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城镇“城中村”规划相关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游宏滔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9,共4页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小城镇“城中村”又有其特性。本文以小城镇为对象,重点探讨了小城镇“城中村”的涵义和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小城镇“城中村”的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城中村” 小城镇 相关政策 规划建设 城市化进程 中国 主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4年年会作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士兰 曲长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6-30,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小城镇缺乏应有的城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小城镇城市设计的阶段划分、设计内容及必须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中国城市 问题 经济社会 发展 年会 中小城镇 城市设计 规划学 设计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旅游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探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耿虹 宋子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8,共5页
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因素众多,旅游小城镇根据其类型特点不同更有着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配置结构、配置指标与配置方式。从资源型旅游小城镇来看,突破相关指标体系的束缚,兼顾原居民与游人需要,以及城镇发展与旅游市场开... 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因素众多,旅游小城镇根据其类型特点不同更有着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配置结构、配置指标与配置方式。从资源型旅游小城镇来看,突破相关指标体系的束缚,兼顾原居民与游人需要,以及城镇发展与旅游市场开拓需要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指标体系不足的问题,满足城镇平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要求。结合诸葛镇实际情况和其总体规划实践,从中总结对同类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公共服务设施 资源型 诸葛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对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前虎 潘兵 司梦祺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8,共7页
小城镇作为城乡交互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小城镇也将面临能否由“区域分异”走向“区域分工”的战略... 小城镇作为城乡交互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小城镇也将面临能否由“区域分异”走向“区域分工”的战略抉择.以浙江省为例,在剖析当前省域小城镇社会空间极化、职能类型分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浙江省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视角提出针对性的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为“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小城镇的特色协同发展提供路径思考,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小城镇 专业化分工 分类管理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对外交通组织方法初探——以苍南火车站场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洁霜 李任涵 陈文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08-112,共5页
伴随着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需求增长迅速。尤其在机动化率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内外交通衔接点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的矛盾愈加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对外交通特性和内外交通衔接点的形式,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的对外交通组织... 伴随着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需求增长迅速。尤其在机动化率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内外交通衔接点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的矛盾愈加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对外交通特性和内外交通衔接点的形式,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的对外交通组织的步骤和方法,并以浙江省苍南县火车站站前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对外交通 交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从“分化”到“再分化”的价值内涵辨释 被引量:7
6
作者 乔晶 耿虹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5,82,共11页
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以区域高度分化与个体规模差异为特征的第一次分化。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时期,单纯以增长导向下的规模位序为内涵认知小城镇价值、引导区域发展结构已不具有适应性与持续性。从分工演化的视角,通过解析小城镇发展分化的约... 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以区域高度分化与个体规模差异为特征的第一次分化。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时期,单纯以增长导向下的规模位序为内涵认知小城镇价值、引导区域发展结构已不具有适应性与持续性。从分工演化的视角,通过解析小城镇发展分化的约束条件及其变化,明确小城镇从"分化"到"再分化"的内涵转变是个体在区域分工中由空间尺度跃迁向价值跃迁的转变,由此提出以区域化、网络化,以及基层社会稳定、地区生态安全、地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全域视角,细化认知、综合判别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既有与潜在的分工价值,合理引导区域内小城镇在非均衡协调发展框架内分工合作,助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化 分化 分工演化 跃迁 小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潜力评价方法探析——基于烟台市106个乡镇(街道)的实证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明俊 张立 +1 位作者 邓观智 耿鲁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9-16,共8页
特色化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科学评判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潜力,构建以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发展动能为三大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综合AHP和德尔菲分析法,提出了多层级的小城镇特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步骤。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进... 特色化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科学评判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潜力,构建以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发展动能为三大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综合AHP和德尔菲分析法,提出了多层级的小城镇特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步骤。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进行评价指标赋值与计算,对10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烟台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遴选提供了依据。研究进一步指出,地理格局奠定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基础,对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和发展动能都产生深刻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特色化 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市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创新性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游宏滔 吕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6,共4页
