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水质与水价影响的城市再生水需求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雨慧 陈晨 +3 位作者 吴良满 刘静 李岱远 王高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0,82,共12页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城市杂用、河道补水、农林灌溉等4大领域的水量和水质需求特点,提出考虑水质与水价的分领域再生水需求预测技术框架。首先考虑水质影响,引入再生水可替代率指标,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可由再生水供给的水量;其次,考虑自主定价模式下再生水价格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建立“补贴-价格-需求”模型,计算不同补贴情景下区域再生水的需求量;最后,应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市。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0年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要求下,采用中等补贴情景能在有效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同时兼顾政府财政压力,再生水需求量分别可达10095×10^(4)和13387×10^(4) m^(3)。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再生水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也为宿迁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需求量 水质 水价 政府补贴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封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玻璃黏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鑫 江静华 +4 位作者 刘磊好 蔡建南 陈建清 马爱斌 宋丹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0,共9页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强度的影响,优选了助剂种类及含量,由此保证了改性EVA胶膜在不同储存环境下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层压温度和时间对EVA胶膜的交联度、黏合强度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层压温度(145℃)、层压时间(630 s)和胶膜厚度(6~8 mm)能够获得较高的交联度和黏合强度。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可显著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适量添加交联剂(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TBEC)、光稳定剂(UV770、UV328、UV531及UV328)、抗氧剂(1010、1076)和阻燃剂[Mg(OH)_(2)]可改善胶膜的耐老化性能。保持干燥、避光的储存环境并减少封装前的储存时间(低于8个月),可有效避免EVA胶膜黏合强度的下降。利用以上优化的层压工艺、合适的胶膜厚度和助剂配比并控制储存条件,能有效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48 h老化后的黏合强度最高可达58.5 N/cm,远超GB/T 29848—2018要求的30 N/cm),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封装胶膜 黏合强度 耐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O相增强镁稀土合金耐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策 马爱斌 +4 位作者 刘欢 黄河 孙甲鹏 杨振权 江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298-3305,共8页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储量丰富、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佳、导热导电性良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优点,故而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然而,...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储量丰富、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佳、导热导电性良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优点,故而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然而,镁合金的绝对强度偏低,尤其是高温强度低、抗蠕变性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在关键零部件上的使用。因此,开发在高温下仍具有良好使役性能的新型高强韧镁合金是当前学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在镁合金中同时加入Gd或Y等稀土元素以及Zn元素时,合金中会形成一种新颖的相结构--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 structure,LPSO)结构。由于LPSO相的存在,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室温抗拉强度已突破500 MPa),高温性能也得到有效改善(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均显著优于同样状态下的WE54等商用镁合金)。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LPSO相增强镁稀土合金的耐热性能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LPSO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即高温下不同LPSO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和演化机制;二是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通过揭示LPSO相对合金高温拉伸、压缩和抗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开发新一代高强韧耐热镁合金。借助于先进的高分辨电镜表征技术,研究人员对Mg-RE-Zn合金中18R和14H等 LPSO相的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全面解析。根据合金成分及状态的不同,高温下14H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成,即在镁基体中直接析出或由18R结构转变而来。通过高温拉伸/压缩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阐明了LPSO结构与位错、孪晶和晶界的交互作用,揭示其高温下强韧化镁合金的微观机理。近年来的蠕变研究工作进一步证实了LPSO相具有提高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巨大潜力,LPSO相的自身形态与强化效果,及其与多种沉淀相在蠕变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合金的抗蠕变性能。然而,目前为止,有关该类合金的蠕变控制机制及LPSO相所起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探讨了LPSO相在高温下的转变规律及其对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并系统综述了LPSO相的结构、形态和分布情况对镁稀土合金高温拉伸、高温压缩以及抗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LPSO相增强镁稀土合金在耐热领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 热稳定性 高温强度 抗蠕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4
作者 季承维 马爱斌 江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094-19100,共7页
高熵合金只有15年的研究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成分设计、简单的微观结构、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元素的选取不同,高熵合金也被划分为3d过渡金属元素高熵合金、难熔高熵合金、镧系过渡金属元素高熵合金以及轻质高熵合金等。其中... 高熵合金只有15年的研究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成分设计、简单的微观结构、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元素的选取不同,高熵合金也被划分为3d过渡金属元素高熵合金、难熔高熵合金、镧系过渡金属元素高熵合金以及轻质高熵合金等。其中,轻质高熵合金在2010年之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其组成元素大多为轻金属,在具备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的同时,还具备密度小的优点,可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军事工业等领域,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然而,制约轻质高熵合金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主要为理论机制的不完善、制备工艺的不成熟以及生产成本高昂。理论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难以预测以及四大效应不能完全解释高熵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独特性;制备工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块体轻质高熵金的制备方式较少且不利于大批量工业生产;成本高昂主要体现在大多数轻金属单质价格昂贵且每种元素在轻质高熵合金中的成分占比较高。由于发展历程较短,上述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对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集中在: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生产水平,设计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目前,成功开发出的轻质高熵合金有Al 20 Li 20 Mg 10 Sc 20 Ti 30、Al 20 Be 20 Fe 10 Si 15 Ti 35以及AlLiMgZnSn等,这些合金分别采用机械合金化法、电弧熔炼法以及感应熔炼法进行制备,拥有低密度、高强度的优点,这些制备工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导。本文归纳了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对轻质高熵合金的四大效应、设计原则、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阶段轻质高熵合金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轻质高熵合金未来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熵合金 四大效应 设计原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电池用镁合金阳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谷亚啸 江静华 +2 位作者 谢秋媛 马爱斌 高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共13页
