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经济体能否通过 “南北 ”型国际研发合作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1
作者 黄艳希 邹紫微 章添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且扩大其与发达经济体间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差距,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分解发现,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中更多地承接研发后的下游生产环节,提升后向参与度和中间产品进口依赖,但显著增加中间产品贸易利得;②“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通过增强前向参与度显著促进发达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③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缓解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抑制作用,发展中经济体应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全球价值链 吸收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灾保险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邓云柯 姚博伦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80,共15页
农业风险是中国农村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防范农户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农业大灾保险作为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亟待实证检验。为此,论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 农业风险是中国农村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防范农户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农业大灾保险作为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亟待实证检验。为此,论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五期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农业大灾保险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大灾保险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这种改善作用在男性、已婚、中年户主家庭以及低资产和东部地区家庭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大灾保险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增加农户土地流转概率,具体表现为促进农户土地流出,增加出租土地带来的转移性收入;农业大灾保险还可通过“保障效应”促进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减少农户的贷款比例,从而降低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且上述支农绩效长期内保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灾保险 家庭金融脆弱性 收入效应 土地流转 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疾病经济负担与健康保险政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保荣 冯映雪 +3 位作者 江陈庆 戴翔 许海燕 王振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6,共3页
我国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日益上升,其疾病经济负担日益加重。而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都有限,因此要正确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和责任,特别要重视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而不能仅仅依靠商业健康保险。
关键词 肿瘤 疾病经济负担 社会医疗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ilVaR的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度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稳 郭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6,共9页
经济资本集中反映企业整体层面上的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使用TailVaR方法基于正态分布与伽马分布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济资本进行测算,既满足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又克服了风险损失率单纯依赖正态分布的假设。研究结... 经济资本集中反映企业整体层面上的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使用TailVaR方法基于正态分布与伽马分布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济资本进行测算,既满足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又克服了风险损失率单纯依赖正态分布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所需的经济资本量存在较大差异,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极为不同,保险公司需要建立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框架以有效应对风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资本 TailVaR 一致性风险度量 企业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发展对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7,共8页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门限变量,通过检验把各省份分为低收入地区、中低收入地区、中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四组。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当某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著的、递增的促进作用。分别考虑寿险业和财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一致的结果。本文的结论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这一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对贸易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章添香 关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149,共8页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的政策性保险业务。通过利用2002年到2014年全国暨八大经济区出口总额与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保额以及国内(区域)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FDI和进口贸易额、居...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的政策性保险业务。通过利用2002年到2014年全国暨八大经济区出口总额与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保额以及国内(区域)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FDI和进口贸易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各项经济指标,以时间序列模型和LSDV法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促进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出口信用保险都对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东南部沿海地区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经济区,这为我国政府协调各大经济区全面推进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落实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贸易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和创新对工程保险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承杰 陈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工程保险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和动力。当前我国工程保险在业务规模和赔付水平上表现出区域差异化特征,意味着传统工程保险业"一刀切"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我国各地区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因... 工程保险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和动力。当前我国工程保险在业务规模和赔付水平上表现出区域差异化特征,意味着传统工程保险业"一刀切"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我国各地区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更合理、更有效率地针对不同地区有目的地开展工程保险业务,对工程保险区域差异形成的背后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引入区域经济及创新因素、基于需求侧对工程保险的影响进行分析,以解释工程保险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形势下我国工程保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保险 宏观经济 区域创新 区域差异化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公司破产的经济影响与监管研究:来自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立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1,共5页
基于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阐述了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概况和保险公司破产的经济影响,剖析了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考察了美国的保险监管对破产保险公司的管理处置措施,最后对我国保险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破产 破产原因 偿付能力 保险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保险机构的规模经济与适度规模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薇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5-27,共3页
本文通过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28家主要保险机构在1999-2006年间的规模经济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保险行业存在规模经济。通过对保险样本机构平均效率变化和所处规模报酬区域占比情况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保险机构实现规模... 本文通过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28家主要保险机构在1999-2006年间的规模经济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保险行业存在规模经济。通过对保险样本机构平均效率变化和所处规模报酬区域占比情况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保险机构实现规模经济的适度规模区域是资产规模介于100-50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机构 规模经济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建国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变迁具有政府推动为主的供给主导型特点,但也存在需求诱致的成分。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还取决于制度供求双方进一...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建国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变迁具有政府推动为主的供给主导型特点,但也存在需求诱致的成分。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还取决于制度供求双方进一步的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供给主导 需求诱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收入保险补贴的WTO合规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小伟 熊东相 李毅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3,共11页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收入保险的国家,在国际上广受关注。论文立足于WTO关于农业收入保险的约束规则,分析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运作机制,对比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条款与WTO约束规则的差异,并...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收入保险的国家,在国际上广受关注。论文立足于WTO关于农业收入保险的约束规则,分析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运作机制,对比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条款与WTO约束规则的差异,并探讨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WTO通报策略。