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MRI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鉴别三阴性乳腺癌的模型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程辰 李洪娥 +3 位作者 顾艳 徐峰 王文荣 赵红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目的:构建超声联合MRI的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以区分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4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 目的:构建超声联合MRI的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以区分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4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176名乳腺癌患者为训练组(TNBC:55例,NTNBC:121例),2020年1月-2020年9月的71名乳腺癌患者为内部验证组(TNBC:19例,NTNBC:52例),另收集来自连云港市中医院及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6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TNBC:18例,NTNBC:44例)。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开源软件ITK-SNAP 4.0.2对病灶进行分割,影像组学采用Pyradiomics软件进行组学特征提取;深度学习采用ResNet50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框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等进行特征降维和筛选,最后采用结果维度模型融合构建临床-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实际观测与预测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超声联合MRI建立的临床-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模型在训练组中,AUC为0.923(95%CI:0.880~0.955);内部验证组中,AUC为0.989(95%CI:0.967~1.000);外部验证组中,AUC为0.941(95%CI:0.820~0.944)。所建诺莫图模型的校准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较好,提示该模型在区分TNBC与NTNBC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在风险阈值0.00~0.88时,采用临床-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对患者进行术前区分TNBC与NTNBC预测的临床净获益率最高。结论:超声联合MRI的临床-深度学习组学诺莫图对TNBC与NTNBC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其他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影像组学诺莫图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2
作者 周欣悦 杨志琴 +9 位作者 胡瑾 陆丰艺 韩倩楠 赵欢欢 高雯暇 马瑜晗 李护君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根据ROC曲线测得的截断值为0.97,将患者分为高EASIX组和低EASIX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0.2 g/L、高EASIX、ECOG PS评分≥2是MCL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高、低EASIX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3.0和3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8和26.0个月。高EASIX组中起病时ECOG PS评分≥2及前白蛋白<0.2 g/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EASIX组患者。结论:初诊时EASIX可作为影响MCL患者OS的独立预后指标,高EASIX患者与低EASIX患者相比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
3
作者 石艾秀 曹双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1-363,共3页
报告1例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男,63岁。使用PD-1抑制剂后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见泛发性暗紫红色斑块和斑片,表面呈蛎壳样外观,Auspitiz征(+);躯干... 报告1例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男,63岁。使用PD-1抑制剂后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见泛发性暗紫红色斑块和斑片,表面呈蛎壳样外观,Auspitiz征(+);躯干部及双上肢散在分布红斑、丘疹及斑丘疹,部分中央溃疡及结痂;双侧手背见数片紫红斑块,表面见白色网状纹;右手掌心、左手大鱼际见胼胝样黄色斑块,呈衣领样外观。诊断: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治疗:PD-1继续治疗,对症处理后皮损明显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皮肤不良反应 银屑病样皮损 扁平苔藓样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月内疾病进展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瑞雪 张芊芊 +6 位作者 陈惠敏 胡瑾 陆丰艺 韩倩楠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和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MCL患者50例,根据POD24发生情... 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和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MCL患者50例,根据POD24发生情况进行分组,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POD24、PLT、白蛋白、MIPI评分、ECOG PS评分、LDH均是影响初诊MCL患者OS的因素(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POD24[HR=16.797(95%CI:3.671-76.861),P=0.001]、白蛋白<40 g/L[HR=3.238(95%CI:1.095-9.572),P=0.034]、ECOG PS≥2分[HR=4.005(95%CI:1.033-15.521),P=0.045]是影响M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OD24患者较非POD24患者起病时PLT<100×10^(9)/L的发生率(33.3%vs 5.9%,P=0.033)及ECOG PS≥2分的发生率(45.5%vs 5.9%,P=0.040)明显增高。结论:POD24为影响MCL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起病时伴PLT<100×10^(9)/L、ECOG PS≥2分的患者发生POD24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24个月内疾病进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正念冥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负性情绪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5
作者 阎侠 董小芬 +4 位作者 谭伟 王凌云 何立化 罗来梅 程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7-872,共6页
