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参与会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证据
1
作者 苏丽锋 李泽坤 孙志军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6,共18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推进与革新,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否提高社会流动性,特别是以代际收入流动为代表的纵向流动?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利用中国...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推进与革新,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否提高社会流动性,特别是以代际收入流动为代表的纵向流动?为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构建居民数字经济参与指数,将子代与父代的经济社会数据相匹配,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数字经济参与对居民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对居民实现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门槛模型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正向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在影响机制上,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拓宽居民社会网络、减少对父代社会资本的依赖与继承以及提升就业质量,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城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有利于城镇居民实现代际收入向上流动,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家庭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显著提升了男性子代、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子代、父代在体制外工作的子代实现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和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代际收入流动 共同富裕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与制造业机器人使用:行业开放促进技术进步的新证据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昊 闫雪凌 杨立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7,共14页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提供的制造业分行业机器人数据,以2009年六部委联合出台的汽车出口促进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行业对外贸易对机器人使用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汽车出口促进政策实施以后,汽车生...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提供的制造业分行业机器人数据,以2009年六部委联合出台的汽车出口促进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行业对外贸易对机器人使用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汽车出口促进政策实施以后,汽车生产行业及与汽车生产关系紧密的行业,机器人存量和增量规模相比其他行业有更大幅度提高,证明行业对外贸易水平提高,会显著增加机器人使用规模,并且无论出口还是进口水平提高,都会同样促进机器人存量和增量增长。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本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行业开放提高机器人使用规模,依靠用工替代和研发鼓励两条路径实现。本研究为行业开放促进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理论和证据,也为国家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机器人使用 用工替代 研发鼓励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9
3
作者 太平 李姣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9,61,共8页
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变革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包含更大范围对外开放、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变革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包含更大范围对外开放、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三层内涵。目前,中国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存在制度性障碍、国际竞争力不强、重点行业开放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服务业开放形成压制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中国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突破路径,即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深入推进机制创新改革,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分层次有序开放,以“内循环”高效联通“外循环”,积极融入全球服务业网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高水平开放 制度创新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9
4
作者 林桂军 郭龙飞 展金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31,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及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外贸的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为起点,首先着...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及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外贸的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为起点,首先着重分析了国内循环对中国总体贸易、重点行业贸易、数字贸易以及外贸企业的影响,然后进一步从"一带一路"、亚投行、RCEP、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等视角研究国际大循环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作用,最后探讨了国内国际双循环下中国外贸发展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能使中国对外经贸发展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国际贸易 逆全球化 RCEP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趋势研判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斌 潘彤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5,共7页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强劲,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贸易新业态加速发展,但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因此...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强劲,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贸易新业态加速发展,但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因此,中国应继续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正确处理好国际贸易政策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国际贸易规则这“三对关系”,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拓展对外贸易合作领域,构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区域化 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网络地位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1970~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越 尉亚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4,159,160,共14页
本文采用1970~2018年WITS数据库中的双边贸易数据,测度了15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网络指标,以分析贸易网络地位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全球PageRank中心度核密度图呈现“右偏”,即只有小部分国家(地区)存在较为广... 本文采用1970~2018年WITS数据库中的双边贸易数据,测度了15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网络指标,以分析贸易网络地位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全球PageRank中心度核密度图呈现“右偏”,即只有小部分国家(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贸易联系,全球贸易网络的中心相对集中,但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全球贸易网络越来越呈现出“多中心”的现象;一国(地区)在贸易网络中地位的提升会显著促进其OFDI流量增加;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中更显著,同时金融危机后比危机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贸易网络地位通过提升本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此,通过提升我国的贸易网络地位,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可以促进我国向资本输出的投资大国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网络 对外直接投资 PageRank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7
作者 吕越 张伊华 何梦雅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7,共13页
