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文明图式——以《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原创性建构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文明图式,并被孟学史守正性重构。从原创性建构看,亲亲是血缘伦理之基,仁民是王道政治之本,爱物是自然生态之根;爱物、仁民、亲亲是由外而内的充实,亲亲、仁... 《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原创性建构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文明图式,并被孟学史守正性重构。从原创性建构看,亲亲是血缘伦理之基,仁民是王道政治之本,爱物是自然生态之根;爱物、仁民、亲亲是由外而内的充实,亲亲、仁民、爱物是由内而外的推扩,充实、推扩均是仁的呈现与敞开。从守正性重构看,基于亲亲与兼爱的对决,此章盖为墨氏而发;基于仁民与爱物的对比,仁民易而爱物难;基于亲亲、仁民、爱物的对举,先后之序、实华之分彰明较著,呵护自然、万物一体呼之欲出。孟学史的守正性重构丰富并深化了孟子原创性建构的儒家文明图式,守正性重构最能夯实并彰显原创性建构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价值。借助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分析,可以深入说明这一儒家文明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 亲亲 仁民 爱物 儒家文明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本论: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
2
作者 温海明 张沥丹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4,共10页
以意本论哲学为枢纽,可以探寻中国传统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的相通性与关联性,并总结其在哲学和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具体而言,波粒二象性类似于意识与身体的阴阳互动关系;观测者效应与意本认识论中主客合一的思想相呼应;量子纠缠则... 以意本论哲学为枢纽,可以探寻中国传统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的相通性与关联性,并总结其在哲学和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具体而言,波粒二象性类似于意识与身体的阴阳互动关系;观测者效应与意本认识论中主客合一的思想相呼应;量子纠缠则与意本感通论中人与宇宙的阴阳互动相通,体现了整体性和非局域性。这些相似性表明,阴阳互动思维和量子思维都强调世界的动态性、整体性和不确定性,突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意本论致力于推动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为理解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还可能为物理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推动当代哲学的多维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本论 阴阳 阴阳互动 量子思维 比较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是如何可能的?——再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朝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3,165,166,共15页
最近20多年来围绕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中国学统重建的范式困境,以及当代中国学人的精神贫困。中国传统学问中被当成哲学的一些成分(如儒学),从形态上更接近于宗教而非哲学,因此,从“是哲学”的角度为中国传统哲学合... 最近20多年来围绕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中国学统重建的范式困境,以及当代中国学人的精神贫困。中国传统学问中被当成哲学的一些成分(如儒学),从形态上更接近于宗教而非哲学,因此,从“是哲学”的角度为中国传统哲学合法性辩护是成问题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有哲学”的角度谈论“中国古代哲学”或“儒家哲学”,就像我们谈论基督教哲学、佛教哲学那样,指现代人从哲学立场研究古人、从中建构出哲学。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诞生,是在传统学问体系衰退后,国人在社会现实和人生观方面急需寻找新的“指导原理”的产物,其终极指向其实是意识形态和精神信仰建设,后者未必能称为哲学。因此,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不在于中国古代“某学”可否称为哲学,而在于:在将古人的功夫传统、德性实践转化为概念辨析和理论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找到新的意义之源,尚未建立令人满意的学科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合法性 “有哲学” “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孟子·天下言性章》与《墨子·兼爱中》的思想关联
4
作者 郑炜明 刘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2,共8页
《孟子·天下言性章》历来聚讼甚多,前人解释此章者多引及道家和新出土文献。但通过与《墨子·兼爱中》相比较,可知此章应与墨家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语境前提(杨近墨远)、致思方式(辩故言性)、论证素材(大禹治水)等方面细致分析... 《孟子·天下言性章》历来聚讼甚多,前人解释此章者多引及道家和新出土文献。但通过与《墨子·兼爱中》相比较,可知此章应与墨家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语境前提(杨近墨远)、致思方式(辩故言性)、论证素材(大禹治水)等方面细致分析可见:《孟子·天下言性章》言说对象应主要是墨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家;“辩故言性”反映了孟子和墨家、庄子的人性主张在因果链条上的根本性差异;大禹治水“利”与“善”的两个面相,则展示了孟子、墨家在同一圣王“故事”上的价值分裂。《孟子·天下言性章》所言不止是“性善”,更是反对墨家将动机与原因混为一谈,意在凸显道德行为根源的无动机和反功利的内在特性。以《墨子》为参照坐标,既为我们诠释《孟子·天下言性章》提供了新的视角,又表明《墨子》是一部长期被学界忽视的孟学比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墨子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与概念的联动:改革开放与主旋律电影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隋志强 王淑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8,共6页
随着中国电影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主旋律电影的强调,主旋律电影产生史重回学术界研究视野。通过借鉴德国概念史学家科塞雷克关于概念语义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互动研究模式,将主旋律电影置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语境下进行概念史考察。主... 随着中国电影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主旋律电影的强调,主旋律电影产生史重回学术界研究视野。通过借鉴德国概念史学家科塞雷克关于概念语义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互动研究模式,将主旋律电影置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语境下进行概念史考察。主旋律电影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对文艺界的创作要求,来自“改革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的论述,其语义围绕改革开放实现从题材到内容到功能的规定性扩展,并与重点电影、重大题材电影、献礼片有明显的语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主旋律电影 重点电影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