目的:评估正念简易冥想训练对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正念注意觉知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84例。按照简单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焦... 目的:评估正念简易冥想训练对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正念注意觉知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84例。按照简单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干预前后评价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正念注意觉知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的睡眠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简易正念冥想训练能够缓解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正念注意觉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正念冥想训练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正念注意觉知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激活和应激指数(EASIX)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陈惠敏 马瑞雪 +6 位作者 张芊芊 陆丰艺 胡瑾 韩倩楠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4-1400,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激活和应激指数(EASIX)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比较低EASIX组和高EASIX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内皮激活和应激指数(EASIX)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比较低EASIX组和高EASIX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初诊AITL和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卡方检验分析EASIX与AITL和PTCL-NO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EASIX的最佳截断值为0.95以此为界将患者分为低EASIX(<0.95)组和高EASIX(≥0.95)组。与低EASIX组患者相比,高EASIX组PTCL患者具有Ann Arbor分期晚、IPI评分高中危以上、LDH升高、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与贫血、易合并B症状、结外累及和骨髓累及等临床特点。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9例PTCL患者中,高EASIX组患者的OS和PFS较低EASIX组患者均明显缩短(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ASIX是影响患者OS[HR=7.217(95%CI:1.959-26.587),(P=0.003)]和PFS[HR=2.718(95%CI:1.032-7.161),P=0.04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AITL和PTCL-NOS患者高EASIX提示患者预后不良,高EASIX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内皮激活和应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3、C4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阈值效应分析
7
作者 张拓 尹令丝 杨苗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C3、C4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阈值效应。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4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2例)和存活组(104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 目的:分析血清C3、C4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阈值效应。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4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2例)和存活组(104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血清C3、C4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阈值效应分析。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3、C4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采用bootstrap重采样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DSⅢ期,LDL-C、Apo B水平降低,Hcy、UA及血清C3、C4水平升高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曲线拟合发现,随着血清C3、C4的升高,MM患者的死亡概率呈上升趋势。阈值效应分析发现,当血清C3>1.2 g/L时或血清C4>0.37 g/L时,患者死亡发生率随着相应指标水平升高而增高;当血清C3<1.2 g/L时或血清C4<0.37 g/L时,患者死亡发生率与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血清C3、C4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较好、准确度较高。结论:血清C3、C4水平升高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3、C4二者联合对于预测MM患者死亡的价值优于单一指标,二者联合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3 血清C4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合并腹水的乙型肝炎肝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姬会春 张振江 +3 位作者 朱芳 刘军权 刘庆德 庞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51-2154,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保肝、...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腹水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保肝、退黄、利尿、白蛋白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PTA、HBV DNA载量、临床疗效及24 h尿量和腹水消退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PTA、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治疗后TBil、ALT、AST、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l:(197.4±47.6)μmol/L vs(287.5±150.6)μmol/L,t=2.30,P<0.05;ALT:(189.4±63.8)U/L vs(263.4±79.5)U/L,t=2.73,P<0.05;AST:(138.7±87.5)U/L vs(250.8±90.4)U/L,t=3.43,P<0.05;PTA:(63.5±17.0)%vs(45.5±15.1)%,t=2.60,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0.48%vs 28.57%,χ2=4.32,P<0.05;总有效率:85.71%vs66.67%,χ2=4.20,P<0.05);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情况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7.62%vs 23.81%,χ2=13.20,P<0.05;总有效率:88.10%vs 52.38%,χ2=12.81,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腹水 前列地尔 恩替卡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姜云 杨梅 陈建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7-1571,158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发生CS-AKI且接受CRRT患者共36例,按出院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对比分析CRRT前和CRRT 24 h后相关指标变化,并对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存活组25例,死亡组11例,院内死亡30.56%。死亡组和存活组CS-AKI患者行CRRT 24 h后肌酐、尿素氮、乳酸和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较CRRT前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仅在存活组CRRT 24 h后有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LVEF和NYHAⅢ-Ⅳ级患者比例,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MODS评分、VIS,CRRT前MODS评分、VIS,CRRT 24 h后MODS评分、VIS,术后合并出血、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比例,以及AKI到CRRT间隔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前VIS高、CRRT 24 h后MODS评分高、合并出血、以及AKI至CRRT时间长是CS-AKI行CRRT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S-AKI,CRTT治疗确切有效,应尽早上机,尤其建议应在MODS发生之前开始实施。重视高危患者,术后积极处理出血、MODS等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功能不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TLA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0