美国近期推行的单边主义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系统性冲击,加剧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首先,当美国征收34%对等关税时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59.30%—69.74%;84%关税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1... 美国近期推行的单边主义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系统性冲击,加剧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首先,当美国征收34%对等关税时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59.30%—69.74%;84%关税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142.36%—168.18%;若对等关税提升至125%,我国对美出口将无剩余空间。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五大类行业受关税影响最大,而钢铁制品、车辆及其零件等行业的中间品出口下降额占比更高。其次,对等关税将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对欧盟、东盟、日本等地产生不同程度的贸易转移效应,且受到征收关税水平的递增而不断提高。再次,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主要挑战包括:出口成本攀升、供应链调整难度加大、科技遏制加剧等。最后,亟须通过加速开辟国内外多元市场、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和物流体系以及加大技术优势和标准制定权,构建系统性的应对策略体系,重塑我国全球贸易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关税 中美贸易 高水平开放 贸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影响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俊铭 夏友富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共7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该影响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能够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共同富裕;机制检验分析发现,推动有效市场建设、强化有为政府职能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区域一体化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历史分析视角下新时代中国青年形象的对外传播研究——以《中国日报》2013—2020年中国青年新闻报道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禹杭 王宇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62,共7页
以往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多关注西方媒体对该群体形象的“他者叙述”,本研究站在“我者建构”的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国际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出的中国青年形象。通过采用语料库驱动的话语历史分析法分析《中国日报》2013—2020年中国青年... 以往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多关注西方媒体对该群体形象的“他者叙述”,本研究站在“我者建构”的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国际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出的中国青年形象。通过采用语料库驱动的话语历史分析法分析《中国日报》2013—2020年中国青年新闻报道的议题设置特点和话语使用策略,发现《中国日报》向国际社会呈现的是一个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和社会责任、在个人成长中优缺点并存、自身发展需要外界帮助的中国青年群体形象,由此揭示出了与西方学界不同的青年媒体形象,在青年形象研究中发出了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形象 中国日报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与驱动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福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7,F0002,共14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文献与数据分析,系统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文献与数据分析,系统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呈现产业数字化规模持续扩大、区域协同性逐步增强的向好态势,但“数字鸿沟”、核心技术“卡脖子”、制度治理滞后及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制约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驱动逻辑层面,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为数实深度融合奠定基础,个性化市场需求激发转型动力,全球化供应链的数字化重构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空间,而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则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需通过强化数字基建均衡布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完善治理框架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数字驱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能源转型:基于政府与公众异质约束视角
11
作者 董依婷 原珂 +1 位作者 赵贤 龚新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1,共12页
该研究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分别具有倒“U... 该研究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分别具有倒“U”形、“U”形特征,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强化人才集聚、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等方式促进城市能源转型。(3)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政府环境治理目标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城市能源效率方面的正向调节作用有限;公众环境关注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与资源型城市的能源转型。基于此,建议政府部门应制定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管,以协同推进城市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转型 经济增长目标 环境治理目标 公众环境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信号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逆向选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陈婕 卢福永 王鑫涛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0,共13页
买卖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食用农产品市场的逆向选择,其根源是食用农产品具有显著的信任品特征,导致消费者在使用后仍然难以直接判断其质量等级。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产品质量信号对逆向选择的作用及影响机制,进一步通过典型食用农... 买卖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食用农产品市场的逆向选择,其根源是食用农产品具有显著的信任品特征,导致消费者在使用后仍然难以直接判断其质量等级。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产品质量信号对逆向选择的作用及影响机制,进一步通过典型食用农产品细分市场——茶产品市场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促进产品质量信号释放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且外部质量信号的影响强度高于内部质量信号;同时,市场活跃度和信息匹配效率作为调节变量,会影响产品质量信号释放对逆向选择作用的强度。因此,需要企业、第三方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多方协作推进食用农产品内外部质量信号的有效释放,完善产品质量信息建设和披露体系,进而缓解市场逆向选择,促进食用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信号 食用农产品 逆向选择 茶产业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演进 被引量:30
13
作者 邓慧慧 徐昊 王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9,共17页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高端,充分释放自身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增加值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放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与方案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宏波 陈建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86,共12页
过去40年我国在建设开放经济中主动构建适应开放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规则体系,持续提升参与开放经济发展、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积极有为履行开放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政治格局调整冲击... 过去40年我国在建设开放经济中主动构建适应开放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规则体系,持续提升参与开放经济发展、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积极有为履行开放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政治格局调整冲击、开放经济治理能力学习“天花板效应”以及全球长期停滞风险限制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必须加快从适应规则到参与制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规则的转变,提高适应开放经济的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优化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调控并加强全球宏观调控政策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全面开放新格局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认识产业转移的新特征新模式——基于开放视角下的事实与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吕越 王者 于喆宁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34,共18页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向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重构与调整。