该研究系利用人工降雨系统,配合土壤模型试体探讨强降雨下滑坡破坏型态与坡体饱和度之关系,以对各种边坡稳定、边坡破坏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研... 台湾属海岛型气候,因而年雨量丰沛,降雨时间与空间的不均匀,对台湾大量的山坡地造成威胁。该研究系利用人工降雨系统,配合土壤模型试体探讨强降雨下滑坡破坏型态与坡体饱和度之关系,以对各种边坡稳定、边坡破坏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研究结果得知边坡滑动主要发生在坡体趋近稳定饱和时,而坡面冲蚀则受土壤饱和度影响较小。土壤渗透率与降雨强度之关系亦影响着坡面破坏型态,降雨强度远大于土壤渗透系数时,其破坏型态以浅层滑动为主;降雨强度近似于土壤土壤渗透系数时,则主要为较深层滑动;若降雨强度小于土壤临界入渗率时,则主要为表面冲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土壤渗透率 滑坡类型 模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土石流监测及警戒系统之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9-242,共4页
台湾因降雨量大、地形坡度陡峻、地质构造脆弱、地震规模大,因此在坡面及河道上常有大量松散土石堆积,加上山坡地土地的大量开发,造成许多山坡地成为崩塌及土石流发生的敏感地区。针对台湾土石流监测及警戒系统的发展作一综合性的介绍。
关键词 土石流 土石流监测 土石流警戒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之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统昭 李锦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2-286,共5页
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研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水土评估工具(SWAT),具有强大的物理机制。近年来,它被认为是最适合模拟在不同土壤、土地利用和管理大流域中,长期土地管理对于水、土沙、营养物质及农业化学物质的影响。介绍S... 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研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水土评估工具(SWAT),具有强大的物理机制。近年来,它被认为是最适合模拟在不同土壤、土地利用和管理大流域中,长期土地管理对于水、土沙、营养物质及农业化学物质的影响。介绍SWAT模型的原理及基础数据库之建立,并搜集SWAT模型应用研究之文献(1999-2008年),以统计分析SWAT模型目前的研究现况,作为日后应用SWAT模型进行相关研究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分布式水文模型 基础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喷洒粘着剂之防冲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中立 戴欣怡 +2 位作者 徐弘明 陈淑慈 陈佳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3-247,共5页
台湾因地形、地质与气候的关系故崩塌与土壤流失颇多,加上人为过度开发与土地超限利用结果,遂造成不少土砂灾害问题。为了加速国土的复育,水土保持植生工程中常加入黏着剂除使植物种子有效的停留于坡面生长外,也有保护坡面防止土壤冲蚀... 台湾因地形、地质与气候的关系故崩塌与土壤流失颇多,加上人为过度开发与土地超限利用结果,遂造成不少土砂灾害问题。为了加速国土的复育,水土保持植生工程中常加入黏着剂除使植物种子有效的停留于坡面生长外,也有保护坡面防止土壤冲蚀的目的。研究乃以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红壤为试样,喷洒常用的3种粘着剂,并在降雨强度50,80,110mm/h及坡度16.7°,21.8°与28.8°的情况下进行60min试验。结果表明:高分子黏着剂较其它2种材料能保持稳定的抗冲蚀效果,压克力树脂于高强度降雨冲蚀较多,德国柏油乳剂则坡度愈陡冲蚀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冲蚀 粘着剂 降雨强度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关庙休息站边坡保护工程之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中立 张志平 +3 位作者 张志豪 陈宥任 张婉真 戴欣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20-224,261,共6页
台湾第二高速公路南部路段之地理位置为横跨台南、高雄、屏东三县,沿线通过地质复杂的泥岩、砂岩及砾石层等地质区,经常导致土壤冲蚀、边坡崩塌且有危及行车安全与公路景观。针对其中关庙休息站周边边坡所实施之水土保持处理措施进行调... 台湾第二高速公路南部路段之地理位置为横跨台南、高雄、屏东三县,沿线通过地质复杂的泥岩、砂岩及砾石层等地质区,经常导致土壤冲蚀、边坡崩塌且有危及行车安全与公路景观。针对其中关庙休息站周边边坡所实施之水土保持处理措施进行调查与评估,探讨不同边坡保护工程之处理情况下,对当地之植被复育、土壤物性与边坡稳定性等影响。