江阴市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设计的一次新的尝试,在对月城镇"水文章"的专题研究基础上,运用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成果《小城镇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创新性地进行城镇风貌设计,从整体空间形态... 江阴市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设计的一次新的尝试,在对月城镇"水文章"的专题研究基础上,运用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成果《小城镇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创新性地进行城镇风貌设计,从整体空间形态着手,进行自然和人工的最佳组合,指导城镇控制规划设计,塑造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城镇新风貌,为月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载体,也使规划管理部门操作更直观、更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 城镇风貌 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典型实证探析中心镇 培育中小城市的规划设计--以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游宏滔 王士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1杨汛桥镇的现状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绍兴西北区域的中心。该镇交通发达,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3km,高速公路、城际高速铁路、杭甬运河均经过该镇。历史上以农耕为主,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经济... 1杨汛桥镇的现状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绍兴西北区域的中心。该镇交通发达,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3km,高速公路、城际高速铁路、杭甬运河均经过该镇。历史上以农耕为主,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经济飞速发展,1990年代中期成为以乡村工业化为特色的、综合经济实力强的极具典型意义的小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县 浙江省 中小城市 中心镇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规划 综合经济实力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行政合同在空间规划实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查松 刘健枭 文超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09,共6页
针对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划冲突,借鉴国外区域性合同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我国区域性行政合同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空间规划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和主要的交易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性行政合同进行了类型划分,对其确定程序进行了初步构建,... 针对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划冲突,借鉴国外区域性合同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我国区域性行政合同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空间规划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和主要的交易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性行政合同进行了类型划分,对其确定程序进行了初步构建,对可能出现的争议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行政合同:空间规划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特色危机与规划应对 被引量:16
11
作者 袁锦富 司马晓 +8 位作者 张京祥 彭瑶玲 王引 陈桂秋 段德罡 李正伦 刘奇志 张立 杨毅栋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我国城乡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为主进入到质的提升发展阶段.”干城一面、万楼一貌,“城不城、乡不乡”等特色趋同问题是城乡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城乡特色危机不是中国独有,关于“特色危机“和应对策略国外有不少各具特色的针对性探索。
关键词 城乡发展 城市规划 房价 房地产开发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施文 石楠 +7 位作者 吴唯佳 周剑云 冯长春 施卫良 冷红 余颖 彭震伟 王建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9,共9页
欢迎大家来参加"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学术对话!为了更深入地讨论相关的问题,我先做个引导性的发言,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我们讲提升规划品质,也就是相对于过去的规划,至少应当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助于实现城乡高质... 欢迎大家来参加"提升规划品质的规划教育"学术对话!为了更深入地讨论相关的问题,我先做个引导性的发言,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我们讲提升规划品质,也就是相对于过去的规划,至少应当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助于实现城乡高质量持续发展,高效运行,和谐的内外部关系以及美丽城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品质 教育 持续发展 高效运行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树声 石楠 +8 位作者 张松 李锦生 霍晓卫 任云英 杨宇振 王军 张广汉 段德罡 雷振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中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孕育了优秀的城市规划建设传统,这是我们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城市人文空间秩序的谋划和建设,是我国历代城市规划建设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新时代对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望... 中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孕育了优秀的城市规划建设传统,这是我们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城市人文空间秩序的谋划和建设,是我国历代城市规划建设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新时代对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望山见水记乡愁就是要在城乡建设当中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 现代城市规划 城乡建设 人文空间 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教学共促规划学科发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唯佳 冷红 +12 位作者 任云英 王承慧 张赫 李和平 王智勇 杨晓春 王成芳 武凤文 耿慧志 王富海 耿宏兵 朱子瑜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6,共14页
