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晓宏 张苗 王军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的相关性,观察脉压及脉压指数对CVD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行MHD且病情稳定的患者86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的相关性,观察脉压及脉压指数对CVD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行MHD且病情稳定的患者86例,测量血压,计算脉压及脉压指数。根据有无CVD事件分为CVD组和非CVD组,根据脉压分为:≤40 mm Hg,41-60 mm Hg,61-80 mm Hg,〉80 mm Hg;根据脉压指数分为:≤0.30,0.31-0.40,0.41-0.50,〉0.5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MHD患者发生CVD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CVD组与非CVD组年龄、透析时间、收缩压、脉压、脉压指数、血糖、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水平患者年龄、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指数、eGFR及CVD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指数患者年龄、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CVD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脉压、脉压指数、血红蛋白与MHD患者CVD事件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脉压、脉压指数、血红蛋白与MHD患者发生CVD事件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透析时间长、脉压大、脉压指数大、贫血是MHD患者发生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监测MHD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早期、客观、准确地控制血压,可降低MHD患者CVD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脉压 脉压指数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明 王军升 +2 位作者 朱锦涛 张小丽 朱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HCV-RNA的阳性率,探讨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北3个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3例,采集患者病史、输血史、透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HCV-RNA的阳性率,探讨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北3个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3例,采集患者病史、输血史、透析器复用史等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抗HCV抗体及HCV-RNA。结果:303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39例(12.9%),其中HCV-RNA阳性33例(84.6%)。抗HCV(+)组和抗HCV(-)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而抗HCV(+)组患者血液透析时间显著长于抗HCV(-)组[(4.18±3.80)年vs(2.75±3.64)年,P=0.023],输血发生率、透析器复用率也高于抗HCV(-)组(59.0%vs 38.3%,P=0.014;28.2%vs 3.4%,P<0.001)。尽管抗HCV(+)组患者转氨酶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抗HCV(-)组患者,转氨酶异常的患者也较未感染者显著增加,但大部分患者(76.9%和79.5%)的转氨酶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透析时间、输血史及透析器复用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血透患者HCV感染的监测主要检测抗HCV抗体,必要时应进一步监测HCV-RNA;转氨酶水平不宜作为判断血透患者HCV感染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血液透析 转氨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