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娜 尹文渊 周晓剑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55,共10页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可通过发挥政策效应、集聚效应...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可通过发挥政策效应、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这些积极效应在基地建设中已初见成效,但基地建设仍面临数字贸易基础制度建设不足、部分基地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探索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不够深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统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基地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加快数字贸易制度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探索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规则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因果识别与机制分析
2
作者 姜瑞雪 余振岳 黄满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3,共15页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和合作网络日益完善,中国服务贸易迎来更有利的发展契机。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6—2021年中国对世界180个国家(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实证考察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服务贸易出...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和合作网络日益完善,中国服务贸易迎来更有利的发展契机。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6—2021年中国对世界180个国家(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实证考察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共建国家,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且通过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国与共建国家服务贸易网络扩张拉动了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非传统服务行业出口的促进效应较传统服务行业更大,对高进口需求国家以及同中国存在强服务贸易互补性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框架下,中国应加强与共建国家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完善多层级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服务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网络扩张 贸易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效率视角下中国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潜力研究——基于时变SFA模型的测度 被引量:5
3
作者 顾学明 任珊珊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共13页
文章选取了2006—2021年间代表性较强的18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贸易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SFA)模型和进口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进口贸易效率自身在不同... 文章选取了2006—2021年间代表性较强的18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贸易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SFA)模型和进口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进口贸易效率自身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故而在控制个体与时间固定效应基础上对时变SFA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估计,其结果保持一致。结果显示,双方经济规模、本国人口数量、地理距离和共同语言对中国自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贸易都有着显著影响,贸易非效率项仍是制约中国自其进口贸易的关键因素,而进口贸易效率主要由关税水平、班轮运输指数、经济自由度所决定。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以提高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贸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进口贸易潜力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贸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康银 杨森淼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6,共11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作用机制及异质性。主要结论表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科技支持能扩大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减排提效能力;西部地区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核能和水能技术创新对当地碳排放效率提升作用最明显,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机制检验 产业结构优化 环境规制 科技支持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脖子”困局的破解之策--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与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
5
作者 王萱 杨志浩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103,共18页
促进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是短期内破解“卡脖子”困局的策略之举。本文使用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在测算企业层面关键设备进口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的基础上,探究了企业贸易网络地位对关键设备... 促进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是短期内破解“卡脖子”困局的策略之举。本文使用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在测算企业层面关键设备进口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的基础上,探究了企业贸易网络地位对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提升企业贸易网络地位能够通过信息成本优势和信贷融资机制促进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并且,对于从政治风险程度较低的国家进口、所属行业准入程度更高和所处地区金融体系更完善的企业及国有企业而言,提升贸易网络地位对提高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显示,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在分散国际供应风险、稳定市场供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企业贸易网络视角探析了关键设备“卡脖子”的破解之策,为保障我国关键设备供应安全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贸易网络地位 关键设备进口 进口多元化 信息成本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蓝庆新 张心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构建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及对新型生产关系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实现路径。一是新质生产力催...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构建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及对新型生产关系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实现路径。一是新质生产力催生新质劳动力,高智力、高素质劳动者占据主要地位,劳动者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新型生产关系需完善新质劳动力的收入分配制度。二是新质劳动对象具备更多特性、蕴含更多生产价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新质劳动对象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新型生产关系应注重新质劳动对象的重要地位,并提升要素流通配置效率。三是新质劳动资料具备更多数智化、公共化等属性,生产活动不再固定化。新型生产关系要明确新质劳动资料的权利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收入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合规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蓝庆新 杨鹏辉 张心平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6,共10页
2024年10月4日,欧盟正式通过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税措施。文章从调查程序和裁决结果的双重视角审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合规性。分析表明,欧方在调查过程中过度依赖其单... 2024年10月4日,欧盟正式通过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税措施。文章从调查程序和裁决结果的双重视角审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合规性。分析表明,欧方在调查过程中过度依赖其单方面的补贴规则和惯例,甚至在某些环节脱离规则框架,采用难以确立统一标准的事实评估和认定方法。其结果是,欧盟预先假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可诉补贴,并错误地认定这些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造成了损害,整个裁定过程充斥着不公平、不合规及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此,中国应当继续深化与欧盟的对话磋商,争取更加公正、合理的裁决结果,同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确保补贴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并积极参与国际补贴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产业补贴 欧盟 反补贴调查 合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碳减排?
