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病原鉴定与高效药剂筛选
1
作者 李海源 李娟 +5 位作者 胡妍月 孙杨 葛翠莲 陈小留 石丽娟 黄水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7-2078,共12页
【目的】明确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筛选能有效抑制病原的杀菌剂,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猕猴桃褐斑病为研究对象,调查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对褐斑病主要流行区的病叶进行病原分离,通过科赫... 【目的】明确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筛选能有效抑制病原的杀菌剂,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猕猴桃褐斑病为研究对象,调查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对褐斑病主要流行区的病叶进行病原分离,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猕猴桃褐斑病在赣西和赣北发生严重,11个调查点位中5个点位发病等级中值在5级及以上;猕猴桃褐斑病在赣东和赣南发生较轻,10个调查点位的发病等级中值均为0。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硫菌唑、环丙唑醇、克菌丹和腈菌唑对猕猴桃褐斑病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EC_(50)分别为17.36,6.97,5.30和2.50μg·mL^(-1)。【结论】猕猴桃褐斑病在赣北和赣西发生严重,病原鉴定为多主棒孢;丙硫菌唑、环丙唑醇、克菌丹和腈菌唑可作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治的潜在高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褐斑病 病情调查 病原菌鉴定 多主棒孢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赣州市柑桔冻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春贵 习建龙 +3 位作者 严颖 黎芳梅 淦林檎 黄清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5,共6页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赣州市出现3次低温霜冻天气,柑桔冻害较严重。为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品种、不同砧木、不同树况和不同防寒措施下的冻害情况,2021年2月对全市柑桔冻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纬度方面,26°25′14″~27...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赣州市出现3次低温霜冻天气,柑桔冻害较严重。为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品种、不同砧木、不同树况和不同防寒措施下的冻害情况,2021年2月对全市柑桔冻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纬度方面,26°25′14″~27°2′44″之间冻害重;在地形方面,洼地冻害最重,平地次之,坡地最轻;在品种方面,抗冻性为金秋砂糖桔>爱媛28(红美人)>纽荷尔脐橙>鸡尾葡萄柚,龙回红脐橙的抗冻性明显优于纽荷尔脐橙;在砧木方面,枳砧纽荷尔脐橙的抗冻性强于枳橙砧纽荷尔脐橙;在树况方面,抗冻性为强树>中庸树>弱树,正常树>黄龙病树>衰退病树,中年树>老树>幼树,采果时间越早抗冻性越强;树冠覆盖遮阳网、整园覆盖防虫网、薰烟+冻前灌水、单株套蛇皮袋+冻前灌水、主干刷白+冻前灌水等都有一定的防冻作用,但相同措施的防冻效果因所处区域和地形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此次冻害主要发生在寒潮过后晴朗无风天的凌晨,气象站预报的最低温度高于果园实际的最低温度,当预报的最低温度为0℃左右时,晚熟柑桔果实即可能受冻。赣州市纬度26°25′14″~27°2′44″区域,尤其是此区域的低洼地,大面积发展脐橙和葡萄柚等不耐冻品种,冻害风险较大;全市大部分区域,发展果实需要越冬的晚熟品种,冻害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市 柑桔冻害 晚熟 防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