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邵士德 张瑞 +1 位作者 张骏 王仲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共1页
关键词 传媒学院 绘画作品 宿迁学院 王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杜晶晶 王娴雅 +1 位作者 孔光 常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张丹丹 邱佳佳 +1 位作者 常伟 孔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机器人书法系统
4
作者 韩浩 刘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244,共14页
机器人书法作为工业制造中重要的机器人操纵器应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动书写机制需要大量包含书写轨迹序列信息的训练数据集,而手动标注这些数据则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 机器人书法作为工业制造中重要的机器人操纵器应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动书写机制需要大量包含书写轨迹序列信息的训练数据集,而手动标注这些数据则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机器人书法系统。该书写系统将汉字笔画图像转换为轨迹序列,无须使用笔画轨迹编码信息,克服了传统书写轨迹信息缺失的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生成对抗架构,其中LSTM网络与鉴别器网络结合,以减小训练数据集的规模。然后,LSTM网络通过多个循环逐步生成新的轨迹点,使机器人能够逐渐完成整个汉字书法的书写。最后,利用鉴别器网络评估LSTM网络输出结果来辅助机器人找到最佳策略,并引入强化学习算法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系统能够高效产生高质量的汉字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强化学习 汉字书法 机器人书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彰髹与现代漆画的融合——以《花卉》题材系列创作为例
5
作者 吴静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彰髹是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流传至今的技法,是在漆面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如豆斑、玳瑁斑、鱼鳞斑或是谷粒起纹等,自然中能见到的,如树叶、羽毛、鱼鳞、米粒等的斑纹都可以模仿,或者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划、刻等制作。... 彰髹是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流传至今的技法,是在漆面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如豆斑、玳瑁斑、鱼鳞斑或是谷粒起纹等,自然中能见到的,如树叶、羽毛、鱼鳞、米粒等的斑纹都可以模仿,或者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划、刻等制作。彰髹后贴金箔、箔粉,干后再罩透明漆打磨。彰髹的斑纹,由于漆层的厚度不同以及打磨程度的差异,在填色漆并打磨后画面如同魔法般变化,呈现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璀璨炫目的色彩效果,并产生如行云流水般的纹理。这些千变万化的肌理,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质感和触感,穷极变化又十分自然,作品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漆画 色彩效果 漆艺术 肌理效果 艺术感染力 打磨 视觉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意语境下陶印创作的视觉表达——以《钟吾八景》创作为例
6
作者 徐健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8-I0009,共2页
陶印是集合陶瓷与篆刻之长形成的一门年轻艺术,当下的篆刻创作,写意风格成为主流,使得写意语境下陶印创作的视觉语言表达,成为当代陶印艺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来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现象之一。早期的陶印创作,被当作小众材料来传递日... 陶印是集合陶瓷与篆刻之长形成的一门年轻艺术,当下的篆刻创作,写意风格成为主流,使得写意语境下陶印创作的视觉语言表达,成为当代陶印艺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来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现象之一。早期的陶印创作,被当作小众材料来传递日常石印创作模式,最多利用陶印易刻的优势,完成石质材料难以刊刻的大尺寸创作,对其审美语言深度挖掘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语境 篆刻 审美语言 视觉表达 陶印 钟吾八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进化论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折射互联网时代下年轻群体的“超现实”情结
7
作者 吴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这一变化不仅深刻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年轻一代的新的思维模式与情感表达范式。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叙事结构与故事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这一变化不仅深刻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年轻一代的新的思维模式与情感表达范式。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叙事结构与故事设定,成为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年轻群体“超现实”情结的重要案例。它深入挖掘了年轻一代在充满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时代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情感、追求和困惑,展示了年轻群体更加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21世纪安全撤离》 年轻群体 超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时代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的文化批判
8
作者 刘彩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流媒体时代下,为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实现国产电影对碎片化叙事的科学合理运用,主要对流媒体时代、电影碎片化叙事的基本要义进行探析,并对流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的正向影响进行批判分析,兼论电影叙事碎片化特征,从而强化对流... 流媒体时代下,为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实现国产电影对碎片化叙事的科学合理运用,主要对流媒体时代、电影碎片化叙事的基本要义进行探析,并对流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的正向影响进行批判分析,兼论电影叙事碎片化特征,从而强化对流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的认识与重视。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流媒体时代下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的问题争议,对电影叙事碎片化现象进行正反两面批判性思考,同时提出了我国电影碎片化叙事应用发展的建议,为我国电影艺术的叙事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时代 电影叙事 叙事碎片化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文本链接在当代电影营销传播中的应用与展望
9
