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尤溪县物种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庆铨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文简述了尤溪县的物种资源状况,分析了近年来物种丧失的原因及后果,提出以建立自然保护系统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 物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开发利用“四旁”竹资源现状与对策
2
作者 汤承旗 黄祖清 杨金表 《林业科技开发》 1994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竹子 四旁资源 开发利用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李生文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通过对尤溪县社会性森林资源消耗,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布设消耗信息采集点进行调查统计和精度分析;对生产性消耗利用报表进行统计,了解监测辖区内森林资源消耗状况并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趋势和特点。这种方法既节省人力、财力... 本文通过对尤溪县社会性森林资源消耗,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布设消耗信息采集点进行调查统计和精度分析;对生产性消耗利用报表进行统计,了解监测辖区内森林资源消耗状况并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趋势和特点。这种方法既节省人力、财力,又能保证调查精度,为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制订林业保护、发展政策、实行森林资源消耗全额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消耗量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种三年桐的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和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开敏 郑郁善 +2 位作者 李顺秋 吴擢溪 黄祖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率;4和5年生套种林分的总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26和1.6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三年桐 生长效应 生物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世行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监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祥庆 何智英 +3 位作者 张顺恒 阮传成 俞立烜 林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71-74,共4页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林可比全垦、带垦整地减少37.65%和23.42%的土壤侵蚀量;扩穴连带抚育水保效果不明显.杉木世行造林模式可比传统造林模式减少7.76%的土壤侵蚀量和11.35%的液体径流量,造林后林地表层养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林地水土流失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监测 杉木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林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祥庆 何智英 +3 位作者 张顺恒 阮传成 俞立? 郑常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通过建立28个径流小区,对杉木幼林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地植被覆盖层的破坏是导致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迹地采伐剩余物具有较大的涵养水源功能.保留采伐剩余物的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及杉木×... 通过建立28个径流小区,对杉木幼林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地植被覆盖层的破坏是导致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迹地采伐剩余物具有较大的涵养水源功能.保留采伐剩余物的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迹地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可比炼山迹地减少99.14%、98.80%和98.20%,在杉木炼山后及时间种绿肥可减少林地17.57%~52.25%的土壤侵蚀量,四种林地套种方式中以日本草×决明豆混播类型防治水土流失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林地 水土保持 绿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初探 被引量:29
7
作者 宋漳 景云 +1 位作者 蔡和谦 陈锡桓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绿僵菌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LD50=7.95×107个/L,LT50=6.61~13.08天(孢子数在1.0×1011~1.0×107个/L).本文还比较了绿僵菌和白僵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实... 绿僵菌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LD50=7.95×107个/L,LT50=6.61~13.08天(孢子数在1.0×1011~1.0×107个/L).本文还比较了绿僵菌和白僵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实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阔叶林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开敏 林国清 +1 位作者 张沈龙 俞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 林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害虫林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顺立 陈彤 +2 位作者 李柳 诸泉民 欧兆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选用20%氰戊菊脂、90%敌百虫、80%敌敌畏等三种农药的不同浓度,对茶袋蛾、黑荆大造桥虫,柑桔长卷蛾等黑荆树主要害虫,以正交拉丁方设计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浓度对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以20%氰戊菊脂200... 选用20%氰戊菊脂、90%敌百虫、80%敌敌畏等三种农药的不同浓度,对茶袋蛾、黑荆大造桥虫,柑桔长卷蛾等黑荆树主要害虫,以正交拉丁方设计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浓度对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以20%氰戊菊脂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效果最佳.不同害虫种类对药剂有一定选择性.利用超轻型飞机喷洒20%氰戊菊脂100倍液或白僵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荆树 防治 茶袋蛾 黑荆大造桥虫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林木良种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10
作者 郑郁善 吴运华 蒋勤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82-284,共3页
本文针对福建省林木良种生产存在产量低质量差,分布不合理等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供良种生产部门参考.
