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Ⅰ炼山初期林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3 位作者 何智英 马祥庆 吴擢溪 李振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38-248,共11页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随着养分流失。有机质、速效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为不炼山的15倍、24倍、16倍和5倍。经回归分析、炼山因素在影响本区水土流失诸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在本试验条件下24°—32°可能是水流面蚀强度的临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初期 林地水土流失 杉木 迹地清理 坡度 人工林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炼山初期土壤肥力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玉盛 俞新妥 +4 位作者 何智英 刘爱琴 何宗明 吴擢溪 李振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48-255,共8页
通过一年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5天0—10cm土层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得到一定的改善,速效性养分大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快速繁殖,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矿质化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炼山后一年,0—10cm土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能变差,土壤... 通过一年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5天0—10cm土层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得到一定的改善,速效性养分大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快速繁殖,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矿质化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炼山后一年,0—10cm土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能变差,土壤可蚀性增大,大量速效性养分流失,土壤生物活性变小,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森林生态系统 杉木 土壤微生物 人工林 炼山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丰产的生理生化性状相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郁善 俞新妥 +3 位作者 罗水河 陈家东 张福寿 吴擢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以杉木一代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优良种子和涩粒种子中蛋百质、淀粉、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游离有机酸、单宁、激素,以及二十个无性系植株的枝、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pH值、蒸腾... 本文以杉木一代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优良种子和涩粒种子中蛋百质、淀粉、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游离有机酸、单宁、激素,以及二十个无性系植株的枝、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pH值、蒸腾强度、单宁、灰分、镁、钙、铁、硼、铜、锌等含量与种子产量质量的相关关系,揭示杉木种子败育的生理性状差异,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微量元素含量、pH值、激素水平改变酶活性,调整代谢方向,从而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生理生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方式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祥庆 刘爱琴 俞立亘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7,共7页
通过 建立径 流场,进行 不 同抚 育方 式 对 杉木 人 工 林水 土 流失 、土 壤 肥力 及 林 木生 长5 a 的定位 研究,结 果表明: 传统杉木 抚育方式 导致了 杉木幼林 地严 重水 土流 失,不 同抚 育方 式林地 水土流失 表现为 :扩... 通过 建立径 流场,进行 不 同抚 育方 式 对 杉木 人 工 林水 土 流失 、土 壤 肥力 及 林 木生 长5 a 的定位 研究,结 果表明: 传统杉木 抚育方式 导致了 杉木幼林 地严 重水 土流 失,不 同抚 育方 式林地 水土流失 表现为 :扩穴连带 抚育> 块状抚 育> 不抚 育;随 抚育 破土 面 增大 ,林 地表 层土 壤砂质 化愈明 显,林地养 分含量 下降,抚育 对林地 的干扰主 要集中 在0 ~20 c m 土 层;不同抚 育方式杉 木生长效 应表现 为:扩穴连 带抚育 > 块状 抚育, 随时 间推 移,抚 育对 杉 木生 长 的影 响逐 年缩小 ,抚育方 式是影响 杉木人 工林长期 生产力 维持的重 要人为因 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方式 杉木 土地生产力 水土流失 径流场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