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治理技术与央地关系的优化——基于信息政治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汤峰 蓝国瑜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56,199,共20页
央地关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举足轻重。既有研究着重分析科层体系的相关因素对央地关系优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系统考察信息属性的治理工具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治理工具,大数据为国家治理带... 央地关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举足轻重。既有研究着重分析科层体系的相关因素对央地关系优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系统考察信息属性的治理工具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治理工具,大数据为国家治理带来全新机遇,相关治理技术在中国场景下应用,对央地关系有何影响?其内在作用逻辑是何?基于信息政治学,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存在使中国央地关系长期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而大数据具有获取更多维度、更广泛群体和内容真实信息的优势,理论上能帮助中央政府充分掌握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局面,从而优化中国的央地关系。大数据治理技术优化央地关系主要通过经济、技术和内容这三条路径。具体作用机制为:一是降低信息获取和运用成本,使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可持续性,推动常态型优化;二是提升信息获取时效性,使克服信息不对称具有技术可行性,推动信息型优化;三是提升信息质量和真实性,使缓解信息不对称在内容上具有实质性,从而有助于从决策内容和质量方面实质地优化央地关系。因此,大数据治理技术发挥作用,有利于央地政府间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协作的新型关系模式,摆脱以往的循环怪圈。不同于既有文献,论文从信息维度出发,较为系统、深刻地揭示出央地关系内在张力的深层次逻辑,为优化央地关系提供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解释,丰富了对大数据蕴含的相关治理意蕴的认识,同时也为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技术治理 央地关系 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政治大国双重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外交
2
作者 熊李力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4,共7页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重大契机。对日本而言,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对华合作非常重要。然而,日本以日美同盟为依托的政治大国战略又会强化对华竞争。只要当前中日之间的基本利益格局没有重大变化,日本对华外交的竞争性就将...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重大契机。对日本而言,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对华合作非常重要。然而,日本以日美同盟为依托的政治大国战略又会强化对华竞争。只要当前中日之间的基本利益格局没有重大变化,日本对华外交的竞争性就将不时凸显。只有扩展两国的共同利益,才可能巩固和扩大两国合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日本政治 区域经济 政治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光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通过对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建立了一种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政治发展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认为,从1949年9月到1975年底,中国的制度变迁的走势是:建立→破... 本文通过对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建立了一种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政治发展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认为,从1949年9月到1975年底,中国的制度变迁的走势是:建立→破坏;1979年到2009年,制度变迁的趋势是:重建→完善。并从新时期制度变迁的这一角度揭示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成就。最后,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发展中制度变迁的经验与启示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政治发展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6
4
作者 熊光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2,共6页
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 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与状态。根据政治排斥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政治排斥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制性政治排斥、结构性政治排斥和特殊性政治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排斥 社会排斥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 被引量:58
5
作者 熊光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学者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研究范式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开始兴起和发展,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研究与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实践在欧...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学者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研究范式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开始兴起和发展,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研究与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实践在欧洲表现出很强的互动性,欧洲共同体(包括后来的欧洲联盟)和欧洲各国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化解社会排斥问题,以便促进社会融合,防止社会分裂和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增长态势、权利特征与权利救济 被引量:7
6
作者 熊光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
当前,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流动人口的数量会继续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现有制度设置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权利呈现出... 当前,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流动人口的数量会继续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现有制度设置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权利呈现出权利行使的不平等性、权利实现的易受侵害性和权利保障的脆弱性等特征。从现有制度环境看,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途径主要有:司法救济、行政救济、社会救济和自力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权利救济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苏联解体意识形态之原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小圣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和平演变 戈尔巴乔夫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制度 勃列日涅夫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基雅维利论党争 被引量:2
8
作者 霍伟岸 谈火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0,共9页
马基雅维利的党争理论具有辩证的逻辑和丰富的意涵。三对关键的概念使我们可以澄清马基雅维利有关党争论述的一些表面矛盾,并深入体察他对现代政党观念之形成所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罗马式党争与佛罗伦萨式党争这对理想类型化的概念有... 马基雅维利的党争理论具有辩证的逻辑和丰富的意涵。三对关键的概念使我们可以澄清马基雅维利有关党争论述的一些表面矛盾,并深入体察他对现代政党观念之形成所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罗马式党争与佛罗伦萨式党争这对理想类型化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基雅维利对于党争的积极评价;必然性与野心这对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党争的不可避免性与派系之害的可消除性或可控制性之间的关系;而贵族与平民这对概念则有助于我们思考人民在共和政治中应当具有怎样的宪制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 党争 罗马 贵族 平民(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的田赋整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孝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40,共11页
抗战期间,面对日军的军事压力,抗日根据地政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为抗战服务。作为"国家正供",田赋在各个根据地相继恢复。由于横亘在国家政权与农民之间的中间盘剥者截流了本应该由国家政权统一支配的税赋,根据地政... 抗战期间,面对日军的军事压力,抗日根据地政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为抗战服务。作为"国家正供",田赋在各个根据地相继恢复。由于横亘在国家政权与农民之间的中间盘剥者截流了本应该由国家政权统一支配的税赋,根据地政权遂对田赋征收体系进行了整理。这些整理措施包括废除社书、清理粮册和清查田亩等。在民国以来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情况下,根据地政权进一步通过改造村政权来消除这些中间盘剥者,有效地实现了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直接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田赋整理 国家政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文化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光清 《学习论坛》 2009年第12期54-57,共4页
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拓宽了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外来文化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其中不良因素的进... 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拓宽了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外来文化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其中不良因素的进入会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压缩民族文化发展的空间,对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产生强烈的冲击。我们一方面应当以积极健康、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本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外来文化中不良因素的政治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外来文化 精神文化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中外“不看齐”的警示
11
作者 熊李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9-49,共1页
看齐可以提高执行力,尤其面对重大危机和挑战时,能够提高自上而下的号召力和动员力,提高整个组织运行的效率。反之,"不看齐"则会导致政令军令不畅,对组织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以国民党为例,1928年蒋介石任国民党政府主席时只是名义上... 看齐可以提高执行力,尤其面对重大危机和挑战时,能够提高自上而下的号召力和动员力,提高整个组织运行的效率。反之,"不看齐"则会导致政令军令不畅,对组织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以国民党为例,1928年蒋介石任国民党政府主席时只是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当时的军队有东北军、晋绥军、鲁军、西北军、越军、贵军、黔军、川军等地方派系。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在抗战前期,实际上只统治了长江中下游的一小块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政府 西北军 鲁军 衡阳保卫战 黔军 国防最高会议 组织运行 叛国投敌 汪精卫 对日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世界民粹思潮发展态势与溯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李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6-28,共3页
2019年,智利发生暴力骚乱的实质是左翼民粹思潮排斥“新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模式;在老牌发达国家美国,民粹思潮带有更多逆全球化的右翼色彩,主要排斥“自由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模式。“美国优先”的逆全球化右翼民粹思潮对欧美总体政... 2019年,智利发生暴力骚乱的实质是左翼民粹思潮排斥“新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模式;在老牌发达国家美国,民粹思潮带有更多逆全球化的右翼色彩,主要排斥“自由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模式。“美国优先”的逆全球化右翼民粹思潮对欧美总体政治生态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经济上趋于扩大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的发展,是民粹思潮盛行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思潮 左翼 右翼 逆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