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日本农业收入保险在实施之后,并没有改变日本农业共济保险的主导地位;第二,日本农业收入保险政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并不完全符合WTO的“绿箱”范畴;第三,尽管日本在WTO通报中对其农业收入保险按照“黄箱-非特定产品支持”进行了通报,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最后,论文探讨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对我国的三点启示:一是应妥善处理完全成本保险与农业收入保险的优先发展次序;二是应关注特定农产品收入保险与综合性农业收入保险的合规风险差异;三是在对农业收入保险补贴进行通报时可提供总量而非分项数据,保留一定的模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收入保险 农业保险补贴 农业国内支持 WTO合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创新建议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保荣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28,共4页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筹资和报销待遇都达到了与国民经济所处的中等收入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也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悬殊、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进行科学的医...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筹资和报销待遇都达到了与国民经济所处的中等收入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也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悬殊、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进行科学的医保筹资规划、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设计合理的医保报销政策、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等方面,正视挑战,创新发展,避免医保制度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筹资规划 医保报销政策 医疗服务价格 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作用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王国军 王德宝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5,共6页
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次、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 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次、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有关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到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引力模型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佩 孙立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8,共16页
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养老保险显著增加了经... 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养老保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支持,通过孙辈照料时间的间接效应显著,证实了农村家庭代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换动机。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参保老人的劳动时间显著降低,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孙辈。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男性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女性。基于此结论,建议逐步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总体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代际经济支持 中介效应 孙辈照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费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的综合改革方案探析
15
作者 周志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13,共10页
2019年降费综合方案的出台和2022年全国统筹的实施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采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对2021—207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的收支状况进... 2019年降费综合方案的出台和2022年全国统筹的实施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采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对2021—207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的收支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一揽子综合改革方案以实现基本养老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结果显示:未实施任何政策,基本养老基金在预测期内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将于2028年耗尽;适时推进一揽子综合改革方案,包括从2025年起男女一起每两年延退一岁,2025年划转国有资本10%且2035年再次划转20%,以及每年补贴财政收入5%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如此基本养老基金在五十年里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基金 延迟退休 国有资本划转 财政保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省级地区之间预期寿命差距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乐毅 孙立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估计2000—2020年中国省级地区预期寿命差距及趋势,分析这一差距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基于log-quadratic模型估计预期寿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0—2020年省级地区间出生预期寿命差距明... 目的:估计2000—2020年中国省级地区预期寿命差距及趋势,分析这一差距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基于log-quadratic模型估计预期寿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0—2020年省级地区间出生预期寿命差距明显减小,但老年人口呈扩大趋势。社会经济地位、危险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对预期寿命差距的解释度分别为71%、60%和43%,三者共同的解释度为74%。结论和建议:当前省级地区间预期寿命差距明显,差距可以通过以上三个因素解释。但健康生活方式的中介效应没有预期显著,地区之间健康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文化等因素影响。建议:一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等进行有效干预,二是重点关注文化和卫生服务因素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因素 健康干预 省级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框架下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及其对覆盖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守纪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推动DC型信托养老金扩大覆盖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业界赞誉。将国际养老金改革主要措施归纳为引入自动加入机制和建立平台受托模式,据此提出的“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既是对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前沿的总结,也是衡量养老金改革力度和运用FinTech深度的一个参照;既适用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也适用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可描述各类养老金计划的静态分布,还可分析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动态趋势,同时也能洞察中国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覆盖面狭窄的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企业年金覆盖面的扩大,为“十五五”规划期间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年金 自动加入机制 受托模式选择 多支柱养老金 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功能定位、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
18
作者 孙守纪 谢远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特征,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一是实施自动加入机制以提高参保率,二是计划类型多样化以匹配就业形式多样化,三是采取平台受托模式以降低运营费用,四是有限开放投资选择权以满足多样化投资风险偏好,五是统筹协调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互补。建立现代企业年金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采取自动加入机制;建立国家级综合性管理平台;设定有限投资选择权;提供默认投资基金;加强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协调以及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统筹协调。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能够较好地适应新就业形态,缩小养老金差距,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年金制度 自动加入机制 综合性养老金管理平台 新就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是否抑制了新质生产力?--基于PSM-多时点DID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轩铭 陆彬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佳楠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5,共14页
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尽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人工智能战略可视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成长性期权,但部分企业却终止人工智能战略,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 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尽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人工智能战略可视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成长性期权,但部分企业却终止人工智能战略,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显著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累积水平和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整体动态能力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正式制度因素中创新补助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补助则放大该抑制作用;非正式制度因素中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合作文化和竞争文化则放大该抑制作用。本文揭示了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为企业战略规划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企业战略 动态能力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传染病经济负担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于保荣 许晴 +4 位作者 刘卓 程思 李晓晴 戚珍妮 王振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29,共5页
新发传染病经济负担是指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可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国内外常用的疾病经济负担测量方法主要有上下法、二部模型法、直接法、人力资本法、DALYs与伤残调整生命年相... 新发传染病经济负担是指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可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国内外常用的疾病经济负担测量方法主要有上下法、二部模型法、直接法、人力资本法、DALYs与伤残调整生命年相结合法、QALYs测量法以及支付意愿法等。国内外关于新发传染病经济负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少数疾病上,通常未考虑无形经济负担;新发传染病防治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收益法、成本效用法和成本效果法;新发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从对国家GDP、各主要行业以及政府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度量,不同的研究对指标的选择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疾病经济负担 经济学评价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