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驱动的区域产业联动模型:“苏超”赛事对区域经济的多层级拉动效应仿真
1
作者 程子瑞 徐雄 吴超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0,共9页
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背景下,群众赛事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系列赛事数据,融合面板回归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方法,系统评估群众赛事对区域GDP、文旅消费与特... 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背景下,群众赛事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系列赛事数据,融合面板回归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方法,系统评估群众赛事对区域GDP、文旅消费与特色产业的多层级拉动效应。研究发现,赛事评级指数显著提升区域GDP增速、旅游消费与特产销售,并通过“赛事—文旅—产业”的路径形成协同增长机制。GNN模型进一步揭示关键传播路径与节点效应,识别非中心区域的扩散潜力和交通、产业结构等异质性变量的调节作用。研究建议构建群众赛事评估体系与“赛事—传播—招商”政策闭环机制,精准配置赛事资源、推动“赛事+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赛事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产业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体育发展对体育强国建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智慧 丁学龙 刘志敏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群众体育发展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体育强国相关指标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国民体育的参与程度,提升体育人口的整体数量和质量等;间接影...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群众体育发展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体育强国相关指标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国民体育的参与程度,提升体育人口的整体数量和质量等;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群众体育的开展提升体育普及程度,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群众体育的开展使人们体育欣赏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强国 体育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智慧 张柳霞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8,共7页
分析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时间性、空间性、人为和社会因素,建立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大型体育赛事总体风险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将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为... 分析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时间性、空间性、人为和社会因素,建立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大型体育赛事总体风险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将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子模块系统和29个三级具体指标。利用重点指标阈值模型和宏观预警模型对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群体性事件进行预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群体性事件 预警机制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群体性事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智慧 高鹏飞 张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近年来EBSCO,Elsevier Science与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文本研究。认为:在理论支撑上,西方学界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早,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集群行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在研...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近年来EBSCO,Elsevier Science与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文本研究。认为:在理论支撑上,西方学界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早,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集群行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学界对群体性事件和体育赛事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中采用结构性分析阐释论题者居多,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证支撑;在概念的阐释上中西方学者存在不同称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上,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层面,以预防和控制为主。西方学者对群体性事件预警的做法主要表现在建立完整的处理法案和计划,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以疏导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体性事件 体育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 被引量:101
5
作者 王智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与传承方式,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点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传承机制严格恪守宗法制度,图腾、宗教等精神信仰构成了我国民族传统... 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与传承方式,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点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传承机制严格恪守宗法制度,图腾、宗教等精神信仰构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一体多元"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特征和文化规训方式,社会变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变革;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苦行主义、重表演、重过程、轻竞技的思维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的传承机制是建立在血缘和模拟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而现代社会的传承主要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主要呈现本土化传播和跨区域传播两种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本源 特征 传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效应与问题性质对大学生运动员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官清 丁学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自编的有关运动竞赛的得分和受伤两类问题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对不同信息框架呈现方式下大学生运动员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为相关研究和运动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得分类问题中没有发现框架效应,受伤类问... 以自编的有关运动竞赛的得分和受伤两类问题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对不同信息框架呈现方式下大学生运动员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为相关研究和运动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得分类问题中没有发现框架效应,受伤类问题中存在框架效应;正面框架下问题性质与选择方案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负面框架下问题性质与选择方案无交互作用。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问题性质是框架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正面框架下问题性质与选择方案交互影响着被试的决策行为,而负面框架下只有选择方案对被试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效应 问题性质 大学生运动员 决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与启示 被引量:83
7
作者 王智慧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95,F0003,共16页
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以及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从社会结构、内容形式、传承方式、价值追求以及内在动力等维度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研究认为,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是现代化进程的... 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以及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从社会结构、内容形式、传承方式、价值追求以及内在动力等维度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研究认为,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变迁带来了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建成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这些改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发展路径、传承形式和价值诉求。社会变迁带给沧州武术文化的变迁表明:传统武术文化的变迁经历了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是社会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适应性遴选的结果;受众、传承人、时空和组织结构是武术传承的关键元素,失去任何一个环节,传统文化都将走向没落和衰亡;传统武术的没落首先是从个体记忆的淡化开始的,随即扩展到集体记忆的消失;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诉求、传承人、时空和组织机构等关键的因素上;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树立"球土化"意识,价值求同、形式存异、整合创新、与时俱进是现代武术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辨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智慧 王国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148,共3页
