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宿迁市智慧农业发展调查研究——以田洼智慧产业园为例
1
作者 宋丽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逐步成为热门话题,其对于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生产力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理念和新时代打造“新农业、新农村、新农人”的有力抓手。对...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逐步成为热门话题,其对于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生产力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理念和新时代打造“新农业、新农村、新农人”的有力抓手。对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智慧“基因”成为各地区农业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田洼智慧产业园的农业发展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的方式,探讨宿迁市智慧农业发展对于整个苏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提供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田洼智慧产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赋能苏北乡村振兴研究——以宿迁市仓集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夏钧琰 顾启阳 吕甜甜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宿迁市仓集镇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相关调查,发现融媒体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传播理念认识不足、媒介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宿迁市仓集镇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相关调查,发现融媒体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传播理念认识不足、媒介条件相对落后和社会引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并根据“五大振兴”思路提出了坚持产业导向,建设数字乡村;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服务理念;创设增值服务,繁荣乡村文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乡村振兴 仓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体与共同体: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链式嵌入的两种重要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唐献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联合体与共同体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范式,也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载体。具体到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基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条嵌入式发展视角,一方面,应从空间视角谋划...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联合体与共同体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范式,也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载体。具体到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基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条嵌入式发展视角,一方面,应从空间视角谋划推进区域协同多链互嵌,持续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注重区域内嵌耦合,注重结构化协同配合,强化自适性产教服务;另一方面,应从分工视角提升组织逻辑运行的效能,以多链融合为架构、以统筹集约为路径、以创新创业为重心,持续打造行业产教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聚焦产业集群成长曲线,实施伴生式嵌入;聚焦行业特色优势布局,实施专业化嵌入;聚焦资源良性循环运转,实施有组织嵌入,将联合体与共同体建设统一于新质生产力的链式发展要求,有效促进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产教融合 联合体 共同体 内嵌耦合 多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哲学阐释
4
作者 陈丽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25,共4页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以思想形式再现出来的物质关系。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本质上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地重构和深度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表达,表明了中华民...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以思想形式再现出来的物质关系。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本质上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地重构和深度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表达,表明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释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写新时代“耿车模式”新传奇
5
作者 徐瑞婕 《村委主任》 202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带领当地群众兴办塑料加工厂,通过回收废旧塑料实现盈利。一时间,废旧物回收加工迅速崛起,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村办、乡办企业也借此契机蓬勃发展起来,耿车镇成功... 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带领当地群众兴办塑料加工厂,通过回收废旧塑料实现盈利。一时间,废旧物回收加工迅速崛起,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村办、乡办企业也借此契机蓬勃发展起来,耿车镇成功打造了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并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三大样板的“耿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车模式 塑料加工厂 废旧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及其时代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9-241,244,共4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即乡村建设要具有“回归意识”,要回归农业、回归农民、回归农村;要具有“教育意识”,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乡农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具有“合作意识”,促进经济、政...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即乡村建设要具有“回归意识”,要回归农业、回归农民、回归农村;要具有“教育意识”,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乡农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具有“合作意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积极合作;要具有“实践意识”,要建好乡村基层实践机构、带动乡村基层实践、增强乡村实践成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启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四个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外因探析——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
7
作者 唐献玲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150,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客体和主体相互转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受教育者主动选择、接受、消化、吸收和内化,从而成为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规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正确的认...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客体和主体相互转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受教育者主动选择、接受、消化、吸收和内化,从而成为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规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正确的认知等,而受教育者又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授给他人,由此成为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转化,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学者黄小华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中论证和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形态、过程、条件、路径等,并从多学科理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论,为其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日报出版社 社会行为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受教育者 多学科理论 双向互动 内外因 内因和外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与实体: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建构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侠 柴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一、个人破产制度的探索“风险社会”的到来,给财富之损毁、灭失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其中一些不能归因于财产持有者本身的风险因素便可能导致“诚实而不幸”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失去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重要依靠。伴随着现代人道主... 一、个人破产制度的探索“风险社会”的到来,给财富之损毁、灭失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其中一些不能归因于财产持有者本身的风险因素便可能导致“诚实而不幸”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失去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重要依靠。伴随着现代人道主义以及社会效用理念的发展,对这些“诚实而不幸”的人们给予一定的法律保障,促使其能够在风险发生过后尽快地重归于社会成为了当前法治国家所秉持的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个人破产制度 社会效用 程序与实体 破产免责制度 安身立命 两个维度 不确定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思考——基于江苏省4市的调查
9
作者 丁小宇 李明建 叶智硕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红色文化资源管理碎片化、有关领域高素质人才缺失、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链短且分散、已有设施设备不完善等困境。江苏省...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红色文化资源管理碎片化、有关领域高素质人才缺失、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链短且分散、已有设施设备不完善等困境。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盐城市和宿迁市等4个市通过打破资源管理碎片化困局,引进培养相关人才,延伸红色产业发展链条,优化多方面服务体验,使美丽乡村建设初具成效,乡村经济发展趋势向好,红色产业打造成果初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效能,需要多方统筹联动,开发特色路线;引进培养人才,增强内生动力;创新“红色+”模式,延伸价值链;完善设施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