在此背景下,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产业转移步伐,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对此,文章利用fDi Markets、UN Comtr...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向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重构与调整。在此背景下,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产业转移步伐,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对此,文章利用fDi Markets、UN Comtrade等多个数据库,基于开放视角从来华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间品贸易三个关键维度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与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归纳出当前产业转移的四种典型模式,进而在“分类研判”基础上提出“精准施策”的方案。研究发现:第一,在来华投资方面,尚未表现出大规模产业转移,法国等欧洲国家对华投资率先增长,但需警惕美日韩等地区以及电子元件、半导体和汽车设备等产业链较长行业的来华外资下降趋势。第二,在对外投资方面,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其中对墨西哥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势最为突出,对电子元件、金属制品、汽车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矿产资源行业的投资也表现出了持续向好的态势。第三,在中间品贸易方面,近年来我国中间品出口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显著提升,其中对越南、印度和泰国等地区的出口比重大幅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势也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归纳提出当前产业转移的四种主要模式:地缘政治驱动型、生产成本驱动型、产业链布局驱动型以及国际合作驱动型。最后,根据不同产业转移模式以及当前的产业转移新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提供有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中间品贸易 产业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越 田冀霖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1,共18页
本文采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水平,从而得以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上市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在2009—2019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本文采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水平,从而得以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上市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在2009—2019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提升,这一结论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及Bacon分解等多重稳健性检验。此外,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合作创新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种渠道提升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积极效应对于新兴优势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数字创新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下如何更好地稳就业——基于跨境电商空间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越 于喆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8,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赋予传统职业和岗位新的内涵,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发现: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区就业水平,也对邻近地区劳动力就业市...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赋予传统职业和岗位新的内涵,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发现: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区就业水平,也对邻近地区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和辐射带动效应。第二,机制分析发现,综试区主要通过扩大出口规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提高创新水平三条渠道来提升地区就业水平。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行政级别越高,对本地区就业规模促进作用越强,但同时对邻近地区劳动力市场形成“虹吸效应”;与大港口距离越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够助推综试区政策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劳动力需求的正向促进作用。第四,拓展性分析发现,综试区对就业的空间外溢效果存在空间衰减边界,当地理距离阈值为0—100 km时,政策的空间外溢效果显著为正。此外,政策的空间外溢效果对其他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也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与其邻近的试点城市来说会有所受益,但会负面冲击非试点城市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稳就业 空间外溢性 地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全球价值链地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玫 钊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7,共16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贸易的深度融合,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对47个国家2014—2021年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算,实证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实行数字服务贸易限... 随着数字技术与贸易的深度融合,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对47个国家2014—2021年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算,实证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实行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会抑制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旧成立。从对不同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第一产业没有显著影响,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负面影响,并且对第三产业影响更大。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服务贸易壁垒能够通过增加贸易成本、抑制技术扩散以及阻碍中间品交易畅通等渠道,降低一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提供新的可能路径,并拓展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理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贸易壁垒 全球价值链地位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的全球贸易争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妍妍 展金泳 林桂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8,共11页
作为WTO"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一直是保障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的中流砥柱,在缓解、消除全球贸易摩擦与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引领的美国"强权主义"回归,挑战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 作为WTO"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一直是保障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的中流砥柱,在缓解、消除全球贸易摩擦与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引领的美国"强权主义"回归,挑战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对上诉机构的干扰致使上诉机构几近瘫痪。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1995-2019年WTO争端案件发展趋势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特朗普执政以来全球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案件。通过对案件和当前WTO争端解决机制发展的最新事态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当前全球贸易争端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以期能对我国贸易利益的保护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改革 贸易争端 特朗普政府 上诉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俊铭 黄海刚 +1 位作者 夏友富 曲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36,共7页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采用2011—2022年我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并且对东部、中部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采用2011—2022年我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并且对东部、中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对西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2)提升城市人才数字素养、扩张金融市场规模是数字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3)人才数字素养使数字经济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而金融市场规模则使其产生了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才数字素养 金融市场规模 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