本场学术对话主题针对的是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对四年或五年本科专业教学的最终考核,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掌握能力的综合训练,过去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上采取“师傅带徒弟”,即一位老师带几位学生的方式,教学效果因教... 本场学术对话主题针对的是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对四年或五年本科专业教学的最终考核,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掌握能力的综合训练,过去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上采取“师傅带徒弟”,即一位老师带几位学生的方式,教学效果因教师不同,选题不同而不同,质量缺乏保障。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特别是高校学生缴费上学,高校教学环境发生变化;有学生对在毕业设计给老师干项目,干私活提出质疑,有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新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 高等教育体制 联合教学 高校教学 高校学生 四年 综合训练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热带山地湖泊景区规划探索—以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祥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3-70,共8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各项建设都需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分析上位规划的不足和现状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宗旨,估算规划区环境承...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各项建设都需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分析上位规划的不足和现状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宗旨,估算规划区环境承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灵活划分总体空间格局;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宗旨,合理进行土地利用,分期实施建设;以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为宗旨,对搬迁农民进行妥善安置,提供就业,打造了独具热带山地湖泊景观特点,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运动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实现了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 木色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公平与和谐主题的建设改造规划研究——温州三垟湿地公园沙河生态示范村建设改造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温州市 改造实践 生态示范村 规划研究 建设 沙河 主题 和谐 自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耿慧志 沈洁 +9 位作者 刘守英 吴宇哲 沈迟 桂华 王明田 彭震伟 李京生 张立 陈晨 陈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4,共7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有深刻影响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国家法律支持,也标志着建设用地市场再次开启了国有、集体"双轨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有深刻影响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国家法律支持,也标志着建设用地市场再次开启了国有、集体"双轨运行"的局面。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土地管理法》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双轨运行 建设用地市场 空间演进 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与政策演进的时空响应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35
18
作者 曾鹏 李晋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2,105,共11页
存量空间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用地供给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应对存量空间中土地产权与交易成本的固有复杂性,相关城市政策需起到必要的导控作用。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空间更新与政策演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存量空间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用地供给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应对存量空间中土地产权与交易成本的固有复杂性,相关城市政策需起到必要的导控作用。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空间更新与政策演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通过全途径调研构建空间更新数据库,对1995年以来存量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历程进行量化描述;其次,梳理1979年以来的相关城市政策,并对政策变迁的规律进行测度指标评价与分析;最后,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进程受到政策演进的阶段性影响,而政策产生影响的反馈速度则受制于政策自身“引导型”或“规制型”的内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工业用地 城市更新 城市政策 时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的洪涝调节服务需求制图与生态空间优先级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佳可 彭震伟 王云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5,共6页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利用流量...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果显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的建设空间存在高需求流量;借助水文空间流,服务需求由建设空间被分配至同一集水区内具有洪涝调节能力的生态空间中;被投射为高服务需求的生态空间大多规模较大或紧邻高需求的建成空间。通过控制流量、扩展流区域、增加流方向和提升生态空间服务供应能力,能有效调控投射于生态空间内的洪涝调节服务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 洪涝调节服务 需求制图 生态空间 多维指标集 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源汇”格局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前虎 吴昊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37,共10页
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研究单元,借鉴防治大气污染科学中的"源"、"汇"概念,建立土地利用的"源汇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耦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对城市河道... 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研究单元,借鉴防治大气污染科学中的"源"、"汇"概念,建立土地利用的"源汇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耦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结论为,杭州市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南好北差"的区域格局特征,其中氨氮(NH3-N)、总磷(TP)与氧化还原电位(ORP)是主要影响指标;商业用地、道路广场、耕地与碎片化的汇类用地结构是河道污染物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通过提高汇类用地的连接度、结合度与均匀度能起到有效的减缓作用;一个排水分区中满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源类用地控制占比应小于一定的阈值(本案杭州为33.3%);当景观破碎度高于n(本案杭州n值为0.85)时,汇类用地净化径流污染物的能力近乎丧失。这些结论为城市承载力研究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理想的城市星状布局概念形态,并从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层面提出了土地利用与治水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分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河道水质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