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语言观及话语规范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130,175-176,共7页
中西方对语言的关注热度呈现出时代的差异。中国文化早在先秦时代就对语言有着极大的关注,使语言的探讨成为显学,在此之后,对语言的关注逐渐式微;而西方文化明确地以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则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最终奠定。对中西... 中西方对语言的关注热度呈现出时代的差异。中国文化早在先秦时代就对语言有着极大的关注,使语言的探讨成为显学,在此之后,对语言的关注逐渐式微;而西方文化明确地以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则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最终奠定。对中西语言观与话语规范进行比较研究,以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观与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后的语言研究为案例,以道与言、名与实、言与意三个问题为论述线索,比照中西语言和话语规范的异同,可以为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提供哲学文化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观 语言哲学 言与道 名与实 言与意 语言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混合与全球本土化——北京旅游推广话语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冯捷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3,共6页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音乐3个维度都呈现出全球本土化的特征,并且,不同行业的旅游推广话语显示出不同的趋势,即旅游基础设施的推广话语呈现出"全球化强而本土化弱的倾向";相反,景点及餐饮文化推广则体现出"全球化弱而本土化强的倾向"。本研究旨在强调全球本土化及其不均衡性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为话语的跨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焦虑 全球本土化 不均衡性 话语混合 旅游推广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话语研究:理论与实践》述评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捷蕴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前,中国旅游学界虽然大力提倡跨学科的旅游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而话语研究界的学者主要研究文本空间、侧重西方理论,很少关注当下的中国旅游话语实践。在话语研究与旅游研究的结合方面,虽有一些研究论文发... 目前,中国旅游学界虽然大力提倡跨学科的旅游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而话语研究界的学者主要研究文本空间、侧重西方理论,很少关注当下的中国旅游话语实践。在话语研究与旅游研究的结合方面,虽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冯捷蕴,2010,2011;施旭,2008;田海龙,沈长智,2008),但就此进行系统阐述的专著非常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话语研究 旅游研究 述评 中国旅游 外文出版社 文本空间 西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官方话语传播对话性空间建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立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本项研究认为,话语对话性空间的建构策略是衡量话语传播力的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从定性研究的角度论述了中美官方话语对话性空间建构策略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一差异的历史文化动因。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话语中信息量的不同,信息的... 本项研究认为,话语对话性空间的建构策略是衡量话语传播力的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从定性研究的角度论述了中美官方话语对话性空间建构策略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一差异的历史文化动因。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话语中信息量的不同,信息的强度差异以及对话性的广度的区分,其历史文化动因则来源于中西方修辞辩论传统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话语 传播 对话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 被引量:110
5
作者 冯捷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8,共10页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者博客 北京 多维话语分析 中西方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分析视域下西方媒体中的当代中国故事--以《纽约时报》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立华 毛浩然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36,共4页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必要加强其他国家或是不同的文化对中国表述的研究。本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纽约时报》的相关案例为语料,旨在解读西方媒体对华...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必要加强其他国家或是不同的文化对中国表述的研究。本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纽约时报》的相关案例为语料,旨在解读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话语模式和策略以及该现象的话语修辞动因。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在呈现中国故事时往往突出细节,喜好运用个体故事和声音来呈现宏观叙事,在建构两元对立凸显矛盾和冲突的同时也往往使用"伪平衡"的声音扩展策略。从宏观角度来看,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呈现出一种互动的特征,同时也凸显了其辩论和讽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又与西方的宗教历史话语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中国故事 话语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的”字结构的构式观与转喻思维属性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香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字结构转喻思维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结构 构式的形式-意义匹配 转喻思维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与高层转喻:基于现代汉语间接拒绝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香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6,共6页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按照场境理论应该可以用转喻思维做出解释,本文重点探讨现代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下转喻操作的情况,首先从语境考虑对现代汉语间接拒绝做出新的分类,接着重点探讨了间接拒绝中转喻操作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间...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按照场境理论应该可以用转喻思维做出解释,本文重点探讨现代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下转喻操作的情况,首先从语境考虑对现代汉语间接拒绝做出新的分类,接着重点探讨了间接拒绝中转喻操作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间接拒绝中的转喻通常是多域操作,存在两次映射,并且多话轮的间接拒绝中经常存在两种转喻链:从直接到间接和从间接到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转喻 间接拒绝 转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遗产旅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捷蕴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4期4-5,共2页
世界遗产旅游的理想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唤醒人们对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的重视和尊重。拥有美好的理想固然可贵,然而,面对现实中的诸多挑战,实现理想的目标似乎离我们很远。
关键词 世界遗产旅游 理想目标 旅游活动 自然景观 文化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