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科技革命与体育伦理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科学技术在体育中的运用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其正面的效应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与数字技术的运用为体育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途径,科技支... 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科技革命与体育伦理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科学技术在体育中的运用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其正面的效应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与数字技术的运用为体育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途径,科技支撑与高科技材料的运用促进了竞技成绩的提高;负面效应在于对人的异化和对体育伦理的践踏,表现为科学技术在体育中的错误运用导致人的工具化和部分投机者体育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移。兴奋剂等药物的滥用破坏了体育道德与秩序,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体育主体地位的弱化与迷失,进而与体育人文精神相背离。科学技术在体育中所产生的"双刃剑"源于利益的冲突,这种效应将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永远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原理 体育伦理 体育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对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王智慧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8,共11页
探索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与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关联性,揭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对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征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开发包含9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测量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分... 探索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与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关联性,揭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对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征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开发包含9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测量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分别在奥运会举办前、后共2次对北京市18个行政区的9 0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有效提升了北京市民的幸福指数,按提升幅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愉悦感指数、体育文化指数、满足感指数、健康感指数、成就感指数、富裕感指数和安全感指数;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北京市民的向心感指数和认同感指数略有下降;3)北京市民幸福指数为3.39(五分制)、67.76(百分制),充分表明市民对未来充满希望;4)影响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1个方面包括交通状况、医疗状况、环境卫生、教育状况等;第2个方面包括住房条件、现有工作、人际关系水平、人身财产安全状况、个人总体情感水平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幸福指数 北京市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差异与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距离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智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1,27,共7页
社会文化规训与性别角色期许是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本源所在,受此影响分别出现了项目选择和性别参与上的差异特征;经济收入与教育背景的影响使女性体育参与呈现明显的社会分层现象,影响着女性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媒介传播过程中... 社会文化规训与性别角色期许是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本源所在,受此影响分别出现了项目选择和性别参与上的差异特征;经济收入与教育背景的影响使女性体育参与呈现明显的社会分层现象,影响着女性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媒介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女性体育参与的弱势地位。已婚群体的女性体育参与程度显著比未婚群体降低,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距离产生的本质并不取决于男性本身设置的距离感,而是取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附加的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期许、媒介传播、经济收入以及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弱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导致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女性体育参与 社会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强国视域下的国家体育话语能力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智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国家体育话语能力是新时期国家体育战略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命题,更是国家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利的延伸,主要对国家体育话语能力及其构建进行研究。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主要依靠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能力、媒体对体育传播的话语能力以及... 国家体育话语能力是新时期国家体育战略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命题,更是国家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利的延伸,主要对国家体育话语能力及其构建进行研究。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主要依靠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能力、媒体对体育传播的话语能力以及体育参与者个体的话语能力来实现。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策略为:(1)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导向展现新体育观,避免民族主义和政治功能的过度宣扬,应关注国民体育基本权利,体现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动中国体育由金牌至上论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化;(2)媒体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逐渐淡化金牌至上和泛政治化倾向,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避免民族主义的过分张扬;(3)作为体育竞赛的参与主体——运动员应该从容高迈,寻找东西方不同价值形态下的共性部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从自身做起,逐渐走向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体育强国 国家体育话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触发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智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以结构功能学派学者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为诠释框架,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触发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赛事执法者、运动... 以结构功能学派学者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为诠释框架,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触发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赛事执法者、运动员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群体性事件的客体;欲望形成→发起者(或施暴者)形成→参与者(或契约者)加入→事件的升级与蔓延→社会控制能力约束是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研究进一步认为:大型体育赛事中群体性事件的触发根源主要基于人类暴力基因的唤醒、适宜的社会结构环境、结构性紧张状态的移植、情绪或信念普遍性的产生、参与主体的动员或群体效应、社会控制能力的制约程度和导火索效应7个因素叠加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的触发模型,导火索效应是群体性事件触发的关键,社会控制能力的制约程度对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和破坏程度起到约束作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科学有效预警、发生时社会控制能力的适时介入、发生后对矛盾进行有效的疏导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群体性事件 结构分析 触发机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体育第二课堂学分制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广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第二课堂的设置,促进、帮助了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它成为常规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第二课堂 体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世田 陈雪飞 +2 位作者 邢正 郭兰兰 张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肌萎缩(MA)组和肌肥大(MH)组,每组10只。MA组通过去除后腿两侧胫神经构建双下肢MA模型,MH组通过负重跑构建M... 目的:探究骨骼肌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肌萎缩(MA)组和肌肥大(MH)组,每组10只。MA组通过去除后腿两侧胫神经构建双下肢MA模型,MH组通过负重跑构建MH模型。4周后取材,测定MA和MH指标。(2)在以上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另取大鼠随机分为CON组、心肌病理性重构组(AAC组)、MA+AAC组和MH+AAC组,每组10只。对AAC组、MA+AAC组和MH+AAC组大鼠进行AAC手术,CON组进行假手术。