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松花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株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4 位作者
李思广
罗婷
周云
李志华
李少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研究云南松不同个体花粉中功能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酶标法测定17个云南松单株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显示:云南松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在单株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黄酮相差可达43.9%,总酚相差可达81.8%,种源...
为研究云南松不同个体花粉中功能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酶标法测定17个云南松单株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显示:云南松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在单株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黄酮相差可达43.9%,总酚相差可达81.8%,种源间差异不显著,适合开展个体选择(花粉优株选择);云南松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总酚含量高的单株,也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与云南松的生长呈正相关,总黄酮含量与云南松生长相关性较小,但二者的含量均与雄球花的粗壮程度密切相关,雄球花越粗壮二者含量越高,因此在开展花粉优株选择时,雄球花粗应纳入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花粉
总黄酮
总酚
株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茅叶荩草栽培驯化的研究
2
作者
周云
庞静
+6 位作者
张梅
王藜颖
李志华
丁玉雄
普文富
李品荣
常恩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为开展野生茅叶荩草的栽培驯化研究,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分蘖数和穗长作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茅叶荩草野生及人工栽培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茅叶荩草的生长,具...
为开展野生茅叶荩草的栽培驯化研究,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分蘖数和穗长作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茅叶荩草野生及人工栽培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茅叶荩草的生长,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及生物量大的特点。在生产应用栽培条件下,茅叶荩草的子代种植3个月时,株高、叶长和分蘖数分别为47.3 cm、5.0 cm和8.5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生物量分别达18.61 t/hm^(2)和12.41 t/hm^(2)。基于子代的生长表现,可以将分蘖数和穗长2个性状作为该草种驯化品种或良种选育的人工栽培优异群体的选择标准。鉴于当前乡土草种种子匮乏的情况,可以在云南省干热和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推广应用茅叶荩草作为生态修复草,播种量不宜超过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叶荩草
野生
二次选择
驯化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热河谷优良乡土草种三芒草驯化应用研究
3
作者
常恩福
庞静
+7 位作者
刘婉瑜
王藜颖
周云
张梅
李品荣
丁玉雄
普文富
石忠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共8页
为选育野生三芒草的栽培驯化品种,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株高、穗长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野生三芒草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三芒草的生长,提高其结实性能及种子发芽...
为选育野生三芒草的栽培驯化品种,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株高、穗长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野生三芒草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三芒草的生长,提高其结实性能及种子发芽率,基于栽培驯化后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考虑将株高作为单一选择性状进行优势个体的选择标准;栽培驯化后二次选择出的优选群体,表现出了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生物量大及生态修复效果好的特点。生产应用栽培条件下,其子代种植3个月时的株高、叶长、分蘖数、生殖枝数、穗长、小穗数及小穗种子数可达102.1 cm、27.1 cm、10.8枝、7.5枝、25.1 cm、10.9枝和16.5粒,地上及地下部分的鲜生物量则达16.44 t/hm^(2)和4.53 t/hm^(2);从种植(播种)到覆盖度达到75%所需要的时间仅为40 d,较野生群体可提前20 d达到满足水土保持所需的盖度,生态修复效果良好,可作为野生驯化品种在我省干热和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芒草
干热河谷
二次选择
驯化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松花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株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李思广
罗婷
周云
李志华
李少文
机构
云南省
林业和
草原
科学院
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实验室
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
马关县金城国有林林场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基金
主要用材树种种质创制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202102AE090022)
云南松花粉优树选择标准研究(MS2020-02)
云南松高世代种子园持续研建(K20222015)。
文摘
为研究云南松不同个体花粉中功能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酶标法测定17个云南松单株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显示:云南松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在单株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黄酮相差可达43.9%,总酚相差可达81.8%,种源间差异不显著,适合开展个体选择(花粉优株选择);云南松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总酚含量高的单株,也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与云南松的生长呈正相关,总黄酮含量与云南松生长相关性较小,但二者的含量均与雄球花的粗壮程度密切相关,雄球花越粗壮二者含量越高,因此在开展花粉优株选择时,雄球花粗应纳入选择指标。
关键词
云南松花粉
总黄酮
总酚
株间差异
Keywords
Pinus yunnanesis pollen
total flavonoid
total phenol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分类号
S791.2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茅叶荩草栽培驯化的研究
2
作者
周云
庞静
张梅
王藜颖
李志华
丁玉雄
普文富
李品荣
常恩福
机构
云南省
林业和
草原
科学院
建水县
林业和
草原
科技推广站
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基金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计划项目“云南乡土草种收集和良种选育”,云南省基金项目(202205AM07006)。
文摘
为开展野生茅叶荩草的栽培驯化研究,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分蘖数和穗长作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茅叶荩草野生及人工栽培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茅叶荩草的生长,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及生物量大的特点。在生产应用栽培条件下,茅叶荩草的子代种植3个月时,株高、叶长和分蘖数分别为47.3 cm、5.0 cm和8.5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生物量分别达18.61 t/hm^(2)和12.41 t/hm^(2)。基于子代的生长表现,可以将分蘖数和穗长2个性状作为该草种驯化品种或良种选育的人工栽培优异群体的选择标准。鉴于当前乡土草种种子匮乏的情况,可以在云南省干热和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推广应用茅叶荩草作为生态修复草,播种量不宜超过20.0 kg/hm^(2)。
关键词
茅叶荩草
野生
二次选择
驯化选育
Keywords
Arthraxon prionodes(Steudel)Dandy
wild
secondary selection
domestication breeding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河谷优良乡土草种三芒草驯化应用研究
3
作者
常恩福
庞静
刘婉瑜
王藜颖
周云
张梅
李品荣
丁玉雄
普文富
石忠强
机构
云南省
林业和
草原
科学院
云南省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云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水县
林业和
草原
科技推广站
富民县林业和草原局
资源林政管理站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共8页
基金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计划项目“云南乡土草种收集和良种选育”,云南省基金项目(202205AM070006)。
文摘
为选育野生三芒草的栽培驯化品种,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株高、穗长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野生三芒草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三芒草的生长,提高其结实性能及种子发芽率,基于栽培驯化后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考虑将株高作为单一选择性状进行优势个体的选择标准;栽培驯化后二次选择出的优选群体,表现出了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生物量大及生态修复效果好的特点。生产应用栽培条件下,其子代种植3个月时的株高、叶长、分蘖数、生殖枝数、穗长、小穗数及小穗种子数可达102.1 cm、27.1 cm、10.8枝、7.5枝、25.1 cm、10.9枝和16.5粒,地上及地下部分的鲜生物量则达16.44 t/hm^(2)和4.53 t/hm^(2);从种植(播种)到覆盖度达到75%所需要的时间仅为40 d,较野生群体可提前20 d达到满足水土保持所需的盖度,生态修复效果良好,可作为野生驯化品种在我省干热和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芒草
干热河谷
二次选择
驯化选育
Keywords
Aristida adscensionis L.
dry and hot valley area
selection
taming breeding
分类号
S544.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松花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株间差异研究
付玉嫔
陈少瑜
李思广
罗婷
周云
李志华
李少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野生茅叶荩草栽培驯化的研究
周云
庞静
张梅
王藜颖
李志华
丁玉雄
普文富
李品荣
常恩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干热河谷优良乡土草种三芒草驯化应用研究
常恩福
庞静
刘婉瑜
王藜颖
周云
张梅
李品荣
丁玉雄
普文富
石忠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