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建明 褚洪忠 +5 位作者 陈幻喜 杨光维 李涛 施巧婷 徐照学 乃比江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应采用B组方法,即2次PG法,即降低了成本,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宜采用D组方法,成本低,且受胎率较好,适宜在牧区集中人工授精冷配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同期发情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褐牛品种杂交新疆褐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军 陈幻喜 +3 位作者 刘建明 褚洪忠 陈春华 李涛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MHF1)、杂交美×新褐牛F2(MHF2)、杂交德×新褐牛F1(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MHF1)、杂交美×新褐牛F2(MHF2)、杂交德×新褐牛F1(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1体高显著高于XH(P<0.05),体斜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胸围显著高于XH、MHF1;MHF1、MHF2、DHF1管围均显著高于XH(P<0.05)。24月龄时,MHF1、MHF2、DH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XH(P<0.05),MHF2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DHF1及XH(P<0.05)。研究表明,美国瑞士褐牛与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可提高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水平,12月龄的德系褐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优于美系褐牛,但在24月龄美系杂交二代褐牛生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德系杂交褐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美国瑞士褐牛 德国褐牛 杂交后代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幻喜 丁帆 《养殖与饲料》 2019年第9期84-85,共2页
犊牛腹泻病是犊牛的高发疾病,也是造成养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使得犊牛腹泻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就犊牛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兽医临床提供借鉴。
关键词 犊牛 腹泻 发病机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