海水电池用镁合金阳极因其较负的电极电位、低的质量密度、大的电化学当量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水电池用镁合金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常见镁合金海水电池的分类(镁/金属氯化物电池、镁/海水溶解氧电池、镁/过氧... 海水电池用镁合金阳极因其较负的电极电位、低的质量密度、大的电化学当量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水电池用镁合金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常见镁合金海水电池的分类(镁/金属氯化物电池、镁/海水溶解氧电池、镁/过氧化氢半燃料电池),详细说明了几种电池的工作条件与应用领域。其次,归纳了镁合金海水电池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可避免的自腐蚀(如电偶腐蚀、点腐蚀等)以及负差数效应,这些副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并导致镁阳极利用率的下降。除此之外,腐蚀反应生成的腐蚀产物会覆盖电极表面,减少电极的活性区域,使得阳极的工作电位很难达到技术要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近年来的改进措施,具体有合金化、热处理、塑性变形。目前,应用广泛的合金系主要有Mg-Hg-Ga系、Mg-Al-Pb系、Mg-Al-Zn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挤压、轧制等塑性变形,并结合退火、均匀化等热处理方式,从而制备出高性能的镁阳极材料。最后,展望了未来海水镁合金阳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电池 镁合金阳极 合金化 热处理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金属材料优异力学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袁钰轩 马爱斌 +1 位作者 吴浩然 江静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52-158,共7页
异构金属的微观异质结构同时提高了金属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近年来,强韧性匹配优异的新型异构金属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在汽车、交通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是轻量化交通载具优质用材。异构金属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优化微观... 异构金属的微观异质结构同时提高了金属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近年来,强韧性匹配优异的新型异构金属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在汽车、交通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是轻量化交通载具优质用材。异构金属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优化微观结构设计来提高力学性能,典型结构有梯度结构、双峰结构、层状结构等,导构金属材料的共同点是内部含有强度差异较大的微观结构单元。此种特殊设计的微观结构单元可通过调控合金成分、晶粒尺寸、晶体结构的差异来形成,由于其造成了强度在空间上的差异,材料在变形过程中软、硬单元变形不一致而产生了背应力。异构金属就得益于背应力的强化/硬化效应而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从而实现了强韧性的完美匹配。本文归纳了强韧性相匹配的异构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异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微观结构和变形机理进行了阐析,并对异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力学性能优异的异构合金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金属材料 微观异构 力学性能 变形机理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国帅 刘静 +4 位作者 陈晨 李新月 王彦东 吴良满 房凯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水平,针对目前再生水利用配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再生水用户市场调查、再生水水质综合评估、确定分类处理技术、制定精细化配置方案的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 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水平,针对目前再生水利用配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再生水用户市场调查、再生水水质综合评估、确定分类处理技术、制定精细化配置方案的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宿迁市中心城区再生水用户利用需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调查结果,按照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和灌溉用水的利用途径提出了符合宿迁市实际情况的再生水分类处理技术,制定了针对典型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配置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宿迁市推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提供支撑,对国内其他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分类处理 精细化配置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彦东 刘静 +4 位作者 孙枭沁 陈晨 方琼 侯坦 李郁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1期117-123,共7页
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紧缺的问题,构建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保障灌区高效绿色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综合考虑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要求,建立了以单方水利用效益和生态绿当量... 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紧缺的问题,构建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保障灌区高效绿色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综合考虑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要求,建立了以单方水利用效益和生态绿当量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以江苏省来龙灌区为例,提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生态效益最大和耕地增加率最大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1)以社会经济效益最大或耕地面积增加率最大为目标时,来龙灌区主要手段是将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转变为耕地及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灌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配水比例下降,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配水比例上升;单方水利用效益分别提高9.85%和0.54%,但生态绿当量降低5.52%和0.98%。(2)以生态效益最大为目标时,通过土地整理将田埂或设施农用地转变为园林草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灌区水资源分配占比与现状相同;单方水利用效益和生态绿当量分别提高0.26%和0.38%。(3)3个优化配置方案的需水量都增加,但未超过来龙灌区的可供水量。该研究可为灌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多目标遗传算法 水土资源 优化配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合金化及固溶处理对Mg-6Al-1Zn阳极材料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谷亚啸 江静华 +2 位作者 谢秋媛 马爱斌 高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2-422,共11页
目的研究合金化及后续热处理下的镁阳极电化学性能,开发出一种新型镁合金阳极材料。方法利用熔炼法制备Mg-6%Al-1%Zn-0.5%In(质量分数)并做海水激活电池阳极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一系列电化学测试... 目的研究合金化及后续热处理下的镁阳极电化学性能,开发出一种新型镁合金阳极材料。方法利用熔炼法制备Mg-6%Al-1%Zn-0.5%In(质量分数)并做海水激活电池阳极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一系列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在3.5%NaCl溶液中In元素的添加和后续固溶处理对Mg-6%Al-1%Zn(AZ61)合金显微组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合金元素In的添加及后续热处理可提升镁阳极的放电活性和利用效率。AZ61+0.5%In合金经420℃固溶16 h后,在10 mA/cm^(2)和50 mA/cm^(2)下有更负的平均放电电位,分别为-1.545 V(vs.SHE)和-1.229 V(vs.SHE),利用效率在2种电流密度下分别达56.2%与59.3%。结论向AZ61合金中加入0.5%In,其会与Al存在竞争溶解机制,促进第二相Mg_(17)Al_(12)的生成。不连续分布的第二相和In自身的溶解-再沉积作用破坏了腐蚀产物膜的连续性,大幅提升了AZ61的放电活性。经420℃固溶处理16 h后,可在不增大晶粒尺寸的前提下使得第二相Mg_(17)Al_(12)基本溶入基体。此时腐蚀产物膜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合金成分更均匀,镁阳极的放电活性也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阳极 固溶处理 合金化 放电活性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