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迁市宿城区小麦品种选择探析
1
作者 朱坤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87-87,90,共2页
简述了品种的使用周期,分析了现行品种比较试验存在的问题,从土质、需肥量、地域特点等方面总结了品种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宿城区小麦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 品种选择 需肥量 江苏宿迁 宿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城区水稻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黎明 刘春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53-154,共2页
水稻机插秧可以极大地改进传统栽培方式,解放劳动力;但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有些地方呈推而不广的局面。对此现象作了相应分析,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达到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 存在问题 对策 江苏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城区沼气建设的成功经验
3
作者 周莉 李萨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349-349,共1页
介绍了宿城区沼气建设的成功经验,包括: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制定规划,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 沼气 生态城镇 发展 江苏宿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炳正 周莉 周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9期156-158,共3页
机插水稻是实现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麦茬机插稻存在着播种密度大、秧龄小,秧苗素质不好控制;移栽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中期猛发,群体过大等问题。随着水稻机插秧这项技术的推广... 机插水稻是实现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麦茬机插稻存在着播种密度大、秧龄小,秧苗素质不好控制;移栽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中期猛发,群体过大等问题。随着水稻机插秧这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对特定区域的基础理论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稻高产技术进行探索,使这项技术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它的节本、增效和高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 机插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套播麦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涂洪潮 周莉 张鑫 《农技服务》 2009年第7期36-37,共2页
针对稻田套播麦的生育特性,结合土壤供肥具体实际,提出稻田套播麦的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关键词 套作 优质高产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夏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艳 《农技服务》 2009年第2期92-92,共1页
探讨了淮北地区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周年轮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强 吴新强 +1 位作者 于海艳 邬丽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夏庄村是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目前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过菇农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平菇、鸡腿菇、草菇周年轮作栽培模式,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笔者将他们的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总结,供大家...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夏庄村是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目前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过菇农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平菇、鸡腿菇、草菇周年轮作栽培模式,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笔者将他们的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总结,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栽培模式 食用菌生产 栽培技术 宿迁市 江苏省 鸡腿菇 平菇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田林网对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5 位作者 夏礼如 蔡武宁 于海艳 高黎明 刘岩 包太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1221,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苏北地区闭合微型农田林网对小麦的胁地效应,并探寻该类型林网小麦的光合作用变化特征。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试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设置试验样方,于灌浆前期,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小麦功能叶... 为了进一步研究苏北地区闭合微型农田林网对小麦的胁地效应,并探寻该类型林网小麦的光合作用变化特征。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试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设置试验样方,于灌浆前期,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小麦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l)、相对湿度(RH)和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细胞间隙CO2浓度(Ci)等;并于成熟期拷种测量小麦产量及其结构,将上述各项测定结果与对照处理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AR、Tr和C是Pn的主要影响因素,而Tl和RH对Pn的影响甚微;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与Pn相关显著,前两者的降低是造成林缘区域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田林网 小麦 净光合速率(Pn)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田林网对稻田小气候及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3 位作者 夏礼如 吴心强 李小艳 顾启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5-951,共7页
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样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即1/6H(H为林带平均高度)、1/3H、1/2H和2H处(对照)设置试验样方,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分别观测水稻群体分层的光照度、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同时测定水稻叶... 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样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即1/6H(H为林带平均高度)、1/3H、1/2H和2H处(对照)设置试验样方,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分别观测水稻群体分层的光照度、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同时测定水稻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等,并于水稻成熟期测定产量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与林缘距离减小,样方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而水稻群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变化不明显;水稻产量连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大幅度降低;而不同林缘距离样方水稻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变化甚微。该研究结果可为苏北农田林网的合理规划和科学更新、促进农林双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田林网 水稻 小气候 SPAD值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分布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礼如 王永霞 +2 位作者 于海艳 李小艳 王春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5,共5页
本研究以2007—2008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洋北镇为试验点,调查了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与分布情况,旨在为林农间作的区域种植模式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提供工作基础。
关键词 小麦 水稻 病虫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启花 周莉 李建军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1期67-67,共1页
分析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危害特点,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发生特点 危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夏玉米结实不良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莉 李建军 张允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近几年来,夏玉米单产在不同年度及品种间波动幅度较大,结实不良是一种普遍,且在各种田块都有发生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气候、品种、栽培等方面分析,找出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分析形成夏玉米空秆、秃顶、缺位等结... 近几年来,夏玉米单产在不同年度及品种间波动幅度较大,结实不良是一种普遍,且在各种田块都有发生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气候、品种、栽培等方面分析,找出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分析形成夏玉米空秆、秃顶、缺位等结实不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从实用技术角度采取相应对策,规避风险,提高夏玉米的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结实不良 原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武宁 高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38-138,141,共2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细菌性病害,总结了宿迁市宿城区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发病特点 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莉 顾启花 +1 位作者 高黎明 李晖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60-61,共2页
小麦是苏北地区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模式为稻麦两熟或玉米、小麦轮作。由于近几年来肥料使用不平衡,撒播及播量加大,春季预防时间迟,用药用水量少,加之暖冬旺苗群体大,植株抗性减弱,致使小麦纹枯病发生愈来愈重,已成为小麦优质、高... 小麦是苏北地区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模式为稻麦两熟或玉米、小麦轮作。由于近几年来肥料使用不平衡,撒播及播量加大,春季预防时间迟,用药用水量少,加之暖冬旺苗群体大,植株抗性减弱,致使小麦纹枯病发生愈来愈重,已成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限制因子。通过近10年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综合治理方案,即种子处理、推迟播期、减少播量、开沟降渍、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冬前化控、春季早防、加大用药用水量等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发病原因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水稻单产徘徊成因及对策
15
作者 单红保 周成 +2 位作者 于海艳 张强 周爱国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来,苏北地区水稻单产一直在徘徊,究其原因,客观条件制约有多种,虽然短期可能难有大的改变,但仍可以尝试逐步改善和规避风险;对栽培技术实施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主观努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大都可以采取并不...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来,苏北地区水稻单产一直在徘徊,究其原因,客观条件制约有多种,虽然短期可能难有大的改变,但仍可以尝试逐步改善和规避风险;对栽培技术实施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主观努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大都可以采取并不复杂和简便易行的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使水稻产量水平得到较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产 栽培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林地栽植九头芥菜
16
作者 于海艳 李小艳 张晗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2期10-10,共1页
四年生以下杨树林地可以种植一些常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而四年生以上杨树林地再种植这些常规农作物已得不偿失,致使大部分大龄杨树地常年撂荒。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杨树林地种植九头芥菜,使杨树地夏天长树,冬天长菜,一方面避... 四年生以下杨树林地可以种植一些常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而四年生以上杨树林地再种植这些常规农作物已得不偿失,致使大部分大龄杨树地常年撂荒。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杨树林地种植九头芥菜,使杨树地夏天长树,冬天长菜,一方面避免冬季杨树林地撂荒状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营造绿色冬季氛围;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收益,带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林地 芥菜 栽植 农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农作物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壮叶面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刘炳正 吴心强 周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86-86,共1页
叶壮叶面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青菜施用叶壮叶面肥,产量显著增加,增产20.01%~20.24%,且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关键词 叶壮叶面肥 青菜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