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寿县1997年稻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严厚永 杨新军 +1 位作者 汪云好 李广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2,共2页
寿县属稻飞虱常发区,年发生面积在16万hm2以上,且暴发频繁。自1987年以来,我县沿淮各乡镇相继于1987、1991、1997年分别出现三次褐飞虱暴发成灾,特别是1997年,出现2hm2中稻大田平均百丛虫量超过1... 寿县属稻飞虱常发区,年发生面积在16万hm2以上,且暴发频繁。自1987年以来,我县沿淮各乡镇相继于1987、1991、1997年分别出现三次褐飞虱暴发成灾,特别是1997年,出现2hm2中稻大田平均百丛虫量超过1万头,最高达6万头的罕见虫情。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飞虱 发生原因 防治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县重大植物检疫对象防治对策与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新军 孙怀山 汪云好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介绍寿县主要检疫对象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以及开展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同时对今后防治工作悟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寿县 植物检疫对象 发生概况 防治 毒麦 水稻 细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寿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情况及药剂防效分析
3
作者 毕如江 唐桂林 +1 位作者 孙怀山 周德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7期144-145,共2页
阐述了2012年寿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对一些农户药剂防治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流行情况 药剂防效 建议 安徽寿县 201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丽年 张小平 +1 位作者 叶建生 左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18,共6页
198 8~ 1999年测定了四川省不同地区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avenae F.)对化学农药的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麦长管蚜对乐果、氧乐果的抗性已达中抗至极高抗水平 ,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也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 ,对吡虫啉、抗蚜威较为敏感... 198 8~ 1999年测定了四川省不同地区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avenae F.)对化学农药的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麦长管蚜对乐果、氧乐果的抗性已达中抗至极高抗水平 ,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也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 ,对吡虫啉、抗蚜威较为敏感。比较了 12种农药对麦长管蚜的毒力 ,并对该害虫的抗性治理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抗药性 四川 小麦 农药 防治 毒力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世玛3.6% WG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及对四川省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小刚 张辉 +5 位作者 陈庆华 黄险峰 王朝斌 程萌 高菡 郑勇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446-451,共6页
2000~2002年,在四川省进行了阔世玛3.6%WG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除草效果优良。2002~2004年,在四川省进行了阔世玛3.6%WG对四川省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条件下对四川省不同类型的生... 2000~2002年,在四川省进行了阔世玛3.6%WG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除草效果优良。2002~2004年,在四川省进行了阔世玛3.6%WG对四川省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条件下对四川省不同类型的生产小麦品种基本安全,可以在四川冬小麦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世玛3.6%WG 冬小麦田 杂草化除 品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棉铃虫和棉蚜抗药性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彭丽年 何树林 +2 位作者 杨庭权 叶建生 叶鹏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四川 棉铃虫 棉蚜 抗药性监测 地区差异 年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稻区螟虫种群发生危害规律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骏 朱芳枝 +2 位作者 郭平珍 周桂保 杨红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930-5934,共5页
[目的]研究常德稻区螟虫种群的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通过对常德地区1956~2006年螟虫种群发生危害程度及规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危害规律的演变过程。[结果]常德稻区螟虫发生危害1957年之前以二化螟为主,1958~1969年以三化螟为主,1970... [目的]研究常德稻区螟虫种群的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通过对常德地区1956~2006年螟虫种群发生危害程度及规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危害规律的演变过程。[结果]常德稻区螟虫发生危害1957年之前以二化螟为主,1958~1969年以三化螟为主,1970~1986年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大发生,1987~2001年以三化螟为主,2002~2006年以二化螟为主。螟虫发生危害规律变化主要受桥梁田、有效越冬虫源田面积,水稻播期、品种和栽培方式及防治农药品种的变化的影响,使三化螟和二化螟经历了从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混合大发生或相互交替变动的演变过程。[结论]该研究为常德稻区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虫种群 危害程度 消长规律 动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对甘蓝底腐病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华荣 黄险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过往,国内外均有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致甘蓝立枯病或茎腐病或底腐病的记载。近年,李华荣等发现甘蓝底腐病已对重庆地区甘蓝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作者并将其病原鉴定为尺。solaniAG-2-1;同时研究了该病害与甘蓝幼苗... 过往,国内外均有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致甘蓝立枯病或茎腐病或底腐病的记载。近年,李华荣等发现甘蓝底腐病已对重庆地区甘蓝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作者并将其病原鉴定为尺。solaniAG-2-1;同时研究了该病害与甘蓝幼苗立枯病的关系(资料未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茎腐病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朱砂叶螨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丽年 叶建生 +2 位作者 魏正彬 童守远 苟明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8-19,共2页
朱砂叶螨是四川地区棉花上的重要害螨 ,从1 993年开始 ,笔者测定了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敌敌畏、氧化乐果和三氯杀螨醇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 ,对克螨蚧的抗性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四川省 朱砂叶螨 棉花虫害 甲青菊脂 敌敌畏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棉区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的演替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丽年 马青如 +1 位作者 陈厚兴 童守远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13,共3页