研究结果得知,南二高关庙休息站周边道路边坡均属于泥岩地区,初期所构筑的边坡过陡,植生不易,调查发现铺设植生网地区较容易导致土壤硬度偏高、植物生长情形不佳、冲蚀量增加,而水泥型框工法则有较佳的边坡保护效果;又裸露区之月冲蚀量高达4mm,会导致下游排水系统淤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高速公路 植生 土壤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分布水文模式TOPMODEL之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瑞赋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TOPMODEL(Topography MODEL)为一半分布水文模式,是由英国兹里大学的Beven及Kirkby于1979年所发展,可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模式,其概念简单、参数少、操作方便,近年来模式不断修正改进,更可与数值高程模型与地理资讯系统相配合... TOPMODEL(Topography MODEL)为一半分布水文模式,是由英国兹里大学的Beven及Kirkby于1979年所发展,可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模式,其概念简单、参数少、操作方便,近年来模式不断修正改进,更可与数值高程模型与地理资讯系统相配合,因此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而广泛使用。TOPMODEL的应用范围甚广,由文献中得知其应用领域包括:模式评估、气候水文、原理探讨、网格分析与灾害预测等。本文介绍了TOPMODEL模式的原理与应用,并收集相关的文献(2001~2010年),就研究现况予以统计分析,为日后应用此模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DEL 地形指数 水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之水文因子之探讨-以台北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统昭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4期1-9,共9页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台风行径之要冲,根据中央气象局统计,每年平均有3.5个台风侵台。台北市处于台北盆地内,地势低洼,每逢台风来袭或暴雨来临时便造成淹水或坡地灾害。本研究搜集台北地区之台北、竹子湖、鞍部等主要气象站,自1960至2008年...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台风行径之要冲,根据中央气象局统计,每年平均有3.5个台风侵台。台北市处于台北盆地内,地势低洼,每逢台风来袭或暴雨来临时便造成淹水或坡地灾害。本研究搜集台北地区之台北、竹子湖、鞍部等主要气象站,自1960至2008年间共计75起台风灾害降雨资料,针对台风特性与降雨重现期距频率分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台风特性与测站地形因素对于总降雨量有一定程度影响;经分析重现期距与重大水文事件得知:受降雨延时长及瞬时暴雨而导致排水负荷不足为灾害发生之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特性 重现期距频率分析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吉层崩塌地地电阻分析
15
作者 许中立 谢茗彰 徐弘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276,共5页
台东海岸山脉为利吉层分布地区,常呈裸露而植生不易,又受降雨冲蚀易形成崩塌地滑灾害。本研究针对近年利吉层地区发生之崩塌灾害资料搜集与踏勘,并透过卫星影像进行判释,而选出池上山棕寮及鹿野宝华两案例,进行地层电气探测之相关分析... 台东海岸山脉为利吉层分布地区,常呈裸露而植生不易,又受降雨冲蚀易形成崩塌地滑灾害。本研究针对近年利吉层地区发生之崩塌灾害资料搜集与踏勘,并透过卫星影像进行判释,而选出池上山棕寮及鹿野宝华两案例,进行地层电气探测之相关分析研究。综合研究成果由2004年、2006及2009卫星影像照片崩塌地判释得知:2004年崩塌面积为102hm2,2006年增加为139hm2,2009年崩塌面积减少至56.5hm2,进一步探讨发现2009年坡度20%以下崩塌裸露比例大幅减少,而坡度30%~40%之崩塌则呈现增加趋势,分析坡度20%以上植物不易生长,植生复育速度较缓慢;利吉层分布周围之地层走向为北偏东,以向东南倾斜为主,并紧邻池上断层、鹿野断层及利吉断层,地质变化多样,属较新地质年代,仍处于不稳定之状态;由山棕寮及宝华电气探测结果得知地电阻值皆小于100mΩ,利吉层地电阻分布可分为崩积层与下方岩层,崩积层电阻较高而泥岩之电阻值则小于35及20mΩ,整体电阻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地 利吉层 电气探测 地电阻 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表植被之蒸发散量估测比较
16
作者 唐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5-238,共4页
蒸发散量为一水资源涵养重要指标,据此,研究乃择定台湾西南部泥岩丘陵地上优势植被包括:番荔枝及莿竹,观测莿竹林冠层上进行全天日射量、净辐射量、气温、相对湿度及地中传导热量等微气象观测,藉以鲍温比与热收支法估测3种不同地表植被... 蒸发散量为一水资源涵养重要指标,据此,研究乃择定台湾西南部泥岩丘陵地上优势植被包括:番荔枝及莿竹,观测莿竹林冠层上进行全天日射量、净辐射量、气温、相对湿度及地中传导热量等微气象观测,藉以鲍温比与热收支法估测3种不同地表植被之蒸发散量,另配合蒸发散量实测值进行验证,可获知番荔枝及莿竹蒸发散量分别为:0.1~1.6mm及1.9~3.6mm,且与A型蒸发皿蒸发量之关系分别为0.27倍及0.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收支法 蒸发散量 番荔枝 莉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梵前山校区风速统计分布之探讨
17
作者 曹舜评 范晓丹 李汴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8-252,共5页