术后4周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病理染色观察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心肌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肌生成抑制蛋白(MSTN)浓度;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肽(BNP),以及骨骼肌和心肌组织MST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4周的去神经术或负重跑训练后,与CON组相比,MA组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显著萎缩,MH组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显著肥大,但两组心重/体重、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射血分数等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AC组相比,MA+AAC组大鼠心重/体重和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显著增大,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心肌纤维化加重;MH+AAC组心重/体重和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显著降低,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增加,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纤维化减轻。与AAC组相比,MA+AAC组心肌ANP和BN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H+AAC组ANP和BN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AAC组相比,MA+AAC组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心肌MST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MSTN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MH+AAC组腓肠肌和心肌MST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MSTN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萎缩的骨骼肌加重AAC手术诱导的心脏病理性重构,而肥大的骨骼肌使AAC诱导的病理性重构减轻。骨骼肌质量对心脏病理性重构有着重要影响。MSTN可能参与了骨骼肌质量对心脏病理性重构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骨骼肌 肌萎缩 肌肥大 腹主动脉缩窄 肌生成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院校足球场地设施供给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飞 屈丽蕊 +1 位作者 张艳华 吴超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18,共6页
采用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足球场地设施供给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全国近五分之一高校足球场地零供给、高校足球场地设施校际供给量不均衡、标准化供给不太充分、多样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直接影响我国高校足... 采用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足球场地设施供给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全国近五分之一高校足球场地零供给、高校足球场地设施校际供给量不均衡、标准化供给不太充分、多样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直接影响我国高校足球场地设施供给质量提升乃至足球强国梦的实现。建议:坚持优质供给理念,平衡足球场地资源;PPP模式投融资助推足球场地设施供给;平面拓展或立体延深式供给足球场地设施;建构终身监控机制,确保足球场地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校园足球 场地设施 供给问题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兆富 王智慧 李福祥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15,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我国运动员对培训现状满意度较低;对运动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安置现状满意度较低。建议:做好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加强文化教育...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我国运动员对培训现状满意度较低;对运动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安置现状满意度较低。建议:做好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加强文化教育及技能培训;构建针对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对退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倡自谋职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竞技体育 体育人力资源开发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57
17
作者 王智慧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6,94,共7页
基于扎根理论,以社会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仪式化、制度调节、责任意识和生存环境4个维度揭示现代社会中武术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状况。认为:绝大多数武术传承人借助武术文化的资本转化实现了代内和代际间的社会流动,总体生... 基于扎根理论,以社会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仪式化、制度调节、责任意识和生存环境4个维度揭示现代社会中武术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状况。认为:绝大多数武术传承人借助武术文化的资本转化实现了代内和代际间的社会流动,总体生存状态相对较好;在文化传承方面,武术传承人最先触及传承场域的变化,传统文化没落是从仪式性文化的变迁与消失开始的;武术传承人对当代武术传承状况有着理性的判断,深知社会制度与政治权力在文化调节中的作用;传承人对武术传承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于现代社会变迁武术传承人自知无法逆转,只能被动适应或主动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武术传承人 生存态势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奥运时期北京市女性居民幸福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建华 王智慧 梁海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5,共4页
以北京市18个行政区县的2 128名女性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开发了幸福指数指标测量体系的前提下,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成、对幸福的理解、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不同年龄、收入及职业的女... 以北京市18个行政区县的2 128名女性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开发了幸福指数指标测量体系的前提下,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成、对幸福的理解、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不同年龄、收入及职业的女性市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的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北京市女性市民的幸福指数现状,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女性市民 幸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文化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智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了量化分析武术文化影响力的维度涵盖,客观评价武术文化的影响力水平,采用理论分析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借助层次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术文化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文化影响力涵盖资源性文化影响力和操作性... 为了量化分析武术文化影响力的维度涵盖,客观评价武术文化的影响力水平,采用理论分析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借助层次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术文化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文化影响力涵盖资源性文化影响力和操作性文化影响力两个层面,资源性文化影响力主要包涵武术项目的普及程度、武术场馆设施状况、武术传承人存续状态、武术项目的流行程度、武术项目的经济资本效益、武术产业发展状况、武术文化资源状况、武术文化原点的环境影响力8个维度;操作性文化影响力主要涵盖政府的管理制度、政府调控能力、政府重视程度以及政府的执行能力4个维度。中国武术文化影响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层次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包含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文化影响力 评价指标体系 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血管与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邢正 郭兰兰 张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7-903,共7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全身性骨病,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机体骨微环境血管生成能力的退化有关,认为骨形成与骨血管生成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被称为“血管生成-成骨耦联”。除了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输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全身性骨病,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机体骨微环境血管生成能力的退化有关,认为骨形成与骨血管生成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被称为“血管生成-成骨耦联”。除了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骨中,血管内皮细胞自身还可分泌某些因子影响成骨、破骨细胞的活动,且成骨、破骨细胞分泌的某些因子也可以作用于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生成。其中骨内的H亚型毛细血管与骨代谢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逐渐成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焦点。运动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手段之一,其疗效和可靠性已被广泛认可。运动时肌骨系统之间的对话增强,肌肉分泌的某些肌肉因子、代谢小分子和骨骼肌特异性miRNA可能会影响骨血管的生成,另外运动也可直接影响成骨、破骨细胞的活动,从而间接地调节骨血管的生成。本文将介绍骨内的血管系统、骨质疏松时骨血管的改变以及骨血管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重点综述运动时骨血管的变化以及运动影响骨血管生成的机制,以求为运动促进骨健康寻找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血管 运动 肌骨系统 肌肉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