8
作者 李计广 宫方茗 王元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为碳减排开辟了新机遇。该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制造业碳排放数据,从宏观的省级层面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从微观的企业层面评估人...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为碳减排开辟了新机遇。该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制造业碳排放数据,从宏观的省级层面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从微观的企业层面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企业中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省级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制造业碳排放强度,该结论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水平提升效应、管理效率优化效应以及融资约束削减效应3个途径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碳排放强度。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不同能源类型的碳排放和不同行业的减排效应存在差异,即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煤炭和油气相关的碳排放强度,对汽车行业生产过程中因使用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强度以及化工行业因使用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强度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加速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的普及与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缓解融资约束,以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快钢铁等行业的能源结构调整,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专利 软件著作权 碳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碳园区建设的系统路径、发展模式及治理生态
9
作者 蒋庆哲 刘杨 +2 位作者 蒲欣宇 赵宁宁 孔朝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3,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逐渐成为低碳转型的核心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技术、局部政策或单一类型园区的探索,从国家宏观战略角度对中国零碳园区建设理论与...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逐渐成为低碳转型的核心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技术、局部政策或单一类型园区的探索,从国家宏观战略角度对中国零碳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性、系统性研究较少。该研究系统界定了零碳园区的内涵,明确其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在深入梳理中国零碳园区政策演进路径、标准体系建构与典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该研究识别出当前零碳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存在制度性障碍、零碳产品政策滞后、投融资渠道较少、市场化路径不清晰、评价标准不统一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受限等。基于此,该研究从“发展阶段-碳减排范围-建设手段”3个维度,构建零碳园区建设的系统治理路径,明确园区碳中和的阶段性推进方向;依据园区主导功能差异,重点聚焦生产制造型、商务服务型与生态农业型3类典型园区,识别其关键碳源并匹配差异化减排手段,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借鉴源创新理论与两面市场模型,构建了以零碳园区为平台的多主体协同治理生态系统,揭示政府、园区运营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公众与第三方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逻辑与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提出6项具体的对策与建议:破解制度堵点、抓住零碳产品这个关键、拓宽零碳投融资渠道、探索零碳园区市场化路径、构建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以及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以推动零碳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园区 系统路径 发展模式 治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规则是否促进了环境服务贸易?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斌 王殿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148,共19页
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了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框架体系,环境服务贸易是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环境服务贸易中集聚越来越多的数字要素,数字贸易规则势必会带动其... 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了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框架体系,环境服务贸易是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环境服务贸易中集聚越来越多的数字要素,数字贸易规则势必会带动其转型变革。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计量分析了数字贸易规则对环境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贸易规则会显著促进环境服务贸易增长,主要通过削减环境服务贸易壁垒、推动环境服务贸易数字化、环境产品贸易协同效应三条路径来实现。分行业来看,数字贸易规则对咨询分析类环境服务贸易的促进效应最大;分条款来看,数据相关条款、贸易促进条款、消费者保护条款的环境服务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国家层面看,数字贸易规则对同类型国家间的环境服务贸易影响更为显著。边境后监管政策的差异不利于数字贸易规则发挥环境服务贸易的促进效应,而环境条款的签订将强化该效应的影响。本文拓展了数字贸易规则量化分析的研究视角,并为我国引领环境服务贸易谈判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规则 环境服务贸易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覆盖率与研发网络中心度
11
作者 刘斌 王殿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01,共13页
本文计算了区域贸易协定(RTA)覆盖率指标以反映一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情况,用研发网络中心度反映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研究发现:全球RTA覆盖率均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贸易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集团化”特征。RTA覆盖率对研发... 本文计算了区域贸易协定(RTA)覆盖率指标以反映一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情况,用研发网络中心度反映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研究发现:全球RTA覆盖率均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贸易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集团化”特征。RTA覆盖率对研发网络中心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优化研发环境和增强技术溢出获取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同时包含“WTO+”和“WTO—X”条款的RTA覆盖率,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半核心位置国家RTA覆盖率的提高将显著提升其研发网络地位,且相比诸边协定,双边协定覆盖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为我国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覆盖率 研发网络中心度 PAGERANK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华外资企业外迁的动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进勇 陈虹曦 王粉粉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近年来,部分行业的外资企业外迁有所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关注。外资企业外迁的动因涉及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其他国家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吸引,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对外资企业外迁的利弊要综... 近年来,部分行业的外资企业外迁有所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关注。外资企业外迁的动因涉及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其他国家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吸引,以及国内企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对外资企业外迁的利弊要综合分析,既要看到外迁带来的外贸出口份额减少、对GDP和税收增长的不利影响、给社会就业带来的压力等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外迁对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部分行业外资企业的外迁现象,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负面清单”、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异地搬迁转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资企业外迁的数量与规模,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外迁动因 利弊分析 应对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北极航道开发:动力、趋势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4
