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穗粒灵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炳 肖方彬 施能浦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45,共2页
穗粒灵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简报刘文炳,肖方彬施能浦(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福建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穗粒灵是一种新型、复合、高效植物营养调节剂,具有生长素、营养素、微量元素及高能化合物等四个方面的功能,在... 穗粒灵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简报刘文炳,肖方彬施能浦(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福建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穗粒灵是一种新型、复合、高效植物营养调节剂,具有生长素、营养素、微量元素及高能化合物等四个方面的功能,在南方早、中、晚稻上应用均具显著的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灵 生长调节剂 作物 营养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增产之宝──穗粒灵的开发应用
2
作者 刘文炳 《中国稻米》 1994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穗粒 稻麦 增产 小穗 保花 营养调节 颖花 高教 高能化合物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力888稻麦穗粒灵的应用效果
3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再生稻 小麦 神力888 穗粒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强优杂交稻新组合简介
4
作者 刘文炳 卓传营 詹昌野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水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97优系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刘文炳 卓传营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6,共1页
D297优系水稻D297优63和D297优67,是我站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D297A不育系分别与明恢63,明恢67两个不同恢复系,配组选育而成的。具有粳型血缘的籼稻杂优新组合,其熟期,特性与D优63相似,但抗性、丰产性更佳,米质优,出米率高,结实率高,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D297优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系列调节剂的新进展
6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0-10,共1页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专家、高级农艺师刘文炳,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劳动,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难题,近年来,又有新的进展,现介绍如下。一、如何解决杂交水稻制种三大难题杂交水稻制种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父母本需要割叶,剥苞,工序繁,用工多;二是父...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专家、高级农艺师刘文炳,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劳动,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难题,近年来,又有新的进展,现介绍如下。一、如何解决杂交水稻制种三大难题杂交水稻制种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父母本需要割叶,剥苞,工序繁,用工多;二是父母本开花时间很难相遇,影响授粉,结实率低;三是青谷秕谷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生长调节剂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配套系列专用营养调节剂的研究与开发
7
作者 刘文炳 张功宙 +2 位作者 黄琪玉 滕勇 周天理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6,共5页
杂交水稻制钟系列专用营养调节剂──速效调花灵、强力花时剂、稻麦增产灵、加料调花灵、九二○加倍增效剂,较好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出叶剥苞、花时不遇、青秋谷多三大难题,使制种父母本异交率取得重大实破,高达80%以上,实现大... 杂交水稻制钟系列专用营养调节剂──速效调花灵、强力花时剂、稻麦增产灵、加料调花灵、九二○加倍增效剂,较好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出叶剥苞、花时不遇、青秋谷多三大难题,使制种父母本异交率取得重大实破,高达80%以上,实现大面积制种亩产突破300公斤,最高单产达451.46公斤,创我国籼稻制种单产之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制种 杂交稻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D297优67新组合的选育、制种与栽培
8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 杂交组合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D297优67
9
《四川农业科技》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比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带有粳型血缘中晚稻兼用杂优新组合。至1992年,全国13个省市示范面积20万亩,并有迅速发展的前景。1992年10月,三明市科委邀请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进行评...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比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带有粳型血缘中晚稻兼用杂优新组合。至1992年,全国13个省市示范面积20万亩,并有迅速发展的前景。1992年10月,三明市科委邀请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进行评审通过,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一、品种来源与试验经过杂交稻D297优67组合,是选用抗性好、开花习性好,丰产性好的带1/8粳型血缘的D297A不育系与植株型态好、丰产性好,花粉量大的新恢复系明恢67进行配组杂交,从而选育出比当家组合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的具有粳型血缘的杂交稻新组合。 1987年管前农技站将新配的D297优63、6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稻 D297优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
10
作者 刘文炳 《云南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13-15,共3页
我国杂交水稻(三系)制种技术的发展,可大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杂交稻制种初级阶段;二是杂交稻制种技术完善阶段;三是杂交稻不割叶高产制种技术的发展阶段;四是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应用阶段。在1974~1976年,“三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