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洪县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覃丽 覃清元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生态旅游业是林业大发展之后的新兴产业,本文以射洪等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潜力,森林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丘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类型与措施对策,以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 丘区 生态旅游 特点与潜力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建华 唐孟佳 +1 位作者 秦严昌 任炳才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56,共2页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oNPV)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经1992年林间2700亿PIB/公顷、3600亿PIB/公顷、4500亿PIB/公顷、5400亿PIB/公顷四种浓度和林间3600亿PIB/公顷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以平均虫口密度下降率表示)分别为81.05%...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oNPV)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经1992年林间2700亿PIB/公顷、3600亿PIB/公顷、4500亿PIB/公顷、5400亿PIB/公顷四种浓度和林间3600亿PIB/公顷大面积应用,其防治效果(以平均虫口密度下降率表示)分别为81.05%、81.23%、83.52%、84.29%和83.40%。存活幼虫感染率(体内镜检含有PoNPV为准)为8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柏毒蛾 核型 多角体病毒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木生物量与立地条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继平 陈昌利 +1 位作者 胥锋 陈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44,共4页
通过对27个灌木(马桑、黄荆)生物量样方的测定表明,马桑生物量为“15.66T/ha,黄荆生物量为10.78T/ha.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确定了立地条件影响马桑、黄荆生物量的四个主导因子,即土属、坡向、地貌和部位.最后还给出了灌木生物量的预测... 通过对27个灌木(马桑、黄荆)生物量样方的测定表明,马桑生物量为“15.66T/ha,黄荆生物量为10.78T/ha.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确定了立地条件影响马桑、黄荆生物量的四个主导因子,即土属、坡向、地貌和部位.最后还给出了灌木生物量的预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 黄荆 生物量 立地条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乳油防治蜀柏毒蛾药效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蒲兴平 段守荣 李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61-61,69,共2页
遂宁市森林害虫以蜀柏毒蛾为主,年发生面积在3.3万hm2左右。长期使用单一药物防治,易产生抗药性。本文进行了新型环保药剂苦参碱乳油杀虫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研究,为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苦参碱乳油 防治 蜀柏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杨跳象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4
5
作者 覃严昌 覃清元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8-60,共3页
枫杨跳象Rhynchaenus sp·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危害枫杨和山核桃。1986年在我县洋溪等地河滩枫杨防护林中发现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枫杨叶片,重灾林分叶片受害率90%以上,是我县枫杨树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87年~1990年对该虫... 枫杨跳象Rhynchaenus sp·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危害枫杨和山核桃。1986年在我县洋溪等地河滩枫杨防护林中发现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枫杨叶片,重灾林分叶片受害率90%以上,是我县枫杨树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87年~1990年对该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杨跳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生物量与立地条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继平 陈昌利 陈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2,10,共5页
本文通过对11个草本(丝茅、黄茅)生物量样方的测定表明:丝茅生物量为14.26t/ha,黄茅生物量为9.16t/ha。并应用数量化理论的方法,建立了草本生物量的预测方程。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物量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保V号粉剂防治蜀柏毒蛾药效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炳才 吴崇敬 王小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98-100,共3页
川保V号粉剂是新研制的化学药剂,药效试验,防治3~4龄幼虫用药15kg·hm^-2,在168h后虫口减退率达98.9%,林间大面积防治,同等用药量,平均虫口减退率也在90.5%以上,每公顷防治成本68元左右。川保V号防治蜀柏毒蛾效果良好... 川保V号粉剂是新研制的化学药剂,药效试验,防治3~4龄幼虫用药15kg·hm^-2,在168h后虫口减退率达98.9%,林间大面积防治,同等用药量,平均虫口减退率也在90.5%以上,每公顷防治成本68元左右。川保V号防治蜀柏毒蛾效果良好,在蜀柏毒蛾高虫口林子内应用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保++V号 蜀柏毒蛾 防治 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