13
作者 蓝庆新 张心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9,共15页
全球气候变暖优化了北极航道的开发条件,在国际局势动荡导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以北极航道为主要发展对象开发国际航运新通道,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北极航道在港口、船舶... 全球气候变暖优化了北极航道的开发条件,在国际局势动荡导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以北极航道为主要发展对象开发国际航运新通道,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北极航道在港口、船舶、货运、航运制度等方面初具规模,且中俄已在北极航道国际运输合作中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正面临打通对外经贸往来新通道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国际航运业市场低迷、北极航道航行成本波动性较大、俄罗斯北极地区投资环境不佳、北极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急迫、北极治理制度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为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针对性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参与北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搭建更合理的北极治理机制,以提高北极开发质量和效率,并巩固中国在北极开发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冰上丝绸之路” 北极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利用外资事业:成就、经验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进勇 陈虹曦 孙淑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9,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文章全面总结分析了十余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结构与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概括梳理了外资法律建设和监管模式的巨大变化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体阐述了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文章全面总结分析了十余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结构与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概括梳理了外资法律建设和监管模式的巨大变化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体阐述了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重要成果,并系统研究了产业领域对外资实施的大幅度和跨越式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利用外资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着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各级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发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应从服务业负面清单缩减、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中西部地区优势开发、营商环境优化、制度保障建设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通过推进利用外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利用外资 营商环境 负面清单 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外融合”视角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驱动因素、区域特征与发展成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超 姜瑞雪 姜照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3,共10页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贸合作 “三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趋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16
作者 俞华 徐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81,共9页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就业贡献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抗疫纾困家政企业,市场需求日趋升级,知识技能型家政服务快速发展,行业规范化持续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职业教育健康发...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就业贡献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抗疫纾困家政企业,市场需求日趋升级,知识技能型家政服务快速发展,行业规范化持续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家政服务业正朝着职业化、规范和标准化、品牌和规模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但家政服务业发展存在产业化层次较低、市场供需结构失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规范化建设仍需加强、企业数字化改造能力弱等问题,为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加强家政教育培训工作、推动企业“五化”发展、拓宽供需对接渠道、充分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监管、加强家政服务法规标准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政服务业 产业化 职业教育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路径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8
17
作者 桑百川 王殿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2,共10页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全国共分六批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全国共分六批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集成性系统性改革,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开路先锋。在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之际,文章总结回顾其制度创新的成效与实现路径,系统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中国出口逆势增长的动因与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桑百川 王萱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1,共8页
新冠疫情割裂了国际分工网络,全球出口贸易骤降,而中国出口贸易则超预期地逆势增长。文章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提供的国家-商品贸易数据,探析疫情冲击下中国出口逆势增长这一事实。基于出口增长动因分析发现,需求端的出口... 新冠疫情割裂了国际分工网络,全球出口贸易骤降,而中国出口贸易则超预期地逆势增长。文章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提供的国家-商品贸易数据,探析疫情冲击下中国出口逆势增长这一事实。基于出口增长动因分析发现,需求端的出口市场多元化,供给端的国内供应链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供应链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供需连通网络方面的物流体系优势,“三维”发力,构成了中国出口逆势增长的基本动因。此外,制度优势对疫情冲击下的出口贸易增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揭示了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出口逆势增长的原因,对稳定外贸基本盘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冲击 出口增长 稳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价格如何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78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万光彩 张心平 张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基于2003—2018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城市住房价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发现:(1)住房价格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趋势;(2)房地产投资变动是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重要机制;(3... 基于2003—2018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城市住房价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发现:(1)住房价格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趋势;(2)房地产投资变动是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重要机制;(3)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倒U型”趋势在东部地区、高等级、中小规模城市更明显。因此,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全要素生产率 房地产市场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