作者 王子杰 邓忠磊 +6 位作者 杨雪健 韩志坚 陶俊 鲁佩 殷长军 谭若芸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构建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探讨BTLA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逆转录为c DNA,通过PCR技术扩增BTLA基因,构建p WPTS-m BTLA慢病毒载体,磷酸... 目的 :构建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探讨BTLA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逆转录为c DNA,通过PCR技术扩增BTLA基因,构建p WPTS-m BTLA慢病毒载体,磷酸钙法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293T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TLA m RNA和BTLA蛋白表达,50%组织培养感梁剂量(TCID50)法检测重组慢病毒滴度。通过感染p WPTS-m BTLA及p WPTS-GFP慢病毒载体的293T细胞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初步研究BTLA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小鼠p WPTS-m BTLA慢病毒载体,并制备高滴度病毒颗粒(1.3×108pfu/ml)。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 ,发现4 d及8 d T细胞的增殖效应均明显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在0~8 d内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过表达BTLA基因的293T细胞与小鼠脾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对其增殖及活化有抑制作用,提示成功构建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鼠BTLA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LA 慢病毒载体 基因重组 T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姬会春 刘军权 +3 位作者 周燏 李昳 陈复兴 费素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作用于3株结肠癌细胞(HCT-116、SW-480、Caco-2),CCK-8法测定阿托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SCGM培养基体外扩增人NK细胞,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作用于3株结肠癌细胞(HCT-116、SW-480、Caco-2),CCK-8法测定阿托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SCGM培养基体外扩增人NK细胞,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NK细胞对3株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MICA/B的表达率。结果:(1)NK细胞的培养:培养前CD3-CD56+的NK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为4.5%,培养10 d时NK细胞的比例增至93.1%。(2)阿托伐他汀对3株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阿托伐他汀作用48 h后,在浓度5~40μmol/L的4个实验组中,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作用96 h后,在1.25~40μmol/L的所有浓度组(6个)中,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相关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的浓度与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r[48 h]=0.13,r[96 h]=0.22,P<0.05)。(3)NK细胞经阿托伐他汀作用96 h后,除浓度为20μmol/L和40μmol/L时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其他各组对NK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4)阿托伐他汀对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活性的影响:NK细胞对HCT-116细胞的杀伤活性在阿托伐他汀浓度2.5~10μmol/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SW-480的杀伤活性在5~20μmol/L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对Caco-2的杀伤活性在2.5~20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同一浓度时对HCT-116细胞杀伤作用最强。(5)阿托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MICA/B表达的影响:在阿托伐他汀浓度2.5μmol/L及5μmol/L组,HCT-116细胞MICA/B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在10μmol/L及20μmol/L组,SW-480细胞MICA/B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5~40μmol/L组,Caco-2细胞MICA/B的表达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1)阿托伐他汀能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SW-480及Caco-2的生长;(2)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强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阿托伐他汀上调结肠癌细胞MICA/B的表达有关;(3)阿托伐他汀可以上调3株结肠癌细胞MICA/B的表达率,提高结肠癌细胞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结肠癌细胞 NK细胞 MIC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支球囊潜埋技术与传统导丝保护治疗冠心病真性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轶 杨洋 +2 位作者 陈磊磊 张定国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冠脉真性分叉病变在进行主支支架植入术时,边支球囊潜埋与边支导丝保护2种方法对边支的保护效果。方法:44例冠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球囊潜埋组(20例)和导丝保护组(24例)。比较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 目的:比较冠脉真性分叉病变在进行主支支架植入术时,边支球囊潜埋与边支导丝保护2种方法对边支的保护效果。方法:44例冠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球囊潜埋组(20例)和导丝保护组(24例)。比较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边支丢失率、导丝交换时间、完成导丝交换所接受X线暴露量及造影剂用量、术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TNT-h)升高率、术后缺血性胸痛发生率。