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未婚妻》:回忆之城的建造与敞开 |
胡少卿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兴象在中国诗学中的发展流变 |
王明辉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3
|
少数民族叙事与寻根文学 |
刘岩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何以连接?互联网媒介场景域的连接实践与价值塑造 |
孙宇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
祁晓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知识经济的准备之一 |
车洪波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3 |
0 |
|
7
|
形式、语言与情感:第一篇白话小说的三个维度 |
赵静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图像、接受与生命——兴象的现代诗学意义阐微 |
王明辉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汉语二语学习者笔语多维动态发展研究 |
周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论周作人对鲁迅《狂人日记》的模拟写作及其周边——以小说《真的疯人日记》为中心 |
陈青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何为“京味话剧”与“京味话剧”何为 |
褚云侠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在线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效果的结构性扩散度 |
张伦
胥琳佳
易妍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3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内容与社会网络结构对转发行为的影响 |
胥琳佳
屈启兴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14
|
构件构意泛化与汉语词义引申的关系 |
齐元涛
符渝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5
|
“使令句”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 |
曹晋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6
|
古帖类图书编辑出版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
高淑燕
李洪智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行政审批制下可行性研究的异化与对策 |
刘文丽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8
|
网络同音别字与汉字理据 |
符渝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9
|
网络大众文化去中心化的面相 |
程小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20
|
山西方言中的非常态舌尖元音韵母 |
韩沛玲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