作者 鲍俊丽 胡金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超文本链接在当代电影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多向交互的转变。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移动应用等平台,超文本链接通过互动性、情感渗透和场景化体验,推动电影营销进入智能化、个性化新阶段。未来,超文本链接将结合跨... 超文本链接在当代电影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多向交互的转变。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移动应用等平台,超文本链接通过互动性、情感渗透和场景化体验,推动电影营销进入智能化、个性化新阶段。未来,超文本链接将结合跨平台数据追踪、社交裂变、AR/VR沉浸体验以及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等技术,进一步优化电影营销策略,推动电影产业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沉浸式传播的新阶段,助力电影从业者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艺术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文本链接 当代电影 电影营销 电影传播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咏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52,共5页
数字时代,为推动电影视觉艺术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电影案例分析法,对数字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分析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效果的积极影响,指出数字技术是如何让电影从“想象”变为“看见”,从而分析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艺... 数字时代,为推动电影视觉艺术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电影案例分析法,对数字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分析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效果的积极影响,指出数字技术是如何让电影从“想象”变为“看见”,从而分析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艺术发展的挑战。基于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效果的积极影响与挑战,既要“抓机遇”,也要讲“好故事”,筑牢电影艺术的本质与价值初衷,寻求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让数字技术赋能电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影视觉效果 数字电影 电影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语・表意——以《家园》题材系列创作为例
11
作者 孔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4-I0015,共2页
对于艺术家来说,家园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承载最真挚的情感,因此这里的一切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我选择以“家园”作为创作的主题,遵循平实与唯美的原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 对于艺术家来说,家园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承载最真挚的情感,因此这里的一切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我选择以“家园”作为创作的主题,遵循平实与唯美的原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精神与绘画语言的结合。在创作目的方面,试图搭建一个与观者交流的平台,让构建出的物象与文化内涵通过作品流动起来,表达我对“家园”的真切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语 物理空间 灵感源泉 艺术创作 绘画语言 创作目的 真挚的情感 和谐相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进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36,共5页
智媒时代,党和国家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擘画发展蓝图,以战略高度打通媒体融合基层路径与构筑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发展之际,要全面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方位提高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 智媒时代,党和国家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擘画发展蓝图,以战略高度打通媒体融合基层路径与构筑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发展之际,要全面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方位提高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提出科学把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三图维度”,在剖析当前融合发展困境、科学研判媒体融合发展三大趋势基础上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三图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家居设计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1期177-178,共2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环境的美化成为时尚潮流和追求。然而,在当下家居设计市场混杂的情态下,打造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人居环境是符合审美与情感需求的重要要素。本文从家居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人性与和个性的统一三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环境的美化成为时尚潮流和追求。然而,在当下家居设计市场混杂的情态下,打造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人居环境是符合审美与情感需求的重要要素。本文从家居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人性与和个性的统一三部分进行阐述,以提高我们对家居设计的感性认识和创造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人性 个性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与美学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颖 徐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4-127,共4页