研究针对华梵前山气象站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之小时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华梵前山风速资料之分布是否合乎韦伯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及莱利分布(Rayleigh distribution)。研究中韦伯分布使用动差法(Method of moment)及最... 研究针对华梵前山气象站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之小时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华梵前山风速资料之分布是否合乎韦伯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及莱利分布(Rayleigh distribution)。研究中韦伯分布使用动差法(Method of moment)及最大概似法(Method of maximumlikelihood)求取参数;莱利分布使用动差法求取参数。进一步以K-S检定,判断各理论累积机率分布与观测值之累积机率是否相符;再以误差绝对值之总和判断何种分布较为适合。分析结果显示:韦伯分布与莱利分布均可适用于描述全部数据之机率分布。将资料分为夏半年(4-9月)与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时,韦伯分布为最适用之机率分布函数;且夏半年之参数以最大概似法求得最佳,而冬半年则以动差法较佳。此结果可作为校区风蚀、防灾、生态、环境风场特性及评估风能潜势研究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分布 莱利分布 动差法 最大概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仪比较与林边溪流量量测
18
作者 江介伦 杨翰宗 +2 位作者 吕育轩 吴佳颖 简志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7-280,共4页
该研究于屏东县来义乡林边溪上游,采用电磁式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及超声波数位流速仪,进行河川流速量测,并比较三种仪器所实际量测获得数据差别及其实用性,在枯水期进行河川流量量测时水位较低,可利用一点法或两点法量测其流速,并以平... 该研究于屏东县来义乡林边溪上游,采用电磁式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及超声波数位流速仪,进行河川流速量测,并比较三种仪器所实际量测获得数据差别及其实用性,在枯水期进行河川流量量测时水位较低,可利用一点法或两点法量测其流速,并以平均断面法计算出流量,在低水位时,旋杯式流速仪会因为水流速度太小使旋杯无法转动,因此在低水位时,可以电磁式流速仪或超声波数位流速仪进行流量量测。量测结果显示林边溪α值(R/D)约在0.911~1之间,而流量Q<10cm/s时,α值非常趋近于1,当流量Q>10cm/s时,α值大约在0.91~0.96,流量Q>10cm/s时,水面宽度T及水力深度D的改变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半径 水力深度 湿周 流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茶部落自然环境与土砂灾害之探讨
19
作者 戴欣怡 许中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5-270,共6页
好茶部落位处台湾屏东县北端雾台乡南侧,紧邻高屏溪流域之支流隘寮南溪旁,2005-2007年接连遭逢台风暴雨使得部落周边遭受严重之崩塌、土石流与洪水等灾害。研究则以好茶部落历史灾害、环境地质、致灾情形、肇灾原因与河道蜿蜒变化。研... 好茶部落位处台湾屏东县北端雾台乡南侧,紧邻高屏溪流域之支流隘寮南溪旁,2005-2007年接连遭逢台风暴雨使得部落周边遭受严重之崩塌、土石流与洪水等灾害。研究则以好茶部落历史灾害、环境地质、致灾情形、肇灾原因与河道蜿蜒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好茶部落周围灾害成因主要为降雨量过大、环境地质条件不佳与排水系统不良外,原河道宽度不足与河道主深槽差异致使河道纵横向刷深扩大,以及部落位处河阶堆积层,住户距河道及边坡之缓冲距离不足等因素有关。又因近年之雨季降雨量均超过年平均降雨量,致使好茶部落周边地质条件变得较为软弱,更易发生冲蚀崩塌灾害。隘寮南溪河道变迁亦为造成好茶部落酿灾因素之一;自集水区上游往下游运移之土砂,不仅抬高溪床,河道束缩段与河道蜿蜒处因洪流冲刷,使河道变迁与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土石流 河道淤积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倒传递类神经网络模拟预测山棕寮地滑地位移之研究
20
作者 黄文仁 许中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1-275,共5页
地滑为陡坡地最具破坏之灾害形态之一,藉由实施地滑地监测与评估,可以协助政府拟订适当的管理对策。研究以台东县池上乡山棕寮地滑地为例,利用倒传递类神经网络(BPNN)具有建构高复杂且非线性关系方式预测坡面位移变化。研究所发展之倒... 地滑为陡坡地最具破坏之灾害形态之一,藉由实施地滑地监测与评估,可以协助政府拟订适当的管理对策。研究以台东县池上乡山棕寮地滑地为例,利用倒传递类神经网络(BPNN)具有建构高复杂且非线性关系方式预测坡面位移变化。研究所发展之倒传递类神经网络分析系应用MATLAB程序之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网络输入系以直接关系位移之7个物理因子为变数,建构最佳之4层网络。根据监测资料共取12次台风暴雨事件,作为网络训练及模拟测试,并分别以6批次、8批次、10批次等3种情况网络训练对应模拟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所需监测台风暴雨事件至少8批次,即可达到13.1%预测位移误差。其误差精度可作为中危害度以上地滑地执行后续监测管理值与利用管理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滑 倒传递类神经网络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监测管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