结果: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丢失率、术后缺血性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导丝交换时间、X线暴露量、造影剂用量、术后血清TNT-h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两组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球囊潜埋技术较导丝保护技术可以明显减轻因斑块变形、移位造成的边支开口受累及的严重程度,保证交换导丝顺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暴露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减少心肌损伤,且不增加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病变 边支球囊潜埋 边支导丝保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促炎因子及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弘禹 张新江 +4 位作者 李姗姗 刘斌 邵渊 徐运 张梅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1期947-953,共7页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分散片对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和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分散片对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和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酮酯分散片(0.15 g,tid)联合阿司匹林治疗(0.1 g qd)]和对照组[阿司匹林(0.1 g qd)治疗],用药180 d。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5、IL-17A、IL-2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1)d、(30±7)d、(90±7)d、(180±7)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变,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纳入60例患者,因血液标本不合格脱落8例,纳入统计分析的有试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13±1)d时,试验组血清IL-1β([1.55±0.43)pg/ml vs(2.05±0.74)pg/ml,P<0.001],IL-15([1.88±0.82)pg/ml vs(3.17±1.93)pg/ml,P<0.001],IL-6([5.57±4.96)pg/ml vs(8.81±8.00)pg/ml,P=0.042],IL-17A([5.11±1.51)pg/ml vs(6.67±2.24)pg/ml,P<0.001],IL-23([0.42±0.88)pg/ml vs(0.67±0.98)pg/ml,P<0.001],TNF-alpha([15.12±6.97)pg/ml vs(18.31±6.61)pg/ml,P=0.009]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而在对照组中仅IL-15([2.01±0.72)pg/ml vs(2.53±1.20)pg/ml,P=0.036]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两组各随访点MMSE和MOCA评分虽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用药后(30±7)d、(90±7)d、(180±7)d与用药前MMSE相比,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分别为0.036、0.012和0.048)。结论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比单用阿司匹林能更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阿司匹林 缺血性卒中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社区慢病管理实践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源 凌涛 +3 位作者 范蒋青 兰霖燕 计成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对国内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社区慢病管理实践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探索一种综合社区慢病管理模式,以期为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政府网、国家中医药... 目的对国内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社区慢病管理实践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探索一种综合社区慢病管理模式,以期为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政府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公开的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文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我国社区慢病管理实践,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2023年4月。结果国家陆续颁布和完善相关文件,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进行了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式,均具有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特点。目前主要的慢病管理模式有医联体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互联网+”模式和基于全科医生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结论分级诊疗背景下,我国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多样,全国各地应依托现有医疗平台与机构体系,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积极落实和完善社区慢病管理实践,以提升全国慢病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政策梳理 社区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军 封其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miR-181a水平及相关分子指标变化情况。使用慢病毒将miR-181a转染入人T淋巴细胞中,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T细胞亚群比例、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内miR-181a水平(9.3±5.3)明显低于对照组(12.2±4.5)(P<0.05)。体外实验显示转染miR-181a可降低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2(IL-22)、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分泌;miR-181a转染组KRAS、NRAS和MAPK1的mRNA表达降低,并且P-AKT和P-ME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可通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淋巴细胞中miR-181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T细胞亚群 miR-18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原阑尾切口标本拖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关义 朱红岩 +2 位作者 周鸿 徐庆 钟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34-403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原阑尾切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标本拖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患者64例。其中既往阑尾手术瘢痕史患者(有瘢痕组)32例;无腹部手术瘢痕患者(无瘢痕组)3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经原... 目的:探讨经原阑尾切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标本拖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患者64例。