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3籽强优恢复系及新型杂交稻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曾海清
刘文炳
蔡为铭
林宜茂
魏文辉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3B02)
福建省二轮重大专项(2004NZ01-1
2008NZ001-1)
-
文摘
利用茎秆粗壮、大穗着粒密的优良高产恢复系R6030274和具有穗长粒多、3籽簇生结实特征的优质高产恢复系簇RH33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了两个穗顶端小穗3籽簇生结实型强优新恢复系簇R3籽10和簇R3籽11,分别与II-32A和广占63S配组育成了簇生双籽和簇生3籽4个新型稻杂交种——双籽Ⅱ优10、双籽Ⅱ优11、3籽广两优10和3籽广两优11,表现育性稳定、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
-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3籽簇生
簇生双籽杂交稻
簇生3籽杂交稻
-
Keywords
Rice restorer line
3-grain clustered type in top spikelet
hybrid varieties with 2-grain clustered type in top spikelet
hybrid varieties with 3-grain clustered type in top spikelet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芸S的选育
- 2
-
-
作者
池有奏
-
机构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8期52-54,共3页
-
文摘
芸S是用T108S与明2B杂交配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温敏型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育性稳定、株叶态好、异交率高。202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分析了芸S的选育过程及主要特征特性,对其配组应用及繁殖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不育系
芸S选育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产抗病e-杂交稻e Ⅱ优315的选育与应用
- 3
-
-
作者
黄荣华
蔡为铭
范富英
李坤泰
肖少辉
章清杞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3N0004)
福建省农业跨越计划项目(2013KY02)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五新"推广工程项目(闽发改投资[2013]609号文)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NZ0002-2)
-
文摘
eⅡ优31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1)与强恢复系FR315配组育成的e-杂交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合、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eⅡ优315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
关键词
E-杂交稻
eⅡ优315
高产
优质
稻瘟病抗性
选育
-
Keywords
e-hybrid rice
e II You 315
good grain quality
blast resistance
rice breeding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4个金柑新种质保健价值初步评价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登云
-
机构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12期41-43,7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项目(2014S0029)
-
文摘
[目的]筛选保健价值较高的金柑新种质。[方法]以4年生普通尤溪金柑为对照,通过测定尤溪优选金柑、优选7号金柑、优选8号金柑、三明滑皮金柑等4个金柑新种质果皮和果肉中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初步评价这些新种质的保健价值。[结果]果皮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尤溪金柑>三明滑皮金柑>尤溪优选金柑>优选8号金柑>优选7号金柑;果肉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优选8号金柑>三明滑皮金柑>普通尤溪金柑>优选7号金柑>尤溪优选金柑;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优选8号金柑>尤溪优选金柑>三明滑皮金柑>普通尤溪金柑>优选7号金柑;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优选8号金柑>尤溪优选金柑>优选7号金柑>三明滑皮金柑>普通尤溪金柑。[结论]优选8号金柑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是一保健价值高的金柑新种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关键词
金柑
类黄酮
类胡萝卜素
保健价值
-
Keywords
Kumquat
Flavonoid
Carotenoid
Health value
-
分类号
S666.9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烟后杂交稻不割叶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魏文辉
蔡为铭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12-14,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星火项目(2010S0091)
-
文摘
分析烟后杂交稻制种易取得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从品种选择、父母本播插期、不割叶制种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隔离、去杂、收获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烟后杂交稻不割叶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
关键词
烤烟
杂交稻
制种
不割叶
栽培技术
-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without leaf cut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籼型温敏两系不育系T 108 S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池有奏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5期112-114,共3页
-
文摘
T 108 S是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C 815 S与培矮64 S杂交后代为母本,以广占63 S可散粉株为父本复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温敏型两系不育系。具有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可繁性好、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等特点,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不育系
T
108
S
选育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金谷优3301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丽芳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38-38,40,共2页
-
文摘
2015年引进金谷优3301在尤溪县作中稻栽培,总结其种植表现,提出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与培育多蘖壮秧、适时早插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与科学水管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以实现高产稳产。
-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金谷优330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Keywords
hybrid middle-season rice
Jinguyou 3301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熟金柑新品种‘金秋早’配套栽培技术
- 8
-
-
作者
陈登云
-
机构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2期33-34,36,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0029)。
-
文摘
根据前期研究和调查成果,对早熟金柑新品种‘金秋早’的配套种苗培育、标准建园、高接换种、营养精准、春梢促成、病虫害防治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早熟金柑新品种‘金秋早’的栽培管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金柑
新品种
金秋早
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
Keywords
Kumqut
new cultivar
Jinqiuzao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
分类号
S75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两系杂交水稻T两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
- 9
-
-
作者
池有奏
-
机构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种子科技》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
文摘
T两优华占是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自选两系不育系T108S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抗稻瘟病强势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文章介绍了杂交水稻T两优华占的亲本特征特性,分析了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T两优华占
制种技术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熟优质杂交稻中优2155烟后高产制种技术
- 10
-
-
作者
蔡为铭
魏文辉
邹文广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2期30-31,共2页
-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明恢2155系列新品种的中试与示范"(2013GB2C400234)
-
文摘
中优2155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早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中优2155在尤溪进行烟后杂交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
关键词
优质
中优2155
烟后稻
制种技术
-
Keywords
high quality
Zhongyou 2155
rice after tobacco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炼山和培土对茯苓产量的影响
- 11
-
-
作者
吴承文
傅兴圣
蔡世锋
余昌元
陈登云
陈俊生
-
机构
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尤溪县中医医院
尤溪县国有林场
尤溪县林业局八字桥林业站
尤溪县良种综合开发研究所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2期6-7,共2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2020)。
-
文摘
本文初步探索炼山和培土对福建省尤溪县马尾松主伐区根蔸培育茯苓产量的影响。以每20个马尾松树蔸作为一个样地,从下坡、中坡、上坡3个水平测试炼山和培土对茯苓产量的影响。测定每袋菌种对应的鲜茯苓平均产量,炼山且培土样地为3.8 kg/袋,仅炼山样地为3.1 kg/袋,仅培土样地为4.4 kg/袋,表明炼山对马尾松伐蔸培育茯苓产量具有减产作用,培土对茯苓产量有增产作用。
-
关键词
茯苓
炼山
培土
产量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