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潘玲阳
叶红
黄少鹏
李国学
张红玉
-
机构
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美国密歇根大学地质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124,172,共10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50-4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BR-03)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0714151d40)
北京市市政管委北京市典型垃圾分类单位
地区垃圾分类运行管理模式研究项目
-
文摘
文章从城市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北京市2001~2007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发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物理组成的变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多,总排放量从2001年约363万tCO2当量增加到2007年1157万t左右。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每处理1t垃圾的单位排放量分别为2.1t、0.4t和2.0tCO2当量。虽然堆肥具有相对低的单位排放量,但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堆肥在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比重并不大,2007年处理的垃圾量不到无害化总处理量的7%。2007年填埋产生CH4总量约48万t,若50%回收利用,其发热量相当于约40万t管道煤气,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焚烧垃圾进行供热或发电的技术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垃圾回收与分类是从源头减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的最好方法。
-
关键词
北京市
生活垃圾
填埋
堆肥
焚烧
温室气体
CO2排放当量
-
Keywords
Beij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incineration
greenhouse gas
CO2 equivalent of emission
-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城市热环境数据库与可视化共享平台研究
- 2
-
-
作者
熊永柱
黄少鹏
-
机构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
密歇根大学地质科学系
-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7-539,共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015)
西安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项目
-
文摘
城市热环境科学数据库能够为该领域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数据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服务,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系统分析城市热环境科学数据库及其可视化共享平台研究的目标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指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特色创新。对城市热环境数据库与可视化共享平台建设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对促进城市热环境信息共享和实现环境可持续性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空间数据库
GIS
数据共享
可视化
-
分类号
P2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