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与先进技术息息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数字动画的问世,3D动画、CG虚拟特效、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动画制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动画视觉形式。其动画视觉效果非常强烈震撼,动画形象表现逼真并具... 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与先进技术息息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数字动画的问世,3D动画、CG虚拟特效、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动画制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动画视觉形式。其动画视觉效果非常强烈震撼,动画形象表现逼真并具有极为丰富的创意,推动了动画电影技术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动画艺术的美学思变。动画电影作为重要的类型片之一,数字技术下动画电影的美学核心是什么呢?数字动画如何发展等问题值得去深层探讨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动画电影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物的NFT数字藏品化生产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峰 陈龙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4,共9页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字藏品进行确权,生成唯一数字凭证,这一模式可以借鉴引入数字出版领域。数字出版物可以是数字藏品,也可以是数字读物的周边、衍生产品。弄清NFT数字藏品的生产、发行、消费的内在机制,对于引导数字出版物藏品化,意义...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字藏品进行确权,生成唯一数字凭证,这一模式可以借鉴引入数字出版领域。数字出版物可以是数字藏品,也可以是数字读物的周边、衍生产品。弄清NFT数字藏品的生产、发行、消费的内在机制,对于引导数字出版物藏品化,意义非常重大。数字藏品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具有其市场内在驱力和生产消费逻辑,据此,数字出版物要注重培植资产化藏品特性,研究数字藏品的消费动机,重视数字出版物的亚文化趣味,重视青少年的“符号创造”,培养数字出版物的意见领袖等。借鉴数字藏品的生产与消费逻辑,数字出版才能在模式创新上走出新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 数字藏品化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与舞蹈美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建华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7-368,共2页
民间采茶戏丰富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在我国民间采茶戏之中,赣南采茶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其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汇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而来的民歌、民... 民间采茶戏丰富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在我国民间采茶戏之中,赣南采茶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其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汇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而来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等艺术,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和舞蹈美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文即通过对赣南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和舞蹈研究,探索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采茶戏 音乐 舞蹈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画创作中的丘壑营造——以太行山水画创作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7-I0008,共2页
绘事初始,尤喜山水,观水墨氤氲间的气象万千,思山水得意忘言的意蕴空间,醉心于每日案头的勾斫皴擦点染,于一丘一壑间追寻笔墨蒙养之乐。水墨对于画者理想空间的营造,是黄庭坚所言的“一丘一壑”之物化,此种状态意欲肯定创作者思想之纯... 绘事初始,尤喜山水,观水墨氤氲间的气象万千,思山水得意忘言的意蕴空间,醉心于每日案头的勾斫皴擦点染,于一丘一壑间追寻笔墨蒙养之乐。水墨对于画者理想空间的营造,是黄庭坚所言的“一丘一壑”之物化,此种状态意欲肯定创作者思想之纯粹、格调之高雅、精神之生发。《林泉高致》中云:“山水,大物也”,不同于四面观花和月照竹影的观察方法,郭熙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艺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林泉高致》 郭熙 蒙养 一丘一壑 皴擦 得意忘言 观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天华、华彦钧对二胡音乐的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鹏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中国近代二胡音乐是上层精英声音与下层民间声音的叠合,是两个社会支柱群体内心话语在同一件乐器上的集中反馈,有其偶或性,也有其必然性。刘天华和华彦钧分别扛起了分属两个群体的大旗,他们共用二胡这件乐器为民众发声,同时又赋予二胡... 中国近代二胡音乐是上层精英声音与下层民间声音的叠合,是两个社会支柱群体内心话语在同一件乐器上的集中反馈,有其偶或性,也有其必然性。刘天华和华彦钧分别扛起了分属两个群体的大旗,他们共用二胡这件乐器为民众发声,同时又赋予二胡以不同的艺术魅力,折射出社会、民族、人文的不同印迹,又纳含着共同的心缘和夙愿,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精神。中国近代二胡音乐的崛起是江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围和关照,潜藏着西学东渐洪流下民族意识崛起在江南文化中的渗透,也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于"自由""民主"诉求在江南文化中的隐现。从二元并立到殊途同归,中国近代二胡音乐恰是对社会骤变最为真实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二胡音乐 刘天华 华彦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对位视域下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多重结构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威伯恩的《五首管弦乐曲》(Op.10)从音高结构上看整首作品呈两个三分性结构并置的三分性套叠式多重结构。在“永恒展开”美学理念的感召下,多元结构力参数“各司其职”,形成结构间的纵深性多边互动:在集合... 奥地利“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威伯恩的《五首管弦乐曲》(Op.10)从音高结构上看整首作品呈两个三分性结构并置的三分性套叠式多重结构。在“永恒展开”美学理念的感召下,多元结构力参数“各司其职”,形成结构间的纵深性多边互动:在集合的纵横交错运动中,各级集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节奏性元素被作为“主题核心凝聚态”细胞使用,使纷繁的离散表象下暗藏统一性元素;节拍律动的变化及富于符号化节奏的呼应型使用,固化了三分性结构形态;从最高音点的布局方面设计看,结构具有了二分性特征;从音域音区的整体布局看其中又蕴含着呈示—对比—再现的三分性结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伯恩 管弦乐曲 结构分析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与拓展——以《园境》系列油画作品创作为例
20
作者 张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8-I0009,共2页
江南园林之美,与画家眼中、心中、画中之景相融共生,成为古今众多画家争相描绘的题材,是可居、可游、可悟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园林的营造而言,不用厅堂楼阁,不用广置土地,挖半亩池塘,辟几条幽径,起几个亭子,就能成就自在的天地... 江南园林之美,与画家眼中、心中、画中之景相融共生,成为古今众多画家争相描绘的题材,是可居、可游、可悟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园林的营造而言,不用厅堂楼阁,不用广置土地,挖半亩池塘,辟几条幽径,起几个亭子,就能成就自在的天地,让人“独游小园香径”。用中国元代诗人刘秉忠的话说,中国园林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被称为“壶中天地”。园林油画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它所描述对象上,也体现在这一题材的绘画方法和所呈现的面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中天地 园林之美 刘秉忠 以小见大 亭子 相融共生 人文精神 描述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