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和气候的变化 ,四川省棉花蕾铃期害虫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棉红铃虫呈下降趋势 ,棉铃虫频繁偏重发生 ,玉米螟危害加重 ,棉田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已严重制约棉花生产... 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和气候的变化 ,四川省棉花蕾铃期害虫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棉红铃虫呈下降趋势 ,棉铃虫频繁偏重发生 ,玉米螟危害加重 ,棉田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已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此 ,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生态调控为中心 ,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棉区 棉花 蕾铃期 害虫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立锋防治水稻纹枯病及穗期病害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德美 孙怀山 刘元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26-126,129,共2页
研究道立锋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及穗期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道立锋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建议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期连喷2次,间隔10-12d,用药量为450-525g/hm62;试验田穗期病害发生较少,各药剂防效差异较小,因此道立锋乳油对穗期... 研究道立锋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及穗期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道立锋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建议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期连喷2次,间隔10-12d,用药量为450-525g/hm62;试验田穗期病害发生较少,各药剂防效差异较小,因此道立锋乳油对穗期病害的防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立锋乳油 水稻纹枯病 穗期病害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新军 聂厚祥 +1 位作者 孙怀山 汪云好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寿县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病因素 。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树梅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31-31,共1页
自2003年以来,灵寿县玉米田发生了一种不知名的害虫,经专家鉴定为褐足角胸叶甲,在以后的几年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关键词 褐足角胸叶甲 玉米田 发生与防治 专家鉴定 灵寿县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农药在我国开发应用情况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怀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9期124-125,共2页
微生物农药系指微生物及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特点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特点。可备... 微生物农药系指微生物及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特点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特点。可备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类型。微生物农药在我国的开发应用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但是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农药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象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德美 杨新军 汪云好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4期84-84,88,共2页
系统调查了桑象虫危害,分析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桑象虫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危害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蛴螬的综合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树梅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1期21-21,共1页
蛴螬俗名白地蚕,其成虫为金龟子,它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多种作物,如:豆科、甘薯、小麦、玉米等,尤其喜食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幼虫能直接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枯死苗,或啃食块根、块茎使作物生长衰弱。近几年,蛴螬为害程度在灵寿县... 蛴螬俗名白地蚕,其成虫为金龟子,它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多种作物,如:豆科、甘薯、小麦、玉米等,尤其喜食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幼虫能直接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枯死苗,或啃食块根、块茎使作物生长衰弱。近几年,蛴螬为害程度在灵寿县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花生田,发生田块占到70%以上,减产率轻的10%~20%,严重的达50%以一h,大大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蛴螬已成为农民关注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之一。应采取农业、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方法 蛴螬 作物生长 农作物病虫害 为害程度 多食性害虫 花生田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与药剂防治初报
17
作者 严厚永 孙怀山 杨新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0年第6期46-46,58,共2页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为害作物 7科 2 0个种 ,其中豆类中四季豆、豇豆、扁豆和葫芦科的丝瓜、黄瓜及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等危害较重 ;18- 2 4天完成一个世代 ,世代重叠达 16代之多。药剂防治以卫农一号、快杀灵、农地乐和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农业害虫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病虫害防治药剂的选择
18
作者 蒋滨 罗俊清 +1 位作者 刘红斌 何涛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除草剂 杀菌剂 杀虫剂 蔬菜 病虫草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世玛和世玛防除冬小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药效及安全性示范试验
19
作者 周德美 孙怀山 汪云好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5期117-117,105,共2页
选用不同浓度的新型除草剂世玛、阔世玛进行麦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除草剂对小麦无明显药害,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异丙隆;对阔叶杂草有抑制作用但防效明显低于对照药剂。
关键词 阔世玛 世玛 除草剂 麦田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稻4号多抗性的综合鉴定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家珍 顾江涛 +4 位作者 余茂昌 许树勤 刘正东 赵恩松 朱昌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通过三年来扬稻4号对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抗性的鉴定表明,该品种既抗多种病虫,抗性又较稳定,是一个广谱性抗性品种,在常规品种中较为突出。通过培育壮秧、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其抗性影响的试验表明,虽有影响,但不显著,说... 通过三年来扬稻4号对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抗性的鉴定表明,该品种既抗多种病虫,抗性又较稳定,是一个广谱性抗性品种,在常规品种中较为突出。通过培育壮秧、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其抗性影响的试验表明,虽有影响,但不显著,说明高肥栽培,能获得高产抗病虫的要求。1992年省中籼区试,扬稻4号亩产最高,达575.69公斤,比对照增产7.1%,达显著差异,且日产稻谷达4.14公斤,居第一位。1993年进入省中籼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稻 品种 扬稻4号 多抗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