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荣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称号
1
《甘肃林业》 2015年第1期48-48,共1页
近日,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表彰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的决定,对2013年~2014年度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有较强示范作用的29... 近日,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表彰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的决定,对2013年~2014年度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有较强示范作用的298个企业授予"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称号。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被荣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所 小陇山 理想 创新 实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先进集体 全国总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天然油松林结构多样性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亚洲 张青 +4 位作者 刘文桢 刘巧 马剑敏 李明月 张岗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基于小陇山天然油松林每木调查3期(2010年、2015年、2020年)数据,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径阶二元分布试图描述林分空间和林木大小结构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量化相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并利用α多样... 基于小陇山天然油松林每木调查3期(2010年、2015年、2020年)数据,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径阶二元分布试图描述林分空间和林木大小结构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量化相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并利用α多样性指数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天然油松林中50.0%以上同一径阶林木呈随机分布,且随机分布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的多样性最高;不同时期林分中异种伴生的6~8 cm径阶林木最为常见,但混交较差林木的大小多样性相对较高,2010年与2020年零度混交林木的径阶分布有显著差异(P <0.05);不同时期林木径级大小与其优势程度均呈正相关,优势和亚优势林木径阶分布的多样性较高;不同时期60.0%以上同一径阶林木存在树冠重叠,且很密集和密集林木径阶分布多样性较高,2010年与2015年较为密集分布林木(C=0.50、0.75)株数比例均与2020年有显著差异(P <0.05)。因此,小陇山天然油松林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较差,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动态变化不明显,亟须动态调整优化森林结构,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二元分布 多样性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3
作者 马丽娜 刘杰 高兴红 《甘肃林业》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红柳为柽柳科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及耐盐碱性,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亦是盐碱地绿化造林优选树种。红柳繁育主要采用扦插、播种、压条、分株等,扦插和播种繁育较为常用。常规繁殖需材料量大且速度较慢,为提高繁殖效率,... 红柳为柽柳科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及耐盐碱性,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亦是盐碱地绿化造林优选树种。红柳繁育主要采用扦插、播种、压条、分株等,扦插和播种繁育较为常用。常规繁殖需材料量大且速度较慢,为提高繁殖效率,改进其繁殖方法,进行红柳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以提高苗木质量与数量,推进生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为红柳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方法 繁殖效率 盐碱地绿化 组织培养技术 快速繁殖 分株 耐盐碱性 压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漆树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小龙 刘文桢 +1 位作者 张宋智 马建伟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5-37,42,共4页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的伴生树种较多,种群趋于正金字塔型,种群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从高度级和大小看,群落内幼苗幼树较多,大径级个体较少,促进群落进一步稳定增长的措施应该是限制采漆,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群落特征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蔺岩雄 郑子龙 +2 位作者 刘小林 袁一超 高兴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以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变化在1.28~1.44g/cm3之间,排序为:阔叶混交林>日本... 以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变化在1.28~1.44g/cm3之间,排序为: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针阔混交林>锐齿栎林;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在45.82%~51.7%之间,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及非毛管持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都呈现递减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非毛管持水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为2 801.0t/hm2,有效持水量均值为872.3t/hm2.林区森林土壤有效持水量均值低于1 000t/hm2,仅相当于87.2mm的降水,表明小陇山林区森林土壤持水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森林土壤 土壤持水量 有效持水量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16种珍稀濒危树种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建伟 郭小龙 +1 位作者 杜彦昌 李安民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5-30,共6页