关键词 林木 良种 产量 现状 对策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小蜂发生发展的数量化预测模型
11
作者 林毓银 连巧霞 +1 位作者 潘文忠 叶观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研究为害毛竹的竹小蜂的发生发展规律,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毛竹受害率的预测模型,经复相关系数t检验表明呈极显著相关,并用偏相关t检验和得分值范围比较表明:地形、竹林组成与结构和气候因子是影响竹小蜂发生发展的重要因... 本文研究为害毛竹的竹小蜂的发生发展规律,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毛竹受害率的预测模型,经复相关系数t检验表明呈极显著相关,并用偏相关t检验和得分值范围比较表明:地形、竹林组成与结构和气候因子是影响竹小蜂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可以预测毛竹被竹小蜂为害的受害率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小蜂 发生发展因子 毛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安全试验
12
作者 陈顺立 程保 +1 位作者 李友恭 欧兆胜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蜀柏毒蛾多角体病毒制剂于1990年6月对实验动物、家禽、鸟类、水生动物和经济昆虫等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试验,经2-3个月的试验,表明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人畜及试验动物是安全的。
关键词 核多角体病毒 安全试验 蜀柏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套种三年桐模式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沈龙 林开敏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本文通过对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模式的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种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均较杉木纯林有所改善;0~20cm土层渗透系数比杉木纯林增加1.95mm/min;套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有所提... 本文通过对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模式的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种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均较杉木纯林有所改善;0~20cm土层渗透系数比杉木纯林增加1.95mm/min;套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有所提高,0~20cm土层有机质比杉木纯林增加0.61%.这说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具有较强的培肥土壤和水源涵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三年桐 土壤肥力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和谦 陈顺立 《华东昆虫学报》 1997年第2期60-65,共6页
本文应用比较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测定了刚竹毒蛾(PanatanaphylostachysaeChao)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同时用刀切法对其种群的平均拥挤度(m*)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布型属于负... 本文应用比较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测定了刚竹毒蛾(PanatanaphylostachysaeChao)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同时用刀切法对其种群的平均拥挤度(m*)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文中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幼虫序贯抽样分析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幼虫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序贯抽样 刀切法 种群 基本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枯梢病侵染循环与病原菌生活史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文勤 欧兆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47-253,共7页
毛竹枯梢病在福建以病竹竹筒内菌丝体及1~3级病侧枝的子实体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当年新竹展枝放叶期的1~3级侧枝节叉处形成的自然伤口侵入,潜育期1~3个月,有的长达1~2年。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 毛竹枯梢病在福建以病竹竹筒内菌丝体及1~3级病侧枝的子实体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当年新竹展枝放叶期的1~3级侧枝节叉处形成的自然伤口侵入,潜育期1~3个月,有的长达1~2年。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发病高峰期,10月底基本停止扩展,11月至翌年2月为病菌越冬期。毛竹枯梢病的侵染循环属于多侵染点一次性侵染的单循环病害类型。自然条件下,竹喙球菌在病竹侧枝节又处产生单生或混生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其生活周期属于真菌的完全发育循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枯梢病 生活史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枯梢病测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兆胜 张文勤 黄祖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毛竹枯梢病在林间流行的时间动态属于积年流行病害,遵循罗辑斯蒂模型。依据1988~1991年观察资料,建立毛竹枯梢病的中期(1年)预测方程ln[x_2/(1-x_2)]=194.18677+3.63374T-3.26491U+0.01657R+0.62385ln[x_1/(1-x_1))。模外数据检验证明... 毛竹枯梢病在林间流行的时间动态属于积年流行病害,遵循罗辑斯蒂模型。依据1988~1991年观察资料,建立毛竹枯梢病的中期(1年)预测方程ln[x_2/(1-x_2)]=194.18677+3.63374T-3.26491U+0.01657R+0.62385ln[x_1/(1-x_1))。模外数据检验证明,该预测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供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枯梢病 测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槠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庆铨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88-91,共4页
甜槠群落是福建主要阔叶林类型之一.本文应用点──四分法进行调查,测定了群落的17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并对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甜槠群落相对较为稳定,处于生长盛期.文中对其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甜槠林 结构特征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枯梢病林间流行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兆胜 张文勤 黄祖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67-73,共7页
据1989~1991年尤溪县东边村毛竹林定点观测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在林间流行的时间动态应属于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逐年病菌数量递增和病害在林间扩散的速率是遵循罗辑斯蒂型规律,病株率和感病指数按2.5倍和3.4倍的速率逐年上升,一... 据1989~1991年尤溪县东边村毛竹林定点观测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在林间流行的时间动态应属于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逐年病菌数量递增和病害在林间扩散的速率是遵循罗辑斯蒂型规律,病株率和感病指数按2.5倍和3.4倍的速率逐年上升,一般4~5年濒临毁灭。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属于聚集分布型,发病初期有较明显的发病中心区,子囊孢子呈陡峭的扩散梯度传播,扩散的水平距离5~10m范围。病菌数量按“复利病害”逐年递增,病害在林间迅速扩散,则在初次发现零星病株就应彻底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枯梢病 流行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亨永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不同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米槠单优群落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其林褥层持水量分别是杉木+杂灌群落和杉木+芒萁群落的1.7倍和3.5倍,土壤层持水量分别高8.9...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不同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米槠单优群落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其林褥层持水量分别是杉木+杂灌群落和杉木+芒萁群落的1.7倍和3.5倍,土壤层持水量分别高8.99%和9.18%;米槠单优群落生态系统总持水量达3138.9t/hm2分别比杉木上述两人工林群落高9.18%和9.70%.常绿阔叶林采伐后营造杉木人工林,由于受火及降雨浸浊影响,林褥层与土壤层持水性能变差,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森林 群落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生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式金 林景露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3-96,共4页
应用生态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马尾松幼林主要病虫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马尾松毛虫和马尾松赤枯病均为聚集分布.
关键词 马尾松 病虫害 空间分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