其中既往阑尾手术瘢痕史患者(有瘢痕组)32例;无腹部手术瘢痕患者(无瘢痕组)3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经原阑尾切口瘢痕处行标本拖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4例均顺行直肠癌根治术(TME),有瘢痕组标本经原阑尾切口瘢痕行标本拖出,有7例在原阑尾切口处加行回肠末段造口术;无瘢痕组行左、中下腹重新切口行标本拖出,有6例于右下腹加行切口行末段回肠造口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个数、预防性造瘘例数、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时,对原有阑尾切除手术瘢痕的患者,标本经原阑尾手术瘢痕处拖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麦氏切口 标本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向圣晓 王姝 +1 位作者 田苗 谢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8,共5页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口腔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19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口腔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19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总分为(82.24±5.90)分;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与口腔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及抑郁呈负相关(均P<0.01)。文化程度、居住地、领悟社会支持、营养状态、婚姻状态、医疗支付方式、经济来源、吞咽功能、患慢性病种数、自觉经济压力、神经系统功能、自我感受负担、主要陪护者是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口腔健康素养 口腔相关生活质量 抑郁 社会支持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 神经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晨露 沈子园 +16 位作者 王颖 张颢 王飞 顾伟英 史玉叶 王春玲 朱太岗 王英杰 苗雨青 王玲 叶静静 纪春岩 桑威 徐开林 夏瑞祥 刘沁华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临床特征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505例老年DLBCL(≥60岁)患者。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GNRI的最佳截断值,应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匹...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临床特征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505例老年DLBCL(≥60岁)患者。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GNRI的最佳截断值,应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匹配前后两组基线特征、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273例(54.1%),中位生存时间为62.9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NRI、年龄、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为99,经PSM后,成功匹配GNRI<99与GNRI≥99组各102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GNRI可以对BCL-2^(-)组、BCL-6^(+)组和CD5^(+/-)组、Ann Arbor分期中Ⅲ~Ⅳ期和IPI评分处于中高危和高危组的患者进行精准分层。结论GNRI、年龄、LDH和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GNRI在评估老年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且提示GNRI≥99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倾向性评分匹配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住院病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向圣晓 田苗 +1 位作者 王姝 谢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37-1345,共9页
目的:编制信效度良好的脑卒中住院病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并划分等级,以期提高脑卒中后病人口腔健康水平。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形成条目池,结合专家函询、预调查的结果删减修改形成量表初稿。收集399份样本进行项目筛选... 目的:编制信效度良好的脑卒中住院病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并划分等级,以期提高脑卒中后病人口腔健康水平。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形成条目池,结合专家函询、预调查的结果删减修改形成量表初稿。收集399份样本进行项目筛选、信效度检验和等级划分。结果:最终量表包括4个维度、2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口腔基本知识与理念、口腔相关技能、经济支持意愿),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846%;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85~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5;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8,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79,与校标量表简明口腔健康检查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06,与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68。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探索性分析结果一阶四因素量表结构,相关拟合指数均达标。最后根据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量表得分划分为4级。结论:脑卒中住院病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临床测评脑卒中住院病人口腔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素养 脑卒中 量表 信度 效度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部分国家慢病管理相关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源 凌涛 +3 位作者 范蒋青 李远晨 谢菡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8-1673,共6页
慢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给各国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严重负担。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对慢病管理的研究较早,制定了多项管理策略,如美国社区计划、德国疾病管理计划、日本特定健康检查和指导、英国以全科诊所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慢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给各国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严重负担。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对慢病管理的研究较早,制定了多项管理策略,如美国社区计划、德国疾病管理计划、日本特定健康检查和指导、英国以全科诊所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澳大利亚推出的全科医生管理计划等。这些国家的慢病管理策略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对这些国家慢病管理主体、策略及其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制定慢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国外策略 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