以小陇山林区为总体,采用线路、典型样地及访问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化和权重分配法,对该16种珍稀濒危树种在小陇山层面上的物种"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本区的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 以小陇山林区为总体,采用线路、典型样地及访问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化和权重分配法,对该16种珍稀濒危树种在小陇山层面上的物种"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本区的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为该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珍稀濒危树种 濒危程度 优先保护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华山松在微环境变化下的邻体干扰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永平 蔺雨阳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主要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天然华山松林分内华山松个体所处微环境与邻体干扰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关系。以华山松单株为样圆中心,摄取有效长(通过华山松个体大小判定)尺度内的微环境指标(本文以生境湿度表征),应用2种改进的干扰指数模型和微环... 主要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天然华山松林分内华山松个体所处微环境与邻体干扰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关系。以华山松单株为样圆中心,摄取有效长(通过华山松个体大小判定)尺度内的微环境指标(本文以生境湿度表征),应用2种改进的干扰指数模型和微环境指标作梯度对比,得出华山松微环境特征与邻体干扰指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华山松群落中,华山松个体之间存在着的种内竞争同微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林下微环境是影响邻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邻体 干扰指数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雷曙光 马建伟 +4 位作者 张宋智 胡卫兵 郭小龙 杜彦昌 李安民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庙台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3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庙台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3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槭 群落特征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金龙 马建伟 +4 位作者 张宋智 胡卫兵 李安民 杜彦昌 郭小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金钱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10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金钱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10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槭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械 群落特征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苗圃地土壤养分分析与培肥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宋智 马建伟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以日本落叶松播种生长为指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主要苗圃土壤养分测定和培肥试验。土壤养分主分量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可看作土壤肥沃程度和氮、磷、有效钾供应水平的高低。其贡献率为84.67%,分析提出了高肥、中肥... 以日本落叶松播种生长为指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主要苗圃土壤养分测定和培肥试验。土壤养分主分量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可看作土壤肥沃程度和氮、磷、有效钾供应水平的高低。其贡献率为84.67%,分析提出了高肥、中肥区苗圃地土壤有机质为〉5%、3%~5%,全N〉0.25%、0.15%~0.25%。全P〉0.20%、0.10%-0.20%。有效N〉15mg/100g、10-15mg/100g。有效P2O5〉15mg/kg、7~15mg/kg。有效K20〉150mg/kg、100-150mg/kg。对新建苗圃和低肥区采用客土改良培肥,在小陇山林区最佳配比为栎林土:松林土:牛粪=25%-40%:10%: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圃地土壤 肥力指标 培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
11
作者 刘才渝 杨仁婧 郑子龙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101-106,114,共7页
对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碧峪、金龙山、桃花沟、黑河、百花、后峡等六大景区地开展植物物种、分布、生境状况及受威胁因素的调查,分析威胁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景区分布高等植物物种140科426属812种,... 对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碧峪、金龙山、桃花沟、黑河、百花、后峡等六大景区地开展植物物种、分布、生境状况及受威胁因素的调查,分析威胁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景区分布高等植物物种140科426属8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21种,甘肃省重点保护植物8种,新发现未录入《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植物4科4属4种。调查结果为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及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调查 保护对策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莹 缑占邦 +2 位作者 郭小龙 赵秋玲 张晶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7-52,93,共7页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森林空间结构、森林年龄结构、森林长势、森林密度、树种的竞争力、林木的健康情况、树种的构成、更替情况以及树种的丰富程度。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连香树群落的q值为1.143 4,角尺度为0.513,林分潜在疏密度为0.54,林分的拥挤度为0.57,林分的树种优势度为0.05,健康木比例占91.5%,林分林层数为1,林分的Simpson指数取值为0.84。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直径分布不合理,群落和种群的直径分布都呈多峰状分布,是典型的不完整异龄林;群落林木随机分布,属于理想的天然林水平格局;群落里的优势度低,连香树重要值紧邻锐齿槲栎位居第2;该林分为单层林;林分更新不良;树种多样性高;林内各树种高度混交,锐齿槲栎中大径木较多,在林分中占优势,导致该林分为锐齿槲栎为主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群落状态 珍稀濒危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AB胶在大型真菌标本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毛润科 田凌鸿 +2 位作者 王小军 胡勐鸿 张嘉伦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选择采集的蛹虫草、赭鹿花菌、下垂线虫草等21种大型真菌材料,经挑选、清洁、切割等预处理后,针对标本材料性状和含水量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再利用配制的环氧树脂AB胶对以上大型真菌进行生物标本制作,最后进行盒装保存... 