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SUMO E3连接酶基因家族分析及StSIZ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许慧珍 SHANTWANA Ghimire +3 位作者 RAJU Kharel 岳云 司怀军 唐勋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目的】对马铃薯StSIZ1基因进行克隆、亚细胞定位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为阐明StSIZ1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拟南芥SUMO E3连接酶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检索,获得马铃薯SUMO E3连接酶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对马铃薯StSIZ1基因进行克隆、亚细胞定位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为阐明StSIZ1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拟南芥SUMO E3连接酶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检索,获得马铃薯SUMO E3连接酶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从马铃薯品种Atlantic克隆StSIZ1基因;通过RT-qPCR探究StSIZ1基因在马铃薯组织特异性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构建pEGFP-StSIZ1亚细胞定位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系统检测StSIZ1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StSIZ1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CDS区长2634 bp。RT-qPCR结果显示StSIZ1基因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块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StSIZ1基因广泛响应多种胁迫处理,如渗透、盐、高温胁迫。融合蛋白荧光检测确定StSIZ1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结论】马铃薯StSIZ1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且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IZ1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中草鱼土腥味特征性物质累积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闫莉 李慷 +6 位作者 KAMALA Gharti Chetri 鲁强 徐岩 刘如聪 王桂香 ABDOUL Gadiri Sow 刘利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为探究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水体和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系统(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与传统养殖模式对草鱼中土腥味特征性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 为探究养殖模式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水体和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系统(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与传统养殖模式对草鱼中土腥味特征性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累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中水体和草鱼肌肉中2-MIB、GSM的动态检测,探究养殖过程中影响土腥味物质累积的因素。结果表明,IPRS水体和鱼肉的2-MIB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GSM呈现相同的逐步累积趋势,且鱼肉中这2种特征性土腥味物质的变化趋势与水体一致。传统养殖模式下,水体中2-MIB含量逐渐增加,鱼肉中的2-MIB含量在实验末期显著高于实验初期和中期;水体中GSM的变化差异不显著,鱼肉与水体的GSM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时期鱼肉中的GSM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末期达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腥味物质的累积量与草鱼体质量、体长呈正相关。综上,养殖水体和草鱼肌肉中土腥味物质的累积受养殖模式影响,规格为0.42~1.23 kg的草鱼的土腥味特征性物质累积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土腥味 土臭素 二甲基异莰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