选择采集的蛹虫草、赭鹿花菌、下垂线虫草等21种大型真菌材料,经挑选、清洁、切割等预处理后,针对标本材料性状和含水量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再利用配制的环氧树脂AB胶对以上大型真菌进行生物标本制作,最后进行盒装保存。采用环氧树脂AB胶制作大型真菌标本,可以实现大型真菌标本的立体展示和长期保存,最大程度保留和呈现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组织形态、纹理结构、色泽甚至着生基物,具有高透明、结构清晰、观赏性佳、稳定性好、转运方便、容易保存等诸多优点,能更好地服务于真菌科普、辅助教学、展览展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大型真菌 标本 多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云杉扦插生根影响因子研究与生根力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77
14
作者 胡勐鸿 欧阳芳群 +3 位作者 贾子瑞 王军辉 张宋智 马建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9,共8页
采用悬臂式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按照L8(14×22)的正交试验设计在甘肃省小陇山进行欧洲云杉ABT1,IBA,NAA 4水平(0,50,100,200 mg·L-1)+插穗类型2水平(嫩枝、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时间2水平(1,2 h)试验,完全随机区组... 采用悬臂式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按照L8(14×22)的正交试验设计在甘肃省小陇山进行欧洲云杉ABT1,IBA,NAA 4水平(0,50,100,200 mg·L-1)+插穗类型2水平(嫩枝、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时间2水平(1,2 h)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同时对823个欧洲云杉单株生根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T1,IBA合理浓度对愈伤组织生根起主导作用,穗条类型和处理时间随激素类型的不同效应不同。ABT1不同水平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显著,50 mg·L-1+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1 h的生根率最高(89.0%),生根数以200mg·L-1+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2 h最多。IBA各水平间对生根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以50 mg·L-1+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2 h的生根率最高,100 mg·L-1+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处理1 h的生根数最多。高浓度NAA对愈伤组织生根有抑制作用,生产中不宜用NAA作生根促进物质,但是低浓度短时间处理能促进穗条皮部生根。欧洲云杉单株间生根率的变幅为0~100.0%,单株选择潜力较大。扦插生根性状与生长性状不相关,欧洲云杉无性系选育和采穗圃营建在重视生长性状选择的同时也要重视单株生根性状的选择。欧洲云杉生根率、生根数、根系平均长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进行生根性状选择时以容易测得的生根率进行选择,其他生根性状也会得到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云杉 扦插 生根 影响因子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及生长特性变异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赵曦阳 王军辉 +5 位作者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增顺 马建伟 贠慧玲 李奎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7,共7页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节间距)、叶片性状(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叶面积、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等11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v/Fm的日变化曲线呈"V"字型,体现了...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节间距)、叶片性状(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叶面积、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等11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v/Fm的日变化曲线呈"V"字型,体现了楸树无性系光能利用率的变化和叶片在高光强下的自我保护机制;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58m、50.98cm、39.31cm,叶片鲜比叶质量和干比叶质量平均值分别为0.042和0.014g/cm2,Fv/Fm平均值为0.836。叶片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平均值均大于20.00cm,表明楸树无性系叶片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差异极显著,其中7个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大于10%,遗传变异系数与表型变异系数接近;10个指标重复力超过0.800,表明楸树无性系各指标受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无性系各生长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1个性状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1.23%;第1主成分Y1贡献率最高(35.92%),主要包括树高、地径、胸径等生长量指标,第2主成分Y2主要为比叶质量和Fv/Fm等指标;第3主成分Y3则主要代表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等叶片性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当入选率为20%,无性系2-2、008-1、2-8、9-1、1-1和4001入选,这6个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23%和9.58%。楸树无性系间生物量各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显著,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蘑速冻预处理工艺及护色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君兰 李贻华 +2 位作者 赵秋玲 刘志芳 冯九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研究了鸡腿蘑速冻保鲜工艺。在测定PPO活力的基础上通过对EDTA2Na、NaHSO3、抗坏血酸、柠檬酸4种护色剂对鸡腿蘑褐变度(BD)的影响及采用热处理法钝化酶活性的方法研究,确定了控制速冻鸡腿蘑酶促褐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护色剂对鸡... 研究了鸡腿蘑速冻保鲜工艺。在测定PPO活力的基础上通过对EDTA2Na、NaHSO3、抗坏血酸、柠檬酸4种护色剂对鸡腿蘑褐变度(BD)的影响及采用热处理法钝化酶活性的方法研究,确定了控制速冻鸡腿蘑酶促褐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护色剂对鸡腿蘑褐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弱的为EDTA2Na;沸水加热3min,能有效钝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蘑 速冻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造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军辉 张守攻 +2 位作者 石淑兰 胡惠仁 张宋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4,共4页
该文以日本落叶松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用碱量、硫化度、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 ,并对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和不同单株之间的制浆差别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 :用碱量 2 1%、硫化度 2 5 %、最高温度 170℃、保温时... 该文以日本落叶松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用碱量、硫化度、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 ,并对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和不同单株之间的制浆差别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 :用碱量 2 1%、硫化度 2 5 %、最高温度 170℃、保温时间 2 5h ;随着树龄的增大 ,日本落叶松的蒸煮难度增加 ;在树干的顶部、干部和基部中 ,干部原料较易蒸煮 ;不同单株间的制浆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影响不大 ;树龄较小的 12年生日本落叶松纸浆的物理性能要好于 15年生和 2 3年生的 ;原浆的卡伯值高对保持日本落叶松KP浆的抗张强度和裂断长有利 ,而对耐折度和撕裂指数不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硫酸盐法 制浆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属花粉形态的电镜扫描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贾子瑞 王军辉 +2 位作者 张守攻 马建伟 杨桂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61,共13页
应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杉属20个种(变种)的花粉形态,即分布在我国的鳞皮云杉、红皮云杉、云杉、白杄、青海云杉、紫果云杉、青杄、丽江云杉、天山云杉、雪岭云杉、长叶云杉、鱼鳞云杉、大果青杄、川西云杉和林芝云杉,日本的日本云杉,欧... 应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杉属20个种(变种)的花粉形态,即分布在我国的鳞皮云杉、红皮云杉、云杉、白杄、青海云杉、紫果云杉、青杄、丽江云杉、天山云杉、雪岭云杉、长叶云杉、鱼鳞云杉、大果青杄、川西云杉和林芝云杉,日本的日本云杉,欧洲大陆的塞尔维亚云杉和欧洲云杉,以及北美大陆的黑云杉和白云杉,运用数理统计和图片分析的方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云杉属这20个种的花粉均属于两气囊松科花粉,大小为84.33~118.79 μm;依据观测形态图片,花粉体近极面表面纹理呈现龟裂状或瘤状凸起2种类型,有或无颗粒状小球分布;花粉体近极面与气囊过渡明显,形成帽沿;气囊表面纹理较平滑,在种间变异不显著;萌发沟位于花粉体远极面两气囊之间,呈现沟痕的形式.研究结果发现花粉形态的各指标在种间具有变异性、种内具有保守性,是研究云杉属系统进化规律较为直观有效的孢粉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 花粉形态 分类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巨天珍 任海峰 +5 位作者 孟凡涛 姚晶晶 王彦 王蒙 王继伟 张宋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47,共3页
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有机质最活跃的部分,可用来表征土壤肥力水平,而且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壤微生物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生... 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有机质最活跃的部分,可用来表征土壤肥力水平,而且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壤微生物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生态因子,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以及污染、酸雨等对其的抑制作用,提出了今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光对欧洲云杉苗木生长的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欧阳芳群 蒋明 +5 位作者 王军辉 贾子瑞 张宋智 许娜 刘林英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8,共9页
荧光灯是促进欧洲云杉苗生长的最佳补光光源,而不同种源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阐明这种差异产生的机制,根据不同种源制定最优补光育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对欧洲云杉4个种源播种苗用荧光灯连续2个生长期补充光照基础上,分析了不... 荧光灯是促进欧洲云杉苗生长的最佳补光光源,而不同种源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阐明这种差异产生的机制,根据不同种源制定最优补光育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对欧洲云杉4个种源播种苗用荧光灯连续2个生长期补充光照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种源苗期生长与内源激素、多酚类物质的关系,从生理学角度阐明了种源间补光效果的差异机制。结果显示:1)补光苗木高33.48 cm,地径5.12 mm,分别是对照的8.38和3.50倍,达到出圃标准。2)补光苗木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玉米素(ZT)、ZT/IAA和ZT/GAs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多酚类物质(除对羟基苯甲酸)及比值之间差异不显著。3)补光处理下欧洲云杉4个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种源DNS107的苗高(47.50 cm)比最低种源NS03CK10苗高高出14.10 cm。4)种源间在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及比值、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及总酚酸差异显著,且生长最高的种源具有显著性高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第1年补光结束后测定的生长素、赤霉素分别和第2年的苗高、新梢长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补光处理下苗木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是促进欧洲云杉苗生长及种源间差异的主要生理因素,研究提高不同种源生长素和赤霉素水平的补光育苗措施,有助于建立各种源的高效补光育苗技术体系,提高不同种源苗木的培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云杉 生长素 赤霉素 补光 多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